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及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4533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及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及专用装置,针对沿海地区门式起重机(也简称龙门吊门)防护大型台风的需要。属于起重机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用门式起重机由桥架、支腿、大跑台车等主要结构组成,也叫龙门吊,是市政、码头、电厂等工地使用频繁的起重机械,它作业效率高,成本低。起重机桥架高度多在10 30m不等,与其它类型的起重机对比,门式起重机头重脚轻,迎风面积大,稳定性差,在沿海室外作业时,防台风措施要求严格。近年来,沿海地区频繁遭受大型台风侵袭,如2008年的台风“黑格比”导致多个火电厂施工工地的门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现有的门式起重机防台风技术措施中,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生产厂家配铁鞋、夹轨器加防风拉索的防风措施,来防止门式起重机损坏和倾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门式起重机风载荷和防风措施抗风能力缺少计算,对于风力的大小判断偏差,导致防台风措施失效,大风吹倒门式起重机,给生产施工造成损失。经查证,国家标准GB/T14406-1993《通用门式起重机》规定起重机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不大于 800Pa(相当于11级风速),生产厂家防风措施只须满足11级以下风力的防护要求,就符合标准。对于11级以上风力的台风,厂家的防风措施往往不起作用,导致固定夹轨器被拉断, 轨道拉弯,或钢丝绳被拉断。因此,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单一的防台风措施已不能满足要求。更全面、综合的防台风方法已是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式起重机防台风技术措施中, 铁靴、夹轨器、防风拉索不能满足11级以上风力的防护要求,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的专用装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当地台风资料及预报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方案;2)在台风来临前12 48小时,将停止作业的门式起重机行走到预定位置,切断工作电源,用夹轨器夹住钢轨,在门式起重机的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3)布置地锚及缆风绳首先,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的基坑、挠性腿前后两侧的基坑各设置至少一组对称布置的地锚,或预留浇筑混凝土锚固点,每个地锚处回填砂土压实,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或两个缆风接口;然后,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挠性腿前后两侧各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布置的缆风绳,缆风绳与起重机门架成一角度,所述缆风绳的一端与地锚或锚固点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的桁架节点软连接;4)固定吊钩,大跑固定于中部或挠性腿侧端部,吊钩下安放1 1.5t配重固定,小跑行走到门式起重机的挠性腿侧端部位置固定。当台风过后,按逆向步骤操作拆除上述装置,门式起重机重新投入使用。根据实践经验检测,11级风力,40t/4aii长的型钢结构门式起重机受正面强风时, 桥架产生的风载荷高达10. 44t,刚性腿产生2. 55t的力。12级以上时的风载荷更大,厂家提供的装置已经不能满足防台风的要求。本发明通过设计预埋地锚与缆风组合,抵抗正面及斜向的各种风载荷,以缆风组合为主配合铁靴、夹轨器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针对门式起重机地锚及缆风绳的布置方法如下1)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1级 13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对称埋设一组小规格地锚(简称小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对称埋设一组小地锚;地锚根据场地实际,可设置在外侧实线位置,也可设置在内侧虚线位置, 地锚与门架成一定角度。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2)当门式起重机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大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小地锚;埋设在刚性腿前后两侧的一组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两个缆风接口,埋设在挠性腿前后两侧一组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两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3)当门式起重机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二组小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小地锚;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两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4)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4级 15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及缆风绳的布置,在采取上述第幻布置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上方加3t压重块;5)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5级以上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及缆风绳的布置,在采取上述第幻布置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上方加5t压重块。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的专用装置,包括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的刚性腿基坑、挠性腿前后两侧的挠性腿基坑、地锚、连接地锚和起重机门架的缆风、供门式起重机行走的钢轨和夹轨器,其特征在于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的刚性腿基坑、挠性腿前后两侧的挠性腿基坑各设置至少一组对称布置的地锚,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或两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挠性腿前后两侧各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布置的缆风绳,所述缆风绳的一端与地锚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的桁架软连接。在门式起重机的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各种类型门式起重机在各级风力作用下的载荷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门式起重机的倾翻力矩,明确相关的防护要点,使门式起重机能够满足抵抗风力11级以上台风侵袭要求。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地锚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1. 5m, 回填砂土压紧密实,所述缆风绳与地面夹角小于或等于45°,与起重机门架的夹角70° 80°,缆风绳的预紧力为0.6 0.8t。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地锚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凸字形;根据尺寸的大小划分为大地锚和小地锚。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预先浇筑整体混凝土基础,基础强度和锚定装置强度满足缆风受力要求。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针对门式起重机1)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对称埋设一组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地锚,根据场地情况可在外侧(实线)或选在内侧(虚线);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两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2)或者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大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地锚;埋设在刚性腿前后两侧的一组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两个缆风接口,埋设在挠性腿前后两侧一组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设置一对缆风绳;3)或者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二组地锚、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地锚;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二对缆风绳、在其挠性腿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4)或者在采取第2~)设置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上方加3t压重块;5)或者在采取第幻设置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上方加5t压重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对各种类型门式起重机在各级风力作用下的载荷分析,针对不同型号的门式起重机载荷大小,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设计不同锚定缆风装置组合,减少11 级以上强台风载荷对门式起重机损害,给现场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使门式起重机能够满足抵抗风力11级以上台风侵袭要求。2、本发明涉及的专用装置,它能够通过对各种类型门式起重机在各级风力作用下的载荷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门式起重机的倾翻力矩,明确相关的防护要点, 使门式起重机能够满足抵抗风力11级以上台风侵袭要求。


图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防台风的施工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应对门式起重机位于11级 13级风力中心区域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应对门式起重机位于13级 14级风力中心区域的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应对门式起重机位于13级 14级风力中心区域的结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缆风绳与型钢桁架节点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缆风绳与钢管桁架节点连接示意图。图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大地锚的主视图。图8b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大地锚的剖示图。图9a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地锚的主视图。图9b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地锚的剖示图。图10是采用本发明时门式起重机风载荷受力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使用的专用装置,包括门式起重机1、供门式起重机1行走的钢轨和夹轨器,在门式起重机1的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基坑、挠性腿12前后两侧的基坑各设置至少一组对称布置的地锚2,每个地锚2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或两个缆风接口 21 ;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 11前后两侧、挠性腿12前后两侧各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布置的缆风绳3,所述缆风绳3的一端与地锚2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 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13固定连接。所述地锚2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1. 5m,所述缆风绳3与地面夹角小于或等于45 度,缆风绳3的预紧力为0. 8 It ;所述地锚2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凸字形;根据尺寸的大小划分为大地锚和小地锚。所述缆风绳3通过麻袋5、橡胶6与钢管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3连接;或者所述缆风绳3通过枕木7与型钢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3连接。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1的防台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台风资料、预报信息;确定防风方案、组织机构;准备防风物资、工具;2)台风来临前12 48小时,门式起重机1停止作业,行走到预定位置,切断电源, 用夹轨器夹住钢轨,在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3)地锚2及缆风绳3的布置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基坑中埋设有一组相互对称布置的地锚2,在门式起重机1的挠性腿12前后两侧的基坑中埋设有一组相互对称布置的地锚2 ;每个地锚2均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21 ;与之对应,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相互对称布置的缆风绳3,在门式起重机1 的挠性腿12前后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相互对称布置的缆风绳3 ;缆风绳3的一端与地锚2 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 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13固定连接;a、缆风布置要求缆风绳3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45°,与起重机门架夹角为 70° 80°,缆风绳3对称布置,预紧力相等;门式起重机桥架桁架节点,根据钢管节点或型材节点的具体形状,须采用相应绑扎方法垫好包角点;b、固定门式起重机时,手拉葫芦预紧缆风绳3后,加装钢丝绳保护;C、钢丝绳末端用绳夹连接,装设绳夹时须将U型圆环处装卡在绳端头一侧;各绳夹均应拧紧至一定的程度,将钢丝绳直径压扁1/3左右为宜。Φ20和Φ22钢丝绳不得少于四个绳夹,间距120 140mm ;d、缆风绳3与架空输电线路及其它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一的规定。
表一门式起重机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电压 KV<1 1 1035110220沿垂直距离1.5 3. 04. 05. 06. 0安全距离沿水平距离1.0 1.52. 04. 06. 04)吊钩固定大跑固定于中部或挠性腿12侧端部,吊钩下安放It配重固定,小跑行走到门式起重机的挠性腿12侧端部位置固定。5)台风过后,拆除防风装置,门式起重机1重新投入使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幻中,所述地锚2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 5m,地锚2埋设应平整,基坑不得积水,回填砂土紧固填实,埋设后应详细检查。常有强台风的地方,根据风力等级、地锚2的受力状况及土质情况,地锚2埋设深度超过计算值,基础强度加大。所述缆风绳3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45度,预紧力0. 6 0. 8t ;参照图8a、图8b,在步骤幻中,所述地锚2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2,其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根据尺寸的大小划分为大地锚和小地锚。大地锚的尺寸大小为顶面长1000mm、底面长2500mm、顶面宽1800mm、底面宽1800mm、高600mm,图9a、9b,为方型小地锚,尺寸大小为顶面长1000mm、底面长2000mm、顶面宽1200mm、底面宽1200mm、高600mm。当同一轨道上有两台以上门式起重机时,可对称布置地锚2缆风3,起重机之间必须预埋大地锚2,。参照图3,在步骤3)中,所述门式起重机1可为钢管结构门式起重机、型材结构门式起重机、箱梁结构门式起重机;所述缆风绳3通过麻袋5、橡胶6与钢管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3连接。或所述缆风绳通过枕木、麻袋与型材结构门式起重机1桁架节点13连接。本实施例特点在于所述门式起重机1为40t/42m的门式起重机1,地锚2及缆风绳3的布置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参照图3,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1级 13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采用第一种布置形式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一组、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一组;每个地锚2均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21 ; 与之对应,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两对、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设置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两对。2)参照图4,当门式起重机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采用第二种布置形式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一组、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一组;埋设在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一组地锚2均在地面预留有两个缆风接口 21,埋设在挠性腿12前后两侧一组地锚2均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21 ;与之对应,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二对、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设置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一对。3)参照图5,当门式起重机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第三种布置形式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二组、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埋设的地锚2数量为一组;每个地锚2均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21 ;与之对应,门式起重机 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二对、其挠性腿12前后两侧设置设置的缆风绳3数量为一对;
4)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4级 15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2及缆风绳3的布置采用图4,第二种布置方式,同时还在每个地锚2上增加3t压重4 ;5)当门式起重机位于15级以上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2及缆风绳3的布置采用第三种布置方式,同时还在每个地锚2上增加5t压重4。参照图8a、图8b和图8,在步骤幻中,所述地锚2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根据尺寸的大小划分为大地锚和小地锚,大地锚的尺寸大小为长1800mm、宽 1200_、高800_,小地锚9a、9b的尺寸大小为长1800mm、宽1000mm、高600mm。所述门式起重机1为40t/42m,可以为型钢结构、钢管结构、箱型梁结构;所述缆风绳3通过枕木7与型钢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3连接。其他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或缆风绳3通过橡胶 5、麻袋6与钢管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13节点连接。起重能力20t、40t的门式起重机风载荷比较表结构主材为型钢或钢管,4 !跨距,桥架高度12m 18m,桥架截面宽2. 5m、高2. 5m 2. 8m,在10级 17级正面风力作用下的载荷计算如下表二。其中风力载荷根据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PwIII = CKhPA(t)计算,相关取值按标准规定。桥架为双片平面桁架结构,以选取的桥架和刚性腿正面迎风面积计算。表二 风载荷表(单位t)
10级 11级 12级 13级 14级 15级 16级 17级 20t (型钢桥架 6.26 8.25 10.57 13.30 16.50 20.11 24.34 29.07 结构) 刚性腿 1.06 1.39 1.78 2.25 2.78 3.39 4.114.91
40t (型钢桥架 7.92 10.44 13.38 16.84 20.88 25.45 30.81 36.79 结构) 刚性腿 1.94 2.55 3.27 4.11 5.1 6.22 7.538.99
40t (钢管桥架 2.75 3.63 4.65 5.85 7.25 8.84 10.70 12.78 结构) 刚性腿 0.66 0.87 1.11 1.40 1.74 2.12 2.57 3.07一、非工作时11级风力载荷的计算按GB/T3811—2008,8. 2. 1. 2起重机非工作状态抗风防滑安全性, Pz2 ^ 1. IPwmPz2—由制动器与夹轨器、锚定装置或防风拉索等沿轨道方向的抗风防滑阻力。最大风载荷按SOOPa (11级及以下)。11级风力,非工作时的最大风载荷为,生产厂家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的数据。Pz2 ≥ 1. IPffin = 1. lCKhPA(t)= 1. 1X1. 7X1. 13X800X69/(9800) = 11. 9t从上表二得知,到11级以上风力时,型钢结构门式起重机受风载荷都超过IOt以上。40t/4aii型钢门式起重机11级风力,桥架受风载荷10.44t,小于标准11.9t ;12级风力时,桥架受风载荷13. 38t大于标准11. 9t,如没有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时,门式起重机受力会滑动、损坏或倾覆。二、缆风受力核算按15级风力正面袭击门式起重机,设计校核40t/42m门式起重机缆风受力。
(1) 40t/42m型钢结构门式起重机自重85t,桥架重72t,考虑以以预埋锚置地锚缆风承受所有载荷。桥架风载荷Fl = 25.45t,刚性腿风载荷F2 = 6.22t,受力图见图10。轨道门式起重机起重机整体抗倾覆稳定性校验确保稳定不倾翻的最小夹轨力J1Hiin = (25. 45X 16. 8+6. 22X8. 4-85X3. 5)/ (8X2)= 11. 4t这样大的负荷早已经造成轨道变形,实际现场施工时,夹轨器不会单独受力,此时预紧过的缆风已承受绝大部分负载。以缆风承受所有负荷计算缆风受力,设定Jl =0,缆风与地面夹角45°,与门架夹角75°,单侧两个地锚,各配一根缆风。最小倾覆力:I>inX2X14.25+85X3. 5-25. 45X 16. 8-6. 22X8. 4 ^ 0T1Hiin 彡(427. 56+52. 2-297. 5)/14. 25X2 = 6. 4t缆风受力Tlmin/cos 15° = 6. 6t刚性腿侧受力较大,取偏载系数1. 2,刚性腿侧缆风受力为1· 2X6. 6 = 7. 92t水平、垂直分力P= 7· 92Xsin45° = 5· 6t参照图9a、图9b,本发明所涉及的地锚2,小地锚的尺寸大小还可以为长1800mm、 宽1000mm、高600mm。所述门式起重机1可为型钢结构、钢管结构、箱型梁结构;所述缆风绳 3通过枕木7与型钢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13连接;或通过麻袋5和橡胶6与钢管门式起重机的桁架13连接。所述地锚2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台风预报资料及相关信息;2)在台风来临前12 48小时,将停止作业的门式起重机(1)行走到预定位置,切断工作电源,用夹轨器夹住钢轨,在门式起重机(1)的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3)布置地锚(2)及缆风绳(3),首先,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基坑、挠性腿(1 前后两侧的基坑各设置至少一组对称布置的地锚O),每个地锚( 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或两个缆风接口 (21);然后,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挠性腿(1 前后两侧各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布置的缆风绳(3),所述缆风绳(3)的一端与地锚( 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 (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⑴的桁架(13)固定连接;4)吊钩固定,大跑固定于中部或挠性腿(1 侧端部,吊钩下安放1 1.5t配重固定, 小跑行走到门式起重机(1)的挠性腿(1 侧端部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门式起重机(1),地锚( 及缆风绳(3)的布置方法如下1)当门式起重机(1)位于12级 13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对称埋设一组地锚O)、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对称埋设一组地锚O);地锚⑵根据场地实际,可设置在外侧实线位置,也可设置在内侧虚线位置, 地锚( 与门架成一定角度。每个地锚( 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3)、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设置一对缆风绳⑶;2)当门式起重机(1)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 (11)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大地锚O)、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小地锚O);埋设在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一组大地锚( 各在地面预留有两个缆风接口(21),埋设在挠性腿(1 前后两侧一组小地锚( 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1) 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二对缆风绳(3)、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设置设置一对缆风绳⑶;3)当门式起重机(1)受到13级 14级风力正面袭击时,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 (11)前后两侧埋设二组地锚O)、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埋设一组地锚O);每个地锚 (2)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设置二对缆风绳(3)、在其挠性腿(1 前后两侧设置设置一对缆风绳(3);4)当门式起重机(1)位于14级 15级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2)及缆风绳⑶的布置,在采取上述第3)布置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2)上方加3t压重块 (4);5)当门式起重机(1)位于15级以上风力中心区域并受到正面袭击时地锚(2)及缆风绳(3)的布置,在采取上述第幻布置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锚( 上方加5t压重块0)。
3.一种门式起重机防台风的专用装置,包括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前后两侧的刚性腿基坑、挠性腿前后两侧的挠性腿基坑、地锚、连接地锚和起重机门架的缆风、供门式起重机(1)行走的钢轨和夹轨器,其特征在于在门式起重机(1)的前后侧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的基坑、挠性腿(12)前后两侧的基坑各设置至少一组对称布置的地锚O),每个地锚( 各在地面预留有一个或两个缆风接口 ;在门式起重机(1)的刚性腿(11)前后两侧、挠性腿(1 前后两侧各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布置的缆风绳(3),所述缆风绳(3)的一端与地锚( 预留在地面上的缆风接口 (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 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防台风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2)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1.5m,所述缆风绳(3)与地面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与起重机门架的夹角70° 80°,缆风绳(3)的预紧力为0. 6 0. 8t ;所述地锚(2)为埋置式混凝土地锚,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凸字形;根据尺寸的大小划分为大地锚和小地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防台风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起重机(1)为钢管结构门式起重机、型钢门式起重机、箱梁结构门式起重机;所述缆风绳(3)通过麻袋(5)、橡胶(6)与钢管门式起重机⑴的桁架节点(13)连接;或者所述缆风绳 (3)通过枕木(7)与型钢门式起重机(1)的桁架节点(13)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台风方法及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1)收集当地台风资料及预报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方案;2)在台风来临前将停止作业的门式起重机行走到预定位置;3)布置地锚及缆风绳4)固定吊钩。其专用装置,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的刚性腿基坑、挠性腿的挠性腿基坑各设置有地锚,每个地锚各在地面预留有缆风接口;在门式起重机的刚性腿前后两侧、挠性腿前后两侧各设置对称布置的缆风绳,在门式起重机的大跑轮下放置铁靴、顶住轮子。本发明通过对各种类型门式起重机在各级风力作用下的载荷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门式起重机的倾翻力矩,明确相关的防护要点,满足抵抗风力11级以上台风侵袭要求。
文档编号B66C9/18GK102530721SQ2010105985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勇, 吴懿, 张诗清, 谢为金 申请人: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