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6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其壳体具有门盖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各式便携式电子装置已广泛使用,最常见的就是笔记本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配备的电子组件并非不可事后变更,且笔记本型计算机内的电子组件因故障或损坏而需予以维修或更换,均有需要拆解笔记本型计算机至可对前述电子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状态,其中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为了增加或替换存储器而拆解笔记本型计算机。因此,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壳体多有门盖的设计,以便使用者能仅开启门盖即可对特定的电子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此电子组件除了可为前述的存储器外,亦可为硬盘、电池等等。在目前的门盖结构设计中,不是直接利用多个螺丝锁固于壳体,就是利用多个结构卡勾加至少一个螺丝来达到固定的目的。不论何者,使用者在开启门盖时,皆需要使用外部的辅助工具,例如螺丝起子,如此不但增加使用者门盖开启操作的复杂度,亦对使用者赋予额外携带辅助工具的负担(例如携带螺丝起子以能随时开启门盖)。另外,门盖开启后, 螺丝暂时保存亦为问题,尤其是笔记本型计算机门盖所使用的螺丝通常很小,因此常见操作人员在完成增加或替换电子组件后遍寻不着螺丝的窘境。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 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门盖无需额外的螺丝即可直接旋锁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门盖以及一操作件。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包括一底板,该底板具有一通孔及一内螺纹,该通孔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壳体外部,该内螺纹形成于该通孔内壁上。该门盖具有一外表面、一周围及一外螺纹,该外螺纹形成于该周围,该外螺纹能与该内螺纹啮合使得该门盖遮盖该通孔且该外表面露出于该壳体,该门盖具有一旋转中心。该操作件枢接于该门盖,该操作件位于该旋转中心的一侧,该操作件能被旋转而突出于该外表面,用以旋转该门盖以使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相互啮合或脱离。藉此,该门盖可直接利用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旋锁于该壳体上,且使用者可施力于该操作件上以便于旋转该门盖;进一步地,藉由适当的尺寸设计,该操作件在收纳状态时亦可作为脚垫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使用者随时开启门盖的操作环境,无需事先准备开启工具,且本实用新型未使用螺丝固定,可避免螺丝暂时保存亦为问题,故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先前技术中惯以螺丝固定而造成在打开或关闭门盖时的不便。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轻松开启、闭合门盖的优点,简化使用者的操作,且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亦具有减少零件以提高工艺效率、产品稳定性的功效。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1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0011]图2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底座壳体的部分分解图。[0012]图3为便携式电子装置沿图1中割面线X-X的部分剖面图。[0013]图4为门盖已与底板衔接的剖面图。[0014]图5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与门盖的剖面图。[0015]图6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与门盖的示意图。[0016]图7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与门盖的示意图。[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18]1便携式电子装置12底座壳体[0019]10上盖壳体16、26、36、46操作件[0020]14、24、34、44门盖120容置空间[0021]18电子组件124脚垫[0022]122底板142衔接部[0023]140遮盖部146、240、340、440凹部[0024]144,342旋转中360旋转轴[0025]344方向462勾持部[0026]460枢接部1222内螺纹[0027]1220通孔1226底表面[0028]1224承孔1420周围[0029]1400,242外表面2400,3400空间[0030]1422外螺纹12200内壁[0031]2402,3402取出操作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其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呈打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为一笔记本型计算机,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便携式电子装置1包含一上盖壳体10、一底座壳体12、 一门盖14及一操作件16。门盖14旋锁于底座壳体12上,操作件16可旋出以供使用者施力以对门盖14旋转。藉此,门盖14固定至底座壳体12上或自底座壳体12上拆离,均可直接藉由操作操作件16实施。门盖14与底座壳体12间的衔接结构及门盖14的旋转操作动作如后述。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底座壳体12的部分分解图,其中为便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上盖壳体10未予绘示,设置底座壳体12内部的无关说明的电子组件及底座壳体12内部结构均予以省略;图3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沿图1中割面线X-X的部分剖面图,其中为便于表现技术特征,门盖14已自底座壳体12分离。底座壳体 12具有一容置空间120,底座壳体12包含一底板122,底板122具有一通孔1220、一内螺纹 1222及一承孔1224,通孔1220连通容置空间120及底座壳体12外部,承孔12 连接通孔 1220,内螺纹1222形成于通孔1220内壁12200上。门盖14包含一遮盖部140及一衔接部 142,在图3中以虚线大致表示出两者的范围。门盖14于遮盖部140上具有一外表面1400, 门盖14于衔接部142上具有一周围1420,门盖14于周围1420上具有一外螺纹1422。门盖14具有一旋转中心144,此旋转中心144是指外螺纹1422旋转时的中心,操作件16枢接于门盖14,操作件16位于旋转中心144的一侧,故操作件16与旋转中心144间可形成一旋转力臂。门盖14具有一凹部146,凹部146形成于外表面1400上,操作件16能被旋转而容置于凹部146中。在操作时,将操作件16自凹部146中旋转以突出于外表面1400,如图2及图3中弧形箭头所示。一般而言,旋转后的操作件16大致垂直于外表面1400,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即得抓持操作件16以旋转门盖14,使得外螺纹1422与内螺纹1222相互啮合或脱离。当衔接部142进入通孔1220并旋转门盖14使得外螺纹1422与内螺纹1222 啮合时,遮盖部140容置于承孔12M中,遮盖部140即能完整遮盖通孔1220,并且外表面 1400露出于底座壳体12的底板122。门盖14旋锁至底板122后,操作件16即得被旋入凹部146中。在本实施例中,门盖14利用遮盖部140及衔接部142形成阶梯结构,底板122则利用通孔1220及承孔12M形成对应的阶梯结构,此阶梯结构可对容置空间120形成较佳的结构密封效果,此阶梯结构对门盖14亦具有定位功能,避免过度旋入容置空间120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螺纹1422形成于衔接部142的整个周围142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又,藉由设计适当的螺纹长度,亦能发挥对门盖14的定位作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2具有一底表面1226,当门盖14旋锁至底板122完毕后,门盖14的外表面1400 与底表面12 共面,可增加底座壳体12美观,如图4所示;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当门盖14旋锁至底板122完毕后,门盖14的外表面1400可略低陷于底表面12 ,此设计可减少门盖14经长期使用而引起的形变对底表面12 整体平面度影响的程度。请参阅图1及图4,当门盖14旋锁至底板122完毕后,操作件16容置于凹部 146(其位置可参阅图幻中,操作件16仍有部分突出外表面1400,此突出的部分即可作为底座壳体12的一脚垫,此突出的部分即能与底座壳体12的其他脚垫IM共同支撑底座壳体12于一平面(例如桌面)上,并且此突出的部分位于底座壳体12较中间部分,对底座壳体12的支撑及防止底板122的时效变形亦有抑制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上,操作件16可无需作为脚垫之用,如图5所示,图5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沈与门盖M的剖面图。门盖 24的结构与前述门盖14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门盖M的凹部240足以容置整个操作件 26。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凹部MO除了具有容置操作件沈的空间MOO外,亦于操作件沈的自由端处具有一取出操作空间2402,取出操作空间M02可供一物体(例如使用者手指)伸入以旋出操作件26,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于操作件沈上黏着一绳,以供使用者拉出操作件沈,而无需前述取出操作空间M02的设置。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36与门盖34的示意图。门盖34的凹部340具有容置操作件36的空间3400及圆形取出操作空间3402。操作件36以一旋转轴360与门盖34枢接,旋转轴360与自操作件36指向旋转中心342的方向344垂直。藉此, 操作件36绕着旋转轴360旋出门盖34以供旋转门盖34之用,或是操作件36绕着旋转轴 360旋入凹部340中收置;因此,操作件36本身旋转的方向与操作件36被用以旋转门盖34 的方向垂直,故使用操作件36旋转门盖34时,不会有误将操作件36旋入凹部340的顾虑。 另外,为使旋转门盖34的操作轻松,操作件36的设置位置可尽量远离门盖34的旋转中心 342,以增加力臂,例如图6中操作件36位于门盖34的一边缘区域。在前述实施例中,操作件16、26、36均以杆件为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作件46与门盖44的示意图。操作件46为一环件,操作件46包含一枢接部460及一勾持部462,枢接部460与门盖44枢接,勾持部462供使用者勾持以旋转门盖44。因勾持部462为环形,故操作件46容置于门盖44的凹部440中时,位于勾持部462中间部分的凹部440即得作为如前述的取出操作空间。前述已就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说明,在实际操作应用上,请回头参阅图2。便携式电子装置1包含一电子组件18,例如存储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依实际产品设计而可为硬盘、电池等等。电子组件18正对通孔1220设置于容置空间120 内,故当使用者需更换此电子组件18时,使用者即可依前述门盖14拆解说明将门盖14旋离底座壳体12,再穿过通孔1220自容置空间120中取出电子组件18 ;之后,使用者即可将新的电子组件穿过通孔1220而置入容置空间120中;最后,使用者又依前述门盖14安装说明将门盖14旋锁于底座壳体12上。完成电子组件18的更换操作。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中,使用者无需事先备妥螺丝起子即能开启门盖,且使用者亦不再有暂时保存螺丝的烦恼,尤其是使用者无需再负担对直径约2mm 的螺丝进行对位、旋锁的操作;在适当的尺寸设计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件在收纳状态时,亦得作为脚垫之用,除能辅助其他脚垫支撑外,亦有抑制底板因时效而变形的效果。另外,前述实施例虽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平板计算机、投影机、便携式检测仪器等等,本实用新型均适用,不另赘述。因此,相对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轻松开启、闭合门盖的优点,简化使用者的操作,且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亦具有减少零件以提高工艺效率、产品稳定性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通孔及一内螺纹,该通孔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壳体外部,该内螺纹形成于该通孔内壁上;一门盖,该门盖具有一外表面、一周围及一外螺纹,该外螺纹形成于该周围,该外螺纹能与该内螺纹啮合使得该门盖遮盖该通孔且该外表面露出于该壳体,该门盖具有一旋转中心;以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枢接于该门盖,该操作件位于该旋转中心的一侧,该操作件能被旋转而突出于该外表面,用以旋转该门盖以使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相互啮合或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位于该门盖的一边缘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为一杆件或一环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以一旋转轴与该门盖枢接,该旋转轴与自该操作件指向该旋转中心的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盖具有一凹部,该凹部形成于该外表面上,该操作件能被旋转而容置于该凹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操作件容置于该凹部时,该操作件部分突出于该外表面以作为该壳体的一脚垫。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部具有一取出操作空间,该取出操作空间可供一物体伸入以旋出该操作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底表面,当该门盖旋锁于该底板时,该外表面低陷于该底表面或与该底表面共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盖包括一遮盖部及一衔接部,该外螺纹形成于该衔接部上,当该外螺纹能与该内螺纹啮合时,该遮盖部完整遮盖该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承孔,该承孔连接该通孔,当该外螺纹能与该内螺纹啮合时,该遮盖部容置于该承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正对该通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电子组件能穿过该通孔自该容置空间内被取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门盖及一操作件。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包括一底板,该底板具有一通孔及一内螺纹,该通孔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壳体外部,该内螺纹形成于该通孔内壁上。该门盖具有一外表面、一周围及一外螺纹,该外螺纹形成于该周围,该外螺纹能与该内螺纹啮合使得该门盖遮盖该通孔且该外表面露出于该壳体,该门盖具有一旋转中心。该操作件枢接于该门盖,该操作件位于该旋转中心的一侧,该操作件能被旋转而突出于该外表面,用以旋转该门盖以使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相互啮合或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门盖无需螺丝即可固定且便于使用者施力操作,具有减少零件以提高工艺效率、产品稳定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H05K5/03GK201986297SQ20112009563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刘莳颖, 蔡宗颖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