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及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293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及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及装设该枢纽器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枢纽器经常搭配凹凸轮的结构使用,将一凹轮及一凸轮分别设在枢设的两组件上,藉由弹性组件的推抵使两凹凸轮相互嵌合抵靠,进而在枢设的两组件相互转动后,可藉由两凹凸轮相互作用,而转动至特定角度。而现有的凹凸轮及枢纽器结构,如我国公告号M324134号「双向旋转式枢纽器」新型专利案,其中凹轮设在水平旋转架上,即垂直定位槽;凸轮则是定位环,其嵌合套设垂直旋转架组件的水平轴;其中为了使凸轮能够在长期转动下,其凸部(垂直定位块)仍不会轻易磨损,因此凸轮通常使用金属射出成型(MIM),以能有较高的硬度,进而与水平旋转架上的凹轮相互作用时,可降低凸轮的磨损,以使长期都能够产生扭力;但金属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尺寸变异较大,难以克服,因此凸轮的异形中心孔尺寸变异程度也不一;而用来穿设该异形中心孔的水平轴,则为了节省成本而往往使用较软的材质,导致水平轴与凸轮的异形中心孔配合时,由于两者传动的作用面积仅有异形中心孔的直向两侧面,而容易造成水平轴磨损,此时金属与金属转动接触,就容易产生异音。此外,凸轮与凹轮的配合,由于是金属对金属的接触转动,因此手感也较为生硬与不佳。而为了能提升枢纽器转动时的手感,近来业界已有使用聚缩醛(POM)材质的凸轮,但新的问题也一并产生;当凸轮使用POM材质时,凹轮也会使用相同的材质以互相配合,并不再如前述之案直接成型于水平旋转架上,而是另外装设上去,而此种方式产生了两个问题其一,POM的材质较软,因此凸轮与水平轴间,由于作用面积不变,因此仍会有磨损的情形产生,只是这次变成较软的凸轮的异形中心孔耗损,而异音的问题仍然存在;其二, 凹轮另外装设于水平旋转架上,而现有的常见的装设方式不够稳固,例如使凹轮轴向延伸成型有一穿设部,穿设部外壁面成型有两作用平面,该两作用平面嵌合水平旋转架的异形轴孔,此即常见的装设方式,而此种作用面积过小的结合方式,在长久使用后,凹轮的穿设部仍可能产生磨损,进而无法与水平旋转架固定转动方向而失去作用。因此,无法避免容易磨损及无法稳固装设的枢纽器,实有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现有枢纽器无法避免容易磨损及无法稳固装设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可有效降低磨损的几率,并且可稳固装设。为达到上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包含一枢轴,其包含有一杆体及一嵌合部;一第一承架,其固定转动方向于枢轴的杆体;一第一凹凸轮,其套设于枢轴,第一凹凸轮一端成型有凹凸面,凹凸面贯穿成型有一第一嵌合孔,第一嵌合孔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嵌合于枢轴的杆体;第一凹凸轮另一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两嵌合孔相通,第二嵌合孔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嵌合于枢轴的嵌合部;一第二承架,其套设枢轴的杆体;一第二凹凸轮,其套设枢轴的杆体且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二承架,第二凹凸轮设有一凹凸面,其与第一凹凸轮的凹凸面可选择性地相嵌合;以及一弹性组件,其套设于枢轴的杆体上,并迫使二个凹凸轮相互靠近。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第二承架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第二凹凸轮成型有至少一嵌合边,嵌合边嵌合于第二承架的嵌合壁。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第二承架具有两嵌合壁,其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二凹凸轮亦具有两嵌合边,其被嵌合于第二承架的两嵌合壁之间。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枢轴的嵌合部为八角形;第一凹凸轮的第二嵌合孔,其截面亦为八角形。为达到上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其中包含一底座;一上盖;一个如前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装设于底座及上盖之间。为达到上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包含一第一承架;一第一凹凸轮,其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一承架;一第二承架,其与第一承架相互枢设,且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一第二凹凸轮,其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二承架,且与第一凹凸轮可选择性地相嵌合; 第二凹凸轮具有至少一嵌合边,嵌合边嵌合于第二承架的嵌合壁;以及一弹性组件,位于该第一凹凸轮以及该第一承架之间,并迫使该第一凹凸轮靠近该第二凹凸轮。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第二承架具有两嵌合壁,其分别为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二凹凸轮亦具有两嵌合边,其被嵌合于第二承架的两嵌合壁之间。为达到上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包含一底座;一上盖;一个如前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装设于底座及上盖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使第一凹凸轮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轴杆成型有一嵌合部,并且嵌合部嵌合于第一凹凸轮的第二嵌合孔,以相较现有的装配方式,进一步增加第一凹凸轮及轴杆的作用面积,以降低两者的磨损,并达到减少异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使第二凹凸轮成型有至少一嵌合边,第二承架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并且嵌合壁嵌合于第二凹凸轮的嵌合边,以相较现有的装配方式,进一步增加第二凹凸轮及第二承架的作用面积,以降低两者的磨损,并达到稳固装设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的另一角度的组件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的上视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包含有一第一承架 10、一第一凹凸轮20、一第二承架30、一第二凹凸轮40、一轴杆50及一弹性组件6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第一承架10贯穿成型有一轴孔11,轴孔11为非圆形孔。前述的第一凹凸轮20位于第一承架10的右方,第一凹凸轮20左端成型有凹凸面 23,凹凸面23中心贯穿成型有一第一嵌合孔21,第一嵌合孔21为非圆形孔;第一凹凸轮20 右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22,第二嵌合孔22亦为非圆形孔,两嵌合孔21、22同轴且相通,且第二嵌合孔2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嵌合孔21的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嵌合孔22 的截面为为八角形。所述的第一凹凸轮20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轴杆50。前述的第二承架30具有一立壁31,立壁31向右突出成型有两相对的嵌合壁32, 两嵌合壁32分别邻接立壁31的前后两侧缘;立壁31横向贯穿成型有一轴孔33,该轴孔33 位于两嵌合32壁之间,且为非圆形孔。前述的第二凹凸轮40嵌合于第二承架30,该第二凹凸轮40左端设有一穿设部 41,右端设有一凹凸面43,穿设部41穿设嵌合于第二承架30的轴孔33 ;该凹凸面43与第一凹凸轮20的凹凸面23可选择性地相互嵌合;位于该穿设部41以及该凹凸面43之间,两侧分别向外成型有一嵌合边44,两嵌合边44可被稳固地嵌合于第二承架30的两嵌合壁32 之间;第二凹凸轮40横向贯穿成型有一轴孔45,该轴孔45为圆孔。前述的枢轴50包含有一杆体51及一嵌合部52,杆体51穿设第一凹凸轮20、第二凹凸轮40、第二承架30及第一承架10,且杆体51的形状恰可嵌合于第一承架10的轴孔11 及第一凹凸轮20的第一嵌合孔21 ;嵌合部52成型于杆体51的右端部,嵌合部52的截面为非圆形,且截面积大于杆体51的截面积,嵌合部52恰可嵌合于第一凹凸轮20的第二嵌合孔22。在本实施例中,嵌合部52为八角形。前述的弹性组件60穿设于第一凹凸轮20的第二嵌合孔22中,且套设枢轴50的杆体51,弹性组件60两端分别抵靠第一凹凸轮20及枢轴50的嵌合部52的侧面。请参阅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包含有一底座71、一上盖 72及一前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中第一承架10固设于上盖72,第二承架30固设于底座7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转动掀盖式电子装置的上盖72时,第一承架10带动相互嵌合的轴杆50 —同转动,而轴杆50带动第一凹凸轮20转动,第一凹凸轮20进而与第二凹凸轮40相互作用;而在这过程中首先,藉由使第一凹凸轮20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22,轴杆50成型有一嵌合部52, 并且嵌合部52嵌合于第一凹凸轮20的第二嵌合孔22,以相对现有技术的凹凸轮仅设有一嵌合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凹凸轮20具有两嵌合孔21、22,以进一步增加第一凹凸轮20及轴杆50的作用面积,藉由作用面积扩大,以降低作用面的压力,进而降低磨损,以达到减少异音的目的;再者,藉由使第二凹凸轮40成型有两嵌合边44,第二承架30成型有两嵌合壁32, 并且两嵌合壁32嵌合于第二凹凸轮30的两嵌合边44,以相较现有的装配方式中,凹凸轮仅靠穿设部穿设嵌合于承架的轴孔,本实用新型可藉由嵌合边44及嵌合壁32进一步增加第二凹凸轮40及第二承架30的作用面积,藉此降低作用面的压力,进而降低磨损,以达到可使第二凹凸轮40稳固装设的目的。请参阅接下来的两张表格所示,第一张为现有技术的枢纽器的实际测试数据图; 第二张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测试数据图;其中往复开关以一次计算,打开角度为90度,每分钟测试20次,每次停顿时间0. 5秒,测试温度25°C。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包含 一枢轴,其包含有一杆体及一嵌合部;一第一承架,其固定转动方向于枢轴的杆体;一第一凹凸轮,其套设于枢轴,第一凹凸轮一端成型有凹凸面,凹凸面贯穿成型有一第一嵌合孔,第一嵌合孔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嵌合于枢轴的杆体;第一凹凸轮另一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两嵌合孔相通,第二嵌合孔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嵌合于枢轴的嵌合部;一第二承架,其套设枢轴的杆体;一第二凹凸轮,其套设枢轴的杆体且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二承架,第二凹凸轮设有一凹凸面,其与第一凹凸轮的凹凸面可选择性地相嵌合;以及一弹性组件,其套设于枢轴的杆体上,并迫使二个凹凸轮相互靠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第二承架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第二凹凸轮成型有至少一嵌合边,嵌合边嵌合于第二承架的嵌合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第二承架具有两嵌合壁,其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二凹凸轮亦具有两嵌合边,其被嵌合于第二承架的两嵌合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枢轴的嵌合部为八角形;第一凹凸轮的第二嵌合孔,其截面亦为八角形。
5.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底座;“"上盖;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装设于底座及上盖之间。
6.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包含一第一承架;一第一凹凸轮,其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一承架; 一第二承架,其与第一承架相互枢设,且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 一第二凹凸轮,其固定转动方向于第二承架,且与第一凹凸轮可选择性地相嵌合;第二凹凸轮具有至少一嵌合边,嵌合边嵌合于第二承架的嵌合壁;以及一弹性组件,位于该第一凹凸轮以及该第一承架之间,并迫使该第一凹凸轮靠近该第二凹凸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特征是第二承架具有两嵌合壁,其分别为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二凹凸轮亦具有两嵌合边,其被嵌合于第二承架的两嵌合壁之间。
8.—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底座;“"上盖;一个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装设于底座及上盖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枢纽器,其包含有一第一承架、一第一凹凸轮、一第二承架、一第二凹凸轮及一轴杆。藉由第一凹凸轮成型有一第二嵌合孔,轴杆成型有一嵌合部,并且嵌合部嵌合于第二嵌合孔,以相较现有装配方式,进一步增加第一凹凸轮及轴杆的作用面积,以降低两者磨损,并解决现有枢纽器容易产生异音的缺点;此外,藉由第二凹凸轮成型有至少一嵌合边,第二承架成型有至少一嵌合壁,并且嵌合壁嵌合于嵌合边,以相较现有装配方式,进一步增加第二凹凸轮及第二承架的作用面积,以降低两者磨损,并解决现有凹凸轮无法稳固装设的缺点。
文档编号H05K5/02GK202176612SQ20112028134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吴国男 申请人: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