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251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换向阀和两个油缸,所述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分流集流阀连通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的供油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以使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所述双向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二者中压力较大者的油液向压力较小者流动。采用这种结构,双向溢流阀能够实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之间的压力补偿,避免二者压差过大,因此,上述液压系统在分流集流阀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了液动力对速度同步精度的影响,可以避免两个油缸因压差过大而产生活塞杆弯曲变形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风电、化工、高铁、桥梁等项目的建设,越来越需要超大吨位起重机,超大吨位起重机具有吊重量大、工况组合多、起升幅度高、工作范围大等特点。随着起重机吨位的不断增大,起重机需要的配重重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在液压系统中同时并列设置两个相同的液压缸,工作时驱动两个液压缸同步动作,以便为起重机提供足够的提升动力。
[0003]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动力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下面简要介绍这种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技术缺陷。
[0004]如图1所示,该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油缸I和换向阀(图中未示出),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分流集流阀2连通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第一油路LI与两个油缸I中的一者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油路L2与两个油缸I的另一者的有杆腔连通。
[0005]采用这种结构,当两个油缸I的负载相同时,分流集流阀2两路液阻相同,两个油路输出的流量也相等,能够实现两个油缸I的运动速度同步。
[0006]但是,当两个油缸I的负载不同时,在换向阀的阀芯未动作之前,第一油路LI和第二油路L2的负载不再相等,分流集流阀2分配给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的流量不再相同。虽然普通的分流集流阀2可以通过调节阀芯位置、尽量实现第一油路LI和第二油路L2液阻相等,但是由于分流集流阀2的分流精度较差(通常为3%),随着负载液压偏差的增大,分流精度逐渐变的更差,因此第一油路LI和第二油路L2之间的压力差也逐渐增大,当二者的压力差增大到一定值时,会对液压缸产生径向的不平衡力,导致活塞杆弯曲等现象。更严重的,上述不稳定现象还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直接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彻底解决双缸不同步的问题是每个液压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难题。
[0007]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系统做进一步优化设计,以保证两个液压缸同步动作,避免两个油缸因压差过大产生活塞杆弯曲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该系统的两个油路之间设置双向溢流阀,以实现两个油路之间的压力补偿,提高两个液压缸的同步精度,避免活塞杆弯曲等现象的发生。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换向阀和两个油缸,所述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分流集流阀连通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的供油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以使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所述双向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二者中压力较大者的油液向压力较小者流动。[0010]优选地,所述双向溢流阀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的调定压力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双向溢流阀为整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块和第二溢流阀块,所述第一溢流阀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块和第二溢流阀块的调定压力相同;所述第一溢流阀块和第二溢流阀块之间连接有二者共用的压力弹簧,以便控制所述第一溢流阀块和第二溢流阀块的开口大小。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路通过第一平衡阀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中的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路通过第二平衡阀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中的另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其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以使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双向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二者中压力较大者的油液向压力较小者流动。
[0015]采用这种结构,双向溢流阀能够实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之间的压力补偿,避免二者压差过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液压系统在分流集流阀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了液动力对速度同步精度的影响,可以避免两个油缸因压差过大而产生活塞杆弯曲变形的问题。
[001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双向溢流阀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的调定压力相同。
[0017]采用这种结构,当第一油路的压力大于第二油路的压力,且压力差大于调定压力,第一油路的油液通过第一溢流阀流向第二油路,第一油路的压力补偿给第二油路;当第二油路的压力大于第一油路的压力、且压力差大于调定压力,第二油路的油液通过第二溢流阀流向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压力补偿给第一油路。由此可见,上述分体式的双向溢流阀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上述压力补偿过程。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平衡重机构和动力液压系统,所述动力液压系统的两个油缸与所述平衡重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液压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
[0019]由于上述动力液压系统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动力液压系统的起重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动力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动力液压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动力液压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原理图。
[0023]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024]油缸I ;
[0025]分流集流阀2 ;
[0026]第一油路LI ;第二油路L2 ;
[0027]双向溢流阀3 ;第一溢流阀31 ;第二溢流阀32 ;第一溢流阀块31';第二溢流阀块32';压力弹簧33';
[0028]第一平衡阀41 ;第二平衡阀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该系统的两个油路之间设置双向溢流阀,能够实现两个油路之间的压力补偿,提高两个液压缸的同步精度,从而避免了活塞杆弯曲等现象的发生。
[003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动力液压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003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该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换向阀和两个油缸1,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分流集流阀2连通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分别与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的供油腔连通。第一油路LI与第二油路L2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3。
[0033]采用这种结构,预先设定双向溢流阀3的调定压力值,工作过程中,当第一油路LI与第二油路L2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双向溢流阀3的调定压力时,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 二者中压力较大者的油液向压力较小者流动,以减小第一油路LI和第二油路L2的压力差。
[0034]由此可见,上述动力液压系统的双向溢流阀3能够实现第一油路L1、第二油路L2之间的压力补偿,避免二者压差过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液压系统在分流集流阀2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了液动力对速度同步精度的影响,可以避免两个油缸I因压差过大而产生活塞杆弯曲变形的问题。
[0035]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双向溢流阀3的具体结构。
[0036]在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双向溢流阀3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31和第二溢流阀32,第一溢流阀31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LI连通、出油口与第二油路L2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第二溢流阀32的进油口与第二油路L2连通、出油口与第一油路LI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第一溢流阀31和第二溢流阀32的调定压力相同。
[0037]采用这种结构,当第一油路LI的压力大于第二油路L2的压力,且压力差大于调定压力时,第一油路LI的油液通过第一溢流阀31流向第二油路L2,第一油路LI的压力补偿给第二油路L2 ;当第二油路L2的压力大于第一油路LI的压力、且压力差大于调定压力时,第二油路L2的油液通过第二溢流阀32流向第一油路LI,第二油路L2的压力补偿给第一油路LI。由此可见,上述分体式的双向溢流阀3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上述压力补偿过程。
[0038]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动力液压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原理图。[0039]在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如图3所示,上述双向溢流阀3还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双向溢流阀3为整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第一溢流阀块31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LI连通、出油口与第二油路L2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第二溢流阀块32'的进油口与第二油路L2连通、出油口与第一油路LI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的调定压力相同;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之间连接有二者共用的压力弹簧33',以便控制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的开口大小。这种双向溢流阀3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便于双向溢流阀3的安装和拆卸。
[0040]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第一油路LI通过第一平衡阀41与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中的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0041]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平衡阀41能够在静止时保持与之连接的油缸I的负载不变,以避免平衡重机构静止时突然发生坠落的现象。
[0042]类似的方案中,上述第二油路L2通过第二平衡阀42与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中的另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0043]相同地,第二平衡阀42也能够在静止时保持与之连接的油缸I的负载不变,同样避免平衡重机构静止时突然发生坠落的现象,更进一步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004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平衡重机构和动力液压系统,动力液压系统的两个油缸I与平衡重机构连接;动力液压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
[0045]由于上述液压控制系统具有如上的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液压控制系统的起重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 赘述。
[00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 所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及其动力液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换向阀和两个油缸(I),所述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分流集流阀(2)连通第一油路(LI)、第二油路(L2),所述第一油路(LI)、所述第二油路(L2)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的供油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路(LI)与所述第二油路(L2)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3),以使所述第一油路(LI)与第二油路(L2)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所述双向溢流阀(3)的调定压力时,所述第一油路(LI)、所述第二油路(L2) 二者中压力较大者的油液向压力较小者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溢流阀(3)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31)和第二溢流阀(32), 所述第一溢流阀(31)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LI)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L2)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32)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L2)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LI)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31)和第二溢流阀(32)的调定压力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溢流阀(3)为整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 所述第一溢流阀块(31')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LI)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L2)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块(32')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L2)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LI)连通,且其控制油口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的调定压力相同; 所述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之间连接有二者共用的压力弹簧(33'),以便控制所述第一溢流阀块(31')和第二溢流阀块(32')的开口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LI)通过第一平衡阀(41)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中的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起重机的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L2)通过第二平衡阀(42)与所述液压系统提升作业时两个油缸(I)中的另一者的供油腔连通。
6.—种起重机,包括平衡重机构和动力液压系统,所述动力液压系统的两个油缸(I)与所述平衡重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液压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结构。
【文档编号】B66C13/20GK203532374SQ20132059422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张晓磊, 唐红彩, 刘飞 申请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