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容器中气密地封装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642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容器中气密地封装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密地封装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容器、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运输和/或贮存目的,有缺陷的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真空和流体密封引入容器或胶囊中,如其例如由DE19640393B4、EP1248270A1、EP1600982B1和WO2010/084122A1已知。因为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封装尽可能接近最初贮存的位置、即在燃料元件存储槽内在水下进行,必然的是,在将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引入打开的容器中时水渗透到所述容器中。然而所述水必须从燃料棒容器中去除,因为所述水基于衰变热蒸发并且导致不允许高的内压力。出于这个原因对于由DE19640393B4、EP1248270A1、EP1600982B1已知的容器使用的封闭元件具有通道,通过所述通道可以吹入气体,从而排出处于容器中的水。在由DE19640393B4和EP1248270A1分别已知的封闭塞中,在每个封闭塞中设置有同轴的通道,弹簧加载的阀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阀利用关闭元件流体密封地封闭所述通道。为了排出水,所述关闭元件借助挺杆从其阀座提起并且通过然后开口的通道吹入气体并且水通过对置的封闭元件的同样开口的通道排出。当封闭元件通过拧紧、焊接或变形处于其最终装配位置中时,在两个已知的容器中进行水的该排出,在所述最终装配位置中所述封闭元件流体密封地封闭容器。在由EP1600982B1已知的容器中,设置可拧紧到所述容器的外螺纹上的封闭元件,密封元件轴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封闭元件中。在所述封闭元件的还未拧紧的中间位置中,在密封元件的密封面和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的与所述密封面作为密封对共同作用的端面之间存在分界缝,所述分界缝与封闭元件中的侧向的通风口连通并且在该中间位置中将外部空间与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的扫气室流体连接。为了利用由DE19640393B4、EP1248270A1、EP1600982B1已知的封闭元件能够实现不仅排出处于容器中的水而且在最终装配状态中可靠地流体密封地封闭容器,这些封闭元件多件式并且相对耗费地构造。此外这些封闭元件的操作要求对应高的操作费用。在由WO2010/084122A1已知的容器中作为封闭元件设置盖,所述盖推到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上并且与所述容器部件的端面材料锁合地连接。容器的封闭在流体密封的室中进行。在封闭之前,即在盖未安装到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上时,处于室中的液体被抽出并且随后实施真空干燥。基于在装备有燃料棒的容器内燃料棒和容器的内壁之间存在的狭窄的间隙,也许残留水可能保留在容器中。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用于气密地封装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容器,所述容器的封闭元件简单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容器的简单的并且可靠的流体密封的、即气体和液体密封的封闭。本发明的任务此外在于,给出一种装置以及一种方法,利用所述装置和所述方法可以以尽可能小的残留水含量封闭包含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容器。关于容器,所述任务按照本发明利用本发明的容器解决。按照这些特征,所述容器具有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所述容器部件在其两个自由端部上分别以一件式的封闭塞流体密封地封闭。所述封闭塞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仅在装配时达到最终位置之前占据的中间位置中将容器部件的扫气室与外部空间流体连接,在所述中间位置中封闭塞以轴向的超出长度从容器部件中伸出。因为封闭塞一件式地构成,所述封闭塞可以技术上非常简单地构造并且以小的花费制造。此外因为仅当封闭塞处于中间位置中时,处于封闭塞中的通道才将容器部件的扫气室与外部空间流体连接,所以在该通道内的附加的关闭元件是不需要的,从而所述通道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孔或空隙制造。概念封闭塞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如下理解,即,为了将封闭塞引入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中、仅需要“塞住”、即沿轴向方向的推入并且不需要旋转运动。中间位置是如下位置,在该位置中封闭塞已经推入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中,然而还未达到最终位置,在所述最终位置中,所述封闭塞将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通过材料锁合的或力锁合的连接流体密封地封闭。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中,通道具有从封闭塞的处于内部的端侧平行于其纵轴线延伸的第一通道区段,所述第一通道区段在横向于该纵轴线延伸的、从封闭塞的周面出发的第二通道区段中通入。这样的通道可以通过沿纵向或横向的孔简单制造。为了将封闭塞可靠地保持在中间位置中,在封闭塞和/或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上在外周或内周上设置有卡锁机构,所述卡锁机构将封闭塞可脱开地固定在该中间位置中。当封闭塞在最终装配位置中以环形环绕的凸缘放置在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的端面上时,封闭塞和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可以通过在凸缘和端面之间环形环绕的熔焊缝或钎焊缝在制造技术上简单地流体密封地相互连接。备选于这样的材料锁合的连接,封闭塞也可以在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中通过收缩连接流体密封地固定。关于装置所述任务按照本发明的特征解决,按照所述特征,所述装置具有彼此间隔开在共同的系统轴线上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加工室。此外第一和第二加工室这样设有用于接纳容器的通入加工室中的自由端部的第一或第二开口,使得第一和第二加工室在容器设置在它们之间时可以仅通过所述容器本身相互流体连接。第一加工室具有入口并且第二加工室具有用于吹扫气体的排出口,其中每个加工室附加地具有用于气密地封闭容器的机构。因为第一和第二加工室在容器设置在所述加工室之间时可以仅通过所述容器本身相互流体连接,所述足够的是,将吹扫气体仅吹入第一加工室中,所述吹扫气体然后强制性地通过处于封闭塞中的开口挤压通过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并且仅通过所述容器部件到达第二加工室中。由此处于该容器部件中的水可靠地吹出。因此不需要将吹扫气体导管直接连接到在封闭塞中设置的通道上。在所述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加工室沿系统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以这种方式所述容器可以设置在加工室之间。通过移动加工室,容器的自由端部引导通过开口,从而所述自由端部伸入加工室中。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中,每个加工室设有环形包围开口的并且沿系统轴线的方向朝开口可进给的压模,利用所述压模通过沿系统轴线方向的进给,具有横向于此作用的分量的力施加到在开口上设置的并且包围所述开口的密封圈上。通过该措施,容器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流体密封地通过所述开口连接到相应的加工室上,从而所述加工室仅通过所述容器机械地相互连接。在所述装置的一种备选的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加工室沿系统轴线通过以其端侧的端部伸入到第一或第二加工室中的连接管相互刚性连接。容器可这样导入所述连接管中,使得所述容器以其自由端部伸出超过连接管。通过该措施简化所述装置的构造,因为加工室不再必须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地支撑。在另一种有利的设计中,入口和排出口分别通过通入第一或第二加工室中的入口管和排出管形成,所述入口管和排出管的中轴线与系统轴线重合并且在所述入口管和排出管之间连接管分别以轴向的距离设置,从而在彼此朝向的端侧之间保留第一或第二自由空间。在此连接管利用轴向可移动到第一位置中地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套筒可流体密封地连接到入口管和排出管上,其中第一和第二套筒可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第一和第二自由空间向第一和第二加工室敞开。在该设计中,吹扫气体不再必须引导通过加工室,因为在所述加工室中通过入口管或排出管和连接管产生作为扫气室起作用的流体密封的通道,从而在水下发生的以容器对所述装置的装备中没有水可以渗透到加工室的处于该扫气室外的工作空间中,对于流体密封地封闭容器需要的工具处于所述工作空间中。优选在容器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可这样调节,使得入口管和排出管仅通过容器相互流体连接。为了补充于借助压入的吹扫气体将水从容器中排出,此外去除可能渗透有缺陷的、不紧密的燃料棒中或燃料棒区段中并且借此渗透到燃料基质中的水,在所述装置的一种有利的设计中设置,入口和排出口通过在加工室外延伸的旁路导管可这样相互连接,使得产生封闭的气体回路,其中在所述气体回路中设置有用于循环或加热处于气体回路中的加热气体的泵和加热设备。以这种方式可以蒸发在燃料基质中结合的水并且干燥燃料基质。当每个加工室具有用于施加沿系统轴线的方向作用的压力的压模时,按照本发明的容器的封闭塞可以特别简单地推入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中。当每个加工室具有围绕系统轴线可旋转并且向所述系统轴线可进给地支撑的焊接头时,封闭塞可以与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焊接,而无须为此将所述容器部件置于旋转运动中。当此外每个加工室包含围绕系统轴线可旋转并且向所述系统轴线可进给地支撑的清洁刷时,要焊接的部件可以在焊接之前就地清洁并且因此改善焊缝的质量。当焊接头和清洁刷设置在一个共同的旋转法兰上时,此外减少结构上的耗费。关于方法所述任务按照本发明利用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方法在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以及按照本发明的容器的情况下解决。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这样将设有在中间位置中的封闭塞的并且包含燃料棒或燃料棒区段的容器部件的一个自由端部通过第一开口引入第一加工室中并且将对置的自由端部通过第二开口引入第二加工室,使得第一和第二加工室仅通过所述容器本身相互流体连接,将吹扫气体吹入第一加工室中并且通过形成过压排出处于相互通过容器部件流体连接的加工室和容器部件中的水。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中,在排出水之后将加热气体抽吸通过容器部件,以便以这种方式通过蒸发水附加地减少容器部件中的含水量。换句话说:不发生真空干燥。当此外加热气体在封闭的气体回路中被循环抽吸直到达到含水量不再升高的终值时,可能的是,由所述含水量确定处于容器内的、在加热气体循环期间气态的水的绝对量,从而在封闭容器之后可以进行关于在容器中保留的水的含量的准确报告。随后封闭塞被压入容器部件中直到最终位置并且流体密封地与容器部件连接。优选地,封闭塞与容器部件利用环形环绕的熔焊缝或钎焊缝材料锁合地连接或备选地在容器部件中利用收缩连接流体密封地固定。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参阅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包括在中间位置中预装配的封闭塞的按照本发明的容器示意的纵剖面;图2示出利用封闭塞沿环形的焊缝封闭的容器的部分剖面;图3a、b示出包括在工作位置中装配的容器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分别彼此对置的加工室在排水期间同样分别示意的部分纵剖面;图4a、b示出包括在工作位置中在排水期间装配的容器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的分别彼此对置的加工室的同样分别示意的部分纵剖面;图5a、b示出处于在焊接中进行排水和干燥之后的工作位置中的加工室。具体实施方式按照图1容器2具有在其端侧4和6上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8。在端侧4、6上分别有一个一件式的封闭塞10部分地推入至中间位置。每个封闭塞10具有头部件11和圆柱形的轴12,所述轴的外径只略微小于容器部件8的内径。头部件11具有环形环绕的凸缘13,该凸缘的外径与容器部件8的外径一致。在中间位置中,封闭塞10超过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8相对于其最终位置附加地以轴向的超出长度s伸出,从而轴12的处于头部件11之下的部分处于容器部件8外。每个封闭塞10设有通道14,所述通道在该中间位置中将内部空间15与外部空间16流体连接。在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中在操作中下面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烧结金属的过滤元件18,该过滤元件阻止,所述容器以在图中划成虚线表示的燃料棒20或燃料棒区段装备之后,粗的颗粒可能从还未封闭的容器2中排出。如果应该封装水渗入其中的有缺陷的燃料棒20,则所述燃料棒事先在其两个端部塞的区域中打开并且在所述燃料棒中包含的气态的并且通过所述开口漏出的气态的放射性的裂变产物被针对性地导出。在中间位置中与外部空间16流体连接的通道14在该示例中通过中央的沿中心纵轴线22延伸的并且从朝向内部空间15的端侧23出发的盲孔形式的第一通道区段24以及至少一个横向于此延伸的第二通道区段26、即在该示例中的贯通孔形成,其中第一通道区段24通入该第二通道区段26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道区段26冲破封闭塞10的周面27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即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道区段26的通入开口设置在封闭塞10的轴12的下述区域中,所述区域在封闭塞10的中间位置中处于容器部件8外。封闭塞10的轴12在其伸入容器部件8的端侧23和所述一个或多个通入开口之间设有用于接纳保险环30的环形的空隙或槽28。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8在其内表面上在自由端部的区域中同样分别设有环形环绕的车削部32,放入槽28中的保险环30在封闭塞10导入空心圆柱体的容器部件8中时锁入所述车削部中。保险环30和槽28与此对应作为卡锁机构起作用,所述卡锁机构将封闭塞10在中间位置中可脱开地固定。封闭塞10在其与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背离的端侧33上设有螺纹孔34,所述螺纹孔用于拧入杆工具,利用所述杆工具操作封闭塞10。横向于该螺纹孔34延伸的、划成虚线表示的槽36在将在图中未示出的杆工具拧入螺纹孔34中时作为转矩支承部起作用。图2示出包括在最终位置中的上面的封闭塞10的容器2,在该最终位置中所述封闭塞以路程s更深地推入容器部件8中,直到凸缘13以其密封面放置在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的端面上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道区段26的通入开口处于容器部件8内。在该最终位置中,凸缘13与容器部件8的端侧4沿环形环绕的焊缝40焊接,从而封闭塞10流体密封地封闭容器部件8。按照图3a、b,用于图1中示出的容器两侧的气密的封闭的装置具有(上面的)第一加工室50(图3a)和(下面的)第二加工室52(图3b)。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共同的、垂直取向的系统轴线53上可定位并且沿该系统轴线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地设置。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设有彼此朝向的并且通过第一或第二导向套筒54、55形成的第一或第二导入开口56、57,所述导入开口沿系统轴线53的方向彼此对置地设置,并且通过所述导入开口,装备有燃料棒20或燃料棒区段的容器部件8以其端侧的自由端部和在那里在中间位置中预装配的封闭塞10导入和定向,从而容器部件8的中心纵轴线22与所述装置的系统轴线53重合。在将设有预装配的封闭塞10的容器部件8的端侧的端部导入通过导入开口56、57之后,在所述导入开口56、57的区域中流体密封地封闭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其方式为,通过同样设有弹性的密封圈62的环形的压模64沿系统轴线53方向的轴向进给,具有横向于系统轴线53作用的分量的力施加到环形围绕容器2的密封圈60上,从而密封圈60被按压到容器部件8的外周上和导入开口56、57的内边缘上,并且这样封闭处于容器部件8和导入开口56或57之间的间隙。在封闭塞还处于中间位置中的该装配位置中,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仅通过容器部件8相互流体连接。第一加工室50具有入口66,通过所述入口可以以高的压力吹入吹扫气体G、例如氩气Ar。第一加工室50在其下侧上设有排出口67,所述排出口具有阀68,所述阀为了形成内压力而关闭。第二加工室52在其下侧上设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作为吹扫气体G的排出口69起作用。在每个加工室50、52中围绕系统轴线53可旋转地支撑有旋转法兰70,清洁刷72和焊接头74分别通过摇转杆76或78朝系统轴线53可进给地支撑到所述旋转法兰上。旋转法兰70通过小齿轮80被封装的马达82驱动。观察照相机90能够实现控制用于封闭所述容器要实施的工作。在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和52中分别相对于开口54或56设置有由举升缸91操纵的压模92,利用所述压模,沿系统轴线53的方向作用的压力可以施加到封闭塞10上。在将设有在中间位置中的封闭塞10的容器部件8导入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中直至通过压模92分别形成的止挡部之后,开口56和57被封闭。随后吹扫气体G在阀68打开时高的压力下引入第一加工室50中。以这种方式使第一加工室50置于干燥。在阀68关闭之后,吹扫气体G然后流经设有在中间位置中的封闭塞10的容器部件8并且将处于容器部件8和第二加工室52中的水通过排出口69排出。当气泡从该排出口69上升时,则标志,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以及容器部件8不再包含水。当在排出口69中装入阀时,可以在关闭该阀之后停止吹扫气体G的输送并且减少在加工室50、52中主导的过压。随后清洁刷72进给并且通过旋转法兰70的旋转运动净化在容器2的端侧4、6上的端面以及凸缘13的密封面。在进行净化之后,清洁刷72返回并且压模92被操纵,所述压模将封闭塞10挤压到容器2中直到凸缘13的密封面放置在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的相应的端面上。在进行推入密封塞10之后,焊接头74进给并且通过旋转法兰70的旋转运动封闭塞10与空心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沿环形的焊缝40(图2)熔焊。对此备选地,封闭塞10和容器部件8也可以沿环形的钎焊缝相互钎焊。代替这样的材料锁合的连接也可以设置收缩连接,其方式为,容器2的端部被感应加热并且封闭塞10被推入以这种方式扩张的端部中。在所述端部冷却之后,封闭塞流体密封地固定在容器部件8中。在进行焊接之后,压模64返回,容器2接纳在支架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加工室50、52轴向移动,从而可以取出容器2。在按照图4a、b的实施例中,两个加工室50、52通过连接管100刚性并且向外流体密封地相互连接。该连接管100以其端侧的端部伸入第一或第二加工室50或52中。容器2包括其在中间位置中装入的封闭塞10导入连接管100中。在该中间位置中,容器2的内部空间15与外部空间流体连接。容器2的圆柱形的容器部件8在两侧伸出超过连接管100。在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中设置有入口管102或排出管104,所述入口管或排出管的中轴线与系统轴线53重合,并且形成用于吹扫气体G的入口66或排出口69。连接管100在通入第一加工室50的入口管102和通入第二加工室52的排出管104之间以轴向的距离a设置,从而在彼此分别朝向的端侧之间保留有第一或第二自由空间106或108。入口管102和连接管100以及连接管100和排出管104在图4a、b中示出的工作位置中通过轴向可移动的并且围绕系统轴线53可旋转地支撑的第一或第二套筒110或112流体密封地相互连接并且形成直线的、相对狭窄的扫气室113,所述扫气室与第一或第二加工室50、52的第一或第二工作空间114、115流体分开,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加工室中设有用于封闭容器2需要的工具和驱动装置。连接管100在其内周上在其伸入第一加工室50中的端侧的端部上设有可调节的密封元件116、即在该示例中可充气的密封圈,利用所述密封元件在将容器2导入连接管100中之后,可以封闭处于容器2和连接管100之间的间隙空间118,从而在扫气室113中流动的吹扫气体G仅流过容器2并且入口管和排出管102或104仅通过容器2流体相互连接。基于流体密封地与加工室50、52连接的连接管100足够的是,以唯一的密封元件116封闭所述间隙,以便实现吹扫气体G通过容器2的希望的引导。借助在第一和第二加工室50、52中分别设置的举升缸119,可以轴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套筒110或112,从而第一或第二自由空间106或108可以朝第一或第二加工室50、52打开或封闭。入口管102或排出管104的从加工室50、52中分别伸出的端部分别设有接管120,举升缸122密封地套装在所述接管上,所述举升缸如在图3a、b的实施例中的举升缸91那样驱动轴向沿系统轴线53的方向可移动的压模124,利用所述压模,封闭塞10可以被挤压到其最终位置中。气体输送导管128通过阀126连接到入口管102上,通过所述气体输送导管,吹扫气体G可以以高的压力引入入口管102中,以便将处于容器2中的水排出。排出到排出管104中的水然后通过以阀130可封闭的排水导管132导出。入口管102和排出管104通过双通阀134和136连接到旁路导管138上,所述旁路导管将入口管102和排出管104在封闭的气体回路中相互连接。在该旁路导管138中设置有泵140和加热设备142,利用所述泵和加热设备,处于旁路导管138中的加热气体H可以抽吸通过入口管102、容器2和排出管104,以便以这种方式干燥处于容器2中的燃料棒20。在该干燥期间关闭阀126和130。为了精确地定位容器2,第二套筒112设有可径向移出的止挡元件143,容器部件8以其下面的端侧6放置在所述止挡元件上。第一和第二套筒110、112分别设有环形环绕的凸缘,所述凸缘作为用于焊接头74和清洁刷72的工作台起作用并且所述凸缘同时作为旋转法兰70构造,所述旋转法兰与由马达145驱动的小齿轮146啮合,从而清洁刷72和焊接头74可以围绕系统轴线53旋转。借助温度传感器150、压力传感器152和湿度传感器154测量在入口管102和排出管104中的温度T、压力P和湿度X,以便可以检测干燥过程的进展。当在加热气体H中的含水量达到终值时,干燥过程结束,这时含水量不再升高并且与此对应再没有液态水处于气体回路中。在容器2的容积已知时,可以确定在容器2中以气相存在的水的绝对量并且关于最大允许的含水量可靠检查对预先规定的维持。为了实现水的完全蒸发,气体回路的体积比在引入燃料棒20时处于容器2中的空腔的体积高多倍。接着在封装在其端部的区域中设有开口的有缺陷的燃料棒20的情况下进一步解释所述装置的工作方式。首先打开所述装置。为此设置在入口管102上的上面的举升缸122从所述装置拆卸。在所述拆卸之前,第一和第二套筒110或112移动到在图4a、b中示出的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筒建立入口管102和连接管100之间以及连接管100和排出管104之间的流体密封的连接,从而通过拆卸渗透到由入口管102、连接管100和排出管104形成的扫气室113中的水不可以到达加工室50、52中。加工室50、52的包围该扫气室113的工作空间114此外持续以吹扫气体(未示出)加载,以便以这种方式附加地阻止水渗透。随后装载有燃料棒20的容器2以在图4a中未示出的操作工具插入到连接管100中直到所述容器放置在移出的止挡元件143上。之后举升缸122再次流体密封地装配到接管120上。接着解释的过程在所述装置的如在图4a、b中示出的工作位置中发生。在进行举升缸的装配之后,通过打开阀126,吹扫气体G以高的压力引入入口管102中并且挤压通过内部空间并且在阀136打开的情况下首先处于扫气室113中的水被排出。通过以压缩气体对可充气的密封件116的随后加载,关闭连接管100和容器部件8之间的间隙,从而吹扫气体G仅流过容器2,所述容器以这种方式被排水。在该过程中通过必要时在之前在燃料棒20的上面的和下面的端部上产生的开口(未示出)也将水从燃料棒20中去除。气流被维持,直到利用在排出管104上设置的湿度传感器154测量到的湿度X低于预定的界限值并且用信号表示充分的干燥度。随后可能处于旁路导管138中的水通过打开阀136和起动泵140排出。此后关闭阀128和130。随后为了干燥燃料棒20运行加热设备142。泵140通过加热设备142驱动处于扫气室113中的吹扫气体G。在加热设备142中吹扫气体G被加热并且作为加热气体H通过绝热的排水导管132到达扫气室113直至容器2的下面的封闭塞10。从这里加热气体H到达容器2的内部至过滤元件18。通过沿该方向引导加热气体H,过滤元件18被吹去残留水,从而使加热气体H的通过变得容易。通过沿燃料棒20流动的加热气体H在该燃料棒中处于燃料基质中的水蒸发并且通过在燃料棒20的上面的和下面的端部上的之前产生的开口释放到容器2中并且连同加热气体H通过上面的封闭塞10运输到扫气室113中。装载有湿气的加热气体H从那里通过阀134再次输送给泵140。借此气体回路封闭。加热气体H的温度T通过温度传感器150检测并且通过分配器156引向在图中未示出的评估和控制单元,所述评估和控制单元控制泵140加热设备142并且将温度T调节到预定的理论值上。所述评估和控制单元此外控制其余的在所述装置中处于活动的构件――阀、泵、加工设备、举升缸、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等等。加热气体H在容器2中的通过性通过压力传感器152监控。加热气体H在气体循环中循环抽吸,直到上面的和下面的湿度传感器154显示充分的饱和。这提示,燃料基质中全部的水蒸发并且不再有释放进行。在这个时候可以中断加热气体H的加热和循环。通过打开阀126,新鲜的吹扫气体G可以流入。通过周期地打开和关闭阀130,吹扫气体G交替地通过排水导管132运走或引导通过容器2。最后关闭阀130、134、136并且实施扫气室113和加工室50、52的工作空间114、115之间的压力平衡。随后关闭阀126。此后第一套筒110借助举升缸122推到连接管100上,从而自由空间106相对于第一加工室的内部空间敞开并且刷72和焊接头74处于容器部件8的端侧4的高度上。在操纵刷进给、即把刷72定位在要净化的接触面上之后,通过驱动小齿轮146使第一套筒110处于旋转中并且借此刷72也围绕容器2运动。在净化之后,刷72再次返回起始位置中。随后操纵举升缸122并且利用所述举升缸的活塞杆将上面的封闭塞10挤压到容器部件8上。此后焊接头74被径向进给并且通过第一套筒110的旋转围绕容器2运动。该工作位置在图5a中示出。在焊接之后上面的焊接头74也再次被置于起始位置中并且套筒110再次被置于起始位置中。以类似的方式随后进行在第二加工室52中的净化和焊接,其中在将第二套筒112移动到对于净化和焊接需要的位置中之前,使止挡元件143返回。图5b同样示出焊接头74处于工作位置中的情况。为了取出封闭的容器2,打开所述装置。为此上面的举升缸122的压模124返回并且此后从所述装置拆卸。通过所述拆卸,水涌进所述装置的扫气室113。现在容器2被以杆工具抓紧,为可充气的密封元件116排气并且下面的举升缸122的压模124被再次置于起始位置中。结合图4a、b和5a、b示出的干燥过程原则上也可以在图3a、b中示出的装置中实施,其方式为,以在图4a、b和5a、b中示出的加热回路补充所述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