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97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属于海鲜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离形膜、薄膜、塑料薄膜、掩孔膜、硅油膜、硅油纸、防粘膜、型纸、打滑膜、天那纸、离型纸,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PP、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根据不同所需离型膜离型力,隔离产品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相对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目前的塑料薄膜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使用时,静电造成的粘灰问题、薄膜耐磨问题,需要的离型力比较大,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塑料薄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薄膜,通过缓冲垫层内腔设有软质弹性垫块与抗刮耐磨层,提高了塑料薄膜的抗击能力与耐磨性能,通过防静电层,提高了解决静电造成的粘灰问题能力,通过吸热降温层,提高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通过所述硅油层呈网点状排布在所述基层膜上,网纹设计实现超低离型力并节约成本,结构简单,粘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薄膜,包括基层膜,所述基层膜顶部设有硅油层,且所述硅油层呈网点状排布在所述基层膜上,所述硅油层顶部设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顶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防静电层,所述基层膜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吸热降温层,所述吸热降温层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抗刮耐磨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层膜为PET聚酯薄膜。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静电层为新型石墨烯材质,且厚度优选为1-3微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吸热降温层外壁设有吸热剂,且厚度优选为10-20微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缓冲垫层内腔设有若干软质弹性垫块,且厚度优选为20-30微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抗刮耐磨层的硬度至少为2H以上,且厚度优选为2-6微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垫层内腔设有软质弹性垫块与抗刮耐磨层,提高了塑料薄膜的抗击能力与耐磨性能,通过防静电层,提高了解决静电造成的粘灰问题能力,通过吸热降温层,提高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通过所述硅油层呈网点状排布在所述基层膜上,网纹设计实现超低离型力并节约成本,结构简单,粘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薄膜结构图。

图中标号:1、基层膜;2、硅油层;3、缓冲垫层;4、防静电层;5、吸热降温层;6、防水层;7、抗刮耐磨层;8、软质弹性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膜1,所述基层膜1顶部设有硅油层2,且所述硅油层2呈网点状排布在所述基层膜1上,所述硅油层2顶部设有缓冲垫层3,所述缓冲垫层3顶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防静电层4,所述基层膜1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吸热降温层5,所述吸热降温层5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底部通过热熔胶剂连接抗刮耐磨层7。

所述基层膜1为PET聚酯薄膜,具有拉伸强度高,损耗因数低,厚度均匀性好等特点,所述防静电层4为新型石墨烯材质,且厚度优选为1-3微米,提高了解决静电造成的粘灰问题能力,所述吸热降温层5外壁设有吸热剂,且厚度优选为10-20微米,提高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所述缓冲垫层3内腔设有若干软质弹性垫块8,且厚度优选为20-30微米,提高了塑料薄膜的抗击能力,所述抗刮耐磨层7的硬度至少为2H以上,且厚度优选为2-6微米,提高了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缓冲垫层3内腔设有软质弹性垫块8与抗刮耐磨层7,提高了塑料薄膜的抗击能力与耐磨性能,通过防静电层4,提高了解决静电造成的粘灰问题能力,通过吸热降温层5,提高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通过所述硅油层2呈网点状排布在所述基层膜1上,网纹设计实现超低离型力并节约成本,结构简单,粘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