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23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基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饰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内饰基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业也迅猛地发展,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具有卓越的动力性能,同时要求汽车的美容装饰具有多种功能,从而提高驾车或者乘车的舒适性。

传统的汽车内饰基板一般为多层结构,由纤维板和保护在所述纤维板上的表皮构成,所述表皮和所述纤维板之间设置缓冲的海绵体,制造时,在所述海绵体和所述表皮之间以及所述海绵体和所述纤维板之间涂抹粘胶剂,然后在热合机上热压成型。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涂刷粘胶剂,所述粘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从而导致影响车间的环境;再者,由于粘合剂在干燥过程中会释放气体,而所述表皮在粘合剂的干燥过程中会收缩,从而引起所述表皮的气泡和起皱现象,直接影响所述内饰板的美观;另外,如果涂刷的粘胶剂不均匀,热合效果差,会影响所述海绵体和所述表皮以及所述海绵体和所述纤维板的粘结牢固性,导致直接影响内饰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基板有气泡以及起皱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不仅美观而且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内饰基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基板,包括纤维板和位于所述纤维板上的表皮,且所述纤维板和所述表皮之间设有海绵,所述纤维板和所述海绵之间设有膜体,所述海绵和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布体,且所述纤维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膜体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海绵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布体上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第三通孔位于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第四通孔位于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凹槽位于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尺寸大于所述凹槽的下表面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吸气装置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的大小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体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体的材质为无纺布或者针织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汽车内饰基板的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汽车内饰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基板10,包括纤维板11和位于所述纤维板11上的表皮15,且所述纤维板11和所述表皮15之间设有海绵13,所述纤维板11和所述海绵13之间设有膜体12,所述海绵13和所述表皮15之间设有布体14,且所述纤维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1,所述膜体12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所述海绵13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3,所述布体14上设有多个第四通孔24,所述表皮15上设有多个凹槽25,其中,所述第二通孔22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21之间,所述第三通孔23位于相邻所述第二通孔22之间,所述第四通孔24位于相邻所述第三通孔23之间,所述凹槽25位于相邻所述第四通孔24之间。

上述是本发明所述的核心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汽车内饰基板10,包括纤维板11和位于所述纤维板11上的表皮15,且所述纤维板11和所述表皮15之间设有海绵13,有利于增加所述汽车内饰基板的柔韧性,所述纤维板11和所述海绵13之间设有膜体12,通过所述膜体12有利于所述纤维板11和所述海绵13的结合,所述海绵13和所述表皮15之间设有布体14,通过所述布体14有利于所述海绵13和所述表皮15的结合,且所述纤维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1,所述膜体12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所述海绵13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3,所述布体14上设有多个第四通孔24,所述表皮15上设有多个凹槽25,其中,所述第二通孔22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21之间,所述第三通孔23位于相邻所述第二通孔22之间,所述第四通孔24位于相邻所述第三通孔23之间,所述凹槽25位于相邻所述第四通孔24之间,当从所述纤维板11的底面吸气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可以将所述表皮15牢固的粘贴在所述纤维板11上,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内饰基板的透气性以及柔韧性,有利于内饰门板的平整与美观,另外,所述凹槽25位于相邻所述第四通孔24之间,从而有利于将所述表皮15牢固的粘贴在所述纤维板11上,保证车库内饰门板的平整。

所述第一通孔21与吸气装置相连,从而可以保证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可以将所述表皮15牢固的粘贴在所述纤维板11上。为了保证汽车内饰基板的透气性以及方便加工制造,所述第二通孔22与所述第四通孔24的大小相同;所述凹槽25的上表面尺寸大于所述凹槽25的下表面尺寸,从而有利于所述表皮15平整的粘贴在所述纤维板11上,保证车库内饰门板的平整。所述膜体1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共聚物。所述布体14的材质为无纺布或者针织布。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基板,包括纤维板和位于所述纤维板上的表皮,且所述纤维板和所述表皮之间设有海绵,所述纤维板和所述海绵之间设有膜体,所述海绵和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布体,且所述纤维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膜体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海绵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布体上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位于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之间。本发明所述汽车内饰基板不仅美观而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明驹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