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21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核工业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水,核废水泄漏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社会不安定,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无法逆转的污染和破坏。目前,国家对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排放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对出现事故情况下紧急预案措施越来越重视。

目前,国内外处理放废液的工艺大致分为二类,即传统处理工艺和创新处理工艺:传统工艺包含蒸发、过滤、离子交换等;创新处理工艺有化学絮凝处理、膜分离技术等。离子交换法可针对废水复杂水质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且各离子交换器可以灵活切换,在放射性处理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运行成本高。

现有的传统放射性废水处置方法基本思路是把废液变为废固,方法有:过滤、树脂吸附、蒸馏等,将放射性废水变为放射性废固+可排放水。放射性废固会被分类压缩,最终送到填埋场。高放射性废水处理,目前的离子交换是作为最好的处理方式,但作为低放射性废水处理,离子交换、过滤等处理方式成本较高,水量较大时处理负荷相对于处理方法来说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通过絮凝装置及膜分离技术,处理核电站核设备冲洗废水、可控泄露、核岛检修废水、运行过程排放废水(取样、疏水、设备定期冲洗等)等低放射性废水,使之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处理的废水其他指标能够满足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使之能广泛运用至兴起的核电工业,有效解决处理难、处理成本高的难题。

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加药计量泵、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加药计量泵与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连接,通过加药计量泵向一体化絮凝装置内加药,所述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装置包括超滤膜组件、配套阀门一、进水管道一、出水管道一,所述进水管道一与过滤器连接,配套阀门一设置在进水管道一上,进水管道一中的废液流入超滤膜组件入口,从超滤膜组件出口流出至出水管道一。

进一步地,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组件、配套阀门二、进水管道二、出水管道二,所述进水管道二与出水管道一连接,配套阀门二设置在进水管道二上,进水管道二中的废液流入反渗透组件入口,从反渗透组件出口流出至出水管道二。

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组件包括超滤膜和超滤滑架,所述超滤膜安装在超滤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反渗透膜,反渗透滑架,所述反渗透膜安装在反渗透滑架上。

进一步地,反渗透装置中还包括冲洗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配套阀门三、出水管道三,所述配套阀门三与反渗透膜组件入口连通,用以控制清洁时的进水量,所述出水管道三与反渗透膜组件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药计量泵为柱塞式计量泵、活塞式计量泵、机械隔膜式计量泵或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低放射性废液经过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1,在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1内水中杂质经过与高分子絮凝剂发生絮凝作用,形成絮状沉淀而与水溶液分离;

步骤二:经过步骤一的废液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去除水源中的沉淀物;

步骤三:经过步骤二的过滤后的废液,进入超滤装置,经过超滤装置内超滤膜的过滤,截留是水源中胶体大小的颗粒;

步骤四:经过步骤三后的废液,进入反渗透装置中,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大部分有机物杂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低放射性废水的处置难题,处理废水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处理后的放射性物质可以直接浓缩处理,固废处置生产成本降低至约为常规固废处置生产成本的1/2。

附图说明

图1是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一体化絮凝装置、2—加药计量泵、3—过滤器、4—超滤装置、5—反渗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图1是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包括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1、加药计量泵2、过滤器3、超滤装置4和反渗透装置5,所述加药计量泵2与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1连接,所述加药计量泵可以为柱塞式计量泵、活塞式计量泵、机械隔膜式计量泵或液压隔膜式计量泵,所述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1、过滤器3、超滤装置4和反渗透装置5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通过加药计量泵2为加药装置,向一体化絮凝装置内加药,主为加高分子絮凝剂,实现对原水的絮凝沉淀作用,通过该装置控制加药的药量、流速、浓度等参数并将药剂加入一体化装置1内以保证絮凝的效果,一体化絮凝装置1为废液实现絮凝作用提供场所,保证废液在其内絮凝作用充分,以达到预处理的目的,过滤器3为对经过一体化絮凝装置1的废液进行过滤,保证处理后废液的指标符合进入下一级的装置。超滤装置4为接收过滤器处理后的废水,通过超滤膜的过滤实现对废水的处理作用。反渗透装置5为接收超滤装置4处理后的废液,经过反渗透膜的过滤作用最终实现废水处理的达标。

超滤装置为一套完整的系统装置,包括超滤膜组件6、配套阀门一11、进水管道一9、出水管道一10,所述进水管道一9与过滤器3连接,配套阀门一11设置在进水管道一9上,通过阀门启闭实现超滤膜对废液的过滤,进水管道一中的废液流入超滤膜组件入口,从超滤膜组件出口流出至出水管道一10,所述超滤膜组件6包括超滤膜和超滤滑架,其主要核心部件为超滤膜,超滤膜的选型需根据具体的待处理水源水质分析报告、水源量等因素、超滤滑架为安装超滤膜钢架结构,所述超滤膜安装在超滤滑架上。

所述反渗透装置5包括反渗透组件7、配套阀门二14、进水管道二12、出水管道二13,所述进水管道二12与出水管道一10连接,配套阀门二14设置在出水管道二13上,通过阀门启闭实现反渗透膜对废液的过滤,进水管道二中的废液流入反渗透组件入口,从反渗透组件出口流出至出水管道二13,反渗透组件7包括反渗透膜,反渗透滑架,所述反渗透膜安装在反渗透滑架上,核心部件为反渗透膜,而膜的选型需根据来水水质、流量等来确定,反渗透滑架需根据确定反渗透膜设计。反渗透装置中还包括冲洗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配套阀门三15、出水管道三8,所述配套阀门三15与反渗透膜组件入口连通,用以控制清洁时的进水量,所述出水管道三8与反渗透膜组件出口连通。

一种核电低放射性废液深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低放射性废液经过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在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内水中杂质经过与高分子絮凝剂发生絮凝作用,形成絮状沉淀而与水溶液分离。

步骤二:经过步骤一的废液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去除水源中的沉淀物。

步骤三:经过步骤二的过滤后的废液,进入超滤装置,经过超滤装置内超滤膜的过滤,截留是水源中胶体大小的颗粒。

步骤四:经过步骤三后的废液,进入反渗透装置中,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大部分有机物杂质。

该系统可处理核电正常生产过程中核设备冲洗废水、可控泄露、核岛检修废水、运行过程排放废水(取样、疏水、设备定期冲洗等)等低放射性废水或需稀释处理的放射性废水,使之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处理的废水其他指标能够满足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低放射性废水的处置难题,处理废水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处理后的放射性物质可以直接浓缩处理,固废处置生产成本降低至约为常规固废处置生产成本的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