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41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领域,具体涉及光学膜复合膜。



背景技术:

现有IM(Index Match)膜主要包括IM膜(1+1结构)和IM膜(1+3结构)。其中,IM膜(1+1结构)的雾度达到1.2%以上,作为ITO膜用时需在高折HC面溅镀三层材料(低折层及ITO层)。传统IM膜在溅射二氧化硅或ITO时,会存在IM挺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溅射表面不平整,影响了ITO层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复合膜IM膜通过贴合保护膜,使得IM的挺性得到提高,然而贴合保护膜会出现凹凸点,影响产品外观以及影响后期溅射表面不平整,影响了ITO层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膜,通过解决IM的挺性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IM膜表面溅射二氧化硅或ITO的平整度,另一方面,选用合适的保护膜有效解决了贴合凹凸点的产生以及保证了后期溅射表面的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和保护膜,所述IM膜包含折射率匹配层,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硬化层,所述保护膜包含第二基材层和粘合层,所述第一硬化层表面通过粘合层与保护膜粘合,所述保护膜的粘合层能耐大于150℃的高温不变形,所述粘合层剥离力小于20g/cm。

进一步地,所述IM膜和保护膜的总厚度为150-200μm。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折射率范围为1.4-1.52。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折射率范围为1.4-1.75。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含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49,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0-1.52。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含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55,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0-1.7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30-80μm。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选自PET、COP和POP。

进一步地,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范围为25-35nm。

进一步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厚度范围为1.0-1.5μm。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材料选自亚克力胶。

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胶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聚异氰酸酯选自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3-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苯甲烷聚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聚醚聚异氰酸酯、聚酯聚异氰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羟基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

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胶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40~80质量%、羟基甲基丙烯酸酯10~20质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5~15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1~5质量%、固化剂1-2质量%、固化促进剂0.5-1质量%,选用上述配方的亚克力胶耐高温,剥离小,无残胶。

进一步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70~-10℃。

有益效果:

提供一种复合膜,通过在IM远离折射率匹配层的一面贴合保护膜来解决IM 的挺性差的问题,通过该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IM膜表面溅射二氧化硅或ITO 的平整度,以及选用合适的保护膜有效解决了贴合凹凸点的产生以及保证了后期溅射表面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复合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50 μmCOP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0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2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125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50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42,厚度为25nm 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选自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 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40质量%、甲基丙烯酸 -2-羟基丁酯10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10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5 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质量%。

实施例2

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50 μmPET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65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70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125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65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52,厚度为25nm 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6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10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10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5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质量%。

实施例3

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125 μmPET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65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70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50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65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52,厚度为25nm 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6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15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10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5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质量%。

实施例4

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125 μmCOP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0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2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 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 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50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 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50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 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42,厚度为25nm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6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5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聚异氰酸酯含量5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 质量%。

实施例1-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00-800nm下的透射率;

烘箱中200℃下烘烤1小时,测定膜片耐热性。在烘箱中、以250℃下1小时的条件进行加热,测定加热前后的膜厚,按下述式计算的耐热尺寸稳定性如表1所示。该值为95%以上时,可以说耐热尺寸稳定性良好。

耐热尺寸稳定性=(加热后的厚度)/(加热后的厚度)*100%

雾度仪测定膜片的雾度值。

表一实施例1-4测试结果: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膜,通过在IM远离折射率匹配层的一面贴合保护膜来解决IM的挺性差的问题,通过该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IM膜表面溅射二氧化硅或ITO的平整度,以及选用合适的保护膜有效解决了贴合凹凸点的产生以及保证了后期溅射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粘合层的配方影响保护膜的耐热性。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