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205发布日期:2019-03-20 01:1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包装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铝塑复合包装膜。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膜包装是锂电池一种重要的包装方式,相对铝壳、钢壳及圆柱包装,铝塑复合膜包装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内阻小,设计灵活等优势,目前的铝塑复合膜通常采用聚酰胺薄膜作为表层,铝箔作为中间层,聚丙烯薄膜作为内层的结构。在锂电池封装时的注液工序,很容易就将电解液滴溅到铝塑包装膜的表层聚酰胺薄膜上。因为聚酰胺耐电解液性能很差,容易被电解液腐蚀形成白斑,从而影响锂电池在封装成型后的外观,并且尼龙层被腐蚀后,会将铝箔裸露出来,裸露的铝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会被缓慢腐蚀,锂电池也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锂电池用铝塑复合包装膜,以提高锂电池表层耐电解液性能,降低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塑复合膜表面容易被电解液腐蚀,影响锂电池封装成型后的外观,并使锂电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膜,所述铝塑复合包装膜包括:

铝箔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聚丙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一表面;

聚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二表面。

可选地,所述聚丙烯膜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剂层连接,所述聚酯膜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剂层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范围是1μm~10μm,所述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范围是1μm~10μm。

可选地,所述铝箔层的厚度范围是15μm~80μm。

可选地,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均经过了化学法表面钝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化学法表面钝化处理所采用的钝化处理液包含磷酸、聚丙烯酸及三价铬盐。

可选地,所述聚酯膜层是通过流延法制备得到。

可选地,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选自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构成群组的其中一种。

可选地,所述聚酯膜层及所述聚丙烯膜层均是采用干法复合工艺复合至所述铝箔层表面。

可选地,所述聚酯膜层的厚度范围是10μm~50μm。

可选地,所述聚丙烯膜层为三层共挤薄膜,所述聚丙烯膜层的厚度范围是15μm~80μm。

可选地,所述铝塑复合包装膜用于包装锂电池,其中,所述聚酯膜层作为表层,所述聚丙烯膜层作为内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包括铝箔层、聚丙烯膜层及聚酯膜层,所述铝箔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聚丙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聚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可以用于包装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聚酯膜层作为表层,所述铝箔层作为中间层,所述聚丙烯膜层作为内层。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的表层具有良好的耐电解液腐蚀性能,可以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的膜层结构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聚酯膜层

2第二胶黏剂层

3铝箔层

4第一胶黏剂层

5聚丙烯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膜,请参阅图1,显示为所述铝塑复合包装膜的膜层结构图,包括铝箔层3、聚丙烯膜层5及聚酯膜层1,其中,所述铝箔层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聚丙烯膜层5结合于所述铝箔层3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聚酯膜层1结合于所述铝箔层3的所述第二表面。

具体的,所述铝箔层3的厚度范围是15μm~80μm。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箔层3选用厚度为40μm的软质铝箔,且所述铝箔层3的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铝箔层3的所述第二表面均经过了化学法表面钝化处理。

作为示例,所述化学法表面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包含磷酸、聚丙烯酸及三价铬盐的钝化处理液;

(2)将所述钝化处理液涂布于所述铝箔层3的两个表面;

(3)将所述铝箔层3进行干燥处理。

本实施例中,涂布干燥后所述铝箔层3单面的铬附着量为20mg/m2

具体的,所述聚丙烯膜层5与所述铝箔层3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剂层4连接,所述聚酯膜层1与所述铝箔层3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剂层2连接。所述第一胶黏剂层4的厚度范围是1μm~10μm,所述第二胶黏剂层2的厚度范围是1μm~10μm。

作为示例,所述聚酯膜层1是采用干法复合工艺复合至所述铝箔层3表面,所用设备为干式复合机。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膜层1与铝箔层3复合所选用的胶黏剂为双组份聚酯体系胶黏剂,配比为聚酯树脂:聚异氰酸酯:乙酸乙酯=100:14:48,干燥后涂布量为4g/m2

作为示例,所述聚丙烯膜层5也是采用干法复合工艺复合至所述铝箔层3表面,所用设备为干式复合机。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膜层5与所述铝箔层3复合所选用的胶黏剂为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胶黏剂,配比为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环氧树脂:丁酮:环乙烷=100:1.43:35.4:5.7,干燥后涂布量为4g/m2

具体的,所述聚酯膜层1是通过流延法制备得到。流延片材生产工艺是指树脂经挤出机熔融塑化,通过狭缝机头模口挤出,使熔料紧贴在冷却辊筒上,经过拉伸、切边、卷取等工序制成的片材。用“流延法”生产的用于加工塑料热成型包装制品的片材称“流延法”热成型片材。

具体的,所述聚酯膜层1的材料选自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构成群组的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膜层1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及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作为示例,所述聚酯膜层1的主要原材料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60:20:20。

具体的,所述聚酯膜层1的厚度范围是10μm~50μm。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膜层1的厚度优选为25μm。

具体的,所述聚丙烯膜层5为三层共挤薄膜,所述聚丙烯膜层5的厚度范围是15μm~80μm。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膜层5的厚度优选为40μm。

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可以用于包装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聚酯膜层1作为表层,所述铝箔层3作为中间层,所述聚丙烯膜层5作为内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铝塑复合包装膜进行表层耐电解液腐蚀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浓度为1mol/l的lipf6电解液,其中,溶剂配比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乙酯:碳酸二乙酯=1:1:1(体积比)。

(2)在铝塑复合包装膜外层(聚酯膜层)表面滴3-5滴上述电解液,室温放置24小时。

(3)将铝塑复合包装膜外层表面的电解液擦去。

(4)观察铝塑复合包装膜表面。

观察结果显示,铝塑复合包装膜没有发生溶解和腐蚀,也没有颜色变化。说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铝塑复合包装膜表层具有耐电解液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包括铝箔层、聚丙烯膜层及聚酯膜层,所述铝箔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聚丙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聚酯膜层结合于所述铝箔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可以用于包装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聚酯膜层作为表层,所述铝箔层作为中间层,所述聚丙烯膜层作为内层。本发明的铝塑复合包装膜的表层具有良好的耐电解液腐蚀性能,可以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