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374发布日期:2019-06-11 23:1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中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层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能源的持续使用带来了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经之一。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太阳能电池组件。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分选、单焊、串焊、层压、总装,其中层压工序对最终的太阳能电池的成品质量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其主要工作原理是:EVA、太阳能电池片、钢化玻璃、背膜(TPT、PET等材料)置于层压机的真空室内,然后对真空室抽真空,在高温及真空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整体。良好的层压工艺不仅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所需的一种重要设备,一般具有上、下两个腔室,该两个腔室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连接,上腔室是一个包括硅胶板的密封系统。层压时,对此两个腔室进行抽真空使之保持真空状态。现有的层压机的硅胶板通常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一次只能层压一次,层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压装置。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的硅胶板通常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一次只能层压一次,层压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层压装置,包括:上盖,形成为加热板;第一层压件,与上盖连接,用于层压叠层结构;第二层压件,与下盖连接,用于层压叠层结构;下盖,形成为加热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层压件,设置在第一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之间,用于分别与第一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连接以形成容纳叠层结构的多个腔室。

优选的,第一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之间设置有1个第三层压件,构造为平行的两个腔室。

优选的,第一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之间设置有2个第三层压件,构造为平行的三个腔室。

可选的,第一层压件、第二层压件和第三层压件为弹性件。

优选的,弹性件为硅胶板。

可选的,层压装置还包括多个导柱,设置在下盖四周边缘处,其通过导孔将上盖、第一层压件、第三层压件、第二层压件和下盖连接。

优选的,导孔设置在第一层压件、第三层压件、第二层压件和下盖的四周边缘处,与多个导柱相配套。

可选的,的层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缺口,设置在上盖、下盖及第三层压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可选的,层压装置还包括封装设备,与至少一个缺口独立连通,用于对多个腔室充气及抽气。

可选的,第一层压件、第三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设置有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置于第一层压件、第三层压件和第二层压件形成的腔室内,用于检测腔室内的气压值。

可选的,上盖和下盖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优选的,加热元件为流体管路,以通过流体进行循环加热。

可选的,第一层压件、第三层压件及第二层压件的尺寸与叠层结构的框架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层压装置采用了多个层压件形成具有多个腔室的复式结构,将待层压的叠层结构放入多个腔室内,实现两层或两层以上叠层结构的同时层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层压效率高,操控性好,成品质量高,设备故障率较低,安装与拆装非常方便,适合于我国这样一个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层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层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上盖;2:第一层压件;3:第三层压件;4:第二层压件;5:导柱;6:下盖,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层压装置包括上盖1,形成为加热板;第一层压件2,与所述上盖1连接,用于层压叠层结构;第二层压件4,与下盖6连接,用于层压叠层结构;下盖6,形成为加热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层压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之间,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叠层结构的多个腔室。

其中,第三层压件的个数为多个,可选的,为1-3块,优选1块,2块。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层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层压装置中的第三层压件3为一个,分别与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构造为平行的上下两个腔室,将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分别放入此两个腔室,进行两块叠层结构的同时层压。操作简单,层压效率高。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层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4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层压装置中的第三层压件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构造为平行的上中下三个腔室,将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分别放入此三个腔室,进行三块叠层结构的同时层压。操作简单,相对于图2中的层压装置,层压效率更高。

可选的,第一层压件2、所述第二层压件4和所述第三层压件3为弹性件,层压过程中,该弹性件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和缓冲性能,可靠耐用。

优选的,该弹性件为硅胶板,硅胶板具有耐高温、耐压、耐溶剂、耐老化、抗腐蚀等优势,而且导热快而均匀,能避免加热件与被层压件之间的硬接触带来的划伤痕迹,密封效果优异,使得层压机工作可靠。

如图2和5所示,上盖1为加热板,用于加热第一层压件2,第一层压件2再将热传导给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并对该叠层结构进行层压操作。

可选的,上盖1周边向下突出,呈一向下凹的板状物,第一层压件2呈一向上凸出的板状物,其周边有水平设置的边缘,与上盖1向下突出的周边配套,第一层压件2和上盖1在四周边缘处粘结固定,第一层压件2和上盖1间形成一密封腔室,该密封腔室用于层压后向该腔室充气,以便分离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

优选的,上盖1为一体成型板,有利于密封效果和加热效果的提高。

优选的,第一层压件2为一体成型板,有利于密封效果和层压效果的提高。

其中,下盖6周边向上突出,呈一向上凹的板状物,第二层压件4呈一向上凹的板状物,其周边有水平设置的边缘,与下盖6向上突出的周边配套,第二层压件4和下盖6在四周边缘处粘结固定,第二层压件4和下盖6间形成一密封腔室,该密封腔室用于层压后向该腔室充气,以便分离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4。

如图2所示,第三层压件3周边带有向上和向下的边框,一个第三层压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在周边处密封连接,以形成上、下两个腔室以分别容纳2块待层压的叠层结构,进行同时层压。

如图5所示,第三层压件3周边带有向上和向下的边框,2个第三层压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在周边处密封连接,以形成上、中、下三个腔室以分别容纳3块待层压的叠层结构,进行同时层压。

优选的,所述叠层结构为太阳能电池。

其中,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多个导柱5,分别设置在所述下盖6四周。

优选的,导柱5的个数为4,分别设置在下盖6的四个角处。

导柱5通过导孔将上盖1,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所述第二层压件4和下盖6连接;导孔设置在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第二层压件4和下盖6的四周,与多个导柱5相配套。

通过导柱5将上述各个组件连接和紧固,在长期高温工作条件下,不易损坏,安装与拆装非常方便。

其中,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缺口7,设置在上盖1上。

优选的,上盖1设置有1-6个缺口7,优选1-4个,如1个,2个,4个。

优选的,上盖1的缺口7设置在上盖1的直角处。

上盖1设置的缺口用于向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形成的密封腔室充气,以便层压后分离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4。

层压时,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紧密结合在一起,高温层压后,如果不充气,要将两者分开,是比较难度的,而如果对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形成的密封腔室进行充气,在气压的作用下,两者将非常容易的分离开。此充气操作简单,有利于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

其中,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缺口7,设置在下盖6上。

优选的,下盖6设置有1-6个缺口7,优选1-4个,如1个,2个,4个。

优选的,下盖6的缺口7设置在下盖6的直角处。

下盖6的缺口作用与上盖1的作用类似,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其中,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缺口7,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上。

优选的,每块第三层压件3设置有2-8个缺口7,优选2-4个,如2个,4个。

优选的,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上边框的中心处和下边框的中心处。

在图2中,层压装置包括1个第三层压件3,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用于向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上、下两个密封腔室分别同时抽气以形成真空,对容纳于其中的叠层结构同时进行高温真空层压。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向上、下两个密封腔室同时充气,用于层压后分离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操作简单,一次同时层压两块叠层结构,层压效率高,操控性好,成品质量高。

图5中,层压装置包括2个第三层压件3,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用于向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上、中、下两个密封腔室分别同时抽气以形成真空,对容纳于其中的三块叠层结构同时进行高温真空层压。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向上、中、下三个密封腔室同时充气,用于层压后分离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操作简单,一次同时层压三块叠层结构,层压效率高,操控性好,成品质量高。

其中,层压装置还包括封装设备,与各个缺口7独立连通,分别用于对多个腔室充气及抽气。

优选的,封装设备为真空封装机。

可选的,上盖1的缺口7独立连通封装机,用于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形成的腔室进行充气,用于层压后分离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操作简单而高效。

可选的,下盖6的缺口7独立连通封装机,用于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腔室进行充气,用于层压后分离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4,操作简单而高效。

可选的,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独立连通封装机,分别向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多个密封腔室分别充气和抽气,以便进行层压操作。对所述密封腔室同时抽气以形成真空,对容纳于其中的叠层结构同时进行高温真空层压。此外,还可以对多个密封腔室同时充气,用于层压后分离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

可选的,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设置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置于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所述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各个腔室内,用于检测各个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的,该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该传感器为2个,一备一用。

可选的,上盖1下侧的周向布设密封条,利于与第一层压件2形成密封效果更好的腔室。

可选的,第三层压件3上、下两侧的周向布设密封条,利于与第一层压件2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密封效果更好的多个腔室。

可选的,下盖6的上侧的周向布设密封条,利于与第二层压件4形成密封效果更好的腔室。

其中,上盖1和上盖6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可选的,加热元件为流体管路,以通过流体进行循环加热。

可选的,加热元件为电加热元件。

优选的,加热元件的流体管路为导热油管路、水管路。

其中,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及第二层压件4的尺寸与所述叠层结构的框架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压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打开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6的缺口7,将上盖1和下盖6同时加热至上盖1的下表面温度和下盖6的上表面温度120-150℃,提升上盖1、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如果是一块第三层压件3,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则形成上、下两个腔室,将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分别置放于上述的上、下两个腔室;如果是两块第三层压件3,第一层压件2、2块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则形成上、中、下三个腔室,将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分别置放于上述的上、中、下三个腔室里;通过导柱5将上盖1、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第二层压件4和下盖6紧固连接,将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独立连通真空封装机,对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各个密封腔室同时进行抽真空,各个密封腔室的真空度控制在20-90Pa,同时通过上盖1和下盖6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50℃,对多块待层压的叠层结构同时进行高温真空层压,层压时间控制为800-1000s。层压完成后,松开导柱5,断开设置在第三层压件3的缺口7与真空封装机的连通,与外界环境相通,第一层压件2、第三层压件3和第二层压件4形成的各个腔室进行放气;独立连通真空封装机与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6的缺口7,对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形成的腔室与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2形成的腔室进行充气至0.4MPa,以分离上盖1和第一层压件2,以及下盖6和第二层压件2。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