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8704发布日期:2019-07-17 05:2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



背景技术:

双玻组件一般由两块钢化玻璃、密封胶膜和太阳能电池硅片,经过层压机高温层压而成。层压是双玻组件生产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工序。双玻组件在层压时,需要使用层压工装来辅助层压。

目前,常见的现有的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包括:如图1所示的由金属焊接的“口”字工装1,其中“口”字工装1的各个框条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将工装设置在待层压体的四周,并将双玻组件置于层压机进行高温层压操作,层压操作结束后,将工装卸离即可。

但是,目前方案中,在层压机进行双玻组件的层压操作时,密封胶膜会受到较大压力,从而在两块钢化玻璃外沿产生溢胶现象,导致溢胶黏着在层压机和工装上,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层压机进行双玻组件的层压操作时,在两块钢化玻璃外沿产生溢胶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所述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包括:

框架,用于围在待层压体的外围;

及柔性吸附件,用于吸附层压时的溢胶;所述柔性吸附件附在所述框架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柔性吸附件为耐热海绵条。

可选的,所述耐热海绵条的厚度为5mm-8mm。

可选的,所述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还包括:

粘贴层;

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吸附件与所述框架的内侧之间。这样可以方便在层压之后,将吸满溢胶的柔性吸附件撕除,方便更换。

可选的,所述框架由多个框条相连而成;所述框条之间可拆卸连接。由于框条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依次拆卸或依次安装,避免待层压体的侧边和四个顶角磕碰到框架而发生爆板的现象。进一步的,当层压工装在停止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拆解为多个框条进行存放,减小了存放时的占用面积。

可选的,在所述框条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将相邻的框条磁吸连接在一起的磁体。

可选的,在至少两个所述框条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供相邻框条端部插入的安装槽。

可选的,在所述框条上设置有多个开孔。这样有助于减小层压工装的重量。

可选的,在所述框架的外侧转角处设置有倒角。

可选的,所述框架呈“口”字形或“日”字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层压工装的框架的内侧设置柔性吸附件,使得待层压体与层压工装装配完成时,柔性吸附件能够与待层压体的外侧边所接触,当在进行层压操作时,柔性吸附件可以将层压时所产生的溢胶进行吸附,避免了溢胶黏着在层压机和框架上造成污染。同时,为后续削边工序提供了便利。

另外,由于柔性吸附件附在框架的内侧,待层压体与层压工装装配完成时,柔性吸附件位于框架与待层压体之间,从而避免待层压体中的钢化玻璃直接与框架接触,避免钢化玻璃与框架硬碰硬,进而降低了待层压体出现爆板现象的几率,提高层压工艺的安全性能。

还有,在抽真空前,柔性吸附件位于框架与待层压体之间,柔性吸附件填充了钢化玻璃与框架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抽真空的体积,进而有助于快速抽真空以及抽真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口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日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包括框架10以及柔性吸附件30。其中,框架10用于围在待层压体20的外围;柔性吸附件30用于吸附层压时的溢胶;柔性吸附件30附在框架10的内侧。

由于在框架10的内侧设置柔性吸附件30,使得待层压体20与框架10装配完成时,柔性吸附件30能够与待层压体20的外侧边所接触,当在进行层压操作时,柔性吸附件30可以将层压时所产生的溢胶进行吸附,避免了溢胶黏着在层压机和框架上造成污染。同时,为后续削边工序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的,在层压操作前,柔性吸附件30位于框架10与待层压体20之间,柔性吸附件30填充了钢化玻璃与框架10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抽真空的体积,进而有助于快速抽真空以及抽真空效果。

同时,由于柔性吸附件30柔性结构性质,使得待层压体20在层压过程中,柔性吸附件30还能防止待层压体20与框架10的直接碰撞,降低了待层压体20出现爆板现象的几率,提高层压工艺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吸附件30可以为一次性使用部件,在层压操作完成后,可以直接将包含有溢胶的柔性吸附件30进行更换,方便快捷,另外柔性吸附件30可以制成一体结构,也可制成多个可相互连接的分体结构,

优选的,柔性吸附件30可以为耐热海绵条。耐热海绵条由于其优越的耐热性能,可以承受层压操作时较高的温度,同时,在层压操作时,耐热海绵条基于海绵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流体形式的溢胶吸附到耐热海绵条内部,使得溢胶被固定在耐热海绵条内部,避免溢胶与层压机内部和框架10接触造成污染。

可选的,耐热海绵条的厚度为5mm-8mm。该厚度下的耐热海绵条可以满足大量吸收溢胶,且降低了耐热海绵条在挤压时造成溢胶再次泄露的几率。

可选的,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还包括:粘贴层(图2中未绘出);粘贴层设置在柔性吸附件30与框架10的内侧之间。在更换柔性吸附件30时,只需要将柔性吸附件30从框架10上撕除,然后贴上新的柔性吸附件30即可,从而方便更换操作。

可选地,该粘贴层可以为双面胶,用于将柔性吸附件30与框架10的内侧之间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0由多个框条101固定连接而成。

可选的,在框条10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A。这样可以在保证框条101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去不必要的材料,从而降低层压工装的整体重量,提高层压工装的便携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层压工装更加轻便,可以在框条101的选材上选取质量较轻,结构强度较大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高性能塑胶纳米材料。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框架10由多个框条101相连而成;框条101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将框架10拆解为多个框条101,使得在拆卸框架10的过程中,可以将多个框条101依次卸离,同时在装配待层压体20与框架10的过程中,也可以先将待层压体20放置平稳,再沿着待层压体20的周边依次连接各个框条101,最终形成框架10;避免待层压体20的侧边和四个顶角磕碰到框架10而发生爆板的现象。进一步的,当层压工装在停止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拆解为多个框条101进行存放,大大减小了存放时的占用面积。

可选的,在框条10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将相邻的框条101磁吸连接在一起的磁体40。磁体40可以为具有磁性吸附力的物质,如磁铁、电磁铁等,磁体40可以固定设置在框条101的两端,使得各个框条101之间通过磁体40吸附连接,形成封闭结构。

由于框条101之间采用磁吸连接,故而拆卸与安装操作简单快捷。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框条与框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不局限于磁吸连接,框条101与框条101之间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卡槽配合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在至少部分框条10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供相邻框条101端部插入的安装槽1011。这样除了磁吸连接之外,在框条之间还提供卡扣式的连接方式,进一步提高框架的稳固性。

以图3所示的矩形结构框架10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可以在短边的框条101端部设置5-10毫米的安装槽1011,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磁体40在安装槽1011处吸合、互连,使得框条连接后更加稳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层压工装的可拆卸、重组装效果。

可选地,每个框条101可以采用方型结构或圆形结构的管材制成。

可选地,框架10包括4个直线型框条101,4个直线型框条101通过端部可拆卸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的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层压工装可以适用于矩形双玻组件。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改变框条101的长度以及框条101与框条101之间的角度,使得多个框条101相连形成封闭结构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其他形状,以适应对应相同形状的双玻组件,大大提高了层压工装的适用性。

另外,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框条101的数量,以通过多个框条101相连形成对应形状的封闭结构,如,采用3个直线型框条101可以组成三角形结构的层压工装。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框架10包括2个弧形结构的框条101,2个弧形结构的框条101可以通过末端磁体40的吸附连接,组成一个圆形封闭结构的层压工装,可以适用于圆形结构的双玻组件。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依据具体双玻组件的形状来设计对应框条101的数量和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框架101的外侧转角处设置有倒角B。

通过将框架101的外侧转角处设计成倒角B,这样可以降低层压工装的边角滑伤员工的风险。可选地,倒角B呈弧形。

可选的,框架呈“口”字形或“日”字形。

参照图6,图6中的层压工装的框架呈“口”字形。具体地,框架10包括:第一框条11、第二框条12、第三框条13、第四框条14;磁体40包括:第一磁体401、第二磁体402、第三磁体403、第四磁体404、第五磁体405、第六磁体406、第七磁体407和第八磁体408;在第一框条1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磁体401和第二磁体402,在第二框条12的两端设置有第三磁体403和第四磁体404,在第三框条13的两端设置有第五磁体405和第六磁体406,在第四框条14的两端设置有第七磁体407和第八磁体408;第一框条11的一端通过第一磁体401和第三框条13一端的第五磁体405吸附连接,第一框条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磁体402和第四框条14一端的第七磁体407吸附连接;第二框条12的一端通过第三磁体403和第三框条13另一端的第六磁体406吸附连接,第二框条1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磁体404和第四框条14一端的第八磁体408吸附连接。

通过将第一框条11、第二框条12、第三框条13、第四框条14通过磁体进行吸附连接,可以形成“口”字型的框架。

其中,第一框条11与第二框条12的长度相同;第三框条13与第四框条14的长度相同。

第一框条11与第二框条12的长度大于第三框条13与第四框条14的长度;在第一框条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111,第一磁体401和第二磁体402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111中;在第二框条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安装槽140和第四安装槽121,第三磁体403和第四磁体404分别设置在第三安装槽140和第四安装槽121中。

当第一框条11与第二框条12的长度大于第三框条13与第四框条14的长度时,层压工装为长方形结构,此时可以在短边的第一框条11与第二框条12端部设置5-10毫米的凹槽,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磁体在凹槽处吸合、互连,使得磁体连接后更加稳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层压工装的可拆卸、重组装效果。

参照图7,图7中的层压工装的框架呈“日”字形。在“口”字形的基础上,该框架10还包括:第五框架15;磁体40还包括:第九磁体409、第十磁体410、第十一磁体411和第十二磁体412,第五框架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九磁体406和第十磁体410;在第三框条13和第四框条14的中点位置处设置有第十一磁体411和第十二磁体412;第五框架15的一端通过第九磁体409和第三框条13的第十一磁体411吸附链接;第五框架15的另一端通过第十磁体410和第四框条14的第十二磁体412吸附链接。

可选的,在第三框条13和第四框条14的中点位置处设置有第五安装槽131和第六安装槽141;第十一磁体411和第十二磁体412分别设置在第五安装槽131和第六安装槽141中。

“日”字形层压工装可以同时作用两块双玻组件,使得可以同时对两个双玻组件进行层压操作,大大提升了层压操作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层压工装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还可以相应增加更多的框条,使得层压工装形成“田”字型结构等,以进一步提高层压工装的可装载数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层压工装的框架的内侧设置柔性吸附件,使得待层压体与层压工装装配完成时,柔性吸附件能够与待层压体的外侧边所接触,当在进行层压操作时,柔性吸附件可以将层压时所产生的溢胶进行吸附,避免了溢胶黏着在层压机和框架上造成污染。同时,为后续削边工序提供了便利。

另外,由于柔性吸附件附在框架的内侧,待层压体与层压工装装配完成时,柔性吸附件位于框架与待层压体之间,从而避免待层压体中的钢化玻璃直接与框架接触,避免钢化玻璃与框架硬碰硬,进而降低了待层压体出现爆板现象的几率,提高层压工艺的安全性能。

还有,在抽真空前,柔性吸附件位于框架与待层压体之间,柔性吸附件填充了钢化玻璃与框架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抽真空的体积,进而有助于快速抽真空以及抽真空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