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吊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580发布日期:2019-09-13 22:00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导弹吊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弹吊耳装置。



背景技术:

导弹机载发射一般采用吊耳或滑块与载机相连接。针对传统吊耳连接方式,导弹发射后,吊耳仍与导弹连接,吊耳凸出在弹体轮廓的外面,增加导弹飞行时的阻力,而且不利于导弹隐身。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弹吊耳装置。

该装置包括:包括:吊耳,盖板,压簧,卡销,拉簧,堵盖,舱体,其中:舱体开有吊耳的安装孔;盖板开有通孔,安装在舱体内吊耳的安装孔的一端;吊耳安装在吊耳的安装孔内;压簧的一端与吊耳连接,另一端与盖板连接;吊耳一侧具有卡销孔;吊耳的安装孔的内侧壁具有堵盖的安装孔、卡销的安装孔、拉簧的安装孔;卡销一端安装在卡销孔内,卡销另一端与拉簧连接,安装在堵盖内侧;在导弹未挂机状态下,压簧和卡销限制吊耳沿吊耳的安装孔轴线方向位移;在导弹挂机状态下,导弹重力载荷和止动器的预紧力使吊耳沿吊耳的安装孔轴向外运动,当卡销孔位置高于卡销的位置时,卡销在拉簧作用下向内侧运动,消除卡销对吊耳的定位限制;在导弹发射后,吊耳在压簧的载荷作用下,吊耳回到舱体内。吊耳具有阶梯特征,盖板和舱体通过螺纹连接。该装置实现导弹吊耳在卡销限位和压簧作用下,既保证导弹与载机可靠连接,又使导弹发射后吊耳内埋在弹体内,具有隐身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未挂载机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载机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射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销安装示意图。

其中,1吊耳,2盖板,3压簧,4卡销,5拉簧,6堵盖,7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意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设置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结构、方法、器件的任何改进、替换和修改。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各个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和引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未挂载机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种导弹吊耳装置由吊耳1,盖板2,压簧3,卡销4,拉簧 5,堵盖6,舱体7组成。舱体7开有用于安装吊耳1的安装孔,盖板2和舱体 7连接,吊耳1具有阶梯特征,压簧3的一端与吊耳1连接,另一端与盖板2 连接。

该导弹吊耳装置安装:首先安装拉簧5,卡销4在舱体7上,安装堵盖6;其次安装吊耳1,通过卡销4对吊耳限位;再次安装压簧3在吊耳1上,最后安装盖板2。

导弹未挂机状态下,吊耳1安装在舱体7内,通过卡销4及压簧3限制吊耳1沿吊耳1的安装孔轴线方向位移。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载机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如图2所示,导弹挂机时,吊耳1安装在舱体7内,在导弹重力载荷和止动器的预紧力作用下,吊耳1向外运动,当卡销孔位置高于卡销4的位置时,卡销4在拉簧5作用下向内侧运动,消除对吊耳1的定位限制。吊耳1仍承受压簧3的载荷及弹体惯性载荷,吊耳1保持在吊耳的安装孔内。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射状态下吊耳与舱体装配示意图。

如图3所示,导弹发射后,吊耳1失去了弹体惯性载荷,吊耳1在压簧3 的载荷作用下沿舱体7吊耳的安装孔轴线方向向内运动,吊耳1回到舱体7内。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销安装示意图。

如图4所示,吊耳1的安装孔的内侧壁具有堵盖6的安装孔、卡销4的安装孔、拉簧5的安装孔;吊耳1一侧具有卡销孔特征;卡销4具有L型特征,卡销4一端安装在卡销孔内,卡销4另一端与拉簧5连接,安装在堵盖6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操作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应用,为了简明,不再赘述各种组合的实现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按实际需要将上述的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灵活调整,或者将上述步骤进行灵活组合等操作。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