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壳装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管壳装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金属管壳装管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管生产中的半自动装置,特别是金属管壳的装管机中的 装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民爆行业,尤其是金属管雷管的生产中,将金属管壳整齐有序的 排在雷管生产的组合模中以便转到下道生产工序较为不易,不仅费时费力,生 产效率还不高。目前,同行业的多数是釆用人工装金属管壳,不仅工人的劳动 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较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即使有设备,也是经常在装管过 程中发生乱管、卡管的现象,影响了生产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管壳装管装置,它既能替 代人工装管,又不会出现乱管、卡管现象。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方案是在装管的下管板上加工有喇 。八形开口,大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 直径,在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它利用了两头不对称回转体重心偏移的 特点,使进入本装置的金属管壳以刀口条为转动支点,底部总是翻转向下,在 喇,V形开口的下管板被排列整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大减少雷管生产中 金属管装管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操作人员,大大提高了雷管的生产效率,降低 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l、 2、 3、 4为本实用新型装管过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为下管板l、刀口条2、金属管壳3、导管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 2、 3、 4,下管板l上加工有喇口八形开口,大端开口的截面尺寸 大于金属管壳3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3直径,在下管板l上方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2。下管板1的大端开口的尺寸是金属管壳3长度的105%~120%,小端开口的尺寸是金属管壳3直径的105%~120%,且在小端开 口下接有一段同直径的导管4。当附加机械把待装金属管壳3推至所示工作位置 时(图1),底部的重量略重于管口的重量,便会以刀口条2的刃口为支点(图 2),绕刀口条2转位90。而定向成底部朝下落入下管板l (图3),顺下管板l 的导管4 (图4 )滑入已备好的接管模,简单、快速、准确地完成装管工作。
权利要求
1、金属管壳装管装置。其特征是在装管的下管板上加工有喇叭形开口,大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直径,在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
2、 按权利要求
l所述的金属管壳装管装置,其特征是下管板上大端开口 的尺寸是金属管壳长度的105%~120%,小端开口的尺寸是金属管壳直径的 105%~120%,且在小端开口下接有一段同直径的导管。
专利摘要
金属管壳装管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管生产中的半自动装置,特别是金属管壳的装管机中的装管装置。本装置是在装管的下管板上加工有喇叭形开口,大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直径,在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管装管过程中出现的乱管、卡管现象,可大大减少雷管生产中金属管装管工序的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操作人员。大大提高了雷管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42C19/08GKCN201093966SQ200720105014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发明者张卫民, 浦仕繁, 程国祥, 袁军琪 申请人: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