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输送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1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件输送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工件输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升降输送装置是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电子束正下方的输送装置, 由于工件大小不同,无法保持最佳辐射距离,容易影响照射效果,或者产生有害气体,这一直是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输送装置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
发明目的为了使厚度不同的被辐射物都能保持最佳辐射距离,避免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机架上(产生有害气体),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升降输送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被辐照物厚度、调整输送机台面高度,将辐照物送至电子束下,输送机台面照射位置采用有缝隙过渡。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主要由两台可升降铰接式输送机、一套升降机构和一套缝隙过渡机构组成。其中升降机构由电机、传动轴,改向机构和升降轴组成,电机通过传动轴传动、改向机构减速换向后,带动升降轴运动,从而达到调整输送机台面高度保证最佳辐射距离的目的;缝隙过渡机构位于输送机台面上,电子束正下方,由四根辊轴构成,其中中间两根轴之间采用有缝隙过渡,这两根轴为缝隙过渡辊,两端的两根为传动轴,分别与板机连接,当启动驱动电机时, 通过牵引链条、主传动轴、链条将动力传给从动轴,使缝隙过渡机构两侧的板机以相同的速度运行,从动轴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缝隙过渡辊,密集排列的被辐照物由板机(1- 送至电子束下,通过过渡到板机(1-1),板机(1-1)将其送出。
为防止设备受到辐射,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升降机构和传动两个动力及检测装置均设置在板机的侧位,使之位于辐照区外。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使厚度不同的被辐射物能够保持最佳辐射距离,而由于采用了特殊缝隙过渡机构解决了电子束直接照射到金属机架上,使金属机架发热及产生有害气体等问题。另外升降和行走两个动力及检测装置均在辐照区外,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装置由两套可升降板式输送机1,一套升降机构2和两套过渡机构3组成。其中升降机构2由电机2-1、传动轴2-2,改向机构2-3和升降轴2-4 组成,电机2-1通过传动轴2-2传动、改向机构2-3减速换向后,带动升降轴2-4运动,从而达到调整输送机台面4高度保证最佳辐射距离的目的;缝隙过渡机构3位于输送机台面 4上,由四根辊轴构成,其中中间两根轴3-1、3-2之间留有缝隙,这两根轴为缝隙过渡辊,两端的两根3-3、3-4为传动轴,分别与板机1-1、1_2连接,当启动驱动电机5时,通过牵引链条6、主传动轴3-3、链条3-5将动力传给从动轴3-4,使缝隙过渡机构两侧的板机1_1、1_2 以相同的速度运行,从动轴3-4通过链条3-6将动力传给缝隙过渡辊3-1、3-2,密集排列的被辐照物由板机1-2送至电子束下,通过缝隙过渡辊3-1、3-2过渡到板机1-1,板机1-1将其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由两套可升降输送机、一套升降机构组成;其中每套可升降输送机均包括一板机;升降机构由电机、传动轴、改向机构和升降轴组成,电机通过传动轴传动、改向机构减速换向后,带动升降轴运动,根据工件大小不同,调整输送机台面高度,保证最佳辐照距离;缝隙过渡机构位于输送机台面上,由四根辊轴构成, 中间两根轴之间采用有缝隙过渡,这两根轴为缝隙过渡辊,两端的两根为传动轴,分别与板机连接;工件由板机(1- 送至电子束下的输送机台面上,通过缝隙过渡辊〔(3-1)、(3-2)〕 过渡到另一套板机(1-1)将其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所述传动轴、所述改向机构以及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板机的侧位,位于辐照区外。
专利摘要
本发明由两套可升降输送机,一套升降机构和两套过渡机构组成,首先根据被辐照物厚度、升降机构调整输送机台面高度,使被辐照物通过电子束下时保持最佳照射距离,输送机台面照射位置采用有缝隙过渡,以避免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机架上产生有害气体。可广泛应用于辐射工件的输送。
文档编号B65G37/00GKCN101471152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710300897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关荐存, 李长久, 杜福林, 邓志高 申请人:承德华实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