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型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541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拱型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连续提升载荷的装置,一种液压千斤顶。
千斤顶是在汽车维修,更换轮胎或一般机械设备需顶升时使用,传统的剪式液压千斤顶其上连杆造型平坦;没有自动复位装置,每次使用完毕需要用手揿压顶座才能复位;贮油箱与底座用螺纹联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碰坏螺纹而造成外泄漏,设计不够合理;一般都没有防坠落机构,缺乏安全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采用拱型连杆机构,并有防坠落及卸载后能自行复位的液压千斤顶,它能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贮油筒、贮油筒中设置开有单向阀的阀座、阀座上安装套有小活塞的小活塞座、连杆机构。将贮油筒直接设在底座上,液压油从贮油筒经阀座上的单向阀、阀座与小活塞座间的油腔、阀座上的另一单向阀、流道,进入主油缸,推动主活塞移动。
连杆机构中的上连杆为制成一体的拱型连杆,其两端分别套在传动销中形成转动副;杆机构中一侧的传动销上装有能转动的防坠卡板;连杆机构中两侧的拱型连杆两端与下连杆两端的传动销中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拱型连杆两端间的圆柱销相接触,其另一端分别与下连杆上的圆柱销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中的剪式液压千斤顶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1.贮油筒与底座设计成一体,避免液压油外泄漏产生;2.上连杆为拱型连杆,改善千斤顶的受力状况;
3.防坠机构是由卡板与传动销组成,防止工作过程中,由于主油缸、放油阀的内泄漏引起顶座自行下坠情况发生;4.拱型连杆与下连杆两圆柱销间安置复位弹簧,卸载后,千斤顶能自行复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用新型的M-M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K向视图。
如图1、图2所示,先锁紧放油阀8的螺杆,上下揿动加力杆手柄10,装在小活塞座12中的小活塞13从底座16上的贮油筒6中吸油,液压油经阀座14上的单向阀15进入小活塞座12的下油腔,高压油经阀座14上的单向阀18、流道17、压向与主活塞4相接触的连杆,推动连杆机构运动,使装在拱型连杆2上的顶座1上升。其上升距离是主油缸中的活塞上升距离的若干倍(可根据需要作不同型号的设计);因而顶座1使负载很快地升到所需的高度。然后将装在传动销11上的防坠卡板3上相应的槽卡入传动销11′上,这样可以防止由于主油缸19以及放油阀8的内泄漏等意外情况所引起的负载下坠现象的产生。如图3所示,连杆机构中两侧的拱型连杆2两端2a、2a′与下连杆5、5′两端的传动销11、11′中装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拱型连杆两端2a、2a′间的圆柱销21相接触,其另一端分别与下连杆5、5′上的圆柱销20、20′相接触。当工作完毕,将防坠卡板3从传动销11′中脱出,用加力杆手柄10的小端插入放油阀8的螺杆头上,旋松放油阀8的螺杆,主油缸19中的液压油回到贮油筒6,顶座1在自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贮油筒6与底座16设计成一体,避免产生外泄漏,装在底座上的溢流阀7是防止整个系统过载,起卸荷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拱型液压千斤顶,它包括底座、贮油筒、贮油筒中设置开有单向阀的阀座、阀座上安装套有小活塞的小活塞座、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贮油筒[6]直接设在底座[16]上,液压油从贮油筒[6]经阀座[14]上的单向阀[15]、阀座[14]与小活塞座[12]间的油腔、阀座[14]上的单向阀[18]、流道[17],进入主油缸[19],推动主活塞[4]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型液压千斤顶,其特征是连杆机构中的上连杆为制成一体的拱型连杆[2]、其两端的[2a]、[2a′]分别套在传动销[11]、[11′]中形成转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型液压千斤顶,其特征是连杆机构中一侧的传动销[11]上装有能转动的防坠卡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拱型液压千斤顶,其特征是连杆机构中两侧的拱型连杆[2]两端[2a]、[2a′]与下连杆[5]、[5′]两端的传动销[11]、[11′]中装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拱型连杆[2]两端[2a]、[2a′]间的圆柱销[21]相接触,其另一端分别与下连杆[5]、[5′]上的圆柱销[20]、[20′]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拱型液压千斤顶,是将贮油筒直接设置在底座上,连杆机构中的上连杆为拱型连杆,在一侧的传动销上装有能转动的防坠卡板,其两侧的拱型连杆两端与下连杆两端的传动销中装有复位弹簧。采用贮油筒与底座设计成一体避免外泄漏,拱型连杆改善受力状况,防坠机构防止内泄漏引起顶座下坠,安置复位弹簧能使连杆机构自行复位。此外,还具有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66F3/24GK2218733SQ9520635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6日
发明者邱敏秀, 郑建军, 潘建伟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