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具有谷子槽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联合收割机的构成是,把脱谷装置和谷子槽分别设在走行装置的一侧上方和另一侧上方,在该谷子槽的前后中间部分,设有对由脱谷装置脱谷后的谷粒进行扬谷的升降机的排出口(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大家还知道,在其构成中,在升降机的上部,设有把扬谷后的谷粒移送到谷子槽中央的移送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实开平1-1126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31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众所周知的例子中,前者的构成,由于升降机被设在略靠近中央处,所以被升降机扬起后的谷粒积存在中央,存在填充率低的问题。
此外,这种升降机由于由斗式输送机构成,所以把从斗中放出的谷粒从排出口被排出叶片弹飞而排出,因此,还存在被弹起的谷粒撞击谷子槽的内壁而损伤,从而降低商品价值的问题。
此外,上述众所周知的例子中,后者的构成,由于设有为使扬起的谷粒从中央落下的移送装置,因此构成很复杂,另外,由于只是单纯地使谷粒从中央落下,所以存在只有中央部分谷粒多,虽然花费成本但是填充率却并未因此而提高的课题。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第1部分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走行装置(2)的上方设有脱谷装置(3)和谷子槽(5),为了把谷子槽(5)的前侧部分位于发动机(10)的上方而突出地形成前侧突出部(17),使对被上述脱谷装置(3)脱谷的谷粒进行搬送的扬谷机(12)的排出口(14)接续在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脱谷装置(3)侧的位置上。
由于这个构成,因前侧突出部(17)的形成,增大了谷子槽(5)的容量。而且,被脱谷装置(3)脱谷的谷粒被扬谷机(12)扬起,从接续在前侧突出部(17)脱谷装置(3)侧位置上的排出口(14)被填充到谷子槽(5)内。
本发明第2部分是如第1部分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17a)向后朝下倾斜以使该前侧突出部(17)内的底面倾斜。
由于这个构成,因前侧突出部(17)的形成,增大谷子槽(5)的容量的同时,还可以使谷子槽(5)的前侧突出部(17)内的底面倾斜成休止角(谷粒自然流动落下的角度),这样可以使被填充在谷子槽(5)内的谷粒顺畅地排出。
本发明第3部分是如第1部分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17a)和发动机(10)之间设置了空调用的冷凝器(30)。
由此,增大谷子槽(5)的容量的同时,还可以在该谷子槽(5)的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17a)和发动机(10)之间设置空调用的冷凝器(30),由于从该冷凝器(30)排出的风向发动机(10)的前方穿过,所以冷凝器(30)周边不会滞留热气,从而冷凝器(30)的冷却效率难以降低。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第1部分的话,由于可以增大谷子槽(5)的容量,而且,还可以不需特别在升降机(12)的上部设置移送装置及扩散体等,所以可以简化结构。此外,由于排出口(14)和谷子槽(5)的后壁之间的距离变长,所以谷粒从排出口(14)被填充时,谷粒碰到谷子槽(5)的后壁时的撞击变小,从而可以减少谷粒开裂等损伤。
利用本发明第2部分的话,由于可以增大谷子槽的容量,而且,还可以不需特别在升降机(12)的上部设置移送装置及扩散体等,所以可以简化结构。此外,由于排出口(14)和谷子槽(5)的后壁之间的距离变长,所以谷粒从排出口(14)被填充时,谷粒碰到谷子槽(5)的后壁时的撞击变小,从而可以减少谷粒开裂等损伤。另外,可以使被填充在谷子槽(5)内的谷粒顺畅地排出。
利用本发明第3部分的话,由于可以增大谷子槽的容量,而且,还可以不需特别在升降机(12)的上部设置移送装置及扩散体等,所以可以简化结构。此外,由于排出口(14)和谷子槽(5)的后壁之间的距离变长,所以谷粒从排出口(14)被填充时,谷粒碰到谷子槽(5)的后壁时的撞击变小,从而可以减少谷粒开裂等损伤。另外,可以使空调用的冷凝器(30)的冷却效率难以降低。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是谷子槽的俯视图。
图3是谷子槽的侧视图。
图4是电装箱后盖打开呈开放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设置了电装箱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设置了电装箱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7是谷子槽的侧视图。
图8是联合收割机(走行装置省略)的侧视图。
图9是联合收割机(走行装置省略)的俯视图。

图10是向抓入滚筒传送动力的旋转传递机构的简图。

图11是抓入滚筒的旋转控制的概略说明图。

图12是抓入滚筒的旋转控制的实施例图。

图13是抓入滚筒旋转控制的其他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14是联合收割机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15是脱谷装置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K...空间;1...机体框架;2...走行装置;3...脱谷装置;4...收割部;5...谷子槽;6...谷粒排出螺旋钻;7...操纵部;8...排出用扬谷装置;10...发动机;12...升降机;14...排出口;15...排出叶片;17...前侧突出部;17a...前侧突出部的下面;18...内侧侧板;19...谷子槽的后壁;20...顶板;21...前侧平坦部;22...后侧倾斜面部;22a...外侧端缘;22b...内侧端缘;23...后侧平坦部;25...前端排出口;26...内侧立起面部;27...后盖;27A...后框架;28...电装箱;29...无线控制天线;30...冷凝器;31...冷却风扇;31a...谷子槽开启操纵杆;31b...发动机盖;31c...导杆;31d...冷凝器通风孔;32...侧壁;33...底板;34...后壁;35...收割框架;36...分草体;37...抓入滚筒;38...割刀;39...螺旋钻;40...搬送装置;41...脱谷室;45...转轴;46...臂;47...变速装置;48...输入皮带轮;55...脱粒滚筒;56...扇谷风车;57...风车箱;58...风选室;59...摇动筛选棚;60...摇动筛选装置;61...移送棚部;62...一号输送机;63...二号输送机;65...二号返回装置;66...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7...搬送沟;68...搬送螺旋;69...落下口;70...引导沟;71...排出口;72...后侧送风口;73...前侧送风口;74...曲柄轴;75...皮带轮;76...传动带;77...配合皮带轮;78...轴;79...散热器;80...发动机风扇;81...油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 利用联合收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话,1是联合收割机的机体框架;2是设在机体框架1下方的走行装置;3是设在机体框架1上方的脱谷装置;4是设在脱谷装置3前侧的收割部;5是设在脱谷装置3侧部的谷子槽;6是对谷子槽5的谷粒进行排出的谷粒排出螺旋钻;7设在前侧的操纵部。
上述谷子槽5,在内部的底部设有谷粒排出搬送装置(图中省略),在谷粒排出搬送装置上接续了排出用扬谷装置8的下部,在排出用扬谷装置8的上部上接续了上述谷粒排出螺旋钻6的基部。谷子槽5,形成为俯视时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谷子槽5的前侧部分位于上述机体框架1上所设置的发动机10的上方。脱谷装置3和谷子槽5之间,设有对由上述脱谷装置3脱谷的谷粒进行扬谷的升降机12。升降机12,由以规定间隔设置了斗的所谓斗式输送机构成,同时设有对在升降机12上部折回的斗所投弃的谷粒从排出口14进行排出的排出叶片15。
升降机12的排出口14,接续在为在上述发动机10的上方外伸而设置的谷子槽5的前侧突出部17的内侧侧板18上。
也就是说,现有的谷子槽5,由于单纯地形成四角状的箱形状,所以升降机12的排出口14虽然设在谷子槽5的前后中央附近,但是谷粒的填充率较低,设置了水平螺旋钻等加以解决,结构又变得复杂。此外,排出口14的正面和谷子槽5的内壁比较近,所以对于过度干燥的大豆等,存在产生开裂品质低下的课题。
本发明,把谷子槽5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状,谷子槽5的前侧突出部17设有排出口14,所以从设在前侧突出部17的排出口14所排出的谷粒,被弹出到谷子槽5的长度方向,谷子槽5内被均匀填充,填充率较高。此外,由于谷子槽5的后壁19离开排出口14有足够的距离,所以从排出口14排出的谷粒,碰到谷子槽5的后壁19时的撞击较小,从而使谷粒开裂等损伤减少。
上述谷子槽5的顶板20,前侧部分形成为位于上述排出口14的上方的平坦的前侧平坦部21,后侧部分形成为侧视时随着到达后侧而降低的后侧倾斜面部22,在后侧倾斜面部22的后侧形成后侧平坦部23。后侧倾斜面部22,在俯视时,为了外侧(机体的右侧)的外侧端缘22a位于内侧端缘22b(机体的左侧)的前侧而整体倾斜形成。
因此,与近似垂直的现有的后壁相比,由于后侧倾斜面部22倾斜,所以使谷粒碰到时的撞击减少,抑制或防止了损伤。此外,由于俯视时左侧(内侧)位于后方而倾斜,所以碰到后侧倾斜面部22的谷粒向左侧弹回而积存,从而填充率提高。
于是,在谷子槽5的后侧上方(上面),形成了可安装回旋的谷粒排除螺旋钻6的位置余量的空间K,空间K由上述后侧平坦部23及后侧倾斜面部22形成,谷粒排出螺旋钻6可以以近似水平状态把其前端排出口25位于谷子槽5的侧方进行侧方排出,从而使排出作业的通用性和作业性得到提高。
此外,通过使后侧平坦部23低于前侧平坦部21,可以把谷子槽5的后侧的谷粒填充率较低的部分形成可安装上述谷粒排除螺旋钻6的位置余量的空间K,形成合理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后侧倾斜面部22的内侧端缘22b,连设着在上方立起的内侧立起面部26。内侧立起面部26在俯视时倾斜地形成以便随着到达内侧而位于前侧。
为此,收纳时,可以避免谷粒排出螺旋钻6和顶板20干涉。
于是,在接续了上述谷粒排出螺旋钻6基部的排出用扬谷装置8的后方上,设置后框架27A(图4),在后框架27A上可自由关闭地安装对排出用扬谷装置8的后方进行包围的后盖27。(图5、图6)在后盖27的内面侧的上部位置的后框架27A上设有使继电器及控制器集中的电装箱28。
现有的电装箱28,由于设在谷子槽5的内面侧,所以不打开谷子槽5的话,不能进行检修,可是,在本发明中,由于设在后盖27的内侧的后框架27A的上部位置,所以与谷子槽5开启与否无关,只要打开后盖27即可检修,维修很容易。
此外,对谷粒排出螺旋钻6的左右回旋、升降、伸缩、排出及停止、自动伸出等可遥控地进行构成时,可以把接收遥控装置输出波信号的无线控制天线29配置在后盖27的附近,从而无线控制天线29的灵敏度良好,而且布线近,廉价。
于是,在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和发动机10之间,设置空调用的冷凝器30(图7、图8)。冷凝器30向后朝下倾斜地设置。
为此,从冷凝器30排出的热风由于一旦向发动机10前方碰到操纵部7的下部而改变方向,通过脱谷装置3的前侧而在侧方穿过(图9),所以冷凝器(30)周边不会滞留热气,从而不会使冷凝器(30)的冷却效率降低。
此外,通过使谷子槽5的前侧部分外伸到冷凝器30的上方,使谷子槽5的容量增大的同时,使谷子槽5的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底面)17a向后朝下倾斜,所以前侧突出部17内的底面的倾斜可确保休止角,把谷粒顺利地排出。
31是冷却风扇;31a是谷子槽开启操纵杆;31b是发动机盖;31c摇动的导杆;31d是冷凝器通风孔。
在上述冷却风扇31的侧方(机体外侧),设有散热器79,通过由冷却风扇31起风的风朝向机体内侧,从而可以用该风冷却上述散热器79。进而,在结构上,还使由冷却风扇31起风的风,能够冷却油压装置的油箱81。
接着,就冷却风扇31的传动构成进行说明。发动机10的曲柄轴74设有皮带轮75,在该皮带轮75和配合皮带轮77之间有传动带76卷动。而且,配合皮带轮77被安装轴78的一端上,该轴78的另一端安装了冷却风扇31。因此,发动机10被驱动的话,那么介于曲柄轴74、皮带轮75、传动带76、配合皮带轮77、轴78,冷却风扇31被驱动。
上述曲柄轴74的另一端(机体外侧)设有发动机风扇80,发动机10被驱动的话,发动机风扇80旋转而起风,发动机被该风冷却。
此外,被上述冷却风扇31起风的风,把由发动机风扇80起风的风吸引过来,然后合流吹向机体左侧(机体前进方向的左侧)。
于是,设在脱谷装置3前侧上的收割部4,设置左右侧壁32、底板33和后壁34以构成收割框架35。在侧壁32的前端设有分草体36,收割框架35的上方设有对由该分草体36分草后的谷秆进行抓入的抓入滚筒37,抓入滚筒37的下方设有割刀38,割刀38的后侧设有把收割后的谷秆收集起来的螺旋钻39。上述收割框架35的后壁34上接续了搬送装置40的始端部,搬送装置40的终端接续在上述脱谷装置3的脱谷室41上。收割部4在上述收割框架35或者搬送装置40和上述机体框架1之间设有收割部上下压力缸(图中省略),与搬送装置40成一体状可自由上下运动地构成。
然后,上述抓入滚筒37,把该转轴45可前后调节位置地安装在一对臂46的前端。臂46的基部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收割框架35上,可对抓入滚筒37的高度调节地进行安装。转轴45,利用变速装置47可变速地传递上述发动机10传来的旋转。
这时,抓入滚筒37的旋转,如
图11所示,对应车速可阶段性地提高转速,并且随着车速变成高速其旋转上升幅度变窄。
也就是说,机体即使在走行停止状态,抓入滚筒37以规定转速a旋转,从车速零到一定速度的车速A上升至车速B的话,将会一下子上升至下一台阶的规定转速b,该规定转速b在车速C上升至下一个切换速度前被维持近乎一定,车速C上升至下一个切换速度的话,使之一下子上升至下一台阶的规定转速c,反复这个过程,抓入滚筒37的规定转速呈现出
图11中台阶状,并且从规定转速b向规定转速c的上升幅度比从规定转速a向规定转速b的上升幅度“大”。
抓入滚筒37的旋转,如
图11所示的车速跟随的旋转线L那样变速的话,那么在低速区域,抓入滚筒37的旋转变慢,秆会漏掉,在高速区域,谷秆的移动变慢,将会产生被快速旋转的抓入滚筒37敲打而脱粒的头部损失。
本发明,对于车速跟随的旋转线L,在低速区域,抓入滚筒37的旋转(规定转速a~b)相对变快,减少秆漏掉。在高速区域,相对车速跟随的旋转线L,抓入滚筒37的旋转(规定转速c~d)变慢,对应于谷秆的移动,以抑制因旋转的抓入滚筒37引起的敲打,从而减少脱粒的头部损失。
这样,与成比例的车速跟随控制相比,由于走行速度在高速区域时,可以降低抓入滚筒37的旋转,所以可以减小设在旋转轴45上的输入皮带轮48的直径,实现小型化设计。
对上述情况而言,各规定转速a、规定转速b、规定转速c~各自的转速切换,由于相对车速的上升以一定的近似相等间隔进行,故可进行稳定切换。
于是,在把抓入滚筒37的旋转可按台阶状进行切换而构成时,利用抓入滚筒37的高度位置,可以变更抓入滚筒37的旋速的上升率等。
也就是说,如
图12所示,当抓入滚筒37的高度高于规定高度时,则视为标准谷秆模式,从某规定转速向某规定转速依次切换而使旋转上升;当抓入滚筒37的高度低于规定高度时,则视为短谷秆模式,与上述标准谷秆相比,提高初始设定转速,从某规定转速到某规定转速的上升幅度比标准谷秆模式减小,对于短谷秆模式而言,最快车速时,虽然转速与标准谷秆模式近似相同,但是在此之前将以比标准谷秆模式快的转速进行旋转。
因此,抓入滚筒37,只要降低抓入滚筒37的高度,初始设定转速提高,滚筒转速增速,所以可防止短谷秆向前方倾倒,减少头部损失。
此外,通常的谷秆或者长谷秆,为标准谷秆模式,可防止头部损失,从而提高耐久性。
抓入滚筒37的高度检测装置为任意构成,但是实施例中,利用联杆机构把电位差仪等位移传感器接续在臂46上。

图13是有关抓入滚筒37旋转控制的其他实施例,在低于低速区域的规定转速之前,以台阶状一下子上升至一定转速并进行切换,在超过规定转速的高速区域,则与走行速度(车速)成比例地上升。
因此,在低速区域,对于车速的变化,抓入滚筒37的转速上升较大,所以减少了谷秆漏掉;在高速区域,相对车速,抓入滚筒37不会超过需要转速以上,所以可以防止因抓入滚筒37引起的谷秆的敲打,从而减少头部损失。
于是,如
图14、15所示,上述脱谷装置3,在上部设置了轴上安装有脱粒滚筒55的脱谷室41,脱粒滚筒55主要是下方侧由脱谷网(图中省略)包围,在脱谷网的下方设有扇谷风车56的风车箱57。上述脱谷室41的下方,形成了可利用上述扇谷风车56的送风对谷粒和异物进行风选的风选室58,在风选室58内,设有由在扇谷风车56的送风方向往复摇动的摇动筛选棚59构成的摇动筛选装置60。
摇动筛选装置60是众所周知的,摇动筛选棚59的始端部位于风车箱57的上方,上面把移送突起(图中省略)并设在摇动方向并形成移送棚部61,紧邻移送棚部61设有为筛选谷粒和异物的筛子(图中省略)。在摇动筛选棚59的下方设有一号输送机62,在一号输送机62的后侧设有二号输送机63。
在二号输送机63的终端接续了二号返回装置65的基部,在二号输送机63的前端接续了左右方向的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6的外端部。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6在使下面开口的搬送沟(旁路筒)67内设有搬送螺旋68,一边搬运由二号返回装置65返回的二号物质,一边进行扩散并返回到脱谷室41。
在上述搬送沟67的下面,经过长度方向形成落下口69,在落下口69上接续引导沟70,引导沟70的排出口71在摇动筛选装置60的移送棚部61上开口。
风车箱57的前侧,设有与朝向风选室58送风的后侧送风口72不同的前侧送风口73,前侧送风口73开了口以便向移送棚部61上送风。
因此,由二号返回装置65返回到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6中的二号物质,被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6扩散到摇动筛选装置60的宽度方向,从二号物质搬送装置66落下的二号物质从引导沟70落到移送棚部61上,这时,接到从风车箱57的前侧送风口73送来的风,使谷粒向后方扩散。
这样,从二号搬送装置66在移送棚部61上从上向下落下,并且谷粒被扇谷风车56送的风扩散到后方,所以移送棚部61上的流动情况也变得良好,筛选性能也提高,减少损失的同时,还减少筛选负荷,是一个合理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走行装置(2)的上方设有脱谷装置(3)和谷子槽(5),
为了把该谷子槽(5)的前侧部分位于发动机(10)的上方而突出地形成前侧突出部(17),
使对被上述脱谷装置(3)脱谷的谷粒进行搬送的扬谷机(12)的排出口(14)接续在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脱谷装置(3)侧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17a)向后朝下倾斜以使该前侧突出部(17)内的底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突出部(17)的下面(17a)和发动机(10)之间设置了空调用的冷凝器(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联合收割机的谷子槽的容量和防止谷粒损伤。在走行装置(2)的上方设有脱谷装置(3)和谷子槽(5)。而且,为了把谷子槽(5)的前侧部分位于发动机(10)的上方而突出地形成前侧突出部(17)。进而,使对被脱谷装置(3)脱谷的谷粒进行搬送的扬谷机(12)的排出口(14)接续在前侧突出部(17)的脱谷装置(3)侧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A01F12/46GK1939113SQ20051010755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大原一志, 石川道男, 西崎宏, 田上和成, 山本次郎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