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4553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药拌种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粮安天下。“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要保证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等口粮自给率必须保证100%”。然而,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自然灾害和有害生物的影响,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暴发流行的黑条矮缩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传播的恶性病毒病,由于传毒介体发生量大面广、田间毒源扩繁能力强、杂介体传毒与水稻易感期吻合程度高、稻作制度复杂适宜发生流行,病害在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江南单双季稻混杂区发生形势异常严峻,西南单季中稻区流行风险显著增加,长江中下游、江淮单季晚稻区潜在流行风险加大。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以上,需实施“治虫防病”预防控制面积约1. 2亿亩次”,“发病田块一般损失 5% -10%,严重的达40% -5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黑条矮缩病的蔓延对水稻产量的损失不可低估。因此,“水稻杀虫剂市场的热点之一“种衣剂市场”是农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农药市场上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它兼有治虫、抗病毒、调节植物生长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满足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但在田土中又很奇缺的微肥和无虫无病环境。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助剂,该组合物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所述有效成分包括杀虫剂和抗病毒剂,其中杀虫剂为吡虫啉(Al)、烯啶虫胺 (A2)或丁硫克百威(Α; );抗病毒剂为宁南霉素(Bi)、毒氟磷(B》或柠檬酸锌(Β; )。上述杀虫剂和抗病毒剂复配成如下9种组合物成分,它们是A1+B1、A1+B2、A1+B3、A2+B1、 A2+B2、A2+B3、A3+B1、A3+B2、A3+B3,其中杀虫剂抗病毒剂的重量比为(0. 125-10) 1,最佳为(0.5-2.08) 1。杀虫剂和抗病毒剂以原药纯度为100%计,即以市购商品中所含的纯杀虫剂和抗病毒剂的重量计(下同),其它以工业产品重量计(下同)。其中作为杀虫剂、抗病毒剂和微肥调节剂的化学名称及其化学结构如下杀虫剂(Al)吡虫啉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_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9!110(1阳02,分子量255.7,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 熔点 143. 80C (晶体形式 1) 136. 4°C (形式 2),蒸气压 0. 2 μ Pa (20°C ),密度 1. 543 (20°C ), KowlogP = 0. 57 (220C ),溶解度水 0. 51g,L(20°C ),二氯甲烷 50-100,异丙醇 1-2,甲苯 0. 5-1,正己烷< 0. 1 (g/L),20°C ),PH15-11稳定。吡虫啉结构式
毒性低毒。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 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稻飞虱、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杀虫剂(A2)烯啶虫胺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本品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背飞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理化性质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C,密度1. 40 (260C )。蒸气压1. 1 X 10-9Pa (25°C )。溶解度(g/L、 20°C )水(PH= 7) 840、氯仿700、丙酮四0、二甲苯4. 5。毒性低等,无致畸、致突变、致癌
作用。结构式杀虫剂(A3) 丁硫克百威化学名称2,3_ 二氢-2,2_ 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
丁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甲酸酯。结构式
tT3
OCOH-S-NKCH^Hj2
毒性属中等毒。分子量:380.55,沸点(0C) :124-128,蒸气压(25°C ) :0. 041mpa, 溶解情况水中0. :3mg/L(25°C ),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稳定性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应用本品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等粮食类及其他多种经济作 物上的飞虱、蚜虫、蓟马、叶蝉和钻蛀性害虫,对各类稻飞虱有特效。抗病毒剂(Bi)宁南霉素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抗生素农药,定名为宁南霉素, 分子式C16H2308N7 ;化学名称1_ (4-肌氨酰胺-L-丝氨酰胺-4-脱氧-0-D-吡喃葡萄糖 醛酰胺)胞嘧啶,理化性质和制剂原药为白色粉末(游离碱)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难溶 于丙酮、苯等溶剤。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活。宁南霉素结构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助剂,所述有效成分包括杀虫剂和抗病毒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的重量比为(20— 70) (23-30): (0—34) (1—33) (8—12) (1.5—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抗病毒剂的重量比为(0. 125—10) :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的重量比为30:25:0:33:10: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的重量比为30:23:34: 1: 10: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的重量比为 30:30:5:23. 5:10:1. 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剂抗病毒剂的重量比为(0. 5—2. 08) :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烯啶虫胺或丁硫克百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剂为宁南霉素、毒氟磷或柠檬酸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肥调节剂选自稀土高钙氨基酸、草炭、硫酸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水、二甲苯、甲苯、苯、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乙酮、乙腈、环已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乙二醇单一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高岭土、蒙脱土、硅镁土、膨润土、凹凸棒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石粉、熟石膏、硅藻土、硫酸镁、碳酸钾。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农乳1600、平平加、农乳100 #、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环氧聚醚、烷基磺酸盐、扩散剂ΝΝ0、拉开粉、扩散剂MFZ、扩散剂 SS、扩散剂CNF、清洗剂LS。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剂选自1,8—萘二酸酐、乙二醇、乙二醇二乙醚、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为悬浮剂、水分散剂或可湿性粉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分散剂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1)混合;(2)气流粉碎;(3)加水捏合;(4)制粒;(5)干燥;(6)筛分;(7)检验;(8)成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1)混合;(2)粗磨;(3)细磨;(4)检测;(7)成品;(8)包装。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悬浮剂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1)混合;(2)粗磨; (3)加水细磨;(4)检测;(7)成品;(8)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助剂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其有效成分包括杀虫剂和抗病毒剂。该组合物能提高种子出苗率、确保苗全、苗壮、苗齐,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加作物产量。水稻种子经拌种处理后能显著提高作物自身免疫系统,自觉抵御病害侵袭,当害虫受到该剂作用后,即可向外迁飞或停止危害,特别对水稻的白背飞虱、褐飞虱、负泥虫、稻蓟马、稻螟蛉等害虫会产生明显拒食和驱避作用,减少为害与病毒传播,降低或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文档编号A01N57/24GK102515971SQ20111040934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业祥, 戴震, 郭奉超 申请人: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