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生料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65593阅读:2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菇生料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生料栽培方法。首先将干料和配制药肥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再添加水、石灰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和PH值;在3-4小时后测出菌料含水量要达到55-60%、pH值要达到8-10;搅拌混合好的菌料堆成堆覆盖塑料薄膜,经过1-2天后,待料堆内温度达到20-30℃时,装袋接种;改变生料的配比,实施温度、湿度以及栽培过程中各种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得平菇产量提高10-15%,色泽较深,口感好。
【专利说明】一种平薛生料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菌类栽培技术,尤其涉及到平菇生料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平菇生料栽培主要依赖于棉籽壳、稻糠、石灰等,在配比的过程中由于加入的稻糠量和石灰量不同,直接影响到平菇的产量,在培育过程中温度、湿度等控制不好也影响平菇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平菇生料栽培方法。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该平菇生料栽培方法:首先将干料和配制药肥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再添加水、石灰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和PH值;在3-4小时后测出菌料含水量要达到55-60%、PH值要达到8-10 ;搅拌混合好的菌料堆成堆覆盖塑料薄膜,经过1-2天后,待料堆内温度达到20-30°C时,装袋接种;
[0006]其次干料的构成:每份100公斤干料中有:含棉籽壳70-76公斤;新稻糠20-22公斤;石灰1-2公斤;配制药肥混合液:每100公斤水中加入多菌灵100克、敌百虫100克和尿素I公斤配制成含量分别为1.5%。、1%。和0.3%的药肥混合液;
[0007]塑料袋的选择:宽22-26cm,长50-55cm,一端先用钉书器封口、实现透气式封口,另一端敞开,留待装料接菌,制作通气用的稻草段:将梳理好、去掉穗部的稻草浸泡在5%的石灰水中,3-5小时后取出浙干,剪成2-3cm长,制成通气用稻草段,供装袋接菌后、留在扎口处起通气作用;装料接菌:在撒扬过石灰、经过多菌灵消毒、气流较小的环境中进行开放式接种。每个栽培袋中要接放三层菌种,中间一层菌种要适量少放,两端菌种要稍多放些。装袋时袋中的栽培料要压紧压实;每袋菌种可以接种4-5个菌袋;菌种开袋后不要掰得太碎,要尽量掰成I公分大小,以减少菌种损伤,以利接种后快速萌发定植;
[0008]整个发菌期的菌丝生长需要有黑暗不见光的环境,栽培袋内温度前20天控制在20-25°C,最高不超过28 °C,待菌丝吃料达5-10厘米深时降至20-22°C左右,有利于培育粗壮菌丝;通过水雾实现棚内增湿,当出现菌蕾时要尽量避免向栽培袋直接喷水,23-25°C温度范围内,加上适当的光线和充分的换气环境下,菌丝生长状态最好。
[0009]改变生料的配比,实施温度、湿度以及栽培过程中各种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得平菇产量提高10-15%,色泽较深,口感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技术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1]该平菇生料栽培方法是:首先将干料和配制药肥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再添加水、石灰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和PH值;在4小时后测出菌料含水量要达到、58%、PH值要达到8-10 ;搅拌混合好的菌料堆成堆覆盖塑料薄膜,经过2天后,待料堆内温度达到20-30°C时,装袋接种;干料的构成:每份100公斤干料中有:含棉籽壳76公斤;新稻糠22公斤;石灰2公斤;配制药肥混合液:每100公斤水中加入多菌灵100克、敌百虫100克和尿素I公斤配制成含量分别为1.5%。、1%。和0.3%的药肥混合液;塑料袋的选择:宽22-26cm,长50-55cm,一端先用钉书器封口、实现透气式封口,另一端敞开,留待装料接菌,制作通气用的稻草段:将梳理好、去掉穗部的稻草浸泡在5%的石灰水中,3-5小时后取出浙干,剪成2-3cm长,制成通气用稻草段,供装袋接菌后、留在扎口处起通气作用;装料接菌:在撒扬过石灰、经过多菌灵消毒、气流较小的环境中进行开放式接种。每个栽培袋中要接放三层菌种,中间一层菌种要适量少放,两端菌种要稍多放些。装袋时袋中的栽培料要压紧压实;每袋菌种可以接种4-5个菌袋;菌种开袋后不要掰得太碎,要尽量掰成I公分大小,以减少菌种损伤,以利接种后快速萌发定植;栽培袋装满栽培料后,要进行透气式封口。方法是:插入已准备好的稻草段3-5根,然后扎口,使稻草段的一端在扎口处外露(稻草段起到菌袋内外通气的作用)。
[0012]整个发菌期要求做好避光、控温、防鼠、透气,四个方面的管理。发菌期的菌丝生长需要有黑暗不见光的环境,栽培袋内温度前20天控制在20-25°C最好,最高不超过28°C,待菌丝吃料达5-10厘米深时降至20-22°C左右,有利于培育粗壮菌丝,为后期优质高产创造条件。要注意先期鼠害和后期高温烧菌。经过15-20天后,要结合栽培袋的翻堆,对每个栽培袋两端要用带有3-5个钉尖的木板进行拍眼,创造透气环境促进菌丝生长发育。对于个别感染杂菌的菌袋要及时挑出,放到10-15°C的条件下,通过适当延长发菌时间的低温管理,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生长。一般情况下,平菇菌丝都能吃掉杂菌并长满菌袋。菌袋一般经过30-40天左右的发菌期管理,即可有70%左右的菌袋菌丝长满并有吐水现象,此时即应适时转入出菇管理阶段。
[0013]出菇前要创造通 风、透光、适温环境并摆放好栽培袋。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适当的光照环境及8-10°C的昼夜温差能有效地促进菌蕾的形成,并使平菇子实体形正、色深。菌垛要呈南北向,高5层,依栽 培袋间要留有75-lOOcm宽的作业过道。摆放袋堆时,要把少部分尚没发满菌丝的栽培袋摆放到袋堆的下中部,以利其继续发菌。
[0014]增湿、保温、换气。通过水雾实现棚内增湿。当出现菌蕾时要尽量避免向栽培袋直接喷水。23-25°C温度范围内,加上适当的光线和充分的换气环境下,菌丝生长状态最好,平菇子实体肉厚、形正、色深光亮,商品性最佳。
[0015]适时采收。本着“宁摘小勿留老,宁带料勿留茬”的原则采收平菇。采收过晚,平菇子实体容易老熟而弹射孢子,使其商品性下降。采收平菇时不能留有残余子实体,以避免残留菇茬因吸水腐烂造成细菌感染。
【权利要求】
1.一种平菇生料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1.首先将干料和配制药肥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再添加水、石灰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和PH值;在3-4小时后测出菌料含水量要达到55-60%、PH值要达到8_10,搅拌混合好的菌料堆成堆覆盖塑料薄膜,经过1-2天后,待料堆内温度达到20-30°C时,装袋接种。
2.干料的构成:每份100公斤干料中有:含棉籽壳70-76公斤;新稻糠20-22公斤;石灰1-2公斤;配制药肥混合液:每100公斤水中加入多菌灵100克、敌百虫100克和尿素I公斤配制成含量分别为1.5%。、1%。和0.3%的药肥混合液。
3.塑料袋的选择:宽22-26cm,长50-55cm,一端先用钉书器封口、实现透气式封口,另一端敞开,留待装料接菌,制作通气用的稻草段:将梳理好、去掉穗部的稻草浸泡在5%的石灰水中,3-5小时后取出浙干,剪成2-3cm长,制成通气用稻草段,供装袋接菌后、留在扎口处起通气作用;装料接菌:在撒扬过石灰、经过多菌灵消毒、气流较小的环境中进行开放式接种;每个栽培袋中要接放三层菌种,中间一层菌种要适量少放,两端菌种要稍多放些,装袋时袋中的栽培料要压紧压实;每袋菌种可以接种4-5个菌袋;菌种开袋后不要掰得太碎,要尽量掰成I公分大小,以减少菌种损伤,以利接种后快速萌发定植。
4.整个发菌期的菌丝生长需要有黑暗不见光的环境,栽培袋内温度前20天控制在20-25°C最好,最高不超过2 8 °C,待菌丝吃料达5-10厘米深时降至20_22°C左右,有利于培育粗壮菌丝;通过水雾实现棚内增湿,当出现菌蕾时要尽量避免向栽培袋直接喷水,23-25°C温度范围内,加上适当的光线和充分的换气环境下,菌丝生长状态最好。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460980SQ20121020163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徐德邡 申请人:徐德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