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颗粒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00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颗粒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播种机部件领域,尤其涉及大颗粒排种装置。

背景

目前,玉米播种机种类较多,但其排种器都不能穴播,下种量大,幼苗又难于精确定位。特别是化肥条播——任何作物都有根系伸展范围。化肥条播,玉米双株间根系伸展范围以外的化肥,就是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实现种肥标准化穴播。节约种子,简化清棵定苗,化肥充分利用。

本发明的部件结构有外壳、排种轮、种子通道、化肥通道组成。其外壳为以中心对称的两半对接的组合件,套装在排种轮外。两半个外壳两侧相对称设种子通道,使种箱的种子不间断地向壳体内运动。排种轮分取种瓢和排种瓢。取种瓢保证取种的精确,排种瓢运送定量种子到排种口,以机械手原理把种子排放特定位置。外壳在取种瓢和排种瓢中间设隔板,以保证取、排种的性能。

在双外壳的前侧对接成化肥漏斗。供肥口,毛刷,护肥带,化肥通道、为一体卡在化肥漏斗上。排种轮圆周中部设取肥瓢,化肥通过供肥口,经过毛刷控制,进入化肥通道,受护肥带保护,把化肥定位穴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1.种肥在部件结构中自由运动,决不伤种。种肥定位穴播,简化清棵间苗,节约种子,化肥能够充分利用。左右成行,利于作物群体通风透光。只有种植标准化,才能相应地考虑田间管理机械化。

2.只调换排种器芯,则可播种豆类、棉花、小麦。

3.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便于制造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致的俯视图;

图3为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致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外壳(1)为以中心对称的两半对接的组合体,套装在排种轮(4)外。两半个外壳(1)圆周上侧方相对称设种子通道(5),向下延伸覆盖进种口(8)。排种轮(4)两侧都设有取种瓢(3),排种瓢(10)。排种轮的圆周中部设取肥瓢(2),化肥经供肥口(12)通过毛刷控量进化肥通道(13),由护肥带保护到入肥出口(7)穴播。

外壳(1)固定于机架上,种子通道(5)通过输种子通道自种箱给供,不断补充套筒内的种子循环运做。取种瓢(3)在不断运转中充种,当转一定角度,多余种子依自重脱落,只剩瓢体内的定数种子。经隔板(9),转换到排种瓢(10)内。种子在瓢体的保护下运转,直到排种口(6)排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