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9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悬浮剂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

吡唑醚菌酯2.5-5%,稻瘟灵10-21%,囊芯溶剂3-10%,囊壁材料15-25%,乳化剂3-7.5%,助剂3.4-4.7%,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材料是这样获得的:将尿素与甲醛按质量比1:2混合,加入与混合物等质量的去离子水,调节pH=8-9, 60-80℃温度下600rpm搅拌反应1h,即获得所述囊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溶剂为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N-甲基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农乳2201、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吐温、乳化剂BY、乳化剂AEO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防冻剂、增稠剂或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黄原胶、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腐剂为卡松、苯甲酸钠、三梨酸钠、布罗波尔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尿素与甲醛按质量比1:2混合,加入与混合物等质量的去离子水,调节pH=8-9, 60-80℃温度下以600rpm的速率搅拌反应1h,获得囊壁材料;

b)按比例将吡唑醚菌酯和稻瘟灵混合后置于54℃温度下加热1-2h,然后将混合物溶解于囊芯溶剂中,加入乳化剂乳化,1000-1200rpm搅拌均匀,获得囊芯物质;

c)按比例将囊壁材料和囊芯物质混合,调整pH=5, 1000-1200rpm搅拌15-30min;接着调整pH=2-3,继续以1000-1200rpm搅拌反应15-30min;然后调整转速为500rpm,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50℃,继续搅拌反应10-15min,然后调整pH为中性;加入剩余原料并以水补足余量,室温下500rpm搅拌1h,即获得所述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调节pH=8-9是指,以质量分数为5%的NaOH调节pH=8-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调整pH=5是指,以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调整pH=5;所述调整pH=2-3是指,以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调整pH=2-3;所述调整pH为中性是指,以质量分数为5%的NaOH调整pH为中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微囊悬浮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