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菇栽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45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菇栽培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菇栽培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菇发展迅猛,已仅次于粮油棉果菜之后,位居第六位。食用菌总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成为我国农业重要的产业之一。预计食用菌菇产业在未来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将持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前景广阔。但我国,食用菌生产不是集中在技术先进的城市,而是分散在原料丰富的边远山区或乡村,生产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菌种生产与使用操作方面更是存在着严重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栽培装置,有些食用菌菇栽培装置甚至可以实现接种、培养、出菇等操作的一体化,然而,目前存在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大都机构复杂,造价很高,使用维护困难。不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管理便捷性,便于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食用菌菇栽培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食用菌菇栽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为开口,且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所述箱体顶面为敞口式,且设有密封罩,所述箱体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透气孔和物料盛放板,所述物料盛放板边沿与箱体内壁相贴合,所述箱体底端为积水箱,所述积水箱通过支撑板与箱体相互间隔,该支撑板通过依次穿过积水箱左右两侧相对应设有的插口固定,所述积水箱设有排水管,该积水箱底端为敞口式,且通过铰链设有一密封底板。

具体的,所述密封盖为透明状。

具体的,所述密封罩通过镶嵌于箱体相应设有的方形卡槽固定,所述密封罩的高度略长于方形卡槽的高度,该密封罩正面也为透明状,该密封罩顶面设有拉环。

具体的,所述物料盛放板与支撑板的最小间距小于1mm,所述物料盛放板设有气流孔,该物料盛放板底端也设有拉环。

进一步,所述密封罩左面、右面、正面和反面均方形卡槽内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便于将培养基放置于物料盛放板上进行培植,还可以将培养液倒入积水箱进行培植,通过密封盖便于观察和掌控所需温度、湿度以及透气度,方便便捷;其次,使用培养基培植时,需要移植栽培时,将密封底板打开,拆掉支撑板,通过拉取物料盛放板的拉环,便于移出培养基,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快速清洗箱体,便于循环使用;最后,实用性强,可根据食用菌的高度进行调整密封罩的高度,避免损伤食用菌生长,还有利于保护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开口,3.密封盖,4.密封罩,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透气孔,8.物料盛放板,9.积水箱,10.支撑板,11.插口,12.排水管,13.密封底板,14.方形卡槽,15.拉环,16.气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一种食用菌菇栽培箱,包括箱体1,箱体1正面为开口2,且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3,箱体1顶面为敞口式,且设有密封罩4,箱体1还设有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透气孔7和物料盛放板8,物料盛放板8边沿与箱体1内壁相贴合,箱体1底端为积水箱9,积水箱9通过支撑板10与箱体1相互间隔,该支撑板10通过依次穿过积水箱9左右两侧相对应设有的插口11固定,积水箱9设有排水管12,该积水箱9底端为敞口式,且通过铰链设有一密封底板13。密封盖3为透明状。密封罩4通过镶嵌于箱体1相应设有的方形卡槽14固定,密封罩4的高度略长于方形卡槽14的高度,该密封罩4正面也为透明状,该密封罩4顶面设有拉环15。物料盛放板8与支撑板10的最小间距小于1mm,物料盛放板8设有气流孔16,该物料盛放板8底端也设有拉环15。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