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9135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香菇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品种,被誉为“菇中皇后”,在民间素有“山珍”之说,经分析测定:每100g香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在18g左右,高于平菇、蘑菇、银耳等其他食用菌,脂肪含量在1.8g左右,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50%以上,具有营养成分丰富、含量高的特点;香菇中含有甘露醇、海藻糖和菌糖、葡萄糖、戊聚糖等多糖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衰老、防癌抗癌、健脾益肾等功效,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但是,在香菇栽培过程中所使用培养基多以原料状态直接利用,营养成分未经分解,其中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多以大分子形式存在,香菇对培养基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低,香菇生长速度慢、营养价值低,并且造成培养基资源成本浪费;而所接种的菌种未进行活化处理,菌种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造成所接菌种成活率低,孢子萌发和生长速度缓慢。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在香菇栽培过程中所使用培养基多以原料状态直接利用,营养成分未经分解,其中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多以大分子形式存在,香菇对培养基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低,香菇生长速度慢、营养价值低,并且造成培养基资源成本浪费;而所接种的菌种未进行活化处理,菌种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造成所接菌种成活率低,孢子萌发和生长速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先将原料置于蒸锅中进行蒸煮,使配制原料熟化降解,温度95-98℃,压强0.4-0.6mpa,时间50-55min,冷却后加入混合酶液在26-30℃条件下酶解4-5h,混合酶具有促使细胞内营养成分释放,将大分子蛋白质和糖类降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聚糖,提高培养基质中多糖含量和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得酶解原料;(2)糖化发酵:向酶解原料中加入混合菌剂,均匀混合后置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可促进有机质中糖类成分降解,提高培养基中多糖分成分含量,温度26-29℃,先在真空度为60%-70%的条件下发酵12-14h,再在真空度100%条件下发酵16-18h,采用不同真空度发酵方法可促进菌种中需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对培养基中有机质的降解作用,经烘干、高温灭菌后制得培养基;(3)菌种活化:将香菇菌种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活化处理,温度为12-14℃,时间5-6h,并且使用频率为7-9khz微波处理65-70min,促进菌种结束休眠期,提高其活性,制得活化菌种;(4)接种:向培养基中加入其质量4%-5%的活化菌种,均匀混合后装袋进行变温处理,先在7-9℃条件下低温保存22-25min,再在18-22℃条件下高温保存30-35min,反复进行高、低温保存4-5次,制得袋装菌;不断变化的温度可提高菌种的活性和生长速度,并且还可增强菌种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能力;(5)温室培养:将袋装菌置于温室中进行富氧培养,温度为21-24℃,湿度70%-75%,在氧气体积浓度为24%-25%条件下培养5-7天,然后将氧气体积浓度提升至25%-27%进行持续培养;富氧条件下菌种代谢水平高,营养成分吸收率高和生长速度快,并且香菇营养丰富、口感香嫩。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发酵牛粪34-38份、竹屑31-35份、竹叶21-25份、米糠17-21份、玉米粕12-16份、甘蔗渣9-12份、红薯粉7-10份、螺旋藻6-9份、麦芽粉4-7份。步骤(1)所述的混合酶液,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3-4:2-3:1:1,其质量浓度为5%-7%,其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12%-15%。步骤(2)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枯草杆菌:根霉菌:米曲霉菌质量配比为2:3:1-2:3-4。步骤(2)所述的高温灭菌,其温度为123-127℃,时间20-25min。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预处理方法,先将原料进行蒸煮处理,可使配制原料熟化降解,在使用混合酶液对原料进行酶解,其中含有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促使细胞内营养成分释放,而蛋白酶和淀粉酶可将大分子蛋白质和糖类,降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聚糖,提高培养基质中多糖含量和成分吸收利用率。糖化发酵方法,通过混合菌种的发酵作用,可促进培养基中大分子糖类降解为小分子多聚糖,提高培养基中多糖成分含量,而采用不同真空度发酵方法,可促进菌种中需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对培养基中有机质的降解作用,从而提高香菇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生长速度和营养含量。接种方法,接种后对菌种进行高、低温变温处理,不断变化的温度可刺激菌种苏醒,提高菌种的活性和生长速度,并且还可增强菌种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能力。温室培养方法,香菇菌种属于好氧型,采用富氧条件对香菇进行培养,菌种的新陈代谢水平高,从而提高了香菇营养成分吸收和生长速度,在孢子萌发和生长初期阶段菌种对氧气需求量较少,采用相对较低氧气含量可降低栽培成本,并且富氧条件下培养可使香菇中欧营养含量丰富、口感香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先将原料置于蒸锅中进行蒸煮,使配制原料熟化降解,温度96℃,压强0.43mpa,时间51min,冷却后加入混合酶液在27℃条件下酶解4.5h,混合酶具有促使细胞内营养成分释放,将大分子蛋白质和糖类降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聚糖,提高培养基质中多糖含量和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得酶解原料;(2)糖化发酵:向酶解原料中加入混合菌剂,均匀混合后置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可促进有机质中糖类成分降解,提高培养基中多糖分成分含量,温度27℃,先在真空度为63%的条件下发酵12.5h,再在真空度100%条件下发酵16.5h,采用不同真空度发酵方法可促进菌种中需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对培养基中有机质的降解作用,经烘干、高温灭菌后制得培养基;(3)菌种活化:将香菇菌种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活化处理,温度为13℃,时间5.5h,并且使用频率为7.5khz微波处理67min,促进菌种结束休眠期,提高其活性,制得活化菌种;(4)接种:向培养基中加入其质量4.2%的活化菌种,均匀混合后装袋进行变温处理,先在7.5℃条件下低温保存23min,再在19℃条件下高温保存31min,反复进行高、低温保存4次,制得袋装菌;不断变化的温度可提高菌种的活性和生长速度,并且还可增强菌种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能力;(5)温室培养:将袋装菌置于温室中进行富氧培养,温度为22℃,湿度72%,在氧气体积浓度为24.2%条件下培养6天,然后将氧气体积浓度提升至25.5%进行持续培养;富氧条件下菌种代谢水平高,营养成分吸收率高和生长速度快,并且香菇营养丰富、口感香嫩。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发酵牛粪35份、竹屑32份、竹叶22份、米糠18份、玉米粕13份、甘蔗渣10份、红薯粉8份、螺旋藻7份、麦芽粉5份。步骤(1)所述的混合酶液,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3:2:1:1,其质量浓度为5.3%,其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13%。步骤(2)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枯草杆菌:根霉菌:米曲霉菌质量配比为2:3:1:3。步骤(2)所述的高温灭菌,其温度为124℃,时间21min。实施例2:(1)预处理:先将原料置于蒸锅中进行蒸煮,使配制原料熟化降解,温度97℃,压强0.56mpa,时间54min,冷却后加入混合酶液在28℃条件下酶解5h,混合酶具有促使细胞内营养成分释放,将大分子蛋白质和糖类降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聚糖,提高培养基质中多糖含量和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得酶解原料;(2)糖化发酵:向酶解原料中加入混合菌剂,均匀混合后置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可促进有机质中糖类成分降解,提高培养基中多糖分成分含量,温度28℃,先在真空度为67%的条件下发酵13.5h,再在真空度100%条件下发酵18h,采用不同真空度发酵方法可促进菌种中需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对培养基中有机质的降解作用,经烘干、高温灭菌后制得培养基;(3)菌种活化:将香菇菌种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活化处理,温度为14℃,时间6h,并且使用频率为8.5khz微波处理68min,促进菌种结束休眠期,提高其活性,制得活化菌种;(4)接种:向培养基中加入其质量4.6%的活化菌种,均匀混合后装袋进行变温处理,先在8.5℃条件下低温保存24min,再在21℃条件下高温保存34min,反复进行高、低温保存5次,制得袋装菌;不断变化的温度可提高菌种的活性和生长速度,并且还可增强菌种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能力;(5)温室培养:将袋装菌置于温室中进行富氧培养,温度为23℃,湿度74%,在氧气体积浓度为24.8%条件下培养7天,然后将氧气体积浓度提升至26.5%进行持续培养;富氧条件下菌种代谢水平高,营养成分吸收率高和生长速度快,并且香菇营养丰富、口感香嫩。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发酵牛粪37份、竹屑34份、竹叶24份、米糠20份、玉米粕15份、甘蔗渣11份、红薯粉9份、螺旋藻8份、麦芽粉6份。步骤(1)所述的混合酶液,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4:3:1:1,其质量浓度为6.2%,其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14%。步骤(2)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枯草杆菌:根霉菌:米曲霉菌质量配比为2:3:2:4。步骤(2)所述的高温灭菌,其温度为126℃,时间24min。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预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发酵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活化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4)中变温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5)中富氧培养,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将菌种与培养基混合后进行温室培养,未使用预处理、发酵、活化处理、变温处理和富氧培养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及对照组实验方案,统计多糖含量(200g香菇加水煎煮2h,过滤后浓缩至100ml测定)、嘌呤含量、生长周期及口感评价进行比较。口感评价:其中﹢﹢﹢﹢﹢为很好,﹢﹢﹢﹢为较好,﹢﹢﹢为一般,﹢﹢为差,﹢为很差;各评价样本容量均为120个,以超样本2/3评价结果为准。实验数据:项目多糖含量mg/ml嘌呤含量ug/ml生长周期d口感评价实施例145.3737.1220﹢﹢﹢﹢实施例245.2136.8721﹢﹢﹢﹢对比140.7133.7619﹢﹢﹢对比239.5932.9518﹢﹢对比344.4636.3320﹢﹢﹢对比444.0936.0620﹢﹢﹢对比541.2934.0419﹢﹢对照组29.1525.4127﹢综合结果:本发明方法所栽培的香菇,与对照组比较,多糖含量高出16.22mg/ml,嘌呤含量提高11.71ug/ml,生长周期缩短7天,口感香嫩。使用预处理和发酵方法,多糖含量高出4.66mg/ml、5.78mg/ml,嘌呤含量提高3.36ug/ml、4.17ug/ml,生长周期缩短1d、2d;而使用活化和变温方法,生长周期缩短1d、1d;使用富氧培养方法,多糖含量高出3.92mg/ml,嘌呤含量提高2.83ug/ml,生长周期缩短2d。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