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木耳的抑菌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933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栽培木耳的抑菌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栽培木耳的抑菌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木耳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六倍,钙、磷、铁纤维素含量也不少,此外,还有甘露聚糖、葡萄糖、木糖等醣类,及卵磷脂、麦角甾醇和维生素c等,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每100克干木耳含铁达185毫克,是肉类的100倍,黑木耳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极佳食品。木耳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很多药用功效,如木耳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黑木耳还有润肠解毒功能;黑木耳中的腺嘌呤核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还是中老年人的优良保健食品;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杂菌污染措施,使得杂菌污染危害增大,成为黑木耳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木耳杂菌的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传统栽培木耳的栽培基质都是以棉籽壳、玉米芯、米糠、稻草等材料为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影响木耳品质、产量等因素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对木耳的品质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例如中国专利cn201610613832.x公开了一种木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木耳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松木屑50~60份、木耳渣10~20份、木薯渣10~20份、红薯渣10~20份、鱼腥草1~3份、艾草4~6份、石膏1~2份,该发明具有营养丰富、栽培出的木耳质量高的特点。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blumeabalsamiferadc,苗药名档窝凯diangdvobbvid植物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等,是我国著名的黎族药物,黎药名“娜龙”,《开宝本草》、《本草纲目》和《岭南采药录》等本草典籍均有记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湿泻痢、腹痛肠鸣、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等。艾纳香是提取天然左旋冰片(又称艾片)的主要植物,天然冰片气味清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同时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其药用价值远大于合成冰片;因艾纳香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市场地位逐年提升。

艾渣是艾纳香经加热升华提取艾片后的残渣,经研究表明,艾渣中含有鞣质、蒽醌类化合物、多糖和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其中总蒽醌3.176mg/g、总黄酮12.853mg/g、总有机酸18.715mg/g、总皂苷9.512mg/g和总多糖13.120mg/g(王秋萍,何珺,陈伟,马海霞,吴竹.艾渣中有效成分的定性检测及含量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v31(4):751~756)。若不对艾渣加以回收利用而是被作为工业废物处理掉,这不仅对药物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极大污染。

本发明人在对木耳栽培研究时,尝试用药厂提取艾粉后的药渣进行木耳的栽培,惊奇地发现这种新的培育基质,不仅使得木耳的生长、质量、产量等均获得理想的效果,同时木耳多糖、黄酮类、有机酸类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亦得到提高,另外还由于药渣与传统的培养基质棉籽壳、棉籽壳相互搭配,抑制了培养基中细菌活性,促进了木耳生长,提升了木耳的药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抑菌作用的木耳栽培培养基,所栽培获得的木耳出菇率高、产量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木耳的栽培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木耳栽培的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棉籽壳25~50%、艾渣35~60%、麦麸5~20%、石膏粉0.5~1.5%、石灰粉0.5~1.5%、蔗糖0.5~1.5%

本发明在基质中加入了艾渣,艾渣不仅能够为培养基质增添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天然的植物有机酸具有抑菌活性,促进木耳生长,提高产量;在艾渣基质的促进下,生长出来的木耳含有一定量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艾渣与麦麸、蔗糖等其他基质搭配,原料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提供了丰富的可溶性营养成分,供给和控制初期生长,且当菌体丰富后,分解利用慢效营养,形成持续性生长。

优选的,本发明的原料为:棉籽壳35~40%、艾渣40~50%、麦麸8~15%、石膏粉0.8~1.2%、石灰粉0.8~1.2%、蔗糖0.8~1.2%。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原料为:棉籽壳44%、艾渣43%、麦麸10%、石膏粉1%、石灰粉1%、蔗糖1%。

本发明制备木耳培养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艾渣的处理:将艾渣用粉碎机打粉,过筛,所得艾渣颗粒粒径为1~2mm;

(2)配料:按处方重量份称取各基质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即可;

(3)装料:将混匀的培养基装于聚丙烯菌袋内,装料,压紧,包扎;

(4)灭菌:将菌包放于灭菌锅内,加热灭菌,即得艾渣抑菌培养基菌袋。

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h。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菌种活化:

将木耳菌种转接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6℃培养10~15天,同样处理2~3次后,待菌种活力恢复;

b、生产种培养基和生产种的制备:

将玉米、麦麸、蔗糖和石膏粉加水后混匀,裝于玻璃瓶或聚丙烯菌袋内,压紧,包扎,121℃高压灭菌45~60分钟,即得生产种培养基;

生产种培养基冷却后,无菌操作下接入斜面菌种,封口,于24~26℃培养7~10天,待菌丝长满、长透培养基后即得生产种;

c、接种:

将1cm3步骤b所得生产种接入艾渣抑菌培养基菌袋中的生产种,盖上报纸,包扎袋口;

d、发菌、出菇

将步骤c中接种后的菌包放于培养室内,叠放5~7层,25℃下进行发菌、出菇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的pda基质配方为:土豆180~220份、葡萄糖15~25份、琼脂糖15~25份、水900~1100份。

所述步骤b中的生产种培养基配方以质量比计为玉米85~95%、麦麸8~12%、蔗糖0.8~1.2%、石膏粉0.4~0.6%。

所述步骤c中接种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所述步骤d中的发菌,出菇前的培养条件是温度为25~30℃,在黑暗下进行;出菇后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60%~70%,使用日光灯作为光源,光照时间为8:00~20:00/d,保持培养室空气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

(1)本发明利用的艾渣有丰富的有机酸,有机酸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分子,能抑制培养基中有害细菌的滋生,对植物安全,不会对植物产生伤害,可有效防止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本发明在培养基质中加入艾渣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污染,降低污染率,提高成苗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方法使用的抑菌物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植物工厂的菌种培植。艾渣中的有机酸不仅有抑菌作用,还具有突出的药用功效,被誉为抗生素的非药物性替代品,对木耳的健康和生长都有积极作用。

(2)本发明在基质中加入了艾渣,艾渣不仅能够为培养基质增添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天然的植物有机酸具有抑菌活性,促进木耳生长,提高产量;在艾渣基质的促进下,生长出来的木耳含有一定量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3)本发明利用的栽培基质原料来源于药厂提取艾片后的药渣,对废弃物作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工业废物造成的污染,达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艾渣栽培木耳的栽培流程图

图2为木耳出菇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44%、艾渣43%、麦麸10%、石膏粉1%、石灰粉1%、蔗糖1%。

木耳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艾渣的处理:将艾渣用粉碎机打粉,过筛,筛网直径为1×5cm,所得艾渣颗粒粒径为2mm。

(2)配料:按处方重量份称取各基质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

(3)装料:将混匀的培养基装于聚丙烯菌袋内,装料,装料量为80%,压紧,聚丙烯菌袋口穿过菌环、反转、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

(4)灭菌:将菌包整齐码放于灭菌锅内,预留20%空间,加热灭菌,加热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h。保证灭菌要彻底,但不能时间太长,以免培养基原料分解、营养损失。

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菌种活化:

pda基质配方为: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糖20g、水1l,调节ph5~6。

将试管菌种转接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6℃培养15天,同样处理3次后,待菌种活力恢复后即可。

b、生产种的制备:

生产种培养基原料组分:玉米89%、麦麸10%、蔗糖1%、石膏粉0.5%,调节ph5~6。

按生产种培养基配方配置培养基组分,加水后混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裝于玻璃瓶或聚丙烯菌袋内,装料量70%左右,压紧,聚丙烯菌袋加菌环、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用121℃高压灭菌60分钟,即可。培养基冷却后、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接入斜面菌种,封口,于26℃培养10天,待菌丝长满、长透培养基后即可作为生产种使用。

c、接种:

取灭菌后放冷的菌袋进行接种,接种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需两人配合进行,一人解开菌包口,一人用接种铲挑取1cm3的生产种,快速接入生产菌包内,盖上报纸,包扎袋口。

d、发菌

将接种后的菌包码放于培养室内,一般7层,25℃下进行培养,做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管理,特别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量。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28℃,适宜25℃。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70%,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5%。通气:空气中co2含量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一般要求每天10小时的间歇通风。保证发酵室内的新鲜空气。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每天进行12小时的光照培养。开孔:待菌丝体长满菌袋时,去掉木耳的封口报纸,对木耳的菌袋进行开孔,保证木耳能从孔中长出。

实施例2: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25.5%、艾渣60%、麦麸10%、石膏粉1.5%、石灰粉1.5%、蔗糖1.5%。

木耳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艾渣的处理:将艾渣用粉碎机打粉,过筛,筛网直径为1×5cm,所得艾渣颗粒粒径为1mm。

(2)配料:按处方重量份称取各基质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

(3)装料:将混匀的培养基装于聚丙烯菌袋内,装料,装料量为80%,压紧,聚丙烯菌袋口穿过菌环、反转、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

(4)灭菌:将菌包整齐码放于灭菌锅内,预留20%空间,加热灭菌,加热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h。保证灭菌要彻底,但不能时间太长,以免培养基原料分解、营养损失。

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菌种活化:

pda基质原料组分:土豆180g、葡萄糖15g、琼脂糖15g、水900ml,调节ph5~6。

将试管菌种转接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6℃培养10天,同样处理2次后,待菌种活力恢复后即可。

b、生产种的制备:

生产种培养基原料组分:玉米90.8%、麦麸8%、蔗糖0.8%、石膏粉0.4%,调节ph5~6。

按生产种培养基配方配置培养基组分,加水后混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裝于玻璃瓶或聚丙烯菌袋内,装料量70%左右,压紧,聚丙烯菌袋加菌环、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用121℃高压灭菌45分钟,即可。培养基冷却后、开盖、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接入斜面菌种,封口,于24℃培养7天,待菌丝长满、长透培养基后即可作为生产种使用。

c、接种:

取灭菌后放冷的菌袋进行接种,接种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需两人配合进行,一人解开菌包口,一人用接种铲挑取1cm3的生产种,快速接入生产菌包内,盖上报纸,包扎袋口。

d、发菌

将接种后的菌包放于培养室内,一般5层,25℃下进行培养,做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管理,特别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量。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22℃,适宜25℃。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5%,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通气:空气中co2含量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一般要求每天10小时的间歇通风。保证发酵室内的新鲜空气。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每天进行12小时的光照培养。开孔:待菌丝体长满菌袋时,去掉木耳的封口报纸,对木耳的菌袋进行开孔,保证木耳能从孔中长出。

实施例3: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50%、艾渣35%、麦麸10.5%、石膏粉1.5%、石灰粉1.5%、蔗糖1.5%。

木耳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艾渣的处理:将艾渣用粉碎机打粉,过筛,筛网直径为1×5cm,所得艾渣颗粒粒径为1.5mm。

(2)配料:按处方重量份称取各基质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

(3)装料:将混匀的培养基装于聚丙烯菌袋内,装料,装料量为80%,压紧,聚丙烯菌袋口穿过菌环、反转、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

(4)灭菌:将菌包整齐码放于灭菌锅内,预留20%空间,加热灭菌,加热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h。保证灭菌要彻底,但不能时间太长,以免培养基原料分解、营养损失。

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菌种活化:

pda基质原料组分:土豆220g、葡萄糖25g、琼脂糖25g、水1100ml,调节ph5~6。

将试管菌种转接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6℃培养12天,同样处理3次后,待菌种活力恢复后即可。

b、生产种的制备:

生产种培养基配方以质量比计为玉米86.2%、麦麸12%、蔗糖1.2%、石膏粉0.6%,调节ph5~6。

按生产种培养基配方配置培养基组分,加水后混匀,加水量为湿料用手抓起、握紧时有水滴出(不成线)即可。裝于玻璃瓶或聚丙烯菌袋内,装料量70%左右,压紧,聚丙烯菌袋加菌环、报纸封口、塑料绳包扎;用121℃高压灭菌50分钟,即可。培养基冷却后、无菌操作下用接种针接入斜面菌种,封口,于25℃培养8天,待菌丝长满、长透培养基后即可作为生产种使用。c、接种:

取灭菌后放冷的菌袋进行接种,接种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需两人配合进行,一人解开菌包口,一人用接种铲挑取1cm3的生产种,快速接入生产菌包内,盖上报纸,包扎袋口。

d、发菌

将接种后的菌包码放于培养室内,一般6层,25℃下进行培养,做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管理,特别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量。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25℃,适宜25℃。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8%,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通气:空气中co2含量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一般要求每天10小时的间歇通风。保证发酵室内的新鲜空气。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每天进行12小时的光照培养。开孔:待菌丝体长满菌袋时,去掉木耳的封口报纸,对木耳的菌袋进行开孔,保证木耳能从孔中长出。

实施例4: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35%、艾渣60%、麦麸5%、石膏粉0.5%、石灰粉0.5%、蔗糖0.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38.5%、艾渣38.5%、麦麸20%、石膏粉0.5%、石灰粉1.5%、蔗糖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药用组分高用量

培养基原料组分:棉籽壳10%、艾渣67%、麦麸20%、石膏粉1%、石灰粉1%、蔗糖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木耳栽培基质原料组分:棉籽壳10%、木屑67%、麦麸20%、石灰粉1%、石膏粉1%、蔗糖1%。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木耳栽培基质原料组分:参考专利中国专利cn201610613832.x公开的一种木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木耳方法,按其实施例一的原料组分制备培养基,原料组分为:松木屑50份、木耳渣10份、木薯渣10份、红薯渣10份、鱼腥草1份、艾草4份、石膏1份,制作方法同本发明实施例1。

性能评价实验

(1)试验药材:

木耳菌种:购买于贵州省农科院(生产种);

对照组1~2: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例1~2;

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6;

(2)试验方法:

将木耳接种于本实施例1~6组方以及对比例1~2组方制备的培养基,每组20袋菌袋,25℃菌丝体黑暗培养35天,进入出菇期,60天后进入采收期,用刀切下子实体称重,并做好记录,统计第一次、第二次出菇重量和出菇率以及杂菌检测。

(3)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木耳第一次出菇的子实体数量

备注:出菇率=(出菇量(袋)/培植量(袋))×100%

表2木耳第二次出菇的子实体数

备注:出菇率=(出菇量(袋)/培植量(袋))×100%

通过表1可知,木耳能够在本发明实施例1~5的不同比例的栽培基质中正常生长并出菇,栽培的木耳第一次出菇率与对照组1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与对照组2比较呈显著差异;第一次出菇量与对照组1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与对照组2比较呈显著差异;第二次出菇率与对照组1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与对照组2比较呈显著差异;第二次出菇量与对照组1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与对照组2比较呈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添加艾渣制备的木耳栽培基质,其制备的木耳,出菇量均优于未添加艾渣而培出的木耳,木耳产量也明显较高;木耳第一次出菇的子实体重量最优时为21.45g/袋,出菇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1(木屑培养基)木耳出菇的子实体重量和出菇率。在采摘完第一次出菇的木耳后,经认真管理,本发明添加艾渣制备的木耳栽培基质,其制备的木耳,出菇量均在12g/袋以上,平均优于未添加艾渣培养的木耳的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培养基中的艾渣对木耳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本发明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率与对照1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与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抑菌效果较好。说明本基质中加入艾渣对培养基质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与添加艾草和鱼腥草抑菌作用相当或更好;在同样抑菌作用的前提下,本发明木耳的出菇率和出菇量却远大于对照组2(中国专利cn201610613832.x)。说明艾渣中的有效成分有机酸能有效地抑制培养基中的杂菌生长,对木耳安全,不会对木耳产生伤害,提高了木耳的出苗率,又可有效防止在木耳组织培养繁殖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此外,从表1和表2中可综合看出:本试验例6培养基中添加了高剂量的艾渣,但木耳的出菇率和出菇量反而减少,有可能是过高剂量的艾渣抑制了部分木耳菌种的生长,再者处方中过高的艾渣,相应减少了棉仔壳的用量,有可能导致木耳生长中营养含量不足,不利于木耳的生长。

总而言之,本发明范围内的木耳栽培基质采用合理的组成配比和栽培方法,既提高了木耳的价值,增加经济效益,又可节约成本、可保护环境,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可行之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方案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