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87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杀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菜农或果农在种植蔬菜或水果等食品时,因存在较多的跳甲虫、夜蛾虫、蚊虫、飞虱或蚜虫等害虫,为了保住产量,有意无意广泛使用有毒农药来杀灭这些害虫。害虫被杀灭后,有毒农药会残留在蔬菜或水果中,被人食用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今绿色环保型生物杀虫机逐渐代替有毒农药来杀灭害虫。

现有的生物杀虫机例如在公告号为CN203748513U的实用新型中有所提到,该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通过火源点燃生物燃料,再通过喷淋水润湿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产生的烟气经过上托板上的刺激性生物原料,带走其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便可用于杀虫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提到生物燃料是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当处理完成需要将燃料残渣取出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盖板从箱体上拆卸下来,接着再将上托板卸下,然后才能够将下托盘从箱体往上取出,最后达到倾倒燃料残渣的目的,由于下托盘位于箱体内的较下方位置,期间又有喷水管的阻碍作用,所以取出下托盘不太容易,该技术方案存在着不方便从箱体内清理出燃料残渣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便于清理出箱体内燃料残渣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物处理装置,包括相适配的箱体和盖板,所述箱体设置有烟熏系统,所述烟熏系统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下托板和放置于下托板上的生物燃料,所述箱体设有用于驱动下托板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箱体侧壁对应下托板的转动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箱体侧壁位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导料件,所述导料件的倾斜上端与下托板的转动下端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托板上的生物燃料燃尽变为燃料残渣需要从箱体内清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转动机构实现下托板发生转动,并且转动下端转动到与导料件相接,由于导料件相对于下托板是向下倾斜的,同时在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位于导料件倾斜下端的出料口,这样燃料残渣能过沿着下托板的倾斜面向下滑落,接着滑落到导料件内,然后又从出料口中滑出,最终达到从箱体内被清理出来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外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带轮、连接于所述下托板背离出料口一端的滚轮,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带轮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滚轮的连接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带轮正向转动时能够收卷连接绳,连接绳将滚轮吊起,使得下托板连接滚轮的一端向上转动,下托板的另一端向下转动并与导料件相接;而需要将下托板转动至水平时只需要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带轮反向转动即可。

作为优选地,所述下托板背离出料口的一端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滑移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托板两侧与箱体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在下托板转动时,需要克服其两侧与箱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就较小,但是这样就会造成连接绳和滚轮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低,该技术方案为了提高两者的连接紧密度,所以设置了滑移机构,滑移机构能够对下托板前后位置进行限位,避免下托板在转动过程中前后发生位移,继而连接绳与滚轮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较高,连接绳不容易从滚轮上滑落。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移机构包括竖直开设于箱体内壁的滑移槽、设置于下托板背离出料口一端且与所述滑移槽呈滑动配合的滑移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件滑动连接在滑移槽内,滑移槽对滑移件具有限位作用,所以能够维持连接绳与滚轮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移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托板背离出料口一端的伸缩杆、转动连接于伸缩杆背离下托板一端且与滑移槽呈滑动配合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托板转动过程中,由于下托板的转动端与箱体内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时刻在变化,为了避免位置滑块在滑移槽内发生卡死现象,所以设置伸缩杆以适应下托板的转动上端与箱体内壁之间距离的改变。

作为优选地,所述下托板的转动下端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导料件的倾斜上端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搭接时,所述下托板上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导料件上表面所在平面呈共平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第二台阶部相搭接后能够明显降低下托板的转动下端与导料件倾斜上端的间隙,继而达到避免燃料残渣在出料过程中出现从间隙中流下集聚在箱体底部,所以能够提升清除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下托板两侧向上延伸设有挡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板具有阻挡作用,当下托板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其上方的燃料残渣从下托板的两侧流下而集聚在箱体底部,进而提高清除效率,趋近于箱体内燃料零残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带轮和滚轮能够驱动下托板转动,然后在导料件的引导作用下能够将燃料残渣从出料口引流出;其具有便于清理出箱体内燃料残渣的优点,同时清理出的残渣能够直接使用到种植物基地当中,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机构与下托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导料件;

图4为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内部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滑移机构。

附图标记:1、箱体;2、盖板;3、抽风机;4、出气管;5、下托板;51、第一台阶部;6、生物燃料;7、出料口;8、导料件;81、第二台阶部;9、转动机构;91、驱动电机;92、带轮;93、滚轮;94、连接绳;10、滑移机构;101、滑移槽;102、伸缩杆;103、滑块;104、挡料板;11、开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和图3,一种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上部具有开口的箱体1,和设置于箱体1上方用于封闭开口的盖板2。箱体1和盖板2整体上设置有烟熏系统,烟熏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较下方位置的供烟机构、设置盖板2上的抽烟机构、以及设置在供烟机构与抽烟机构之间的辅料材质组。

抽烟机构包括抽风机3和出气管4,抽风机3固定连接在盖板2顶部,抽风机3的抽风口通过软管接通入到箱体1内,而抽风机3的出风口与出气管4相连接,出气管4较长能够伸入到种植基地当中。辅料材质组包括设置在箱体1较上方的上托板,上托板上方放置有刺激性生物原料,刺激性生物原料为辣椒、大蒜、艾叶、马柳草中的其中两种。

参见图1至3,供烟机构包括主料材质组、火源和喷淋组,主料材质组包括设置在箱体1较下方的下托板5,下托板5上的放置有生物燃料6,生物燃料6为燃煤和木块,下托板5的两侧向上延伸设有用于限制生物燃料6流出的挡料板104;同时火源可放置在箱体1内位于下托板5的下方;而喷淋组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的水箱和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抽水管,同时在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穿入到箱体1内并设置在下托板5的上方,出水管为硬质管,沿其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喷淋口朝向的喷淋头。

下托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内穿入有转动轴且两者呈滑动配合,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对应的两侧壁,进而实现下托板5可在箱体1内转动的目的。同时在箱体1上设置有驱动下托板5发生转动的转动机构9,转动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外壁的驱动电机91,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穿入箱体1内然后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92,在下托板5一端侧边固定连接有一个滚轮93,带轮92轮轴与滚轮93轮轴呈平行设置,并且滚轮93与带轮92之间设有连接绳94,连接绳9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带轮92轮槽内,滚轮93端部固定连接于下托板5的侧边,驱动电机91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电机91驱动带轮92正向转动时能够收卷连接绳94,连接绳94将滚轮93吊起,使得下托板5连接滚轮93的一端向上转动,下托板5的另一端向下转动并与导料件8相接,当驱动电机91驱动带轮92反向转动时,下托板5能够反向转动继而复位。

参见图3和图4,在下托板5背离的该端与箱体1对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滑移机构10,滑移机构10包括竖直开设于箱体1内壁的滑移槽101、以及设置于下托板5背离出料口7一端的滑移件,滑移件包括呈铰接设置的伸缩杆102和滑块103,其中滑块103与滑移槽101呈滑动配合,而伸缩杆102为两段套接的钢管,钢管背离滑块1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下托板5。在箱体1内壁位于下托板5的转动下端开设有出料口7,同时在出料口7处固定连接有导料件8和用于启闭出料口7的开合板11,开合板11转动连接于箱体1;导料件8为设置在箱体1内的导料槽,在下托板5的转动下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51,同时在导料槽的倾斜上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部81,当第一台阶部51和第二台阶部81相搭接后能够明显降低下托板5的转动下端与导料件8倾斜上端的间隙,继而达到避免燃料残渣在出料过程中出现从间隙中流下集聚在箱体1底部,所以能够提升清除效果。

工作过程为:通过火源点燃生物燃料6,然后关闭火源并从箱体1内的下方取出,开启抽水泵,喷淋头开始对生物燃料6进行定量的喷水,由此使得生物燃料6因变得潮湿而进入不完全燃烧状态并开始产生烟气。抽风机3将箱体1内的烟气向上抽,烟气经过上托板上的刺激性生物原料,带走其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将出气管4对准需要杀虫的种植基地,进而能够对指定种植基地进行杀虫作业,当下托板5上的生物燃料6燃尽变为燃料残渣需要从箱体1内清除时,工作人员只需打开开合板11,并通过驱动电机91驱动下托板5发生转动,并且转动下端转动到与导料件8相接,这样燃料残渣能过沿着下托板5的倾斜面向下滑落,接着滑落到导料件8内,然后又从出料口7中滑出,最终达到从箱体1内被清理出来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