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726发布日期:2018-09-07 22: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属于三七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云南文山是我国三七的主产地,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和地形等要求都比较苛刻,一般种植在坡度12~15度的山坡上,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对三七的管理就显得颇为困难。目前,三七收获由于地形的原因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挖掘的方式,需要消耗的大量的劳动力,且效率低下,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七收获前的剪苗装置,可以在三七收获前将三七的地上部分清理干净,为三七收获做好准备,本装置体积小,便于操作,剪苗效率高,特别适合在三七遮阴棚下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三七剪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大大的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造价低廉,可以满足大棚内三七剪苗的要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剪苗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电机座、小支撑板、支撑架、吊耳ⅰ、支撑板和垫块,支撑板为平面支撑结构,支撑板端面上设有与支撑板垂直的固定板,固定板前端面下部设有吊耳ⅰ,固定板后端面设有电机座,电机座通过小支撑板和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板上,电机座底部设有垫块;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把手、车轮、吊耳ⅱ和销轴,位于设有支撑架的支撑板的端面上设有把手,支撑板底部均匀设有三对吊耳ⅱ,每对吊耳ⅱ通过销轴与车轮连接;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转盘、齿轮板、转盘轴、固定轴、轮齿、齿条轴、齿条轮齿和u型槽,电机安装在机架中的电机座上,电机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电机输出轴与转盘连接,转盘上设有转盘轴,转盘轴与齿轮板上部的u型槽间隙配合,齿轮板下部的轴孔与固定轴间隙配合且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上,齿轮板底部设有轮齿,轮齿与齿条轴上的齿条轮齿啮合,当电机转动时,轮齿带动齿条轴左右移动;齿条轴安装在机架的吊耳ⅰ上;

所述剪苗机构包括电线、大马达、小马达、转动轴ⅰ、主叶片剪苗刀片、转动轴ⅱ、副叶片剪苗刀片、电池组、开关和菱形架,动力传动机构中齿条轴两端均固定连接菱形架,每个菱形架上设有一个大马达和两个小马达,大马达通过转动轴ⅰ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主叶片剪苗刀片,每个小马达通过转动轴ⅱ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副叶片剪苗刀片,大马达和小马达均通过电线连接电池组,电池组安装在机架的垫块上。

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的位置处设有轴承。

所述大马达和小马达采用电线穿过电池组上的接线孔连接电池组。

所述大马达功率比小马达功率大,主叶片剪苗刀片尺寸比副叶片剪苗刀片尺寸大。

该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装置推动到三七种植的畦垄的垄沟里,启动电机开关和开关,电机输出轴开始转动,马达(大马达和小马达)的转动轴(转动轴ⅰ和转动轴ⅱ)开始转动,转盘开始旋转,带动转盘轴、主叶片剪苗刀片和副叶片剪苗刀片开始旋转,由于转盘轴卡在u型槽内,从而带动齿轮板开始左右摆动,在轮齿的啮合作用下,齿条轴开始做直线往返运动,齿条轴带动剪苗机构做直线往返运动,菱形架下方的主叶片剪苗刀片和副叶片剪苗刀片开始在工作区域内来回的进行修剪工作,在人力的推动下,对垄沟两侧的三七苗进行割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一次对垄沟两侧的三七苗进行割剪,装置的两侧均设有一个主叶片剪苗刀片和两个副叶片剪苗刀片,主叶片剪苗刀片动力足转速高,对三七苗进行初步的割剪,两个副叶片剪苗刀片主要是对主叶片遗漏的三七苗进行二次割剪,保证割剪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装置采用轮齿的啮合进行传动,能保证一个较好的传动比,使剪苗机构能够准确的在工作区域内工作,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简单,便于操作,可以根据垄的宽度对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亦可以推广到别的技术领域中去,便于大众的使用,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齿轮齿条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剪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转盘,3-固定板,4-齿轮板,5-转盘轴,6-把手,7-电机座,8-小支撑板,9-支撑架,10-固定轴,11-轮齿,12-吊耳ⅰ,13-电线,14-大马达,15-小马达,16-转动轴ⅰ,17-主叶片剪苗刀片,18-转动轴ⅱ,19-副叶片剪苗刀片,20-支撑板,21-车轮,22-吊耳ⅱ,23-销轴,24-齿条轴,25-电池组,26-接线孔,27-开关,28-垫块,29-菱形架,30-齿条轮齿,31-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剪苗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3、电机座7、小支撑板8、支撑架9、吊耳ⅰ12、支撑板20和垫块28,支撑板20为平面支撑结构,支撑板20端面上设有与支撑板20垂直的固定板3,固定板3前端面下部设有吊耳ⅰ12,固定板3后端面设有电机座7,电机座7通过小支撑板8和支撑架9安装在支撑板20上,电机座7底部设有垫块28;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把手6、车轮21、吊耳ⅱ22和销轴23,位于设有支撑架9的支撑板20的端面上设有把手6,支撑板20底部均匀设有三对吊耳ⅱ22,每对吊耳ⅱ22通过销轴23与车轮21连接;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转盘2、齿轮板4、转盘轴5、固定轴10、轮齿11、齿条轴24、齿条轮齿30和u型槽31,电机1安装在机架中的电机座7上,电机1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3,电机1输出轴与转盘2连接,转盘2上设有转盘轴5,转盘轴5与齿轮板4上部的u型槽31间隙配合,齿轮板4下部的轴孔与固定轴10间隙配合且通过固定轴10安装在固定板3上,齿轮板4底部设有轮齿11,轮齿11与齿条轴24上的齿条轮齿30啮合,当电机1转动时,轮齿11带动齿条轴24左右移动;齿条轴24安装在机架的吊耳ⅰ12上;

所述剪苗机构包括电线13、大马达14、小马达15、转动轴ⅰ16、主叶片剪苗刀片17、转动轴ⅱ18、副叶片剪苗刀片19、电池组25、开关27和菱形架29,动力传动机构中齿条轴24两端均固定连接菱形架29,每个菱形架29上设有一个大马达14和两个小马达15,大马达14通过转动轴ⅰ16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主叶片剪苗刀片17,每个小马达15通过转动轴ⅱ18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副叶片剪苗刀片19,大马达14和小马达15均通过电线13连接电池组25,电池组25安装在机架的垫块28上。

其中电机1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3的位置处设有轴承;大马达14和小马达15采用电线13穿过电池组25上的接线孔26连接电池组25;大马达14功率比小马达15功率大,主叶片剪苗刀片17尺寸比副叶片剪苗刀片19尺寸大。

实施例2

如图1至7所示,该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剪苗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3、电机座7、小支撑板8、支撑架9、吊耳ⅰ12、支撑板20和垫块28,支撑板20为平面支撑结构,支撑板20端面上设有与支撑板20垂直的固定板3,固定板3前端面下部设有吊耳ⅰ12,固定板3后端面设有电机座7,电机座7通过小支撑板8和支撑架9安装在支撑板20上,电机座7底部设有垫块28;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把手6、车轮21、吊耳ⅱ22和销轴23,位于设有支撑架9的支撑板20的端面上设有把手6,支撑板20底部均匀设有三对吊耳ⅱ22,每对吊耳ⅱ22通过销轴23与车轮21连接;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转盘2、齿轮板4、转盘轴5、固定轴10、轮齿11、齿条轴24、齿条轮齿30和u型槽31,电机1安装在机架中的电机座7上,电机1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3,电机1输出轴与转盘2连接,转盘2上设有转盘轴5,转盘轴5与齿轮板4上部的u型槽31间隙配合,齿轮板4下部的轴孔与固定轴10间隙配合且通过固定轴10安装在固定板3上,齿轮板4底部设有轮齿11,轮齿11与齿条轴24上的齿条轮齿30啮合,当电机1转动时,轮齿11带动齿条轴24左右移动;齿条轴24安装在机架的吊耳ⅰ12上;

所述剪苗机构包括电线13、大马达14、小马达15、转动轴ⅰ16、主叶片剪苗刀片17、转动轴ⅱ18、副叶片剪苗刀片19、电池组25、开关27和菱形架29,动力传动机构中齿条轴24两端均固定连接菱形架29,每个菱形架29上设有一个大马达14和两个小马达15,大马达14通过转动轴ⅰ16连接三片均匀分布的主叶片剪苗刀片17,每个小马达15通过转动轴ⅱ18连接三片均匀分布的副叶片剪苗刀片19,大马达14和小马达15均通过电线13连接电池组25,电池组25安装在机架的垫块28上。

其中电机1输出轴穿过机架中的固定板3的位置处设有轴承;大马达14和小马达15采用电线13穿过电池组25上的接线孔26连接电池组25;大马达14功率比小马达15功率大,主叶片剪苗刀片17尺寸比副叶片剪苗刀片19尺寸大。

该三七专用的剪苗装置的工作时,首先将装置推动到三七种植的畦垄的垄沟里,启动电机1开关和开关27,马达(大马达14和小马达15)的转动轴(转动轴ⅰ16和转动轴ⅱ18)开始转动,电机1输出轴开始转动,转盘2开始旋转,带动转盘轴5、主叶片剪苗刀片17和副叶片剪苗刀片19开始旋转,由于转盘轴5卡在u型槽31内,从而带动齿轮板4开始左右摆动,在轮齿11的啮合作用下,齿条轴24开始做直线往返运动,齿条轴24带动剪苗机构做直线往返运动,菱形架29下方的主叶片剪苗刀片17和副叶片剪苗刀片19开始在工作区域内来回的进行修剪工作,在人力的推动下,对垄沟两侧的三七苗进行割剪。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