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8461285阅读:1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含有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食用菌后继续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研宄领域,每年需要的食用菌菌种数以百万吨计。野生菌种的分离、纯化和栽培菌种的保存、三级扩繁、提纯复壮都需要制备母种、原种、栽培种,传统的制备母种的方法都是斜面试管种,200?500元/支,试管口为棉塞、化纤塞、硅胶塞等,很容易污染、松动、脱落,菌种量特别少,再接种时去棉塞、化纤塞、硅胶塞等不方便,很容易再污染,试管太长不方便取、接菌种,并且不能保证菌种的纯度,有无杂菌(如细菌等无色杂菌)肉眼很难判断。
[0003]在传统培养工艺中,一般都添加防霉剂、抗生素等,并且有10%左右因培养失败而报废,菌种的菌株与植物的品种一样是宝贵的资源,分离、纯化、培养、复壮在很多科研课题中是关键性技术,如种子发芽菌、冬虫夏草菌、内生菌、共生菌、肠道有益菌、土壤有益菌、病虫害的致病菌、特殊天然产物菌等,只要能分离、纯化、培养、复壮,进一步的研宄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0004]专利文献CN104012576A公开了一种养殖食用菌用的消毒剂,所述消毒剂的组分包括:以体积份计,高锰酸钾溶液2-5mL、过氧乙酸6-12mL、乙醇溶液23_28mL、二氯异氰尿酸钠7-13mL、乙二胺四乙酸钠0.5-1.2mL、去离子水40_50mL,将所述各组分在常温常压下搅拌一定时间,并分装、塑封即得到所述消毒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养殖食用菌用的消毒剂,可以对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多种食用菌菌种制培过程中会出现的杂菌有消除和预防作用;但是,其发明仅为一种消毒剂,而且处方组份复杂,其发明没有公开所述消毒剂在菌种培养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没有具体操作方案及使用效果,对已经生长杂菌的菌种进行局部消毒,不能对菌种本身和培养基消毒,与单用乙醇消毒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处理菌种本身的能力,没有事先预防、处理菌种的意义,没有改变食用菌的培养方式和过程,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该发明中除了高锰酸钾外还含有大量的其它化学物质,对于食用菌菌种而言,防霉剂、抗生素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添加、使用会影响菌种本身的健康,不利于菌种的生长。
[0005]同时,虽然现有技术报道了高锰酸钾可以用于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的消毒,但那是与甲醛溶液反应产生蒸汽用于环境、空气、器皿熏蒸消毒,与本发明有本质的区别。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0007]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全开放条件下,用含有0.3?0.8%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食用菌菌种60?120min,继续培养食用菌菌种;在浸泡过程中,每30min更换一次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避免有机物过多使高锰酸钾溶液失效,从而使消毒尽可能彻底。
[0008]本发明所述食用菌菌种包括球孢虫草菌菌种-子座、茯苓菌菌种、灵芝菌菌种、天麻发芽菌菌种、蜜环菌菌种、香菇菌菌种、平菇菌菌种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于野外采集的食用菌菌种、受污染的食用菌菌种、长杂菌的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效果尤为显著。
[0009]本发明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强氧化剂,在各行各业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杀菌谱广、杀菌力强而短暂,破坏力不强,易受有机物和还原剂的影响,见光、有机物、还原剂分解,因此,高锰酸钾溶液不残留、不持久,浓度适当时对菌种没有伤害,不必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可以添加进入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可以添加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转瓶培养时可以添加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有效期约为2小时,2小时以后自动失效。高锰酸钾溶液对细菌、真菌、病毒、病虫害等病原体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比多菌灵、代森锰锌好,而且可以作为钾肥、锰肥,环保、安全、方便,用于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材料表面浸泡消毒非常合适,应用自如,环保、安全、方便、彻底。在本发明中,将高锰酸钾用常水或蒸馏水、纯净水配制成0.3%?0.8%的高锰酸钾溶液,临用时配制,有条件的用蒸馏水、纯净水配制,没有条件或大量使用时用常水配制即可。用于菌种分离培养材料表面浸泡消毒,材料可以不经过清洗,消毒后材料可以不经过漂洗,可以连同高锰酸钾溶液一起加入培养基中。
[0010]当所述食用菌菌种为野外采集的食用菌菌种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I)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3?0.8%丙酸钠,加水溶解完全后,分装于组培瓶中,120?125°C下灭菌25?35分钟,放凉后取出,盖紧,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培养基;
[0012](2)从野外采集食用菌菌种,在全开放条件下,在5?10倍于菌种体积的0.5?0.8%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60?120min,每30min更换一次含有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结束后不使用清水漂洗;
[0013](3)在全开放条件下,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菌种接入步骤(I)所得培养基中,在15?25°C下培养5?7天,即得扩增繁殖的食用菌菌种;所得菌种的污染率低。
[0014]当所述食用菌菌种为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受污染的食用菌菌种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I)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3?0.8%丙酸钠,加水溶解完全后,分装于组培瓶中,120?125°C下灭菌25?35分钟,放凉后取出,盖紧,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培养基;
[0016](2)取受污染的食用菌菌种,在全开放条件下,在5?10倍于菌种体积的0.5?0.8%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60?120min,每30min更换一次含有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结束后不使用清水漂洗;
[0017](3)在全开放条件下,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菌种接入步骤(I)所得培养基中,在15?25°C下培养5?7天,即得;所得菌种的污染率显著降低,且菌种可以健康生长。
[0018]本发明将培养容器限定为培养瓶。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培养容器要求使用方便,从高温灭菌、通气培养、购买、运输、保存、再接种等各个环节避免杂菌的污染;要将培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杀死,对材料本身要无伤害或伤害很轻微,不残留,安全、环保,本发明选择组培瓶培养的效果优于斜面培养,量大,使用方便。
[0019]培养基中加入0.3%?0.8%的丙酸钠。在食品工业领域,丙酸钠用于面包、糕点防霉,安全无毒。在培养基中添加0.3?0.8%丙酸钠,加水加热溶解完全后,与其他半固体、固体培养基一起分装于组培瓶中,120?125°C下灭菌25?35分钟,放凉后取出,盖紧,冷却至室温后,本发明可以采用全开放式接种,也可以于接种箱内无菌接种。
[0020]如果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意外情况出现长杂菌现象,所述食用菌菌种为培养过程中长杂菌的食用菌菌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取长杂菌的食用菌菌种,在全开放条件下,在培养菌种的容器中加入含有0.3?0.4%高锰酸钾和0.3?0.4%丙酸钠的混合溶液,将菌种和培养基共同浸泡60?120min,每30min更换一次混合溶液,浸泡结束后,倒出混合溶液,继续培养,所得食用菌的含杂菌率显著降低,且菌种可以继续健康地生长。
[0022]本发明所述高锰酸钾和丙酸钠的浓度单位%的含义均为g/100ml。
[002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组培瓶代替试管斜面培养,优点很多,从高温灭菌、通气培养、购买、运输、保存、取、接菌种等各个环节避免了杂菌的污染,使用方便;2、培养基加丙酸钠,安全无毒,可以全开放式接种不长杂菌,操作方便;3、菌种不管有无杂菌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野外菌种和长杂菌的菌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安全无毒,操作方便,材料不必反复清洗,不受消毒时间的限制,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也不必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无菌滤纸吸干等复杂的操作步骤,对菌种没有伤害,可以添加进入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