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31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20的第2区间22低的位置。
[0031]带放出部24由第I导向板26(第I导向部)和第2导向板27构成,该第I导向板26安装于在上部侧板18的左侧端部固定的上部机构安装板25,而对从第2棍16延伸出来的捆扎带8的非粘着面(在图2中为朝向右侧的面)进行导向,该第2导向板27大致形成为L字形。如图3所示,第2导向板27具有第I导向片28(第2导向部)和第2导向片29 (第3导向部),该第I导向片28与第I导向板26进而与捆扎带8的粘着面相对地配置,该第2导向片29对在第I导向板26与第I导向片28之间经过的捆扎带8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接近侧壁17侧)进行导向。
[003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捆扎装置I中,构成为:通过用手指操作捆扎带8而使捆扎带8向侧方(捆扎带8的宽度方向)滑动,从而捆扎带8被从带放出部24的一侧的开口部30、换而言之从以使第2导向片29面向正面的方式开口的开口部30插入带放出部24内。另外,为了使捆扎带8容易向带放出部24内插入,而在第I导向片28的开口部30侧端部设有大致形成为L字形的第3导向片31。另外,图2中的符号32为带返回防止板,为了防止捆扎带8从第2辊16向第I辊15向右方向移动(返回),该带返回防止板与捆扎带8的非粘着面接触。
[0033]捆扎装置I具有对捆扎带8的对接部33 (参照图9)进行加压而使之压接的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具有:安装于第I导向板26的第I压接板34(第I压接部件);和设置于第2臂5的顶端部的第2压接板35 (第2压接部件)。在第I压接板34的下部端面形成有按压面,该按压面形成为第I臂4的顶端部侧、换而言之带放出部24侧开口的沟形。另一方面,接受第I压接板34的按压面的第2压接板35的受压面形成为长方形,在受压面的中央设有棱孔37,该棱孔37用于接受后述的压带板36的顶端的凸部。
[0034]压带板36固定于可动板38,该可动板38由第I压接板34导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该可动板38由压缩螺旋弹簧(图示省略)向下方向施力。而且,压接机构构成为,通过由第I压接板34的沟形的按压面与第2压接板35的受压面对捆扎带8的对接部33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对捆扎带8的对接部33进行压接而将其订起来。另外,通过从捆扎带8的对接部33之上使压带板36下降而使压带板36的顶端的凸部突入第2压接板35的棱孔37内,从而能够牢固地把持捆扎带8的对接部33。另外,由压带板36产生的对捆扎带8的把持力,能够通过对可动板38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的弹簧力来调节。
[0035]捆扎装置I具有将卷绕于被捆扎物7的捆扎带8的对接部33 (压接部)附近切断的切断机构。如图3所示,切断机构具有形成有锯齿而固定于切断刀固定板39的切断刀40。而且,切断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切断刀40以与后述的托带板41的配置有第2压接板35侧相反侧的面相擦而过的方式下降(参照图10),从而由压带板36把持的捆扎带8的对接部33的附近被切断刀40切断。
[0036]捆扎装置I具有把持从卷筒带12被拉出的捆扎带8的顶端部的带按压机构(带保持部)。带按压机构原样采用了公知技术的构造,如图3、图4所示,包括:固定于上部机构安装板25的操作板43 ;固定于第2压接板35的托带板41 ;插入下部机构盖44而可由操作板43操作的可动板45,该下部机构盖44固定于第2臂5的顶端部;和压带板46,插入下部机构盖44而与可动板45的动作联动从而约束/释放其与托带板41之间的捆扎带8。
[0037]关于带按压机构,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容易理解,在捆扎时若由操作板43将可动板45向下方向推,则这成为触发,压带板46为了约束捆扎带8而进行动作,顶端部啮入压带板46与托带板41之间的捆扎带8,由此捆扎带8受到约束。另一方面,在捆扎带8的切断时,若由操作板43将可动板45向下方向推,则这成为触发,顶端部啮入捆扎带8的压带板46从捆扎带8中拔出。另外,如图4所示,在托带板41设有槽42,该槽42用于接受压带板46的顶端部。
[0038]如图4所示,捆扎装置I具有第3带盖47,该第3带盖47提供铰链48能够开闭地安装于第I臂4的侧壁17的上端部而构成第I臂4的上部(顶板)。而且,在捆扎装置I中,通过使第3带盖47围绕构成铰链48的金属制的轴49转动从而成为第3带盖47打开的状态(参照图4),由此形成为出现了带路径20的第2区间22及第3区间23 (参照图2)的构造。另外,在图3、图4中,第3带盖47分割为覆盖带路径20的第2区间22的部分与覆盖第3区间23的部分,但也可以构成为一体。
[0039]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40]在这里,对使用上述捆扎装置I将例如葡萄蔓与棚架捆扎起来的情况进行说明。这样,在被捆扎物7为农作物的情况下,作为捆扎带8优选,不会附着于被捆扎物7且具有较高的自粘力的自粘粘着带。更具体地说,捆扎带8所要求的性能为,依据JISZ0237所规定的对不锈钢试验板的粘着力试验,对不锈钢试验板的180°剥离粘着力小于2.0N/10mm,对接所产生的自粘力为6.0N/1Omm以上。
[0041]在这里,自粘力为剥离角度为90°下的剥离粘着力,温湿度、试验速度、压接条件等试验条件依据JISZ0237而定。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那样,所谓对接为是相同粘着带的粘着剂彼此贴合。进一步,捆扎带8优选具有通过吸收光能而在经过一定期间后脆化的光分解性。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捆扎带8使得其在氙光线照射试验中若超过200小时则脆化。另外,因为要求较高的自粘力,所以优选橡胶系粘着剂,但无意限定于此。
[0042]首先,将第I带盖14(带盖)打开而在带收纳部11的上部形成开口。从该开口插入卷筒带12 (安装于带卷筒的卷绕状的捆扎带8)而将卷筒带12装配于卷轴13 (带支撑部)。接下来,在将第I带盖14与第3带盖47打开了的状态下,从卷筒带12将捆扎带8拉出,使被拉出的捆扎带8经由第I辊15、第2辊16而经过带放出部24。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捆扎带8的顶端部向侧方(捆扎带8的宽度方向)滑动,而将捆扎带8的顶端部从带放出部24的第I导向板26与第2导向板27之间的开口部30插入,由此,能够使捆扎带8易于经过带放出部24。
[0043]另外,如图2所示,在使捆扎带8的顶端部经过带放出部24后,将包括第I带盖14与第3带盖47在内的所有盖关闭。接下来,握紧图2所示的状态的捆扎装置I的一对杆2、3,而使一对臂4、5围绕支点6转动(关闭动作)。众所周知,在一对臂4、5到达关闭动作的转动端位置(参照图5)后,一对杆2、3会稍稍返回,从而如图6所示,带按压机构(带保持部)的压带板46的顶端部从捆扎带8的上突入托带板41的槽42中。由此,捆扎带8的顶端部被把持在压带板46与托带板41之间。
[0044]接着,一对杆2、3返回到打开动作的转动端位置(参照图7),从而如图7所示,从卷筒带12被拉出的捆扎带8在一对臂4、5之间、换而言之在带放出部24与带按压机构之间被拉紧。进一步,通过使捆扎装置I从图7所示的状态向被捆扎物7移动,从而如图8所示,由被捆扎物7将在一对臂4、5之间拉紧的捆扎带8推向支点6,从而将被捆扎物7诱导到一对臂4、5之间。
[0045]接下来,从图8所示的状态起握紧一对杆2、3。由此,在图9所示的一对臂4、5即将到达关闭动作的转动端位置(参照图10)之前的定时,压带板36的顶端的凸部从捆扎带8的对接部33之上突入第2压接板35的棱孔37,其结果,卷绕于被捆扎物7的捆扎带8的对接部33由压带板36牢牢地把持。而且,在图10所示的一对臂4、5到达关闭动作的转动端位置的定时,捆扎带8的对接部33在压接机构的一对压接板34、3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