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种机构和真空取籽播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57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弹簧压紧滑块,使闭气块始终与吸籽盘紧密贴合,保证闭气块将吸气孔封闭时的气密性,避免由于闭气块磨损导致的密封效果变差,并且,滑块在滑道内滑动可以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闭气块位置不当引起的密封性较差或挤压吸籽盘使其损害,既能使闭气块始终与吸籽盘紧密贴合,又不会挤压吸籽盘,闭气块的压力不足以使吸籽盘变形损坏,不需要时刻调整闭气机构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盖板与种子进料管之间转动连接,二者无法分离,需要使种子从种子回收口排出时,只需要将盖板的与种子进料管卡合的一端与种子进料管分离即可,盖板的卡合端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盖板基本处于竖向方向上,种子可以顺利流出;由于盖板始终无法全部脱离种子进料管,因此盖板始终被挂设在种子进料管上,不需要人工取下放置,因此盖板不容易丢失;需要将种子回收口封闭时,只需要使盖板的卡合端与种子进料管卡合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放种机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的盖板的横截面剖面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真空取籽播种装置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5为图3的气腔体主视图;
[0033]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0034]图7为图3的吸籽盘侧视图。
[0035]罩壳101 ;取籽腔102 ;放种腔103 ;种子进料管104 ;种子回收口 105 ;盖板106 ;气管轴107 ;气腔体108 ;吸籽盘109 ;通气孔110 ;第一阶梯孔111 ;第二阶梯孔112 ;第三阶梯孔113 ;第四阶梯孔114 ;固定盘115 ;第一轴承116 ;第二轴承117 ;油封118 ;吸气孔119 ;固定架120 ;闭气块121 ;滑道122 ;滑块123 ;复位弹簧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真空取籽播种装置包含用于提供种子的放种机构,放种机构包括罩壳和种子进料管,种子通过种子进料管进入到罩壳内的取籽腔内供吸籽盘吸附。一般情况下,放种机构可以用于多个种类的种子的播种,当播种完毕或需要更换种子时,需要将种子从取籽腔中完全排出,因此需要在种子进料管的底端设置种子回收口,并通过盖板封闭,保证在正常播种时种子不会从种子回收口处流出,现有的盖板一般为插板的形式,进行种子回收时需要取下插板使种子回收口露出,插板容易乱放导致丢失等情况,并且插拔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0037]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种机构和真空取籽播种装置,通过将盖板与种子进料管转动连接,盖板打开时始终不会脱离种子进料管,进行种子回收时直接将卡合的部分分离即可,回收完毕后将二者卡合,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避免盖板的乱放或丢失。
[003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放种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盖板的横截面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放种机构,包括罩壳101,罩壳101的一侧设置有取籽腔102和放种腔103,取籽腔102和放种腔103的位置可以为:取籽腔102位于罩壳101的下方、放种腔103位于罩壳101的上方,当然,取籽腔102和放种腔103的位置也可以调换或设置在其他不同的位置;罩壳101的取籽腔102内放置有许多种子,放种腔103内一般会设置有接种盒及拨籽机构,该拨籽机构可以为硬拨机构或软拨机构,拨籽机构将该处的种子拨落至接种盒内,接种盒内的种子通过鸭嘴被排出播种在土地里。
[0040]如图1所示,罩壳101的远离取籽腔102的一侧设置有种子进料管104,种子进料管104与取籽腔102连通;种子进料管104可以为种子进入取籽腔102提供通道,确保取籽腔102内时刻有种子供吸取。
[0041]如图1所示,种子进料管104的底端设置有种子回收口 105,种子回收口 105通过盖板106封闭,盖板106的一端与种子进料管104转动连接,盖板106的另一端与种子进料管104卡合;进行种子回收时直接将卡合的部分分离即可,回收完毕后将二者卡合,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由于盖板106始终与种子进料管104连接,因此,盖板106不会丢失。盖板106的与种子进料管104转动连接的一端定义为转动端,盖板106的与种子进料管104卡合的一端定义为卡合端。
[0042]通过将盖板106与种子进料管104之间转动连接,二者无法分离,需要使种子从种子回收口 105排出时,只需要将盖板106的与种子进料管104卡合的一端与种子进料管104分离即可,盖板106的卡合端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盖板106基本处于竖向方向上,种子可以顺利流出;由于盖板106始终无法全部脱离种子进料管104,因此盖板106始终被挂设在种子进料管104上,不需要人工取下放置,因此盖板106不容易丢失;需要将种子回收口 105封闭时,只需要使盖板106的卡合端与种子进料管104卡合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43]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盖板106与种子进料管104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盖板106的靠近取籽腔102的一端为卡合端,盖板106的远离取籽腔102的一端为转动端;第二种是如图1所示,盖板106的靠近取籽腔102的一端为转动端,盖板106的远离取籽腔102的一端为卡合端。其中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盖板106打开时,从盖板106的转动端到卡合端倾斜,盖板106具有一定的坡度,种子可以顺着盖板106落下,不会导出洒落,并且由于种子进料管104的一端为弯管,盖板106也可以为弯曲状,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盖板106打开时,盖板106与种子进料管104之间的夹角较大,种子可以做类似于抛物线运动不会被阻挡,方便种子流出。
[0044]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种子进料管104的靠近取籽腔102的一端为弯管,弯管使得种子可以全部顺利滑落至取籽腔102内,不会留在种子进料管104的底部;盖板106为弧形,盖板106顺着种子进料管104的弯曲方向进行弯曲,盖板106打开时,盖板106的弧度由转动端到卡合端的弧度逐渐减小,有效降低种子的滑落速度,确保种子顺利流出,不会发生飞溅到处散落的现象、便于收集。为了使种子可以更加顺利地流出不散落,如图2所示,盖板106为溜槽式,优选为盖板106的横截面为“U”形或圆弧形。由于盖板106为溜槽式,溜槽是指盖板106的横截面为弧形、“U”形等非平面形状,盖板106的横截面的最低端为中间部分,盖板106的边缘部分有效阻挡种子散落,种子会向盖板106的中间凹陷处靠拢并落下,种子顺着盖板106落下时不会到处散落,便于种子的收集。
[004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真空取籽播种装置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的气腔体主视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图3的吸籽盘侧视图。如图3-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真空取籽播种装置,包括气管轴107、气腔体108、吸籽盘109和实施例1提供的放种机构。
[0046]如图3所示,气管轴107为管状,气管轴107的一端设置有四个设置在气管轴107四周的通气孔110,通气孔110贯穿气管轴107的侧壁;气管轴107为中空结构,风机等设备高速运转产生吸力,可以通过气管轴107的通气孔110抽取空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风机可以选用机械式风机或电风机等。
[0047]气腔体108套设在气管轴107的外侧,气腔体108和气管轴107之间转动连接,气腔体108可以以自身轴心线为转动轴在气管轴107的外侧转动,从而带动吸籽盘109转动,气管轴107、罩壳101和闭气机构相对固定无法转动。
[0048]传统的气腔体108与吸籽盘109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二者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并漏气,造成空腔内的负压降低,吸气口难以将种子牢固地吸附,种子容易掉落导致漏播等现象;如图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