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系统的建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52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病毒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系统的建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病毒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系统。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用于医药的新生物分子的发现和设计。根据Freedonia研究组的资料(www.freedoniagroup.com),药物和生物制品中生物技术的份额到2002年将达到13%。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www.bio.org)的报告指出美国FDA近5年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的数量超过过去13年的总和,仅1999年就达到了22种。目前在市场上已有近100种生物技术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和常见病,另有约350种生物药物处于临床试验的晚期。在制药工业上,新技术的创新将愈来愈显得重要和有前景。生物制药的种类将继续增加,用于预防和治疗的病种将会扩大,包括传染病、自家免疫性疾病以致癌症和神经系统疾患。
但是,迄今国内外生物制品与药品生产系统只能做到无菌和热源合格。产品质量控制除使用质量合格的注射用水,制品纯度、制品活性外,仅从无菌角度进行检测,在某些特殊产品进行特定病毒的检测;还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对病毒污染进行有效监控和对半成品、成品进行普遍性的常规无病毒检测。
目前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第一,随着人类基因组工程的进展,已经发现在人类基因组中有233条细菌基因和约400-500条反转录病毒基因序列,这些病原体基因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究竟对健康带来什么后果,不得不引起病毒学家的深思和生物制品和药品厂家的关注。
第二,世界疯牛病的流行,对朊病毒引起普遍重视,朊病毒与人类早老痴呆及脑海绵状病变有关。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不含核酸,100℃不能灭活。因此,如何去除和检测朊病毒给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者又出了难题。
第三,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今传染病占全球死亡病因之首位,在美国占第三位。(2001年5月15日出版的″Genetic Engineering News″)。21世纪又要回到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时代。
第四,病毒感染是一种分子感染,除了能引起人类许多严重急性传染病外,常引起人类的持续性感染,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一些DNA病毒和带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的基因还可插入人的基因组中。
第五,美国NIH将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乳头瘤病毒(HPV)列为16种致癌物质的成员,是在任何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需排除的。
第六,病毒无处不在,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源、血源、虫媒、组织器官移植或接触等方式广泛传播。已有报道,非洲的尘埃云层可携带微生物飘过大西洋对美洲大陆的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形成威胁(U.S.Geological Surveyhttp//www.usgs.gov)。带有微生物的尘埃在5-7天的飘浮过程中由于云层阻挡了紫外线的照射而受到保护。在扬尘天气一夸脱(quart)(1/4加仑,946ml)空气平均带有158个细菌,213个病毒和201个荧光细菌,而在晴朗天气则平均为18个细菌,18个病毒,无荧光细菌。
第七,目前所知,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毒至少有544种,对人有致病性的新病毒还在不断增加,自1973年以来发现了17种对人致病的新病毒。1999年Sandstrom等从与非人的灵长类动物接触的人中分离出一种泡沫病毒(spumavirus),属反转录病毒科(美国专利5,882,912)。这些由美国鹿鼠携带的出血热病毒引起美国和英国肺型出血热的流行,由黑线姬鼠和褐色家鼠引起我国的肾型出血热,该病毒可通过感染动物的排泄物,经空气传播。
虽然去除病毒要比去除细菌困难得多,但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可能对生物制品和药品进行病毒质控。本发明根据生物制品类型的不同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特点初步研究建立了一种无菌、无热源、无病毒的“三无”生物制品生产体系,以提高我国生物制品和药品的质量,保障人类健康。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无病毒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的概念由于病毒本身的特点,“无病毒”的概念是相对的。目前尚不可能建立一种病毒学绝对安全的产品生产体系。检查不出病毒不能解释为没有病毒或其基因元件的存在。有病毒存在而检测不出来的因素很多,包括第一,缺少敏感的检测方法。即使使用较敏感的PCR方法,PCR阴性也不能确切说明产品中完全去除了病毒(感染性或无感染性),因为这有样本大小和方法敏感性问题。Hilfen-haus等证明,对100-mL样本容量,PCR试验的检出量极限为100个病毒颗粒/mL,当这批10L的产品中尚有106个病毒颗粒时,PCR仍为阴性结果。因此,取出样本直接进行试验,结果证明为无病毒,仍不能得出在终产品中无感染性病毒颗粒的结论。
第二,在血浆中感染性病毒被中和抗体所掩盖;第三,病毒的高度多样性。新病毒不断出现,原有病毒经常变异,未知病毒变种的组织嗜性不清楚,难以及时建立特定病毒的检测方法。对每一类病毒需要特殊的检测方法;因此,对某种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无病毒的标准是不同的,需要根据病毒学的研究,制订相应的无病毒质控标准。
一种生物制品和生物药物在临床上接受的程度要根据其危害性评估和分析以及对其现实的和可能的危害性的处理方案,这包括危害性评价,危害性减少的程度,危害性控制策略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危害性评估涉及病毒污染的本质,是事实上的污染,还是仅在理论上可能有污染,以及污染病毒的致病性问题。不同的制品,考虑其危害性是不同的,有些生物制品,已经过充分的鉴定,病毒污染常常是理论上的;而有些生物制品如传统的血液制品,病毒污染明显存在,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HIV等。
评价病毒的致病性也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在血浆中低水平的病毒是绝对禁止的,所有病毒污染的原材料必需严格检疫。在使用细胞系制备生物制品时,如含有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水平在106-109颗粒/mL(电镜观测)的CHO细胞仍可接受作为细胞源,理由是这些病毒颗粒是无感染性的。二.无病毒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的标准至于在终产物中清除了多少病毒,才是安全的,即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需要将病毒清除到几个对数以下。目前,这一安全的限度标准是很难简单确定的。整个生产流程不仅要清除事实上已污染的病毒,如血液制品中携带的病毒,还要清除不能测出的潜在的病毒污染源或新病毒的污染。鉴于这样的要求,清除病毒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估计生产流程清除已知污染病毒的能力;二是要估计清除未知的、潜在的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一般地说,生产过程必需确证能有效地去除或灭活在原始材料中估计污染病毒滴度的3-5个数量级病毒。对一些已知有病毒污染的产品,如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必需要测定在一定剂量生物产品中理论上的病毒量。因此,对CCL-产品,估计其病毒量要根据生物学方法(如感染性和反转录酶)和形态学检查(电镜)。
关于那些病毒要包括在清除病毒的评价范围之内,生物制品管理条例文件和其它参考文献都有详细讨论。一般地说,清除那些因子是基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危险因子的估计。考虑的因子包括原始材料,如缺乏种属屏障的的人源化细胞比其它哺乳动物细胞系,更具有危险性;在原始材料中的多样性程度,如从细胞库中生产的血浆制品;以及生产过程,如病毒清除能力,清除病毒的特殊步骤。
FDA-ICH文件中说,“在通常情况下,确证终产品中缺少感染性病毒不仅是单独直接进行试验,监测病毒的存在,还需要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纯化方案是能够去除或灭活病毒的。”多方位的去除和灭活病毒方案是可取的,它比单一步骤更为有效。三.当前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生产过程的现实情况和病毒污染的可能来源从病毒污染来源的可能性来进行分类,当前(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制造可分为三类第一,不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的,也不含上述细胞、组织或器官成分作为保护剂的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这包括大部分人工合成药,包括寡核苷酸药物,如CMV反意核酸;大部分采用充分鉴定的真菌,细菌(如大肠杆菌K12系)和酵母(如酿酒酵母)来生产的抗生素,部分不添加人白蛋白作为稳定剂的基因重组药物,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重组干扰素等。
这类药物的普遍性生产流程是用纯净水进行产品的分离、提取,再用高温维持的蒸馏水管道输送到终端对原液进行灌装配互,最后进行膜过滤除菌后分装或冻干。从原则上讲,不论是蒸馏法,还是反渗透法制备的纯水均可完全去除细菌以及大部分病毒,但是,依然存在有容器和空气病毒污染的问题。
第二,虽不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但用人白蛋白等生物原料作为添加剂的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这包括大部分基因重组药物,如重组干扰素α1b,α2a,α2b,αcon,β,γ,重组G-CSF,重组GM-CSF,重组IL-2/17Cys,IL-2/17Ser,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IL-11,重组IL-2-白喉毒素,重组EGF,重组牛bFGF,重组降钙素等。
这类药品除上述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外,主要是添加剂的病毒污染。
第三,使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这类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最大,是控制病毒污染的重点。其中又分为三种情况
1.使用人和动物细胞进行生产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如大部分细胞培养(CHO细胞,VI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人和动物原代细胞等)生产的疫苗、药物和基因治疗产品。
2.用动物组织、器官生产的药物。如纯化鼠脑出血热疫苗,鸡胚尿囊流感疫苗。
3.直接从动物细胞、组织、器官提取的生化制剂。如人用猪胰岛素,肝细胞生长因子,人白细胞干扰素等。
生产过程病毒污染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从空气、水、细胞系到各种操作以及在生产和纯化流程中的添加物。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有1.空气、水源污染在目前(生物)药物的生产过程中,人工操作的比重很大,每个生产步骤从空气、水和容器污染病毒的可能性均很大;蒸馏水高温维持超过一定时间仍可出现热源,热源是Gram(-)杆菌的菌壁脂多糖,这说明微生物污染的机会是相当普遍的。就在百级洁净度的环境下也难保证高效过滤器能造成无病毒环境。因为高效过滤器不能阻挡钠米大小的病毒颗粒。朊病毒是蛋白质,耐高温,更难于去除。
2.产品制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进行膜过滤除菌后,除菌后分装或冻干成终产品,而目前所用的除菌装置,尚未考虑去病毒。病毒、类病毒是纳米颗粒,一般除菌器不能去除。
3.细胞系是病毒污染的重要来源。例如,连续培养的细胞系(CCLs)曾被广泛应用和检定,污染的病毒常不产生细胞病变,而是慢性病毒或隐性病毒。CCLs相关的反转录病毒是有感染性的,有致癌的危险性。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的小鼠细胞系,已强调了有可能传播动物病毒的危险性。一种常用于单抗生产的CHO细胞能携带汉坦病毒。从B淋巴细胞来源的人源化细胞系有可能携带反转录病毒,肝炎病毒,人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此外,细胞系或转化细胞系常用某种病毒因子来建立的(如EB病毒或仙台病毒),病毒的影响应予充分考虑。
5.通过生产和纯化流程污染病毒。病毒的污染可以是外源性的,通过添加剂或生产流程。细胞系常培养在含有5-10%或2-4%血清的培养液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已被鉴定为牛血清中最为常见的污染病毒。可能的污染还有呼肠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牛副流感病毒3(PI-3),牛白血病病毒和牛多瘤病毒。用于细胞培养的猪胰蛋白酶常有可能污染有猪微小病毒。当然可以选择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培养细胞的生长液,但无血清培养基和不添加哺乳动物产品培养基不是同义的。无血清培养基常添加来源于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如胰岛素,转铁蛋白。同样,一种化学合成的培养基添加有重组生长因子,后者是在有血清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无蛋白这一名称可不含蛋白,但可含有滤过性蛋白水解物。纯化过程也可污染病毒。例如,采用单抗亲和层析可增加外源病毒的污染的可能性。病毒污染的其它来源还可能是GMP生产环节的某些缺陷,从生产环境或人员导至病毒污染。
所以,外源性病毒污染是多样的,下列是某些病毒污染的来源例举,可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
用于诱导表达编码目的蛋白的特殊基因的病毒。例如EB病毒,仙台病毒和其它诱导病毒。
● 在生产过程中的试剂和添加物,例如血清,培养基,胰蛋白酶,生长因子和其它添加物,污染有牛腹泻病毒,感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副流感病毒3等。
● 在纯化过程中的试剂,例如单抗亲和层析柱等,可污染来自单抗的病毒和来自大量多克隆抗体的未知病毒。
● 用于产品配互的赋形剂、稳定剂,例如血清和人白蛋白。可污染的病毒包括乙型肝炎,微小病毒B-19等。
● 在生产流程中的设备和人员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例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目前证明清除病毒的生产规程和条例是基于下列2个因素1.历史上发生过的病毒污染事故;2.由于缺少有效的检测所有病毒的方法,要保证完全无病毒是有限的、相对的。
历史上发生过的病毒污染事件某些主要是由于病毒不完全灭活,诸如某些疫苗污染感染性病毒,如polio疫苗,狂犬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病毒培养系统污染的内源性污染,如polio疫苗污染SV40,黄热病疫苗污染禽白血病病毒(ALV),SV40和ALV在相应的宿主中是有致癌潜能的。幸运的是,流行病学回顾调查研究,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增加。其它病毒污染的事件是由于产品中加有被污染的赋形剂或稳定剂造成的,如污染有HBV的血清用于黄热病疫苗的稳定剂,最近,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重组VIII因子的稳定剂,从而污染了人微小病毒B19。
上述的病毒污染事件均不是由于在生产流程的某个环节上疏忽所引起的,仅由于在当时缺少敏感的诊断方法或生产流程中指标有小的改动。疫苗相关的医源性意外事件现已明显下降,但是,现在尽管有供体的筛选和清除病毒的方案,血浆来源的凝血因子(VIII因子,IX因子)仍有发生污染HIV、肝炎病毒和微小病毒。虽然细胞培养液有外源性病毒污染,但幸运的是目前尚无从这些产品中传播病毒的报道。有关接种生物制品相关的医源性病毒污染事故例举见这些病毒污染不能通过传统的除菌滤器来去除;因此,每生产批号病毒污染的可能性要充分估计。四、目前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去除病毒污染的方法通过常规的加工工艺和纯化步骤也可偶然地清除病毒。在生产流程中,根据其大小,电荷,密度,结合能力和其它病毒与产品之间的不同,通过沉淀,亲和,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疏水性作用,混合型层析等均可物理地从产品中去除病毒。在生产过程中也可通过pH的作用而灭活病毒,蛋白质用低pH缓冲液中从层析柱中溶离出,还有用于纯化过程的试剂能灭活病毒。重组α型干扰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某些灭活病毒的方法学是可行的,这包括加温灭活、光化学法、UV照射、化学物质如β-propiolactone和辛酸(caprylate)、溶剂-去污剂等。去除病毒的方法包括过滤、层析分离、分离成不同的部分。联合方法如UV照射加β-propiolactone处理、用补骨脂素(psoralens)联合长波紫外照射(UVA)。新的灭活病毒的方法常针对有膜病毒,如生物表面活性剂和Inactines,还有应用加压循环技术。近年来,有些来源于动物和人的组织或血液制品采用了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1.日本人Ueno等人(美国专利6,194,192 February 27,2001)描述了采用来源于棕色海藻(brown algae)或海黄瓜(sea cucumber)的含有硫酸海藻糖的多糖(fucoidan,fucoidin和fucan)或其降解物固定在载体上(凝胶,或颗粒,或薄膜,活中空纤维)来纯化或去除生物制品中去除病毒的方法。所有化学物质均是药典所允许的。2.Van Holten等(美国专利6,096,872 August 1,2000)采用纳米滤器清除病毒制备高度纯化的无病毒的免疫球蛋白特别是抗D免疫球蛋白。3.Horowitz等(美国专利5,981,163 November 9,1999)采用照射技术灭活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如红细胞)可能存在的病毒,而不破坏原有生物物质的生物活性。4.Eib等(美国专利5,864,016 January 26,1999)采用无毒性溶剂的去污剂处理血液产品,结合加温处理以去除病毒。作者采用AIDS病毒或Sindbis病毒模型。5.Karges(美国专利5,723,123 March 3,1998)描述了一种无病毒污染的凝血酶的制备方法。6.Eibl等(美国专利5,733,885 March 31,1998)描述了一中去除生物制剂或药物制剂中污染病毒的方法即在生物制剂中加入两性物质加温灭活病毒,原有的生物学活性至少可保存50%。7.Malchesky(美国专利5,932,171常August 3,1999)采用电泳液产生的阴极电解液和阳极电解液的消毒仪器来进行医疗器械的消毒。
上述方法大都针对来源于血液制品或人和动物组织来源的制品进行去除病毒的处理。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不保证能去除所有病毒包括朊病毒;第二,不能保证被处理制剂的生物学活性不受影响;第三,不是普遍针对所有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五、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由上可见,建立无病毒、无细菌、无热源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首先要解决如下2个关键问题1.建立一种从水、空气、原材料中去除各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的通用性技术。
2.建立一整套检测水、空气、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中各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的通用性技术。
据此,本发明的内容为(一)建立从水中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的水源是无菌、无病毒(包括朊病毒)的。
(二)建立从空气去除任何病毒(包括朊病毒)的装置。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百级高效过滤器可造成无菌、无病毒的微环境。
(三)建立可以在生物制品生产线的全过程中监控病毒污染的技术和生产线模型装置。
(四)建立从水、空气、血液、生物制剂和药品的半成品和成品中检测主要病毒群的新技术。
(五)建立“三无”产品的质控标准。六、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方法建立无病毒、无菌、无热源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系统的技术路线,是依据上述不同类型产品来决定的。
第一,不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的,也不含上述细胞、组织或器官成分作为保护剂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1.建立检测生产菌(真菌包括酵母、细菌)噬菌体的敏感方法,以保证生产菌种是无病毒污染的。
2.除有保温蒸溜水系统外,对一些不能高压灭菌的溶液进行去病毒处理,建立去除水源病毒的装置基本原理是用物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全部有胞膜和无胞膜病毒以及朊病毒。研究去除病毒效果的报告病毒为polio-1(疫苗株),CoxB6,人乳头瘤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人腺病毒,人疱疹病毒,朊病毒。将定量的上述报告病毒加入蒸馏水中,通过上述装置,以最敏感的单一病毒检验法以检验去病毒的效果。其中polio-1(疫苗株),CoxB6采用敏感细胞进行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保守DNA序列进行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采用鸡胚尿囊分离技术;人腺病毒,人疱疹病毒采用敏感细胞进行检测;朊病毒用ELISA法检测(需再考虑)。浓缩水装置10升/1毫升。以保证生产全过程的用水是无病毒的。
清除病毒的效力是以病毒滴度减少的对数单位(log10)来表示(LTR),即在处理前每单位体积样品中的病毒浓度与处理后每单位体积样品中的病毒浓度之比来表示。一般地说,清除病毒少于1个对数,认为是方法本身的差异,该方法无显著意义。
3.建立从大面积空气中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特种高效过滤器可造成空气中无菌、无病毒环境,以便用于局部配互和分装。去除空气病毒的装置的基本原理是物理方法。可以去除空气有胞膜和无胞膜病毒以及朊病毒。研究去除病毒效果的报告病毒为polio-1(疫苗株),CoxB6,人乳头瘤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人腺病毒,人疱疹病毒,朊病毒。将定量的上述报告病毒加入定量空气中,通过上述装置,以最敏感的单一病毒检验法以检验去病毒的效果。其中polio-1(疫苗株),CoxB6采用敏感细胞进行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保守DNA序列进行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采用鸡胚尿囊分离技术;人腺病毒,人疱疹病毒采用敏感细胞进行检测;朊病毒用ELISA法检测。浓缩空气装置10升/1毫升。
4.用生物材料(血清或白蛋白)作为产品的添加剂,或所有添加剂为无病毒、无细菌、无热源的材料。
5.在上述1-3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病毒污染质控标准。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
6.在上述1-3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通用性检测用病毒芯片(代表500多种病毒),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常规性病毒检测。包括所有对人致病或潜在致病的病毒如polio-1-3型;CoxA和B;ECHO病毒;人乳头瘤病毒L1保守序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鼻病毒保守序列;人腺病毒保守和人疱疹病毒基因保守区;朊病毒另行采用ELISA法检测。
7.利用上述技术建立封闭式生产系统,即“三无”生产线模型装置,验证上述技术的可靠性。按照本研究的设计,向国外厂家订货。
第二,虽不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但用人白蛋白等生物原料作为添加剂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1.除上述1-7条外,建立去除添加剂中病毒的装置,基本原理是物理方法。
2.根据添加剂品种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建立针对性病毒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
3.结合当时病毒流行情况,建立特种病毒的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
(同第一,其实作为添加剂的人白蛋白等生物原料的生产流程最终也涉及“三无”)第三,使用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制备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1.除上述1-7条外,建立去除动物细胞、组织或均浆中病毒的装置,基本原理是物理方法。
2.根据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种类,建立针对性的人和病毒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
3.用于基因治疗的细胞产物,根据特殊情况,特殊要求。一种理想的清除病毒的方法应具备下列特点1.灭活或去除病毒滴度的能力要高,同时产品回收率要高;2.所选择的方法不改变产品的生物学成份和产品的质量;3.灭活或清除病毒的机制是清楚的;4.所用方法可以升级提高的,并符合生产流程要求;5.所用方法可用于多种产品,即方法具有普遍性;6.所选择的方法不再有污染的可能。
选择特殊清除方法的可靠性要根据产品的特性来确定如蛋白质的大小,它的构象,对热或其它灭活方法的稳定性;潜在污染病毒的特点如病毒大小,稳定性,是非有特殊的大分子,如脂质膜等。
十分明显,含有感染性或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的原料不能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血液制品厂家常规要检查血浆的来源是非污染有HIV、HCV和HBV。自1999年7月起,要用核酸扩增技术(NAT)来检测HCV-RNA。同样,生物技术工厂所用的细胞系要系统检查其一致性和纯度,以及感染因子的存在。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病毒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制品生产流程为全封闭管道式生产,具有从水(或其它溶液)中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的溶液是无菌、无病毒的;具有从空气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局部用的高效过滤器可造成局部无菌、无病毒环境;具有监控病毒污染的方法,可以从水、空气、血液、生物制剂和药品的半成品和成品中检测主要病毒群的病毒芯片及相应仪器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设计的从水(或其它溶液)中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有保温蒸溜水系统外,对一些不能高压灭菌的溶液进行去病毒处理,建立了去除水源病毒的装置基本原理是用物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全部有胞膜和无胞膜病毒以及朊病毒。并包括浓缩水装置10升/1毫升。
3.根据权利要求1设计的从大面积空气中去除任何病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去除空气病毒的装置的基本原理是物理方法。可以去除空气中有胞膜和无胞膜病毒以及朊病毒。以确保用于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特种高效过滤器可造成空气中无菌、无病毒环境,以便用于局部配互和分装。
4.根据权利要求1设计的监控和检测主要病毒群的病毒芯片及相应仪器和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病毒DNA序列同源性设计的多种病毒检测的多组合DNA芯片和设备,并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相连接,可直接用于检测病毒存在的可能性。
5.根据权利要求1建立的可以在生物制品生产线的全过程中监控病毒污染的技术和生产线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模型装置以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线为基础,进行全管道封闭式的设计,并包括上述权利1,2,3,4所提的所有防止、去除和检测病毒污染的设备和仪器,可直接用于验证特定生物制品生产线去病毒和生产的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建立的不同类型生物制品和/或特定生物制品的质控标。其特征在于依据不同类型产品来决定建立针对性的病毒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并结合当时病毒流行情况,建立特种病毒的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
全文摘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的质控要求主要是无菌、无热源;对病毒污染,除特定病毒外,尚无无病毒的普遍要求和相应的质控手段。本发明旨在建立生物制品和药品的无病毒生产规范及质控标准。无病毒生产规范则包括有效地在原材料(水等)和生产流程中(空气,设备,人员等)去除或/和灭活病毒的装置及监控病毒污染的技术和设备;质控标准则主要针对半成品和成品中病毒潜在存在的检测标准和量化的具体要求。这对提高生物制品和药品的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将起重大作用。
文档编号C12Q1/04GK1406631SQ0114205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0日
发明者侯云德, 段招军, 舒跃龙, 徐义辉, 张丽兰 申请人:北京东康龙病毒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