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熏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肉及类似食品的熏制装置。
国内现有的小型熏制用具及工艺十分粗糙原始,如在土灶、瓦缸等容器内放入木屑、锯末等物直接燃烧发烟,烟熏鱼、肉等食物,灰尘直接污染食物,而且不便控制熏制的温度及烟量,故熏制的质量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各种小批量肉类食品加工的场合(如个体作坊、食堂、家庭等)提供一种简便、卫生的食品熏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热源(2)、熏制筒(3)及烟发生器(6、8)几部分组成,熏制筒(3)为一筒体,上部有盖子,便于取放物品,其内部设置有若干挂放食品的挂钩及网格,底部有一排污口(10);由发烟装置(8)和过滤装置(6)两部分组成烟发生器,发烟装置(8)为一封闭容器,内装发烟物质(如锯末、木屑等),过滤装置(6)为一装有液体水的封闭容器,发烟装置(8)与过滤装置(6)通过一烟管(7)相连通,烟管(7)一端插入水面以下。熏制筒(3)与过滤装置(6)由烟管(4)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过滤装置能将烟中的尘埃,可溶物等有效地除去,使得熏制品被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其熏制的肉类色泽鲜红,富于弹性,从而提高了熏制品的质量。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利用普通家用节煤炉作热源,使熏制器获得稳定持久的加热,保持在所需的熏制温度上,并能在熏制器内同时完成烘烤和熏制两道工序。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熏制器的剖面图。
其中,1-支座,2-煤炉,3-熏制筒,4-烟管,5-风扇,6-过滤装置,7-烟管,8-发烟装置,9-烟囱,10-排污口。
图2是另一型式熏制器的剖面图。
其中,11-进烟口,12-集污板,13-支架。
参见图1,发烟装置(8)产生的烟先经过滤装置(6)过滤后由烟管(4)送入熏制筒(3)内,筒内设置有若干挂钩(或网格)以放置被熏物品,其底部做成球面形,有利于集热及便于容器内烟油、冷凝水的集聚,从排污口(10)排出。发烟装置(8)上部放置锯末等发烟物,其底部用电炉(或炭火)加热。为使从过滤装置(6)出来的烟能更畅通地进入熏制筒(3)内,在烟管(4)中安装一微型马达风扇(5)。这里,过滤装置(6)也可用一固体过滤层来代替,如醋酸聚酯过滤层。如在室内进行熏制,则熏制筒(3)上部可接一烟囱(9),使熏制后的废烟排放室外。若进行密封熏制时,取下烟囱,盖上盖子即可。调节煤炉(2)的燃烧情况,可控制熏制筒内的温度分别达到冷熏(25℃左右)、温熏(50℃左右)、热熏(75℃左右)的目的。当烘烤食物时,只需单独使用煤炉(2)即可。工作时,熏制筒(3)放置于煤炉(2)上方的支座(1)上。熏制筒(3)也可做成方形或其它形状。
参照图2,熏制筒(3)做成一封闭容器,其内有一支架(13)用来挂放食品,支架(13)下部有一集污板(12),其中部开有小孔让烟通过。发烟装置(8)是活动的,通过与熏制筒(3)底部卡接而与之连成一体。若取下发烟装置(8),插上一插板亦可与图1所示的烟发生系统共用,此时烟从进烟口(11)进入熏制筒(3),热源也可利用图1的家用煤炉(2)。支架(13)也可是一敝口金属壳,与熏制筒(3)形成一夹层,烟、水汽及液体污物分别从排污口(10)及进烟口(11)排出。
图1所示的熏制筒(3),直径500mm,高850mm,供烟装置(8)直径200mm,其底部用300W电热丝加热,每次可熏制肉类5~8公斤(本装置亦可用于豆制品的熏制)。所用材料均为白铁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熏制鱼、肉类食品的熏制器,利用普通的家用煤炉(2)作热源,其特征是该熏制器是由熏制筒(3)和烟发生器(6、8)组成,所述熏制筒(3)为带盖筒体,筒内设置有挂钩或网格,其底部有排污口(10),烟发生器(6、8)由发烟装置(8)和过滤装置(6)组成,发烟装置(8)为装有发烟物的封闭容器,过滤装置(6)为装有液体水的封闭容器,发烟装置与过滤装置通过其一端插入水内的烟管(7)相连通,所述熏制筒(3)与过滤装置(6)通过烟管(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熏制器,其特征是熏制筒(3)上部与烟囱(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熏制器,其特征是熏制筒(3)底部为球面形。
4.根据权利要求
1-3之一所述的熏制器,其特征是烟管(4)中安装有微型马达风扇(5)。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熏制器,其特征是熏制筒(3)为一封闭容器,发烟装置(8)与熏制筒(3)卡接而与之连成一体。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熏制鱼、肉类食品的熏制器,由热源、熏制筒、烟发生器等部分组成,其中烟发生器由发烟装置和过滤装置构成,发烟装置产生的烟先经过滤装置除去其中的灰尘等杂质后方进入熏制筒,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熏烟直接和被重物接触所造成的食品污染,提高了熏制品的质量。可利用普通家用煤炉对熏制器进行持久、稳定的加热,保持在所需的熏制温度上。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A23L1/226GK87200906SQ87200906
公开日1987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4日
发明者刘达锋, 蔡建华, 匡林常, 邓继良 申请人:刘达锋, 蔡建华, 匡林常, 邓继良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