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49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饮料的加工技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黑玉米作为玉米的一种,一般都作为粮食或者饲料使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杂粮钟爱,黑玉米也成了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一般都以鲜食为主,附加值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选用色黑、无杂质、六七成熟的黑玉米鲜穗,经清洗后离心脱水、粉碎,细度不小于 80目,按料水比例1 10混合,加热煮沸20分钟,在黑玉米浆中加入的α-淀粉酶,在 90°C 95°C下保温20分钟,冷却后调整pH值为微酸性,按0. 1 %的比例加入糖化酶,保温 55°C 60°C,使之充分糖化,糖化液趁热用硅藻土过滤机粗滤,再用纸板过滤机精滤,加入 8% 10%的砂糖,将调整液转入高压均质机中,于20ΜΙ^压力下均质,在100°C下保持6分钟 8分钟灭菌,在70°C 75°C下装瓶。黑玉米乳饮料保留了黑玉米的色、香、味,呈浅灰乌色,澄清透明,有浓郁的玉米芳香,酸甜可口,适合于四季饮用。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选用色黑、无杂质、六七成熟的黑玉米鲜穗,经清洗后离心脱水、粉碎。按料水比例混合,加热煮沸。在黑玉米浆中加入淀粉酶进行发酵。冷却后调整pH值为微酸性,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过滤。加入砂糖、少量酸及适量黄原胶+CMC等复合稳定剂调配。将调整液转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原料预处理选用色黑、无杂质、六七成熟的黑玉米鲜穗,经清洗后离心脱水、粉碎,细度不小于80目,或用温水浸泡2小时 3小时,用磨浆机磨浆。糊化按料水比例1 10混合,加热煮沸20分钟。液化在黑玉米浆中加入的α -淀粉酶,在90°C 95°C下保温20分钟。糖化冷却后调整pH值为微酸性,按0. 的比例加入糖化酶,保温55°C 60°C, 使之充分糖化,直到没有碘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约需4小时 5小时。过滤糖化液趁热用硅藻土过滤机粗滤,再用纸板过滤机精滤。调整加入8% 10%的砂糖,少量酸及适量黄原胶+CMC等复合稳定剂调配。均质将调整液转入高压均质机中,于20MPa压力下均质。灭菌灌装采用100°C保持6分钟 8分钟灭菌,在70°C 75°C下装瓶。经冷却, 检验后即为成品。
权利要求
1.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黑玉米,经预处理、糊化、液化、糖化、过滤、调整、均质、灭菌灌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是将六七成熟的黑玉米鲜穗,经清洗后离心脱水、粉碎,细度不小于8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糊化是按料水比例 1 10混合,加热煮沸2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液化是在黑玉米浆中加入1 %的α -淀粉酶,在90°C 95°C下保温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糖化是冷却后调整PH值为微酸性,按0. 的比例加入糖化酶,保温55°C 6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调整是加入8% 10% 的砂糖,少量酸及适量黄原胶+CMC等复合稳定剂调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均质是将调整液转入高压均质机中,于20MPa压力下均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灭菌灌装是采用100°C保持6分钟 8分钟灭菌,在70°C 75°C下装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玉米乳饮料加工技术。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选用色黑、无杂质、六七成熟的黑玉米鲜穗,经清洗后离心脱水、粉碎,细度不小于80目,按料水比例1∶10混合,加热煮沸20分钟,在黑玉米浆中加入1%的α-淀粉酶,在90℃~95℃下保温20分钟,冷却后调整pH值为微酸性,按0.1%的比例加入糖化酶,保温55℃~60℃,使之充分糖化,糖化液趁热用硅藻土过滤机粗滤,再用纸板过滤机精滤,加入8%~10%的砂糖,将调整液转入高压均质机中,于20MPa压力下均质,在100℃下保持6分钟~8分钟灭菌,在70℃~75℃下装瓶。
文档编号A23L2/38GK102524878SQ2010105978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杨绪明 申请人:杨绪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