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439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目的量子团中加入反应溶液,剧烈摇晃至少3分钟,然后静置一小时;加入琥珀酰胺基乙酸酯与酶反应;再次发生典乙酰基偶联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反之在零下的环境下,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高温灭菌;高压下进行点用检测,即可。所述高温不低于三百摄氏度;用TBST缓冲液清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吻合,溶液浓度较高,适于批量式生产。
【专利说明】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化工制备工艺,具体来说,是指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
【背景技术】
[0002]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I一 IOOnm之间的粒子(纳米粒子又称超细微粒)。属于胶体粒子大小的范畴。它们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度区,处于微观体系和宏观体系之间,是由数目不多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集团,因此它们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可以预见,纳米粒子应具有一些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粒子区别于宏观物体结构的特点是,它表面积占很大比重,而表面原子既无长程序又无短程序的非晶层。可以认为纳米粒子表面原子的状态更接近气态,而粒子内部的原子可能呈有序的排列。即使如此,由于粒径小,表面曲率大,内部产生很高的Gilibs压力,能导致内部结构的某种变形。纳米粒子的这种结构特征使它具有下列四个方面的效应。纳米材料在医学和生物工程也有许多应用。已成功开发了以纳米磁性材料为药物载体的靶向药物,称为“生物导弹”。即在磁性Fe2O3纳米微粒包敷的蛋白质表面携带药物,注射进入人体血管,通过磁场导航输送到病变部位释放药物,可减少肝、脾、肾等所受由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利用纳米传感器可获取各种生化反应的信息和电化学信息。还可以利用纳米粒子研制成纳米机器人,注入人身的血液,对人体进行全身健康检查,疏通脑血管中血栓,清除心脏动脉脂肪沉积物,甚至还能吞噬病毒,杀死癌细胞等,可以预言,随着制备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功能开发,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材料在众多的高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目的量子团中加入反应溶液,剧烈摇晃至少3分钟,然后静置一小时;
加入琥珀酰胺基乙酸酯与酶反应;
再次发生典乙酰基偶联反应;
反应后的溶液反之在零下的环境下,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
高温灭菌;
高压下进行点用检测,即可。
[0004]本发明中,所述高温不低于三百摄氏度。
[0005]本发明中,用TBST缓冲液清洗。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吻合,溶液浓度较高,适于批量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
[0007]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目的量子团中加入反应溶液,剧烈摇晃3分钟,然后静置一小时;加入琥珀酰胺基乙酸酯与酶反应;
再次发生典乙酰基偶联反应;
反应后的溶液反之在零下的环境下,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
高温灭菌;
高压下进行点用检测,即可。
[0008]所述高温三百摄氏度。
[0009]用TBST缓冲液清洗。
[0010]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O首先,在目的量子团中加入反应溶液,剧烈摇晃至少3分钟,然后静置一小时; 2)加入琥珀酰胺基乙酸酯与酶反应; 3)再次发生典乙酰基偶联反应; 4)反应后的溶液反之在零下的环境下,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 5)高温灭菌; 6)高压下进行点用检测,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不低于三百摄氏度。
3.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多功能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用TBST缓冲液清洗。
【文档编号】C12P1/00GK103627727SQ20131056056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锦忠 申请人:王锦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