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5858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它包括鲟鱼头预处理→粘液清洁→打花刀→去腥→调味→包装→杀菌→成品。采用本方法制作的鲟鱼头罐头,即保留鲟鱼头的外形特点,让人充分体会鲟鱼头软骨的咀嚼性,又体现鲟鱼罐头的风味,产品可长期贮藏,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舞鱼(Acypensar),也称鲟龙,和S鱼一样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软骨鱼种,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鲟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成功和推广,我国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鲟鱼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的鲟鱼籽酱一直以来都是鲟鱼养殖业者研究的主要目标,在生产鲟鱼籽酱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加工副产物,其中鱼头因腥味重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鲟鱼头除少量骨板外,均为软骨,该部分具有明显的抗癌和补钙作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明目壮阳,延年益寿”之说。
[0003]成年鲟鱼头体积庞大,最小的西伯利亚鲟鱼头也有2kg,大的高达IOkg以上。传统罐头加工要么将鱼头切成碎块,要么采用高压长时间蒸煮,否则鱼头内部即难入味,又不容易达到杀菌要求。但上述两种加工方法都存在弊端,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根本无法分辨产品是否是鲟鱼头,且高压长时间杀菌会导致鱼头软骨软烂,产品尚失软骨的咀嚼特性。因鲟鱼软骨约占鲟鱼头的40%以上,此种加工方式会使鲟鱼头罐头失去其特有的卖点。此外,鲟鱼体表粘液较多,很难清除,即便经过长时间浸泡清洗,熟制后鱼皮上还是会存在白色或淡灰色的斑痕。
[0004]鉴于鲟鱼头固有的特性,一直没有成熟的鲟鱼头加工技术,使这些营养价值很高的鲟鱼头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充分体现鲟鱼头特点,解决鲟鱼头腥味问题,保证鲟鱼软骨的咀嚼性,促进鲟鱼的综合利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鲟鱼头预处理:将鲟鱼头去鳃后,用水冲洗干净,对称分割成两半,继续用流水冲洗去除血污;
(2)鱼皮清洁:将鲟鱼头有皮的一面朝下,用蒸气熏蒸,用冷水冷却后,刮除鱼皮表面白色物质。
[0007](3)打花刀:在鱼头较厚的地方打花刀,打花刀从鱼头剖面处下刀,间隔应均匀,不可切断鱼皮,刀口距底部应有一段距离;
(4)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姜汁和盐的水中浸泡过夜后,取出浙水。
[0008](5)调味:将半只鱼头整齐放入包装袋中,加入调味料调味,包装。
[0009](6)杀囷:将包装后的鋳鱼头进彳丁闻温杀囷。
[0010]本发明步骤(2)中采用蒸气熏蒸皮面,去除表面粘液等污溃,时间约为I min?2min,而后立即用4°C左右的冷水冷却。
[0011]本发明步骤(3)中保证鱼头完整性且容易入味需对鱼头进行打花刀处理,打花刀时应控制间隔大小及切割深度,一般要求打花刀间隔约为I?3cm,刀口距底部约为Icm左右。
[0012]本发明步骤(4)中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3?5%的姜和4?6%的盐的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冲洗、浙水。
[0013]本发明步骤(6)中杀菌条件的确定,为软化鲟鱼软骨且保持其应有的咀嚼性,杀菌条件为115-118°C,时间10?15min。
[0014]本项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I)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鲟鱼头罐头的加工工艺。通过表皮短时间熏蒸使表皮粘液等受热凝固,便于彻底清除鲟鱼表皮的污溃,熟制后的产品表面洁净,无灰白斑纹存在。
[0015](2)打花刀便于风味的渗透,但不能彻底割破鱼皮,以保持鱼头形状的完整,该步骤便于调味料入味,并保证温和杀菌的有效性,充分体现鲟鱼的特点。姜和盐的溶液浸泡过夜利用鱼头腥味成分的去除。
[0016](3)杀菌工艺需要特别控制,使产品满足杀菌要求的同时,保持鲟鱼软骨其应有的咀嚼特性,因杀菌温度及时间可明显影响鲟鱼头软骨的软烂程度,杀菌条件过于激烈,软骨过软,失去鲟鱼头的外形特点与软骨的咀嚼性。采用本发明利用鲟鱼头开发罐头产品方法简单,利于体现产品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1)鲟鱼头预处理:将鲟鱼头去鳃后,用水冲洗干净,对称分割成两半,继续用流水冲洗去除血污;
(2)鱼皮清洁:将鲟鱼头有皮的一面朝下,用蒸气熏蒸Imin,而后立即用4°C左右的冷水冷却,刮除鱼皮表面白色物质。
[0018](3)打花刀:在鱼头较厚的地方打花刀,打花刀从鱼头剖面处入刀,间隔应均匀约为Icm,刀口距底部约为Icm左右;
(4)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百分比重量3%的姜末和百分比重量6%的盐的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用流水冲洗浙水。
[0019](5)调味:将半只鱼头整齐放入包装袋中,加入调味料调味,包装。
[0020](6)杀菌:将包装后的鲟鱼头罐头于115°C杀菌处理15min。
[0021]实施例2
(1)鲟鱼头预处理:将鲟鱼头去鳃后,用水冲洗干净,对称分割成两半,继续用流水冲洗去除血污;
(2)鱼皮清洁:将鲟鱼头有皮的一面朝下,用蒸气熏蒸2min,而后立即用4°C左右的冷水冷却,刮除鱼皮表面白色物质。
[0022](3)打花刀:在鱼头较厚的地方打花刀,打花刀从鱼头剖面处入刀,间隔应均匀约为3cm,刀口距底部约为Icm左右;
(4)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5%的姜末和4%的盐的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用流水冲洗浙水。
[0023](5)调味:将半只鱼头整齐放入包装袋中,加入调味料调味,包装。
[0024](6)杀菌:将包装后的鲟鱼头罐头于118°C杀菌处理lOmin。
[0025]实施例3
(1)鲟鱼头预处理:将鲟鱼头去鳃后,用水冲洗干净,对称分割成两半,继续用流水冲洗去除血污;
(2)鱼皮清洁:将鲟鱼头有皮的一面朝下,用蒸气熏蒸1.5 min,而后立即用4°C左右的冷水冷却,刮除鱼皮表面白色物质。
[0026](3)打花刀:在鱼头较厚的地方打花刀,打花刀从鱼头剖面处入刀,间隔应均匀约为2cm,刀口距底部约为Icm左右;
(4)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4%的姜末和5%的盐的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用流水冲洗浙水。
[0027](5)调味:将半只鱼头整齐放入包装袋中,加入调味料调味,包装。
[0028](6)杀菌:将包装后的鲟鱼头罐头于118°C杀菌处理15min。
[002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的实施方式;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鲟鱼头预处理:将鲟鱼头去鳃后,用水冲洗干净,对称分割成两半,继续用流水冲洗去除血污; (2)鱼皮清洁:将鲟鱼头有皮的一面朝下,用蒸气熏蒸,用冷水冷却后,刮除鱼皮表面白色物质; (3)打花刀:在鱼头较厚的地方打花刀,打花刀从鱼头剖面处下刀,间隔应均匀,不可切断鱼皮,刀口距底部应有一段距离; (4)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姜汁和盐的水中浸泡过夜后,取出浙水; (5)调味:将半只鱼头整齐放入包装袋中,加入调味料调味,包装; (6)杀菌:将包装后的鋳鱼头进行闻温杀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鱼皮清洗后采用蒸气熏蒸皮面,去除表面粘液等污溃,时间为I min?2min,而后立即用4°C左右的冷水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打花刀时应控制间隔大小及切割深度,打花刀间隔为I?3cm,刀口距底部为Icm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去腥,将鱼头置于含有3?5%的姜和4?6%的盐的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冲洗、浙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年鲟鱼头罐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杀菌条件为115-118°C,时间10?15min。
【文档编号】A23L1/015GK103637244SQ20131061948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郝淑贤, 周婉君, 李来好, 杨贤庆, 林婉玲, 魏涯, 黄卉, 岑剑伟, 赵永强, 戚勃, 胡晓, 吴燕燕, 邓建朝, 杨少玲, 马海霞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