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用复合菌和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167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净化用复合菌和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用复合菌,包括啤酒酵母10-30%、植物乳酸杆菌10-30%,嗜酸乳酸杆菌10-30%,枯草芽孢杆菌10-30%,蜡状芽孢杆菌5-15%,放射形根瘤菌5-15%。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本发明将好氧、兼氧和厌氧的多种菌种复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工业发酵技术,制备得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运行成本低、环境负荷低和维护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净化用复合菌和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用复合菌,还涉及一种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室内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中恶臭和病菌大量孳生作为环境公害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目前,对于臭味的去除方法主要有:(I)化学除臭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包括燃烧法(热力燃烧,催化燃烧);(2)物理除臭法,如掩避法,稀释扩散法等;(3)生物除臭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
[0004]恶臭污染的防治目标之一要达到GB14554-93规定的恶臭物质排放标准,最终目的是要消除恶臭,创造一个无臭的工作、生活环境。而生物治理恶臭的技术凭借着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也逐渐在恶臭治理领域中蓬勃地发展起来。
[0005]CN102321560A公开了一种用于除臭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中间硫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的杆菌组以及小椭圆酵母和蜂蜜酵母组成的酵母菌组,制备方法是将购得的2组微生物活化后分别经种子培养和发酵罐培养两步制得总菌落数各不少于I X 107个/ml的菌剂,然后将2组菌剂按重量计,杆菌组占30-50%和酵母菌组占50-70%的比例均匀分布在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的不同区域,分布时使2组菌剂不要混合,即可用于除臭作业。但这种复合菌剂的两组菌需要分别制备,且分开使用,制备和使用成本高,操作繁琐。
[0006]CN100413541A公开了一种除臭菌剂,其特征是先将大芽孢杆菌、细黄连霉菌、康宁木霉三种微生物菌株分别通过试管斜面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和三级扩大培养,制备出三种菌株的纯菌剂;然后将三种微生物纯菌剂以1:1:1的比例共同接种于载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0.2%,控制培养基水分含量在55-60%,在28-34°C条件下培养7天,最后将上述经过培养的复合菌剂再进行35-45°C干燥处理。除臭效果显著,但只能用于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使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净化用复合菌以及一种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好氧,兼氧和厌氧的多种菌种复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工业发酵技术,制备得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运行成本低、环境负荷低和维护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所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可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公园中的湖泊和水沟、畜牧养殖场、食品厂、餐饮店、办公楼、别墅区、公厕以及家庭卫生间等不同场所。
[0008]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净化用复合菌,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净化用复合菌包括:啤酒酵母10-30%、植物乳酸杆菌10-30%,嗜酸乳酸杆菌10-30%,枯草芽孢杆菌10-30%,蜡状芽孢杆菌5-15%,放射形根瘤菌5-15%。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用复合菌包括:啤酒酵母12-28%、植物乳酸杆菌12-28%,嗜酸乳酸杆菌12-28%,枯草芽孢杆菌12_28%,蜡状芽孢杆菌6_13%,放射形根瘤囷6_13%。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用复合菌包括:啤酒酵母15-25%、植物乳酸杆菌15-25%,嗜酸乳酸杆菌15-25%,枯草芽孢杆菌15_25%,蜡状芽孢杆菌8_12%,放射形根瘤囷8_12%。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用复合菌包括:啤酒酵母20%、植物乳酸杆菌20%,嗜酸乳酸杆菌20%,枯草芽孢杆菌20%,蜡状芽孢杆菌10%,放射形根瘤菌10%。
[0012]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0013]将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C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5-15天,然后停止3-10天,再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3-10天,静置5-15天后得到所述净化用复合益生囷制剂。
[0014]优选地,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8-12天,然后停止5-8天,再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5-8天,静置8-12天后既得。
[0015]优选地,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10天,然后停止7天,再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7天,静置10天后既得。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 式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3-8%,酵母膏 0.5-2%,酪蛋白胨 0.5-2%,乙酸钠 0.2-0.8%, CaC03l_3%,MgSO4.7Η200.2-0.6%,MnSO4.H2O0.05-0.2%, 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17]优选地,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4-6%,酵母膏0.8-1.5%,酪蛋白胨
0.8-1.5%,乙酸钠 0.4-0.6%, CaCO3L 5-2.5%, MgSO4.7H200.3-0.5%, MnSO4.H2O0.08-0.15%,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5%,酵母膏1%,酪蛋白胨1%,乙酸钠 0.5%, CaC032%, MgSO4.7Η200.4%, MnSO4.H2O0.1%,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在联通罐内进行,所述联通罐包括多个发酵罐和一个水泵,所述发酵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吸水端相连。
[0020]优选地,发酵时,所述水泵每隔3-10天启动20-60分钟,使多个发酵罐之间的物料相互混合。
[0021]进一步优选地,发酵时,所述水泵每隔7天启动40分钟。
[0022]其中,各个菌种接种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之前先进行三级菌种繁殖。
[0023]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对所得产品进行分装。
[0024]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C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5-15天,然后停止3-10天,再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3-10天,静置5-15天后既得。
[0025]优选地,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8-12天,然后停止5-8天,再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5-8天,静置8-12天后既得。
[0026]优选地,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10天,然后停止7天,再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7天,静置10天后既得。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3-8%,酵母膏 0.5-2%,酪蛋白胨 0.5-2%,乙酸钠 0.2-0.8%, CaC03l_3%,MgSO4.7Η200.2-0.6%,MnSO4.H2O0.05-0.2%, 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28]优选地,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4-6%,酵母膏0.8-1.5%,酪蛋白胨
0.8-1.5%,乙酸钠 0.4-0.6%, CaCO3L 5-2.5%, MgSO4.7H200.3-0.5%, MnSO4.H2O0.08-0.15%,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5%,酵母膏1%,酪蛋白胨1%,乙酸钠 0.5%, CaC032%, MgSO4.7Η200.4%, MnSO4.H2O0.1%,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003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在联通罐内进行,所述联通罐包括多个发酵罐和一个水泵,所述发酵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吸水端相连。 [0031]优选地,发酵时,所述水泵每隔3-10天启动20-60分钟,使多个发酵罐之间的物料相互混合。
[0032]进一步优选地,发酵时,所述水泵每隔7天启动40分钟。
[0033]其中,各个菌种接种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之前先进行三级菌种繁殖。
[0034]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对所得产品进行分装。
[0035]发明人经过大量筛选,将啤酒酵母、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放射形根瘤菌等菌种复合在一起,经过特定配方和配比的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只需一次发酵,不但节约能源、省劳动力,而且减少了产品污染环节,此复合菌被激活后通过驯化在污水等恶臭污质中迅速繁殖,能快速分解污质中的有机物,同时停靠相互间共生增殖及协同作用,代谢出抗氧化物质,形成稳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硫、氮等恶臭物质产生的臭味,激活污质中具有净化功能的原生物动物、微生物及水生植物,通过这些物质的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净化污质、抗菌和除臭的目的。该菌系在恶臭处理中,具有降解有机物、减少污染产量、分解营养盐类物质从而祛除臭味,并具有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激活有益微生物等功效。发酵得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稀释后直接喷洒使用,可以用于净化生活污水、去除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禽畜养殖圈舍、公厕等场所臭味,促进植被茂盛,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人员在大量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危害。
[0036]本发明将好氧、兼氧和厌氧的多种菌种复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工业发酵技术,制备得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运行成本低、环境负荷低和维护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003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制备中使用的联通罐发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0040]1、菌种的组成及来源
[0041]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本发明筛选采用啤酒酵母、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放射形根瘤菌作为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的菌种。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用复合菌的六种菌种来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六种菌种的质量百分含量比见表1。
[0042]表1净化用复合菌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比
[0043]
【权利要求】
1.一种净化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啤酒酵母10-30%,植物乳酸杆菌10-30%,嗜酸乳酸杆菌10-30%,枯草芽孢杆菌10-30%,蜡状芽孢杆菌5_15%,放射形根瘤菌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啤酒酵母20%,植物乳酸杆菌20%,嗜酸乳酸杆菌20%,枯草芽孢杆菌20%,蜡状芽孢杆菌10%,放射形根瘤菌10%。
3.—种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C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5-15天,然后停止3-10天,再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3-10天,静置5-15天后得到所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C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10天,然后停止7天,再每天搅拌I次,连续搅拌7天,静置10天后既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3-8%,酵母膏0.5-2%,酪蛋白胨0.5-2%,乙酸钠0.2-0.8%, CaC03l-3%, MgSO4.7Η200.2-0.6%, MnSO4.H2O0.05-0.2%, 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5%,酵母膏1%,酪蛋白胨1%,乙酸钠0.5%,CaC032%, MgSO4.7Η200.4%,MnSO4.H2O0.1%,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在联通罐内进行,所述联通罐包括多个发酵罐和一个水泵,所述发酵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吸水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发酵时,所述水泵每隔3-10天启动20-60分钟,使多个发酵罐之间的物料相互混合。
9.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I所述的净化用复合菌接种在综合性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8-35°C范围内进行多菌种复合发酵,发酵开始后,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5-15天,然后停止3-10天,再每天搅拌1-3次,连续搅拌3-10天,静置5-15天后既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综合性液体培养基包括:糖蜜3-8%,酵母膏0.5-2%,酪蛋白胨 0.5-2%,乙酸钠 0.2-0.8%, CaC03l-3%, MgSO4.7Η200.2-0.6%, MnSO4.H2O0.05-0.2%,FeCl30.00001-0.0001%,水余量。
【文档编号】C12R1/41GK103881929SQ20141009279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周志明, 唐谋生, 王尚武, 袁超琼 申请人:湛江德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