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84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研究饮食已有几千年,其中包括研究熟食的加工及佐料配方的调制等。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适合不同人群口味并具备保健养生功效的食品越来越受重视。猪蹄、禽肉等卤制食品是高蛋白食物,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重要食物之一,且卤制食品因风味独特,香味浓厚,深受消费者喜欢。

在生产加工卤制食品中,经蒸煮后的食品需进入至冷却设备,进行降温操作,待降温完成后再进行切割、包装等步骤。现有的针对食品加工中的冷却工艺多采用自来水自然循环降温,降温慢,长时间浸泡,影响猪蹄品质,达不到所需口感,容易滋生细菌,并且需要人工不停搅拌,加快降温速度,但是达不到均衡降温。使得经该工艺加工出的食品口感软糯不劲道,影响食用者的饮食欲望。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在对食品进行冷却时,无需人工搅拌即可达到迅速均衡降温,不易滋生细菌,提高食品品质,使食品尤其是卤制肉品口感更佳,口味劲道,同时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改进现有肉类食品卤煮生产线,减少人工操作,达到均衡降温,一次性可实现大量食品的降温操作,使传统自来水降温效率的20余倍,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冷机、冷水池和冷却池,所述冷水池内安装有冷水管,所述冷却池内设置有气泡管和降温循环管,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温循环管与冷水池相连通,所述气泡管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位于冷却池外。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采用冰水降温方式给蒸煮后的食品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合理的冷水水浴和冷水循环系统,有效提供均衡冷水环境,使食品进行有效降温,加快降温速度,同时避免食品因过长时间的泡水降温而影响到口感或滋生细菌,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冷却效率,可一次性实现4吨猪蹄的降温操作,是传统自来水降温的20余倍。

同时气泡管的设置,能够使放在冷却池内待冷却的食品进行翻转,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无需人工搅拌即可达到迅速均衡降温,提高降温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气泡管位于冷却池的底部。

位于底部的气泡管能够向冷却池内释放气泡,气泡产生的翻腾作用针对食材起到更好的搅拌作用,提高降温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池内放置有食材筐。

通过放置食材筐能够有效对食品进行收纳,在操作时取放更加方便,且减少了对食品的损坏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温循环管上连接有循环泵。

通过循环泵,有效实现降温循环管内的冷水循环,有效保持冷却池内的冷水温度,使冷却池能够持续保持均衡温度,提高冷却效率,且不影响食品的口感。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循环管的出水口与制冷机的输入端连接。

该处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冷水的循环使用,节省了大量水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下水道相连通。

溢水管的设计能够使冷却池内溢出的水直接排送至下水道,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保持了食品加工车间的洁净度,避免地面撒入过多水分,而导致工作人员滑到和生产车间细菌的滋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水管沿冷水池内壁由下至上盘绕分布;所述降温循环管位于冷却池底部且呈蛇形分布。

冷水管和降温循环管形状的设计有效提高的降温效率,实现蒸煮后食品的有效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盘,所述控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制冷机的驱动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

该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冷却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通过控制盘可操控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池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I,所述温度传感器I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制冷机的驱动芯片,制冷机的驱动芯片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

该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冷却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通过温度传感器I获取的冷却池内的温度信息,来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有效实现对冷却池内水温的智能控制,降低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II,所述控制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I和温度传感器II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生成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发送至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时刻查看冷却池和冷水池内的温度,以使温度在超过或低于规定的温度范围时,及时通过控制制冷机来调控水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蒸煮技术领域,尤其针对待卤煮的生鲜食品。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无需人工搅拌即可达到迅速均衡降温,不易滋生细菌,提高猪蹄品质,可一次性实现4吨猪蹄的降温操作,是传统自来水降温的20余倍,省时省力。同时采用循环水降温,节省了大量水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俯视图;

图中,

1、制冷机;2、冷水池;3、冷却池;4、冷水管;5、气泡管;6、降温循环管;7、食材筐;8、循环泵;9、溢水管;10、控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冷机1、冷水池2和冷却池3,所述冷水池内安装有冷水管4,所述冷却池内设置有气泡管5和降温循环管6,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温循环管与冷水池相连通,所述气泡管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位于冷却池外。

在使用时,先用制冷机将纯净水降温至0~2℃的冰水,在冷却池内放置自来水,然后将冰水输入进冷水管中,使冷水池内充满冷水,此时冷水池内的冷水流入冷却池内,使冷却池内的水温达到6~7℃,向冷却池内加入待降温的食品即可,同时开启空气泵,通过气泡管向冷却池内输送气泡。降温循环管持续保持冷水循环,使得冷却池内持久恒定降温环境。

所述气泡管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气泡管,其具体结构包括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导气孔,其中导气管与空气泵连接。上述为列举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具体的凡是能够实现向冷却池内输送空气的气泡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气泡管位于冷却池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池内放置有食材筐。食材筐可用于盛放待降温的食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温循环管上连接有循环泵。在使用时需要开启循环泵,使降温循环管内的水流进行有效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循环管的出水口与制冷机的输入端连接。

通过该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循环水系统,节省水源,使冷水池和降温循环管内的水通过循环泵流入制冷机,使在进行降温食品时,产生的冷热交换而升温的循环水再次进行降温处理,而后再次输送至冷水管和降温循环泵,由此往复,实现水循环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当冷却完本次蒸煮的批量食品后,此时打开排水口,将本次执行冷却操作后的水排出,当再次使用,需要降温下一批量食品时,再次向冷却池内注入干净的纯净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有溢水管9,所述溢水管与下水道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冷水管沿冷水池内壁由下至上盘绕分布;所述降温循环管位于冷却池底部且呈蛇形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盘10,所述控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制冷机的驱动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控制器与制冷机的驱动芯片连接方式为通信连接或电路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池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I,所述温度传感器I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制冷机的驱动芯片,制冷机的驱动芯片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制冷机的开启和关闭。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大于7℃时,则控制制冷机的开启,使降温循环管内的水温降低,当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值小于等于6℃时,控制制冷机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池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II,所述控制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I和温度传感器II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生成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发送至显示装置。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I和温度传感器II发送至显示装置的温度值大于7℃时,则通过控制盘将制冷机开启,使降温循环管内的水温降低,当温度传感器II发送至显示装置的温度值小于等于6℃时,则通过控制盘控制制冷机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