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太平洋磷虾虾粉中蛋白含量高达65%,和进口鱼粉的蛋白含量相当,但价格比鱼粉便宜。太平洋磷虾粉的粗蛋白含量64.44%,粗脂肪14.95%,粗灰分10.22%,水分4.98%,18种氨基酸总量70.69%,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06%,占氨基酸总量的52.01%,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8.35,其构成比例符合fad/who的规定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1.28%,占氨基酸总量的30.10%。太平洋磷虾粉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其硒含量达到0.4mg/100g干样,重金属含量低于饲料行业规定的限量值。太平洋磷虾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虾类,但是对于内陆地区的消费者来说,鲜虾价格太高,所以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做成虾粉来,尽量保持太平洋磷虾的营养成分,但是虾粉不能即食即用,要想享用美味还得费一番功夫。
如果能把太平洋磷虾做成能够即食拌饭的虾酱,不仅能够提升存放时间,保留营养成分,还能为忙碌的都市人群带来便利,一举多得,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健脾开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即开即食的优点,而且制作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太平洋磷虾30-40份、花生10-20份、洋葱10-20份、辣椒10-20份、植物油10-20份、小麦胚芽油5-10份、米酒5-10份、蚝油1-5份、黄豆酱10-20份、食盐1-5份、白糖1-5份、蒜蓉1-5份、姜1-5份、苯甲酸钠0.1-0.5份、芝麻1-5份、水适量。
优选地,所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太平洋磷虾25-35份、花生12-16份、洋葱13-16份、辣椒12-18份、植物油15-18份、小麦胚芽油6-8份、米酒6-9份、蚝油2-4份、黄豆酱15-18份、食盐3-4份、白糖2-4份、蒜蓉2-4份、姜2-4份、苯甲酸钠0.2-0.4份、芝麻2-4份、水适量。
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腌制5-10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60-70℃翻炒30-40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50-70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70-80℃翻炒40-50s后,焖煮250-300s,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腌制温度为60-8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冷却方式为自然降温。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杀菌方式为紫外线照射杀菌。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营养丰富,太平洋磷虾虾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营养成分-虾青素,虾青素是迄今为止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被称为超级维生素e,具有延缓衰老,预防肿瘤,提升生育能力的作用。
(2)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生产出的太平洋磷虾虾酱风味独特,味道鲜美,香味浓郁持久,健脾开胃,提升食欲,老少咸宜。
(3)即开即食,可直接拌饭、拌面使用,也可以作为调味料炒菜,使用方便,无需额外的烹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太平洋磷虾25份、花生12份、洋葱13份、辣椒12份、植物油15份、小麦胚芽油6份、米酒6份、蚝油2份、黄豆酱15份、食盐3份、白糖2份、蒜蓉2份、姜2份、苯甲酸钠0.2份、芝麻2份、水适量。
其中,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70℃腌制8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65℃翻炒35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65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75℃翻炒45s后,焖煮280s,自然降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紫外线照射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实施例2: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太平洋磷虾35份、花生16份、洋葱16份、辣椒18份、植物油18份、小麦胚芽油8份、米酒9份、蚝油4份、黄豆酱18份、食盐4份、白糖4份、蒜蓉4份、姜4份、苯甲酸钠0.4份、芝麻4份、水适量。
其中,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60℃腌制5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60℃翻炒30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50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70℃翻炒40s后,焖煮250s,自然降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紫外线照射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实施例3: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太平洋磷虾30份、花生10份、洋葱10份、辣椒10份、植物油10份、小麦胚芽油5份、米酒5份、蚝油1份、黄豆酱15份、食盐1份、白糖2份、蒜蓉3份、姜1份、苯甲酸钠0.1份、芝麻5份、水适量。
其中,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80℃腌制10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70℃翻炒40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70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80℃翻炒50s后,焖煮300s,自然降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紫外线照射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实施例4: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太平洋磷虾40份、花生20份、洋葱20份、辣椒20份、植物油20份、小麦胚芽油5份、米酒5份、蚝油5份、黄豆酱20份、食盐5份、白糖5份、蒜蓉5份、姜1份、苯甲酸钠0.5份、芝麻5份、水适量。
其中,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75℃腌制10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68℃翻炒35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65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70℃翻炒48s后,焖煮270s,自然降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紫外线照射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实施例5:
一种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太平洋磷虾32份、花生12份、洋葱15份、辣椒16份、植物油18份、小麦胚芽油10份、米酒10份、蚝油5份、黄豆酱10份、食盐5份、白糖1份、蒜蓉1份、姜5份、苯甲酸钠0.1份、芝麻1份、水适量。
其中,上述即食拌饭太平洋磷虾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太平洋磷虾加水粉碎成虾泥,加入食盐、白糖和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每天打开盖搅拌1次,70℃腌制6d后,得到混合酱料;
(2)将辣椒、蒜蓉和姜倒入植物油中,62℃翻炒30s,再加入花生继续翻炒60s后,加入洋葱、芝麻、小麦胚芽油、黄豆酱、蚝油和步骤(1)中的混合酱料,76℃翻炒42s后,焖煮290s,自然降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苯甲酸钠;
(3)紫外线照射杀菌、灌装、封口、入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