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苦丁绿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843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叶苦丁绿茶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是纯天然保健饮料,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而苦丁茶最大的缺点是味特别苦,使许多人喝时难以下咽。小叶苦丁茶又名青山绿水茶是苦丁茶的一种,分布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大山丛林中,清凉降火的效果明显,小叶苦丁茶中,锌的含量是绿茶的两倍多(锌是上百种酶的活性中心,又为胰岛素成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硒的含量是绿茶的20多倍(硒是大脑神经的重要组成元素,经常补硒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其天然成份的研究表明,小叶苦丁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黄酮含量为1.37%~2.63%,比绿茶含量0.99%多0.38%~1.74%(黄酮具有维持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减低血管的脆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作用)。且小叶苦丁茶的咖啡碱含量远低于绿茶,长期饮用不上瘾,不兴奋失眠。现有小叶苦丁茶由于含纤维量大、叶片薄,采用一般制茶工艺均不能使其成形。因此,一般小叶苦丁茶饮品呈片状、碎片状,或者精加工成速溶茶。碎片状苦丁茶由于产品形状不好看,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档次;袋泡苦丁茶是粉状的,人们担心其中参有假而影响了市场销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小叶苦丁绿茶及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小叶苦丁茶味苦难以下咽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一如下:一种小叶苦丁绿茶,按质量份数计,由小叶苦丁1.5~4份、绿茶8~14份、姜汁1~2份、冰糖2~5份制成。本方案的优点是:1、用绿茶与小叶苦丁茶混合,使制得的小叶苦丁绿茶既有绿茶的甘甜,又有小叶苦丁的保健效果;2、姜汁和冰糖性温热,通过配比加入能够调和小叶苦丁的苦寒性,使更适合于体弱虚寒体质的人群饮用;3、通过姜汁和冰糖能够在小叶苦丁和绿茶的表面形成糖衣层,一方面能够调和冲饮时的苦味,另一方面能够使茶叶保持完整,减少碎片、粉末状茶叶的产生。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一的一种改进,绿茶为湄潭翠芽和蒙顶甘露按质量比1~2:1的混合茶。湄潭翠芽香气清芬,板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蒙顶甘露香气馥郁芬芳鲜嫩,香气高爽,味醇甘鲜,两者配比后与小叶苦丁茶混合能有效改善小叶苦丁茶的苦味,使茶汤更加香醇甘鲜,且两者均与小叶苦丁同产于西南地区,获取方便,有利于成本控制。基础方案二如下:一种小叶苦丁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揉捻步骤中用揉捻机对小叶苦丁与绿茶的混合物进行顺时针揉捻,以轻揉为主,掌握轻、重、轻原则,不加压揉10min~12min,轻压揉15min~20min,不加压揉10min~12min,揉捻的同时加入姜汁与冰糖的混合水溶液,基本成条即可。本方案的优点是:通过混合揉捻能够促进小叶苦丁与绿茶香味之间的融合,使小叶苦丁与绿茶混合均匀,通过揉捻的轻重变化使得茶叶茎叶变得更加柔软坚韧,使茶叶内的芬香物质及有益物质得以充分释放,使得绿茶对小叶苦丁的调和效果更加显著;揉捻同时将姜汁与冰糖以混合水溶液的形式加入能够充分与茶叶混合均匀,既能与茶叶充分调和改善口味,同时在揉捻的过程中能够增加茶叶的韧性,使茶叶经过揉捻后能够保持完整的外形。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揉捻机包括揉筒,揉筒的侧壁设有中空夹层,夹层内设有电加热网;揉筒内设有压板,压板的上端固定有液箱,压板内部设有从中部向外侧辐射状的管网,管网的底部设有贯穿压板的漏孔。通过夹层内的电加热网能够对揉捻中的茶叶、姜汁、冰糖进行加热保温,使得进入揉筒内的姜汁冰糖混合液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同时能够对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压板在揉捻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遮挡和挤压,同时其上辐射状的管网和漏孔能够将姜汁冰糖混合液均匀的分洒到揉筒内,使得茶叶、姜汁与冰糖充分混合。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漏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这样的漏孔使得姜汁、冰糖混合液能够缓慢的进入揉筒内,防止揉筒内一次进入过多混合液影响茶叶最终的口味。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采摘步骤中采摘小叶苦丁时一手扶住树枝,另一手掌心向上依次由下至上采摘,按老嫩、粗细、长短分级,轻放于遮阴处的竹制品容器中。这样便于对小叶苦丁进行分级处理,竹制品容器温度更加恒定,对小叶苦丁的保存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一种改进,萎凋步骤中茶青摊叶厚度为3cm~5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温度为20℃~26℃,环境湿度75%~85%;过程中每隔三小时翻动一次,保持萎调程度均匀一致,萎调时间10h~12h。经过这样处理的小叶苦丁叶形萎缩,粗梗失水而柔软,不易折断,青味减少,制得的小叶苦丁茶质量更好。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杀青步骤中当杀青锅温度达200℃以上时投入500g~750g鲜叶,快速翻炒,抖闷结合,杀青时间3~5分钟。这样处理后小叶苦丁外观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手紧握稍带粘性,粗梗折而不断,青气消失,有茶香味,制得的小叶苦丁茶冲泡饮用风味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小叶苦丁绿茶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采摘小叶苦丁时一手扶住树枝,另一手掌心向上依次由下至上采摘,按老嫩、粗细、长短分级,轻放于遮阴处的竹制品容器中。取小叶苦丁1.5kg、绿茶8kg、姜汁1kg、冰糖2kg,将姜汁与冰糖加水混合制成混合溶液,绿茶为湄潭翠芽和蒙顶甘露按质量比1:1的混合茶,将绿茶与小叶苦丁混合均匀。萎凋,混合后的茶青摊叶厚度为3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温度为20℃,环境湿度75%;过程中每隔三小时翻动一次,保持萎调程度均匀一致,萎调时间10h。杀青,加热杀青锅,当杀青锅温度达200℃以上时投入500g萎凋后的鲜叶,快速翻炒,抖闷结合,杀青时间3分钟。揉捻,用揉捻机对小叶苦丁与绿茶的混合物进行顺时针揉捻,以轻揉为主,掌握轻、重、轻原则,先不加压揉10min,后轻压揉15min,再不加压揉10min,揉捻的同时加入姜汁与冰糖的混合水溶液,基本成条即可。揉捻机包括揉筒,揉筒的侧壁设有中空夹层,夹层内设有电加热网;揉筒内设有压板,压板的上端固定有液箱,压板内部设有从中部向外侧辐射状的管网,管网的底部设有贯穿压板的漏孔,漏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干燥,揉捻后的茶叶立即抖散在竹垫、簸箕或晒场上荫凉,切勿被烈日直射。待叶片可研碎、粗梗折断后有藕断丝连状时,则表示茶叶的含水量在3%—5%,这时,茶叶就达到干燥程度。如采集后遇阴雨天气,加工后必须用低温慢烘,直至干燥为止。经上述加工工艺后制得小叶苦丁绿茶。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摘时取小叶苦丁3kg、绿茶11kg、姜汁1.5kg、冰糖3.5kg,绿茶为湄潭翠芽和蒙顶甘露按质量比1.5:1的混合茶;萎凋时茶青摊叶厚度为4cm,温度为23℃,环境湿度80%,萎调时间11h;杀青时投入600g萎凋后的鲜叶,杀青时间4分钟;揉捻时先不加压揉11min,后轻压揉18min,再不加压揉11min。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摘时取小叶苦丁4kg、绿茶14kg、姜汁2kg、冰糖5kg,绿茶为湄潭翠芽和蒙顶甘露按质量比2:1的混合茶;萎凋时茶青摊叶厚度为5cm,温度为26℃,环境湿度85%,萎调时间12h;杀青时投入750g萎凋后的鲜叶,杀青时间5分钟;揉捻时先不加压揉12min,后轻压揉20min,再不加压揉12min。对比例,市面购买的小叶苦丁茶,仅采用小叶苦丁通过传统工艺制成,未添加其他材料。对实施例与对比例从口味、外观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表:口味外形汤色实施例1微苦,甜香完整、少碎片粉末碧绿明净、无悬浮实施例2微苦,甜香完整、少碎片粉末碧绿明净、无悬浮实施例3微苦,甜香完整、少碎片粉末碧绿明净、无悬浮对比例苦,清香多碎片、粉末清澈、无悬浮经过上述对比可见采用本方案制得的小叶苦丁绿茶口味、外形及冲饮汤色均比现有小叶苦丁茶更优,缓解了小叶苦丁的苦寒味道,使饮用口感更好,碎片、粉末少,外形质量更优,茶汤色泽更好,产品质量更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