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苦丁片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954阅读:2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小叶苦丁片茶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小叶苦丁茶产品形态繁多,但均属于小叶苦丁绿茶范畴。2007年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研制出色泽红褐显润,汤色黄红明亮,香气纯正,滋味微苦回甜,叶底黄红明亮的贵州小叶苦丁红茶新产品,其品质特征具备红茶的基本口感,国际上现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是红茶,极有利于贵州小叶苦丁红茶的推广和市场开拓。但其对原料的嫩度要求高,一般茶叶只进行揉捻,其内部的营养物质不易溢出,泡茶时,营养物质不易泡出,造成了营养物质的浪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珠形小叶苦丁红茶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茶青要求:选取完整、新鲜、净度高的苦丁茶叶;(2)萎凋:茶青摊叶厚度为7cm一8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5℃一28℃和80%一90%;过程中翻动2一3次,保持萎凋程度均匀一致,萎凋时间15h一19h;(3)热漂:水温60℃时放入萎凋叶,时间los一20s后捞出并将其放入脱水桶内;(4)脱水:脱水后脱水叶手捏无明显滴水;(5)揉捻:用普通揉捻机;以轻揉为主,掌握轻一重一轻原则,不加压揉8min一12min,轻压揉18min一22min,不加压揉8min一12min,苦丁茶汁略有溢出,基本成条即可;(6)切碎搅拌:使用切割机和搅拌机将茶叶切割均匀并搅拌均匀;(7)第一次做形:采用普通50型双锅曲毫机,大弧,速度80对min,叶温46.6℃-58.6℃,时间36min一40min,摊凉;(8)毛火:普通的烘培机,热风温度100℃一120℃,时间7min一lomin,发酵叶干燥程度达50%,手捏略有很微的刺手感;(9)再次做形:采用普通50型双锅曲毫机,第二次做形:大弧,速度66r/min,叶温54.6℃一50.2℃,时间32min一36min,摊凉;第三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56.6℃一71℃,时间28min一33min;(10)足干:普通的烘培机,热风温度100℃一110℃,叶温80℃一90℃,每隔2min左右轻轻翻动一次,烘至足干为止。本方案通过做形步骤的加入,通过第一次做形和再次做形可将苦丁茶原料加工成卷曲的片状结构,这将极大地提高苦丁茶青原料的利用率和规模化生产,提高了茶叶营养价值的利用,对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具备一定的引导价值。

上述方案虽然通过做形的加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生六叶及以上的苦丁茶无法成形的问题,但此方案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萎凋后,又进行热漂,而热漂可使萎凋叶进一步缩小萎蔫,热漂也可使茶叶萎凋,而将新鲜茶叶直接进行萎凋将延长萎凋时间,而热漂捞出茶叶表面也将附着较多的水分,还需对水进行甩干;2、做形需要通过双锅曲毫机并进行三次操作,才可将茶叶做形完毕,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也使得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茶叶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能使苦丁茶叶成形为卷曲片状的一种小叶苦丁片茶及加工工艺。

一种小叶苦丁片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青要求:选择完整、净度高的新鲜苦丁茶叶;

(2)热漂:水温50℃一55℃时放入新鲜茶叶,时间7s一10s后捞出;

(3)萎凋:对热漂后的茶叶进行摊叶处理,摊叶厚度为7cm一8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5℃一28℃和70%一75%;过程中翻动2一3次,萎凋时间10h一13h;

(4)切割搅拌:使用切割机将萎凋后的茶叶切碎,并将切碎后的茶叶和茶叶汁搅拌均匀;

(5)热压成型:将搅拌好的茶叶,倒入到片状热压模具中,使用热压块将茶叶热压成片状,并放入烘干机内烘干20min—30min;

(6)发酵:需要使用一种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底部设有加热盘,加热盘上方设有发酵筒,发酵筒滑动连接在发酵箱内,发酵筒内转动连接有若干伸出于发酵筒外的转轴,每根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铁珠,每根转轴伸出于发酵筒外的部分上均插入到第一涡轮壳内,每根转轴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涡轮壳上,每根转轴插入第一涡轮壳内的部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片,第一涡轮壳连通有第二涡轮壳,第二涡轮壳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涡轮片,第二涡轮片同轴连接有凸轮,凸轮与发酵筒相抵,第一涡轮壳涡轮壳上连通有热气泵,发酵筒的一侧设有热气管,发酵筒上开有通气孔,第二涡轮壳与热气管连通,发酵筒的另一侧设有u形导向板,将茶叶放入到发酵筒内,加热盘上的温度和热气管内热气的温度均为32℃一35℃,发酵箱内湿度为80%一90%,发酵时间为200min一220min;

(7)足干:使用烘培机,热风温度85℃一95℃,叶温70℃一78℃,每隔2min左右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干燥度为96%以上。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选择完整、新鲜、净度高的茶叶,更加容易清洗,茶叶质量更好;进行热漂是为了将茶叶表面的灰尘去除,也为了将茶叶中的水分降低,使得茶叶初步萎蔫,使得茶叶的青草气初步散失,为萎凋打好基础,并可加快萎凋的过程,减少萎凋时间,提高效率;萎凋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将茶叶均匀摊放,适度地促进鲜叶酶的活性,使得茶叶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彻底散失;切割是为了将茶叶结构彻底破坏掉,使得内部的营养物质更好地溢出,搅拌是为了将茶叶汁和茶叶碎融在一起,防止茶叶营养的浪费;热压成型可将切割搅拌好的茶叶成型成片状,烘干机可使茶叶进一步定型成片状。

发酵是为了使茶叶的味道更好,而且成形的过程可在发酵的过程中完成,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操作步骤,更加利于工业生产,操作时,先将片状的茶叶放入到发酵筒内,启动热气泵,热气泵将泵入气体到第一涡轮壳内,热气将推动若干第一涡轮转动,若干第一涡轮将带动若干转轴转动,若干转轴将带动固定在转轴上的铁珠转动,热气继续流动,热气进入到第二涡轮壳内,第二涡轮将转动,第二涡轮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将带动发酵筒往复地在发酵箱内滑动,发酵筒将带动茶叶在发酵筒内飞动起来,热气再继续流动,热气进入到热气管内,通过热气管再经过通气孔进入到发酵筒内,再启动加热盘和热气管,对发酵筒内的片状茶叶进行加热发酵,热气管吹出的气体将进一步使得片状茶叶飞动起来,飞动的片状茶叶可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使得茶叶的发酵效果更好,热气管吹出的气,在经过发酵筒后,气体进入到u形导向板内,u形导向板对气体进行导向,气体将再次进入到发酵筒内,对气体进行了二次利用,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降低了耗能,而气体通过u形导向板导向可使茶叶在发酵筒内进行转动,铁珠转动的方向与茶叶的转动方向相反,铁珠将与茶叶产生摩擦,并摩擦茶叶形成卷曲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发酵筒与茶叶不断地摩擦、铁珠与茶叶不断地摩擦并撞击,使得茶叶可形成卷曲的片状,充分利用了发酵时间,简化了步骤,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本方案中的一种小叶苦丁片茶,使用小叶苦丁片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可使小叶苦丁片茶外形色泽鸟黑油润、颗粒圆紧,汤色浅红明亮,香气甜香尚高,滋味微苦回甜,叶底黄红明亮。

进一步,步骤(2)中,水温为50℃,时间为8s。热漂的水温更加合适,时间更加合理,使得茶叶萎蔫的更加适宜。

进一步,步骤(3)中,摊叶厚度为7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6℃和72%;过程中翻动3次,萎凋时间12h。萎凋效果更好,制作出的茶叶质量更好。

进一步,步骤(5)中,烘干25min。烘干的更加适中,可使茶叶湿度更加适宜。

进一步,步骤(6)中,若干铁珠横向等间距地排列在转轴上。铁珠更加均匀,更好地对茶叶进行摩擦,可减少转轴与茶叶摩擦的概率。

进一步,步骤(6)中,发酵筒和发酵箱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的设置,可使发酵筒与凸轮更好地相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小叶苦丁片茶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青要求:选择对生六叶或对生八叶的完整、净度高的新鲜茶叶;

(2)热漂:在锅内放入清水,使用燃气将水温升至50℃时,放入新鲜茶叶,时间8s后捞出;

(3)萎凋:对热漂后的茶叶进行摊叶处理,摊叶厚度为7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6℃和72%;过程中翻动3次,需保证茶叶均匀一致,萎凋时间12h;

(4)切割搅拌:使用切割机将萎凋后的茶叶切碎,并使用搅拌机将切碎后的茶叶和茶叶汁搅拌均匀;

(5)热压成型:将搅拌好的茶叶,倒入到片状热压模具中,使用热压块将茶叶热压成片状,并将片状的茶叶放入烘干机内,烘干25min;

(6)发酵:需要使用一种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底部安装有加热盘,加热盘上方设有发酵筒,发酵筒滑动连接在发酵箱内,发酵筒和发酵箱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发酵筒内转动连接有五根伸出于发酵筒外的转轴,每根转轴上均一体成型有三十颗横向等间距排列的铁珠,每根转轴伸出于发酵筒外的部分上均插入到第一涡轮壳内,每根转轴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涡轮壳上,每根转轴插入第一涡轮壳内的部分上均平键连接有第一涡轮片,第一涡轮壳连通有第二涡轮壳,第二涡轮壳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涡轮片,第二涡轮片同轴连接有凸轮,凸轮与发酵筒相抵,第一涡轮壳涡轮壳上连通有热气泵,发酵筒的前侧设有热气管,发酵筒上开有通气孔,第二涡轮壳与热气管连通,发酵筒的后侧设有u形导向板,将茶叶放入到发酵筒内,加热盘上的温度和热气管内热气的温度均为32℃,发酵箱内湿度为85%,发酵时间为200min;

操作时,先将片状的茶叶放入到发酵筒内,启动热气泵,热气泵将泵入气体到第一涡轮壳内,热气将推动五个第一涡轮转动,五个第一涡轮将带动五个转轴转动,五个转轴将带动固定在转轴上的铁珠转动,热气继续流动,热气进入到第二涡轮壳内,第二涡轮将转动,第二涡轮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将带动发酵筒往复地在发酵箱内滑动,发酵筒将带动茶叶在发酵筒内飞动起来,热气再继续流动,热气进入到热气管内,通过热气管再经过通气孔进入到发酵筒内,再启动加热盘和热气管,对发酵筒内的片状茶叶进行加热发酵,热气管吹出的气体将进一步使得片状茶叶飞动起来,飞动的片状茶叶可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使得茶叶的发酵效果更好,热气管吹出的气,在经过发酵筒后,气体进入到u形导向板内,u形导向板对气体进行导向,气体将再次进入到发酵筒内,而气体通过u形导向板导向可使茶叶在发酵筒内进行转动,铁珠转动的方向与茶叶的转动方向相反,铁珠将与茶叶产生摩擦,并摩擦茶叶形成卷曲状。

(7)足干: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培机内,向烘焙机内通入热风,热风温度90℃,保持叶温在74℃左右,每隔2min左右翻动一次茶叶,烘至茶叶干燥度为96%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