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1504发布日期:2018-12-11 23:0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及于2016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采用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一种采用板栗果仁加工制出的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板栗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营养价值高含有8种氨基酸,具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生吃可治腰脚不遂,肿痛淤血等病,具有健脾、补肾、健胃强体之功效,同时,它还是一种具有低热量,低胆固醇,适合于现代化生活需要的食品。板栗食品饮料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本人于2000年分别申请了三项板栗饮料的中国发明专利并予与授权。其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又于2006年分两次申请了三项有关板栗功能饮料的专利,也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分别为zl200610109637.x、zl200610140675.1、zl200610109638.4。三个专利在“中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其中zl200610109637.x属于5.9类规定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而zl200610140675.1和zl200610109638.4是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即为固体经冲溶后具有特殊用途的饮料类(根据咨询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本通则起草人之一的起草人准确解释确定为5.9类。)。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三个专利在“中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其中zl200610109637.x属于4.5类规定及4.5.5的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的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而zl200610140675.1和zl200610109638.4是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4.10中即为固体经冲溶后具有特殊用途的饮料。本发明与上述三种饮料不属同类饮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本专利加工的饮料是涉及到5.3.2,采用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制品——板栗饮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属4.3及4.3.2中规定的一种液体饮料。为此,经检索发现与本发明饮料可以属于类似的已申请的板栗饮料专利,均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很好的系统的解决了,板栗饮料加工过程的中的技术问题,在板栗饮料的专利中最具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下就类似专利的问题以举实例列举阐述如下:首先,是1995年申请的板栗饮料及其制法的专利,申请号为:951053175,该专利的加工手段简单、技术过程不完整,申请人缺乏深入系统的掌握板栗饮料的加工技术,此种加工技术无法降解板栗高含量的淀粉,护色技术缺乏,制出来的板栗饮料口感粘稠,因而不能制成口感好、风味好、颜色好的板栗饮料(还有类似的已授权的板栗饮料专利属于此种专利如00107923.9的专利。)。其次,zl200510012942.2的专利(该专利虽已授权,但是因费用问题已终止专利权。)和申请号为:200910069222.8的专利及申请号:201410243972.3这三个专利首先在水解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技术问题,前一个专利采用了不完整的水解技术,实际上板栗仁是含淀粉较高的干果,使用水解技术加工板栗饮料,就是对板栗中的淀粉进行水解,完整的淀粉水解技术应该是由液化和糖化两项技术共同组成的,互为条件的。前一个专利采用的是糖化酶(β-淀粉酶)和甜酒药,均为糖化酶,所以只进行了淀粉水解技术中的糖化,而未对淀粉进行液化,会大大的影响板栗饮料的质量效果,影响板栗饮料的粘稠度、口感、和味道,使饮料质量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术上的缺失。后两个专利选用的是淀粉酶,实质上淀粉酶是一类水解淀粉与糖元酶的总称,是概念,不具体,不具有实用性。此外,zl200510012942.2的专利和200910069222.8的申请专利想通过烫漂的工序就简单的解决板栗饮料的护色问题,是达不到目的。再其次,zl200610134292.3的专利(2010年5月授权的专利。)和201410243972.3两个专利虽然采用了水解技术,但是技术指标参数不完整,不能完整体现出水解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而且在加工工艺上和食用的安全性上存在着重大问题,在技术上不应提倡。因为本行业的人士,均知道edta-2na有微毒,它是乙二胺与一氯乙酸反应,再与甲醛、氰化钠反应,然后由碳酸钠中和而制成,可看出他是由有毒和刺激物生产而成,edta-2na会影响人体内钙的代谢,会对人体中呼吸系统有刺激,即使在国家规定的食品使用的限量内,也不能大量的服用,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因为edta-2na不能自行排除体内,容易在人体内造成积累。)。而该专利在加工方法上却没注意这一问题,它是将板栗脱壳后即进行磨浆,过筛,加入带有edta-2na的护色液,使这种复合护色液带入最终产品,给最终产品的饮料带来了不安全性。如果使用带有edta-2na的护色液对板栗进行护色,在工艺上应对板栗仁先进行护色,捞出栗仁、经喷淋清洗后再进行磨浆,这样就会避免将edta-2na带入最终产品的饮料中,大大的提高了饮料的安全性(日本规定,如果使用edta-2na作为添加剂时,在最终产品完成前,必须将其转化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减小对身体的损害,但两专利中却明显没有使用这项转化技术,是一个很大的缺失。),所以,如果在专利中使用edta-2na作为添加剂,并将他带入最终产品,在专利使用它专利中的工艺技术过程就是不合理、不安全的技术,不该使用的技术。在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17821.4的专利中也指出zl200610134292.3的专利使用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护色剂使用带入最终产品中,“降低了安全性”。对该专利提出了严肃的否定。另外,申请号为201010517821.4的专利属于板栗清汁饮料与本人申请的专利在饮料分类中不属于一类,该饮料去渣后,提取清汁其营养物质损失的较多,减少了饮料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是该申请饮料的缺失。除此之外,申请号为:201610690869.2;201610001385.2;201610101185.4三项专利为复合型含板栗的饮料,非以板栗为单一原料的饮料,所以根据“国家饮料通则”的规定不属于同一类饮料。还有,申请号为:201610161938.0的专利,根据板栗的特性,该专利技术不可取,其一至加工板栗饮料原料成本过高,原料浪费过大,不具有加工的经济性。其二采用分离法去除板栗淀粉控制加工过程中的褐变根本做不到,它只有采用真空渍渗技术深度护色条件下才可以完全控制板栗饮料的褐变,所以该专利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由于,我从事板栗饮料的研究和开发近20年,从2000年和2006年申请了六项专利并都授予了专利权。近十多年随着我对板栗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使板栗加工技术更加先进、更加成熟,为此又推出三项专利,该专利为其中三项专利之一。技术实现要素:结合上述各个专利存在的重要问题,在本专利中尽量追求技术上的合理性、食品饮用上的安全性、专利技术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有突出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实践的运用中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在工厂化的大生产中更能体现出来。本专利表现出的突出的技术特点为:1.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工艺加工过程、技术手段、过程参数上能比较完整系统的体现出来。并且更具有显著的操作性。在添加剂上尽可能的选用天然制品,消除因使用合成添加剂给饮料所带来的低毒,及对消费者的身体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使饮料更加绿色、环保、健康。2.在板栗饮料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板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褐变本专利采用了全过程的控制方法漂烫-打磨(从检索出的此类板栗饮料专利中为第一次使用该方法。)-护色(在复配护色液中第一次使用了天然的添加剂“壳聚糖”、“茶多酚”,类似饮料使用护色技术,护色中未曾见到,现多用edta-2na和vc;采用真空渍渗技术进行深度护色。)-预煮护色(在复配预煮液中第一次使用了天然的添加剂“壳聚糖”、“茶多酚”,同类饮料护色中未曾见到。)-将预煮液中的板栗仁和预煮液及添加的适量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倒入粗磨进行打浆后得到板栗浆液(板栗浆液中直至制成板栗饮料最终产品中均含有壳聚糖、茶多酚。同时,在该预煮液中去掉了vc,原因是它遇热不稳定,添加到饮料中容易降解,变性。)。本控制方法更适合工厂化大生产板栗饮料生产过程中的护色,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3.在此类板栗饮料的专利中的护色液中首次使用天然添加剂“壳聚糖”和“茶多酚”,以取代护色液中的合成添加剂,从而减少因合成添加剂带来的毒性,能使专利的工艺设计更加合理,使消费者食用更加安全,更能保证产品质量。4.使用天然添加剂“壳聚糖”和“茶是多酚”,可以使护色作用加强。板栗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是因为板栗中存在的“单宁”所引起的,而壳聚糖在实际使用中,可用作单宁去除剂,还可用作黏结剂、上光剂、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除菌剂、螯合剂、抗氧化剂和保鲜剂性质优良。因此,选用“壳聚糖”代替edta-2na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食品的安全性。近年来,国际上对合成的抗氧化剂的毒性愈来愈担心,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成了热门。所以,在抗氧化剂上选用“茶多酚”这种天然抗氧化剂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一般的此类板栗饮料加工中都使用抗坏血酸类抗氧化剂,且此类抗氧化剂对热不稳定。而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高温环境中,均能保持稳定,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源于它的还原性和络合性,并通过茶多酚激活抗氧化酶系、茶多酚直接作用于自由基、茶多酚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茶多酚在机体内的高效抗氧化剂、茶多酚与其它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茶多酚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六个方面途径实现。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而且与维生素e和维生素c有协同作用,日本学者认为,茶叶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儿茶素在茶多酚中(儿茶素占茶多酚中的70%)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且用量少。本专利在发明的过程中经试验茶多酚的实际用量为0.012%-0.025%,(该用量仅限于本专利中的,0.1%-0.5%壳聚糖、0.01%-0.05vc、0.05%-0.6%氯化钠、0.05%-0.3%柠檬酸、0.012%-0.025%茶多酚一组复配组方和0.08%-0.25%柠檬酸、0.1%-0.3%壳聚糖、0.012%-0.025%茶多酚、0.03%-0.3%氯化钠、5%-9%蔗糖的另一组复配组方中,两个复配组方是首次使用,未见到任何板栗饮料专利中使用和有关技术文献中记载使用该复配组方和技术参数。)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茶多酚掺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所以,选用“壳聚糖”和“茶多酚”,做添加剂有利于使饮料更加亮泽、不退色,增加货架期,货架期可比原有货架期提高3-6个月,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5.选用“壳聚糖”和“茶多酚”,做添加剂,并添加入该专利制备的饮料中,有利于板栗饮料更绿色、更健康、更环保。理由是该两种添加剂是天然的添加剂。其中“壳聚糖”又具有人体免疫功能卫士的称谓,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氨基多糖。是至今为止唯一发现的带阳离子性质的碱性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等领域。远在几千年前[本草纲目]中早已有蟹壳粉的记录,可见古人早已将壳聚糖做为医疗之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壳聚糖是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不可缺少又一生命要素,对人体健康有三调、三降的好处:即三调,调节ph值,改善酸性体质、调节内分泌,激活荷尔蒙作用、双向调节免疫,增强自愈力;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此外,还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和吸附排除体内重金属、保肝护肝防醉酒的功效。另外,“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2).抗衰老的作用,(3).抗辐射作用,(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5).抗菌、杀菌作用,(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7).对烟民有好处,可以清洗肺部尼古丁,(8).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等。茶多酚还抑制饮料中的va、vc等多种维生素的降解破坏,从而保证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份。所以,将上述两添加剂添加入板栗饮料中,供消费者饮用有利于人体健康。6.采用真空渍渗技术深度护色,在现有申请的板栗饮料的制备专利中以及板栗饮料的研究中,使用的护色技术均采用在护色池中使用浸渍剂浸渗的方法进行护色,该方法与采用真空渍渗技术相比环境是在常温下,护色剂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常压下进行的,多为手工作业,效率低,产品不卫生,使用料液多、废水、废料多、成本高,浸泡时间长,不能保持板栗原有的色香味,板栗浸泡后颜色的稳定性差,不利于工厂化生产。使用真空渍渗技术深度护色,既克服了上述存在的问题。真空渍渗技术深度护色的原理在于,在对板栗进行护色的过程中,在密封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板栗果仁内微孔及植物细胞间的空气和部分水分先被抽吸排出;然后,高浓度浸渍液在真空浓度差及重力作用下渗入植物细胞间隙,作用效果强,作用时间短,从而极大的保持了原有板栗果仁的色香味,大大提高浸渍效率。采用真空渍渗技术深度护色更适合工厂化大生产的需要。7.解决板栗饮料稳定性的问题应选用复合乳化剂和稳定剂。由于乳状液往往会发生o/w和w/o的转向现象,根据美国griffinw.c.提出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平衡理论,不同的hlb值决定乳化剂的不同用途。为获得稳定的乳状液,选用适当的乳化剂,即选择hlb值合适的乳化剂是非常重要的。水包油(o/w)型的乳化剂的hlb值≥8以上,油包水(w/o)型的乳化剂的hlb值≤6以下。本专利根据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平衡理论,经试验选用以复配组方式的复合乳化剂的稳定系数作为测定指标,当板栗饮料采用复合乳化剂时的hlb值7-9左右时稳定系数达到最高,hlb值低于7以下达不到本专利试验中需要达到的稳定系数的最高值,超过这一范围最高值即走低。所以本专利确定hlb值7-9为板栗饮料的最佳稳定系数。为此,如选择单一的乳化剂均达不到这个要求和良好的效果。上边的专利就乳化剂而言均采用的是单一的乳化剂。如:zl200510012942.2的专利只使用的是蔗糖脂肪酸酯;200910069222.8的申请专利只是用了稳定剂,未使用乳化剂;zl200610134292.3的专利(2010年5月授权)乳化剂只使用了单甘脂。说明上述几个专利均未考虑乳化剂的平衡问题,而且上述专利中提到的两种乳化剂的hlb值均不在这一范围内,也不能达到本专利所使用的复合乳化剂的hlb值7-9左右时稳定系数达到的最高值,因而逹不到其板栗饮料乳化的最好效果,起到曾强稳定性的作用。本专利使用的是斯潘60/吐温40(或吐温20也可以,因为两者均最适合核果类加工饮料使用。)组方比例为24.5∶10.5或25∶11均可,使用量为0.08%-0.12%可以达到理想乳化稳定效果。本专利的稳定剂也采用的是组方式复配复合稳定剂,比按使用量添加在一起使用的稳定剂的效果好,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板栗饮料的稳定效果,防止固液相分离而导致的质量劣变。总之,本类板栗饮料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板栗仁直接进行加工出来的饮料,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乳状液体系,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并且该体系中的胶体、溶液、悬浮液共存易在生产、储藏过程中产生失稳现象。而上述几项专利是同类板栗饮料中有代表性的专利,它们都是采用单一式乳化剂、稳定剂在加工中以达到使板栗饮料稳定的目的,可是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看,效果都会很差,稳定系数都会很低,常会使饮料在短时期内出现分层的现象,货架期很短。8.本专利采用超声波均质作为主要的加工技术手段,专利中提到的传统均质方法只是作为本专利辅助的选项加工技术手段使用。采用超声波均质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及物理作用来达到均质效果的。超声波的均质效果不仅与功率密度有关,而且与超声频率和超声处理时间、温度有关。从均质效果来说,超声波较传统的高压均质及高剪切更有优越性。理论和实践的评价均认为超声波均质效果好于高速离散均质及高压剪切均质。9.首次在采用板栗仁制备的饮料专利中用大麦芽或大麦牙粉水解及其技术对饮料中板栗仁进行水解。大麦芽中含有多种酶,主要有酷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氧化还原酶、甘油磷酸酶和核酸酶等,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酶系,其中淀粉酶系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极限糊精酶、α-葡萄糖苷酶和麦芽糖酶等。此外,还含有蛋白酶系、脂肪酶系和氧化还原酶系等。用大麦芽中的淀粉酶系水解板栗淀粉,既可达到水解淀粉的目的,又可使其在饮料生产中发酵。本专利中所选可用于板栗淀粉水解的淀粉酶系的活性值经测定α-淀粉酶活力在3.96u/g麦芽以上,β-淀粉酶活力在4.853u/g麦芽以上,蛋白酶的活力在278.70u/g麦芽以上。大麦芽可以水解板栗中部分淀粉和蛋白质,提高了饮料的稳定性,降低了饮料的勃度。大麦芽或大麦牙粉代替食品级商品酶制剂应用于板栗仁饮料的发明中,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节省成本。此外,控制适当的条件,又可以发挥大麦芽中淀粉酶系、脂肪酶系、蛋白酶系和氧化还原酶系的多酶协同作用体系的作用,它比采用单酶作用体系水解淀粉效率高得多。特此,在这里做一说明,麦芽或麦芽粉是两种麦芽或麦芽粉,即大麦芽或大麦牙粉和小麦芽或小麦芽粉的统称。这里为以下内容使用到的麦芽或麦芽粉的称谓做一明确的说明,既麦芽或麦芽粉可以是:单指大麦芽或大麦牙粉;小麦芽或小麦芽粉,也可以是大麦芽和小麦芽或大麦牙粉和小麦芽粉的混合物。此外,本专利中使用的大麦芽粉是由大麦芽干燥后制成的粉即大麦牙粉,可以替代大麦芽使用。大麦芽或大麦牙粉代替食品级商品酶制剂应用于板栗仁饮料的发明中,还可使作为饮料生产中发酵原料的水解液营养丰富,成品饮料风味独特。单独对大麦芽中的丰富的酶系进行研究表明,温度和ph值是影响酶活力的关键因素,分别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测定大麦芽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力,以最高酶活力为100%,计算各温度和ph值条件下相对酶活力,可知α-淀粉酶温度作用范围较宽,40~60℃酶活力受温度影响不大,70℃左右酶活力达最大值;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温度作用范围较窄,最佳酶活力温度分别为55℃和60℃左右。α-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受ph值影响较为明显,分别在ph值5.5和5达到最大酶活力水平;β-淀粉酶受ph值影响相对不敏感,5.5为最佳作用ph值。大麦芽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的热稳定性可知,α-淀粉酶在60℃时较稳定,30min时酶活力仍保存87.12%;在65℃时,酶活力衰减加剧,10min后残余酶活力仅为68.96%;在70℃条件下,酶活力半衰期不足10min。β-淀粉酶在50℃和55℃条件下酶活力比较稳定,60℃时酶活力迅速下降,30min后残余酶活力为64.94%。极限糊精酶50℃时酶活力较为稳定,60℃时失活率加剧,10min后残余酶活力仅为28.18%。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与还原糖之间的关系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小分子可发酵性糖,从而有利于酵母利用。可发酵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等,通过分析酶活力与还原糖含量之间的关系可研究淀粉酶的作用特性可知,3种酶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还原糖高于α-和β-淀粉酶两酶、α-淀粉酶单酶作用体系,尤其在45~55℃三种酶共同作用体系还原糖增高趋势相对明显,推测极限糊精酶在此温度范围内发挥了作用;α-和β-淀粉酶双酶体系与α-淀粉酶单酶体系相比,双酶体系水解效果更好。将上述研究结果运用于本专利的开发,在发明过程中经试验表明,利用大麦芽中丰富的酶体系中的双酶体系水解板栗浆液,比三酶体系好控制,温度控制在55~65℃,水解时间20~30分钟本发明可取得最佳效果。10.核果类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分子,而糖能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糖膜,可提高蛋白质与水的亲和性,糖还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和密度,高浓度、多羟基糖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浊液饮料的稳定性。蔗糖与蛋白质粒子的亲和性较好,所以在制备植物蛋白的饮料中常用的配料白砂糖溶解后添加到植物蛋白液中,理论上认为3%~10%的白砂糖有利于增加乳浊液的粘度,减少蛋白质分子与乳浊液的密度差,保持乳浊液的稳定性。本专利是核果类乳浊液饮料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质,在制备中经试验,实际的添加量为5%~9%的糖,既可提高本专利制备的饮料的稳定性,又可改善饮料的风味。11.在板栗植物蛋白饮料的研究和开发中及板栗饮料专利全部申请中首次在饮料中使用栀子黄着色剂,栀子黄色素是茜草料栀子果实中的黄色色素,主要成分为栀子苷。具有着色力强(对蛋白质和淀粉染着效果较好,对亲水性食品有良好的的染着力,本品用于饮料着色效果好。)、色泽鲜艳、色调自然、无异味、耐热(虽高温煮沸亦不变化。)、耐光、稳定性好、色调不受ph值的影响,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栀子黄为国家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胆、降低胆固醇、降血脂等药用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此外,据科学研究表明,栀子黄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在饮料中使用还能起到较强的抗氧化的作用。使用栀子黄着色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板栗饮料在工厂化的自动化连续生产中使生产的产品更加稳定,饮料色泽更加亮丽,同时能提高饮料在市场上的卖相,也能提高它的保健功效。12.与其它检索出可知的板栗饮料及板栗植物蛋白饮料不同的是该发明专利的板栗饮料具有保健的功效,时至今日为止,是唯一的。这不仅是因为板栗本身具有可治腰脚不遂,肿痛淤血等病,具有健脾、补肾、健胃强体之功效,同时,它还是一种具有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健康食品。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的饮料中,使用了天然的添加剂壳聚糖、茶多酚,饮料中还添加了着色剂栀子黄,在水解中使用了大麦芽或大麦牙粉,它们都会对人体有多重保健功效(参看上述第5条、第9条、第11条内容),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板栗保健饮料。13.该专利的申请是国家知识产局《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中“现代农业产业”类中1.4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项中,1.4.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和1.4.3传统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中的属传统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重点支持的项目。该专利技术可解决板栗北京主产区40万亩板栗的深加工技术落后与加工后的出路的问题,是北京市板栗主产区迫切需要的板栗食品工业化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可以带动提高北京周边河北省板栗主产区的板栗加工技术。本发明是一种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饮料,其特征在于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煮沸,再加入矿泉水或软化水适量粗磨打浆,制成其浓度达到25%的板栗浆液,经水解、精磨、调配、乳化均质,并按下列各组分配制成板栗饮料,其配比如下:物料配比物料配比板栗浆液9%-12%植物油0.1%-3%甜味剂3%-9%复合乳化剂0.08%-0.12%复合稳定剂0.06%-0.12%调味剂0.01%-0.3%风味剂6-80ppm着色剂0.01%-0.05%增稠剂0.1%-0.3%品质改良剂0.01%-0.5%抗氧化剂0.01%-0.03%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余量上述主要原料板栗选用:淀粉含量在37%-63%、糖含量10%-20%、蛋白质含量9%-12%、脂肪含量2%-7%,上述方案中的植物油采用色拉油、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棕榈油或橄榄油、葵花油、玉米油、山茶油、菜籽油或其它植物油。上述复合乳化剂采用:斯潘60与吐温40(或吐温20)之比等于24.5∶10.5或25∶11,hlb=7-9。上述复合稳定剂采用:黄原胶、田箐胶与卡拉胶之比等于1∶1∶2。上述着色剂采用:栀子黄。上述甜味剂使用:人工合成糖类,天然糖类,淀粉转化糖类或其它糖类,上述调味剂使用:氯化钠,上述增稠剂使用:壳聚糖,上述水解酶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中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化酶、高效糖化酶、强效糖化酶、真菌淀粉酶或普鲁兰酶,上述水解酶源采用:大麦芽或大麦芽粉,上述风味剂使用:麦芽酚或乙基麦芽酚中的一种或栗子香精、糖炒栗子香精,上述抗氧化剂使用:茶多酚、抗坏血酸、维生素e、异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上述品质改良剂使用:磷酸盐、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焦磷酸二氢二钠或复配磷酸盐。上述方案中的使用天然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天然矿泉水采用低矿化度天然矿泉水或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软化饮料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将作为主要原料的板栗分拣,用清水或低浓度盐水浸果70-80秒左右,然后捞起因密度较小而浮起或半浮起的果粒,选用完全浸没于水底的果实;洗净;烘干:即在烘干机上进行,烘干机供给55℃的干净热风,需时间20-40分钟;脱壳脱衣。2.将脱壳去衣的板栗果仁放入含有0.25%柠檬酸,65-75℃的热水中烫漂15-25分钟,以杀灭氧化酶或过氧化酶,或145℃热风加蒸汽中烫漂3-8分钟,以杀灭氧化酶或过氧化酶。3.将板栗果仁的表皮进行打磨,磨去栗仁0.1mm表皮,进行喷淋冲洗,而后在密封的条件下,采用真空渍渗技术进行深度护色,温度:30℃-80℃、压力:0.1-0.59mpa、真空度:650-720mmhg;投入护色液中进行护色处理20-90分钟,护色液中护色剂的复配组成为:0.1%-0.5%壳聚糖、0.01%-0.05%vc、0.05%-0.6%氯化钠、0.05%-0.3%柠檬酸、0.01%-0.03%茶多酚,调ph值。4.将经过护色后的板栗果仁捞出,喷淋冲洗,投入到沸腾后的预煮液中,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煮沸36min,预煮液中的复合添加剂组成为:0.08%-0.25%柠檬酸、0.1%-0.3%壳聚糖、0.01%-0.03%茶多酚、0.03%-0.3%氯化钠、5%-9%蔗糖;将预煮液中的板栗仁和预煮液及再添加的适量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倒入粗磨中进行打浆,制成板栗浆液使其浓度达到25%;后进行糊化。5.将糊化后的浓度达到25%的板栗浆液,调ph值为6,加入浓度为0.01mol/l-0.012的cacl2调节钙离子,以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加温到96℃,加入0.033%-0.076%的α-淀粉酶液化40-75min,达到de值12%-14%。6.加入65-78u/g或3-5.5g/kg的反应所需的β-淀粉酶,对板栗液化液进行糖化,调节ph值为4.7-6.3,温度冷却到57-63℃,保温反应时间为62-88min,得到糖化液。过滤。7.进行灭酶,温度升到77-93℃,调ph值4.9,保持12-24min。脱色,过筛,后降温至1-50℃放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精磨。8.或用大麦芽或大麦牙粉做酶源对板栗浆液进行水解:选取活性值α一淀粉酶活力达到3.96u/g麦芽以上,β一淀粉酶活力达到4.853u/g麦芽以上,蛋白酶的活力达到278.70u/g麦芽以上,放入板栗原料用量的21%-28%的大麦芽或大麦芽粉,在55-65℃水解20-30min,水解ph值4.5-5.5,最后将混合液煮沸5分钟进行灭酶,后降温至1-50℃放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精磨。9.调配:将甜味剂、风味剂、着色剂、植物油、复合乳化剂、复合稳定剂、抗氧化剂、调味剂、增稠剂、品质改良剂按比例进行调配,将调配后的液体,与经过水解后的板栗浆液加入适量的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混合,其中板栗浆液占总质量的9%-12%,放入夹锅中并加热至90℃,时间3.5min、调节ph值到7.1-7.3,离心过滤;尔后脱气,压力90.7-93.3pa(680-700mmhg真空度),罐内热脱控制温度52-68℃,过筛。10.其中第9项中采用复合乳化剂其组成为:(hlb=7-9)斯潘60与吐温40(或吐温20)之比等于24.5∶10.5或25∶11,用量为0.08%-0.12%;复合稳定剂其组成为:黄原胶、田箐胶与卡拉胶之比等于1∶1∶2,用量为0.06%-0.12%。11.采用超声波均质,频率:20-40hz、功率:300-600w、时间:5min-90min、温度:5℃-60℃。或采用传统均质机,根据提高均质效果的原则,提高均质压力一级阀压13-23mpa,二级阀压42-58mpa;提高均质温度加热,控制在60℃-80℃;增加均质次数2-3次,均质后的粒度2-5μ。12.均质后瞬时高温杀菌(uht),进料温度16-45℃,杀菌温度115-137℃、时间4-9s、压力0.78-1.5mpa,出料温度45-65℃;尔后灌装;进行二次杀菌温度为110℃-121℃,压力为0.9-1.1mpa,时间12-20min,快速冷却,晾干,观察,贴标,制成品。本发明的饮料呈微黄色乳液状,色泽透亮,并具有板栗的天然清香味,由于本发明以板栗仁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的矿泉水和软化饮料水配制而成,由于板栗饮料中添加了壳聚糖、茶多酚且能生精解渴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食疗功效;饮料呈中性或弱减性,与人体体液的ph值相近,有利于等压渗透,被人体吸收,也同时避免了饮料中的蛋白质的沉淀,使其保持水乳交融状态。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保健饮料是将作为主要原料的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加软化水适量粗磨打浆制成浓度为25%的浆液,经水解、灭酶后,加入制成的各种果仁、水果、蔬菜浆液或干粉;鲜奶、鲜奶制品或奶粉等;豆类浆液或干粉;咖啡粉或可可粉等;花生浆液或干粉;椰子植物蛋白浆液或椰子粉,再经过精磨、调配、乳化均质等过程可制成板栗保健复合饮料,其各组分为:上述主要原料板栗选用:淀粉含量在37%-63%、糖含量10%-20%、蛋白质含量9%-12%、脂肪含量2%-7%,上述方案中的植物油采用色拉油、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棕榈油或橄榄油、葵花油、玉米油、山茶油、菜籽油或其它植物油。上述复合乳化剂采用:斯潘60与吐温40(或吐温20)之比等于24.5∶10.5或25∶11,hlb=7-9。上述复合稳定剂采用:黄原胶、田箐胶与卡拉胶之比等于1∶1∶2。上述着色剂采用:栀子黄。上述甜味剂使用:人工合成糖类,天然糖类,淀粉转化糖类或其它糖类,上述调味剂使用:氯化钠,上述酸味剂使用: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酒石酸、苹果酸、醋酸、磷酸、富马酸,上述增稠剂使用:壳聚糖,上述水解酶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中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化酶、高效糖化酶、强效糖化酶、真菌淀粉酶或普鲁兰酶,上述水解酶源采用:大麦芽或大麦牙粉,上述风味剂使用:麦芽酚或乙基麦芽酚中的一种或栗子香精、糖炒栗子香精,上述抗氧化剂使用:茶多酚、抗坏血酸、维生素e、异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上述品质改良剂使用:磷酸盐、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焦磷酸二氢二钠或复配磷酸盐。上述方案中的使用天然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天然矿泉水采用低矿化度天然矿泉水或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软化饮料水。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图1中的流程框图为本发明制作方法的工艺过程。具体实施方式按流程框图工艺过程制作的实例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将作为主要原料的板栗分拣,用清水或低浓度盐水浸果70秒左右,然后捞起因密度较小而浮起或半浮起的果粒,选用完全浸没于水底的果实;洗净;烘干:即在烘干机上进行,烘干机供给55℃的干净热风,需时间30分钟;脱壳脱衣;2.取板栗果仁10.5kg将脱壳去衣的板栗果仁放入含有0.25%柠檬酸,70℃的热水中烫漂20分钟,以杀灭氧化酶或过氧化酶;3.将板栗果仁的表皮进行打磨,磨去栗仁0.1mm表皮,进行喷淋冲洗,而后在密封的条件下,采用真空渍渗技术进行深度护色,温度:80℃、压力:0.39mpa、真空度:650-720mmhg;投入护色液中进行护色处理30分钟,护色液中护色剂的组成为:0.3%壳聚糖、0.01%vc、0.1%氯化钠、0.1%柠檬酸、0.02%茶多酚,调ph值;4.将经过护色后的板栗果仁10.5kg捞出、喷淋冲洗,投入到沸腾后的17.5kg预煮液中,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煮沸36min,预煮液中的复配材料为:0.09%柠檬酸、0.2%壳聚糖、0.012%茶多酚、0.06%氯化钠、8%蔗糖;加入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14kg(板栗果仁、预煮液、加入的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三者之和总重42kg),粗磨打浆,制成板栗浆液其浓度达到25%;5.调浆将制成的浓度达到25%的板栗浆液,调ph值为6,加入浓度为0.01mol/l的cacl2调节钙离子,以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加温到96℃,加入0.06%的α-淀粉酶液化55min,达到de值14%;6.加入78u/g的反应所需的β-淀粉酶,对板栗液化液进行糖化,调节ph值为5.5,温度冷却到62℃,保温反应时间为85min,得到糖化液。过滤。7.进行灭酶,温度升到85℃,调ph值4.9,保持24min。脱色,过筛,后降温到40℃,放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精磨;8.调配:将甜味剂、风味剂、着色剂、植物油、复合乳化剂、复合稳定剂、抗氧化剂、调味剂、增稠剂、品质改良剂按比例进行调配,将调配后的液体,与经过水解后的板栗浆液加入适量的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混合,其中板栗浆液占总质量的11%,放入夹锅中并加热至90℃,时间3.5min、调节ph值到7.1,离心过滤;尔后脱气,压力92pa(680-700mmhg真空度),罐内热脱控制温度60℃,过筛;9.其中第8项中的乳化剂、稳定剂均采用复合乳化剂其组成为:(hlb=8)斯潘60与吐温40之比等于24.5∶10.5,用量为0.1%,复合稳定剂其组成为:黄原胶与卡拉胶之比等于1∶1∶2,用量为0.09%;10.采用超声波均质,频率:40hz、功率:450w、时间:80min、温度:50℃;11.均质后瞬时高温杀菌(uht)进料温度45℃,杀菌温度137℃、时间5s、1.5mpa,出料温度65℃;尔后灌装;进行二次杀菌温度为121℃,压力为1.1mpa,时间15min,快速冷却,晾干,观察,贴标,制成品;物料配比物料配比板栗浆液11%植物油0.5%蔗糖8%栗子香精20ppm复合稳定剂0.09%复合乳化剂0.1%乙基麦芽酚12ppm三聚磷酸钠0.06%壳聚糖0.2%氯化钠0.06%茶多酚0.012%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余量栀子黄0.03%按流程框图工艺过程制作的实例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将作为主要原料的板栗分拣,用清水或低浓度盐水浸果75秒左右,然后捞起因密度较小而浮起或半浮起的果粒,选用完全浸没于水底的果实;洗净;烘干:即在烘干机上进行,烘干机供给55℃的干净热风,需时间25分钟;脱壳脱衣。2.取脱壳去衣板栗果仁10.5kg,放入145℃热风加蒸汽中烫漂5分钟,以杀灭氧化酶或过氧化酶。3.将板栗果仁的表皮进行打磨,磨去栗仁0.1mm表皮,进行喷淋冲洗,而后在密封的条件下,采用真空渍渗技术进行深度护色,温度:50℃、压力:0.59mpa、真空度:650-720mmhg;投入护色液中进行护色处理50分钟,护色液中护色剂的组成为:0.5%壳聚糖、0.02%vc、0.2%氯化钠、0.1%柠檬酸、0.012%茶多酚,调ph值。4.将经过护色后的板栗果仁10.5kg捞出、喷淋冲洗,投入到沸腾后的17.5kg预煮液中,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煮沸36min,预煮液中的复配材料为:0.08%柠檬酸、0.25%壳聚糖、0.02%茶多酚、0.08%氯化钠、9%蔗糖。加入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14kg(板栗、预煮液、加入的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三者之和总重42kg),粗磨打浆,制成板栗浆液其浓度达到25%。5.用大麦芽粉做酶源对板栗浆液进行水解:选取活性值α一淀粉酶活力达到3.96u/g麦芽以上,β一淀粉酶活力达到4.853u/g麦芽以上,蛋白酶的活力达到278.70u/g麦芽以上,放入板栗原料用量的25%的大麦芽粉,在70℃水解25min,水解ph值5.5。将水解后的板栗浆液煮沸5分钟进行灭酶,后降温至30℃左右,放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精磨。6.调配:将甜味剂、风味剂、着色剂、植物油、复合乳化剂、复合稳定剂、抗氧化剂、调味剂、增稠剂、品质改良剂按比例进行调配,将调配后的液体,与经过水解后的板栗浆液加入适量的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混合,其中板栗浆液占总质量的9%,放入夹锅中并加热至90℃,时间3.5min、调节ph值到7.3,离心过滤;尔后脱气,压力90.7pa(680-700mmhg真空度),罐内热脱控制温度55℃,过筛。7.其中第6项中的乳化剂、稳定剂均采用复合乳化剂其组成为:(hlb=9)斯潘60与吐温40之比等于24.5∶10.5,用量为0.08%,复合稳定剂其组成为:黄原胶、田箐胶与卡拉胶之比等于1∶1∶2,用量为0.1%。8.采用超声波均质,频率:30hz、功率:500w、时间:60min、温度:45℃。9.均质后瞬时高温杀菌(uht)进料温度45℃,杀菌温度137℃、时间5s、1.5mpa,出料温度65℃;尔后灌装;进行二次杀菌温度为121℃,压力为1.1mpa,时间15min,快速冷却,晾干,观察,贴标,制成品。按流程框图工艺过程制作的实例三:本实例的加工工艺过程是选用:将脱壳去衣的板栗果仁放入含有0.25%柠檬酸,75℃的热水中烫漂15分钟,以杀灭氧化酶或过氧化酶。采用大麦芽粉做酶源对板栗浆液进行水解:选取活性值α一淀粉酶活力达到3.96u/g麦芽以上,β一淀粉酶活力达到4.853u/g麦芽以上,蛋白酶的活力达到278.70u/g麦芽以上,放入板栗原料用量的28%的大麦芽粉,在70℃水解25min,水解ph值5.5,灭酶后加入12%的花生浆液,混合后放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精磨。采用传统均质机方式,并根据提高均质效果的原则提高均质压力,一级阀压23mpa,二级阀压54mpa;提高均质温度加热,控制在65℃;增加均质次数2次,均质后的粒度≤5μ制成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花生保健复合饮料。物料配比物料配比板栗浆液12%花生浆液12%蔗糖9%栗子香精25ppm复合稳定剂0.12%复合乳化剂0.12%乙基麦芽酚20ppm柠檬酸0.1%壳聚糖0.3%氯化钠0.2%茶多酚0.02%栀子黄0.035%植物油1%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余量磷酸三钠0.05%按流程框图工艺过程制作的实例四:在采用本发明加工工艺过程制成的板栗饮料是在制成的饮料中加入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采用维生素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类,加入到制成的饮料中可制成营养强化型板栗保健固体速溶饮料。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