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5695发布日期:2019-03-30 08:4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食用菌废弃料制作牲畜饲料的
技术领域
,更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同时还涉及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具有较强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能力,可广泛利用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秆和废菌糠等。近年来,我国杏鲍菇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可产生大量杏鲍菇菌糠,据《2015-2016年度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杏鲍菇总产量已达8.23×106t,每生产1kg食用菌约产生2.5倍于食用菌产量的菌糠计算,杏鲍菇菌糠产量达到2.06×107t。目前对菌糠的主要利用途径包括二次种菇、无土栽培基质、生物有机肥、菌糠饲料、燃料和生物提取等,但当前对菌糠总体资源化利用率还是比较低。另一方面,饲料资源不足及其成本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对有效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张,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菌糠中含有糖类、有机酸、酶和生物活性物质,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等,将菌糠用作饲料既可废物利用再循环,又可扩大饲料来源,节约饲料成本。鲜菌糠含水量高、堆放易霉变,不易储存,以及菌糠本身适口性差、采食及消化率低是影响杏鲍菇菌糠作为饲料的主要原因。现存的对菌糠采用风干、粉碎等物理加工方式对菌糠饲料的营养品质没有本质的提升,而化学调制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问题。生物处理技术不仅能提高其营养价值,而且由于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能抑制有害菌,进而提高其饲用安全性,并且还具有发酵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其产品市前景更为广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杏鲍菇菌糠资源,通过使用复合菌剂发酵,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配方合理、配方中材料容易获得,制备方法简便,使用方便。配方产品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低、营养品质好、消化利用率高,可以作为反刍家畜的优质粗饲料使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加工简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条件易于控制、适宜于规模化生产,产品宜于储藏和运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优选的,本发明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更优选的,本发明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在上述五种原料中,添加8~10份的复合菌剂就能使发酵效果达到最优,再添加更多的菌剂对发酵效果,即发酵饲料的品质并没有更大的作用,反而增加原料的用量,增加成本。降低麸皮、豆粕,以及mgso4·h2o和k2hpo4的添加比例,会导致短时间内菌糠发酵品质不佳,不达到理想效果。添加更多的麸皮、豆粕,以及mgso4·h2o和k2hpo4,虽然能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但同时发酵料的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如果增加mgso4·h2o和k2hpo4的添加量,反而会影响菌种的生长增殖。优选的,所述杏鲍菇菌糠选自出菇一次后的新鲜菌糠,水份含量为50~55%,并且杏鲍菇菌糠打碎成粒径为3-5mm的颗粒。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木霉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优选的,所述木霉菌为长枝木霉,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所述酵母菌为杰丁毕赤酵母或酿酒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由菌体数为1×103~105cfu/ml的长支木霉菌菌液、菌体数为1×105~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菌体数为1×106~108cfu/ml的酿酒酵母菌液和菌体数为1×105~107cfu/ml的杰丁毕赤酵母菌液按照等体积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组成复合菌剂的木霉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后得到的菌体数为1×103~105cfu/ml的长支木霉菌菌液、菌体数为1×105~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菌体数为1×106~108cfu/ml的酿酒酵母菌液和菌体数为1×105~107cfu/ml的杰丁毕赤酵母菌液等体积混合,得到复合菌剂。优选的,所述扩大培养的方法具体为:将冷冻保存的4种菌液以4%(v/v)的比例分别接入相应培养基中,木霉菌于37℃中静置培养48h、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于37℃中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液,用以上方法再扩繁一次得到二级种子液,即得菌液。另外,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按重量份数,将杏鲍菇菌糠与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复合菌剂混合后得到发酵料,然后将发酵料于30-35℃下发酵7-9天,得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最后将所述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12%后再粉碎至40目即可。优选的,所述发酵饲料干燥温度为45-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明显有益效果:(1)本发明选择复合菌剂发酵处理杏鲍菇菌糠,并严格限定复合菌剂由长枝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杰丁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组成,同时限定不同菌种在发酵菌糠中添加浓度不同,理由如下:在复合菌混合发酵中,分别利用复合菌中长枝木霉分解纤维素、酵母菌产生饲料酵母及生物活性物质、芽孢杆菌能利用长枝木霉水解纤维素形成的小分子还原糖,消除小分子还原糖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同时产生枯草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并提高杏鲍菇菌糠蛋白质及活性小肽含量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差异,发挥上述4种菌间的互利共生作用,克服中间产物对发酵过程的不利作用,优化酶系比例,提高发酵产酶能力和酶的得率,使发酵后的菌糠饲料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2)在选用杏鲍菇菌糠时限定了其水份含量为50%~55%,同时将杏鲍菇菌糠打碎成粒径为5-8mm的颗粒。发酵过程中减少对杏鲍菇菌糠的烘干加工工艺可显著降低加工成本、节省劳力和加工时间。另一方面将杏鲍菇菌糠打碎后可使复合菌剂与菌糠的接触面更广,使菌糠中的更多的纤维物质被降解,产生更多的菌体蛋白,提高发酵菌糠饲料的营养价值。(3)对发酵后杏鲍菇菌糠进行烘干和粉碎,可使发酵菌糠饲料有利于运输和保存,以及与其他饲料混合制成反刍动物用全混合颗粒饲料,提高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便利性。(4)本发明利用含有复合菌剂、豆粕、mgso4·h2o、k2hpo4,麸皮及杏鲍菇菌糠的发酵基料,经过厌氧发酵得到生物发酵菌糠饲料,相比杏鲍菇菌糠,所得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组成显著改善,使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易于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等。另外,发酵前杏鲍菇菌糠无需经过预处理,降低了杏鲍菇菌糠发酵处理过程中的成本,有利于实现菌糠大规模饲料化利用。(5)本发明选择木霉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菌种,四种菌种的扩繁培养,以及与mgso4·h2o、k2hpo4,麸皮和豆粕的混合培养。通过菌种的选择既充分发挥了不同菌种的功能,同时增加酵母菌菌种又可增加菌种增殖过程中产生的有益代谢产物,使发酵料的生物学作用更强,同时选择的菌种数量又不是太多,有利用于工厂生产中对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辅料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的应用,解决了菌种增殖慢,发酵时间长的难题。同时该步骤可使菌糠中纤维成分分解加快,发酵料品质提升加快;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后发酵料的干燥步骤中干燥温度较低,可最大程序保证发酵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与发酵后不干燥的技术相比,发酵后进行干燥可使不同加工批次的发酵料的营养品质保证一致,有利于养殖户控制饲料的营养品质,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加以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但以下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1培养基:1.1pda液体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l,再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0g,溶化后121℃灭菌30min。1.2酵母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食品级)20g/l、蛋白胨8g/l、酵母提取物3g/l,121℃灭菌30min。1.3lb液体培养基:取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7,121℃灭菌30min。2菌株来源:制备复合菌剂使用的菌株分别为:1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io-10090),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bio-1421;杰丁毕赤酵母,pichiajadiniibio-1320)和1株木霉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bio-40852)。所使用的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3复合菌剂制备:各菌株对应的培养基本分别为:芽孢杆菌使用lb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使用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木霉菌使用pda液体培养基。将冷冻保存的4种菌液以4%(v/v)的比例分别接入相应培养基中,木霉菌于37℃中静置培养48h、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于37℃中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液,用以上方法再扩繁一次得到二级种子液(即菌液)。本实施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长枝木霉的二级种子液(扩大培养后的菌体均达到1×105cfu/ml)按照体积比为1:1:1:1混合,得到复合菌剂。本实施例中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出菇一次后的杏鲍菇菌棒打碎,得到杏鲍菇菌糠;(2)按重量份数,将杏鲍菇菌糠与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复合菌剂混合后将含水量调至53%,得到发酵料;(3)将发酵菌糠原料混合均匀后装进发酵罐中,压实密封,在35℃下发酵7天,得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4)将上述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1%后再粉碎至40目即可。实施例2: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1培养基:1.1pda液体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l,再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0g,溶化后121℃灭菌30min。1.2酵母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食品级)20g/l、蛋白胨8g/l、酵母提取物3g/l,121℃灭菌30min。1.3lb液体培养基:取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7,121℃灭菌30min。2菌株来源:制备复合菌剂使用的菌株分别为:1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io-10090),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bio-1421;杰丁毕赤酵母,pichiajadiniibio-1320)和1株木霉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bio-40852)。所使用的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3复合菌剂制备各菌株对应的培养基本分别为:芽孢杆菌使用lb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使用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木霉菌使用pda液体培养基。将冷冻保存的4种菌液以4%(v/v)的比例分别接入相应培养基中,木霉菌于37℃中静置培养48h、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于37℃中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液,用以上方法再扩繁一次得到二级种子液(即菌液)。本一个实施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长枝木霉的二级种子液(扩大培养后的菌体均达到1×105cfu/ml)按照体积比为1:1:1:1混合,得到复合菌剂。本实施例中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出菇一次后的杏鲍菇菌棒打碎,得到杏鲍菇菌糠;(2)按重量份数,将杏鲍菇菌糠与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复合菌剂混合后将含水量调至55%,得到发酵料;(3)将发酵菌糠原料混合均匀后装进发酵罐中,压实密封,在35℃下发酵7天,得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4)将上述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2%后再粉碎至40目即可。实施例3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1培养基:1.1pda液体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l,再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0g,溶化后121℃灭菌30min。1.2酵母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食品级)20g/l、蛋白胨8g/l、酵母提取物3g/l,121℃灭菌30min。1.3lb液体培养基:取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7,121℃灭菌30min。2菌株来源:制备复合菌剂使用的菌株分别为:1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io-10090),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bio-1421;杰丁毕赤酵母,pichiajadiniibio-1320)和1株木霉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bio-40852)。所使用的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3复合菌剂制备各菌株对应的培养基本分别为:芽孢杆菌使用lb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使用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木霉菌使用pda液体培养基。将冷冻保存的4种菌液以4%(v/v)的比例分别接入相应培养基中,木霉菌于37℃中静置培养48h、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于37℃中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液,用以上方法再扩繁一次得到二级种子液(即菌液)。本实施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长枝木霉的二级种子液(扩大培养后的菌体均达到1×105cfu/ml)按照体积比为1:1:1:1混合,得到复合菌剂。本实施例中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出菇一次后的杏鲍菇菌棒打碎,得到杏鲍菇菌糠;(2)按重量份数,将杏鲍菇菌糠与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复合菌剂混合后将含水量调至52%,得到发酵料;(3)将发酵菌糠原料混合均匀后装进发酵罐中,压实密封,在35℃下发酵7天,得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4)将上述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后再粉碎至40目即可。实施例4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如下原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1培养基:1.1pda液体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l,再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0g,溶化后121℃灭菌30min。1.2酵母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食品级)20g/l、蛋白胨8g/l、酵母提取物3g/l,121℃灭菌30min。1.3lb液体培养基:取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7,121℃灭菌30min。2菌株来源:制备复合菌剂使用的菌株分别为:1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io-10090),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bio-1421;杰丁毕赤酵母,pichiajadiniibio-1320)和1株木霉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bio-40852)。所使用的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3复合菌剂制备各菌株对应的培养基本分别为:芽孢杆菌使用lb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使用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木霉菌使用pda液体培养基。将冷冻保存的4种菌液以4%(v/v)的比例分别接入相应培养基中,木霉菌于37℃中静置培养48h、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于37℃中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液,用以上方法再扩繁一次得到二级种子液(即菌液)。本实施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长枝木霉的二级种子液(扩大培养后的菌体均达到1×105cfu/ml)按照体积比为1:1:1:1混合,得到复合菌剂。本实施例中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出菇一次后的杏鲍菇菌棒打碎,得到杏鲍菇菌糠;(2)按重量份数,将杏鲍菇菌糠与mgso4·h2o、k2hpo4,麸皮,豆粕、复合菌剂混合后将含水量调至54%,得到发酵料;(3)将发酵菌糠原料混合均匀后装进发酵罐中,压实密封,在35℃下发酵7天,得到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4)将上述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质量百分比10%后再粉碎至40目即可。实施例5效果对比实验:(1)实验设置杏鲍菇菌糠原料为对照组(c组),试验组为未加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1组)、添加实施例1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2组)。未加复合菌剂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基料组成和制作工艺与上述“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相同,省略加菌剂的步骤。(2)将杏鲍菇菌糠原料、未加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1组)和添加实施例1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2组)在65℃烘干,烘干时间为32h,粉碎后过1mm筛,分析三种料的化学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等。(3)进一步分析未加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1组)和添加实施例1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t2组)的氨基酸组成,以及体外消化特性(测定指标包括消化率、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含量);(4)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数据采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结果用平均值表示。表1复合菌剂对杏鲍菇菌糠饲料品质及消化的影响杏鲍菇菌糠原料(c)t1t2粗蛋白(%)7.50c13.9b14.7a粗脂肪(%)1.32b1.36b1.73a中性洗涤纤维(%)72.48a62.2b53.9c酸性洗涤纤维(%)62.53a47.3b43.5c总氨基酸(%)/9.879.64乙酸:丙酸/3.29a2.86b体外干物质消化率(%)25.6c29.8b36.3a表1结果显示,添加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t2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杏鲍菇菌糠原料(c1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添加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t2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未添加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t1组)(p<0.05)和杏鲍菇菌糠组(c组)(p<0.01),其发酵后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低于未添加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t1组)(p<0.05)。表明:添加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品质优于杏鲍菇菌糠原料和不加复合菌剂的发酵组。饲喂对比试验(1)试验分组:试验设置某市售乳酸菌液及酵母菌液生产的杏鲍菇菌糠生物饲料为对照组(c2组),试验组为添加实施例1复合菌剂的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t3组)。(2)实验动物:选用体重(21.2±1.8kg)、年龄相近、健康的浏阳黑山羊为30只为试验动物,按同质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每只一个重复。整个试验期74天,其中预试期14天,正式试验期60天。试验开始前统一驱虫和防疫。试验期间两组羊只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饲喂3次,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制度,菌糠发酵饲料两组饲喂量一样。试验第一、二天和最后两天空腹称重,记录初始重、末重、干物质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4)试验数据采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结果用平均值表示。结果如表2所示.表2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对照组(c2)试验组(t3)标准误(sem)p值干物质采食(g/d)6786823.60.56始重(kg)21.321.11.220.89末重(kg)25.226.00.120.01平均日增重(g)65.381.94.360.01料重比(f/g)10.48.330.650.03表2结果显示:两组羊初始体重及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t3组(试验组)羊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c1组),而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c1组)。结果说明使用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的饲喂效果显著优于市售菌液制作的杏鲍菇菌糠生物饲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具有以下优点:(1)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加家畜的采食量,营养消化率高,从而有助于缩短家畜的出栏时间。(2)原料价格低廉、全年可生产,制作方式简单、成本低。生物发酵菌糠饲料有利于运输和耐保存,有效提高菇农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其作一些修改和改进。因此,凡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