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54000发布日期:2021-01-05 21: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是在生物界广泛分布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并且已知在高等动物中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起作用,另外,已知γ-氨基丁酸有各种生理功能,以降血压作用为首,还报道其具有脑功能改善作用、精神镇定作用等。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92305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饮食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富含γ-氨基丁酸的饮食品,其包括,将糖度调整至3%时的滤液着色度为0.02~0.2的番茄处理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将上述番茄处理物中的谷氨酸或其盐的60%以上转化为γ-氨基丁酸。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将原料转化为γ-氨基丁酸的转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稍稍过半,转化率较低,导致原材料浪费严重,直接导致含有γ-氨基丁酸的食品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大多数人都存在风湿性关节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成分组成:吡咯烷酮:5-7、碱液:2-4、褪黑素:4.5-8.5、nmn:0.4-1.6、羟丙甲纤维素2-6、硬脂酸镁:3-7、nad:0.4-1.6、二氧化硅:0.4-1.6、蔗糖:0.2-0.8、乳糖:0.2-0.8、淀粉浆:0.7-1.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吡咯烷酮:5.5-6.5、碱液:2.5-3.5、褪黑素:5-8、nmn:0.6-1.2、羟丙甲纤维素3-5、硬脂酸镁:5-6、nad:0.6-1.4、二氧化硅:0.6-1.4、蔗糖:0.4-0.6、乳糖:0.4-0.6、淀粉浆:0.8-1.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吡咯烷酮:5.8-6.2、碱液:2.8-3.2、褪黑素:6-7、nmn:0.8-1、羟丙甲纤维素3.5-5.5、硬脂酸镁:5.2-5.8、nad:0.8-1.2、二氧化硅:0.8-1.2、蔗糖:0.45-0.55、乳糖:0.45-0.55、淀粉浆:0.9-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吡咯烷酮:5、碱液:3、褪黑素:6.5、nmn:0.9、羟丙甲纤维素4.5、硬脂酸镁:5.5、nad:1、二氧化硅:1、蔗糖:0.5、乳糖:0.5、淀粉浆: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液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泵将吡咯烷酮泵入反应釜中,将已用液压泵泵入高位釜中的液碱在开动搅,拌的前提下滴入有吡咯烷酮的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55-65℃,保温1-2个小时;

s2:用冷液冷却至10℃放料,过滤得γ-氨基丁酸钠滤液;

s3: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进行转化:γ-氨基丁酸钠透析液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装置,进行连续酸性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将γ-氨基丁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溶液;

s4:反渗透浓缩,从连续流体分离装置中出来的γ-氨基丁酸溶液在经过反渗透系统浓缩,得到γ-氨基丁酸浓缩液;

s5:引入结晶,往γ-氨基丁酸浓缩溶液中加入γ-氨基丁酸晶种,即可得到γ-氨基丁酸;

s6:将γ-氨基丁酸过滤干燥后得到洁净的γ-氨基丁酸;

s7:随后将γ-氨基丁酸、褪黑素、nmn、nad、蔗糖和乳糖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并开启搅拌机搅拌;

s8:随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淀粉浆,持续搅拌至粘稠状;

s9:随后进行加热干燥,并不断搅拌至固体,随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为目数80-100的粉末状;

s10:随后将粉末中加入粘合剂,使用模具压制为颗粒状。

所述s3中,酸性阳离子是以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为基体加入交换。

所述s7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r/min。

所述s8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吡咯烷酮与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开环后,利用氯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并且酸性阳离子交换,先制得溶液,随后再利用引入结晶制作固体γ-氨基丁酸,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食品制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成分组成:吡咯烷酮:5-7、碱液:2-4、褪黑素:4.5-8.5、nmn:0.4-1.6、羟丙甲纤维素2-6、硬脂酸镁:3-7、nad:0.4-1.6、二氧化硅:0.4-1.6、蔗糖:0.2-0.8、乳糖:0.2-0.8、淀粉浆:0.7-1.3。

所述碱液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泵将吡咯烷酮泵入反应釜中,将已用液压泵泵入高位釜中的液碱在开动搅,拌的前提下滴入有吡咯烷酮的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55-65℃,保温1-2个小时;

s2:用冷液冷却至10℃放料,过滤得γ-氨基丁酸钠滤液;

s3: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进行转化:γ-氨基丁酸钠透析液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装置,进行连续酸性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将γ-氨基丁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溶液;

s4:反渗透浓缩,从连续流体分离装置中出来的γ-氨基丁酸溶液在经过反渗透系统浓缩,得到γ-氨基丁酸浓缩液;

s5:引入结晶,往γ-氨基丁酸浓缩溶液中加入γ-氨基丁酸晶种,即可得到γ-氨基丁酸;

s6:将γ-氨基丁酸过滤干燥后得到洁净的γ-氨基丁酸;

s7:随后将γ-氨基丁酸、褪黑素、nmn、nad、蔗糖和乳糖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并开启搅拌机搅拌;

s8:随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淀粉浆,持续搅拌至粘稠状;

s9:随后进行加热干燥,并不断搅拌至固体,随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为目数80-100的粉末状;

s10:随后将粉末中加入粘合剂,使用模具压制为颗粒状。

所述s3中,酸性阳离子是以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为基体加入交换。

所述s7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r/min。

所述s8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

实施例2: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成分组成:吡咯烷酮:5.5-6.5、碱液:2.5-3.5、褪黑素:5-8、nmn:0.6-1.2、羟丙甲纤维素3-5、硬脂酸镁:5-6、nad:0.6-1.4、二氧化硅:0.6-1.4、蔗糖:0.4-0.6、乳糖:0.4-0.6、淀粉浆:0.8-1.2。

所述碱液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泵将吡咯烷酮泵入反应釜中,将已用液压泵泵入高位釜中的液碱在开动搅,拌的前提下滴入有吡咯烷酮的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55-65℃,保温1-2个小时;

s2:用冷液冷却至10℃放料,过滤得γ-氨基丁酸钠滤液;

s3: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进行转化:γ-氨基丁酸钠透析液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装置,进行连续酸性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将γ-氨基丁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溶液;

s4:反渗透浓缩,从连续流体分离装置中出来的γ-氨基丁酸溶液在经过反渗透系统浓缩,得到γ-氨基丁酸浓缩液;

s5:引入结晶,往γ-氨基丁酸浓缩溶液中加入γ-氨基丁酸晶种,即可得到γ-氨基丁酸;

s6:将γ-氨基丁酸过滤干燥后得到洁净的γ-氨基丁酸;

s7:随后将γ-氨基丁酸、褪黑素、nmn、nad、蔗糖和乳糖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并开启搅拌机搅拌;

s8:随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淀粉浆,持续搅拌至粘稠状;

s9:随后进行加热干燥,并不断搅拌至固体,随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为目数80-100的粉末状;

s10:随后将粉末中加入粘合剂,使用模具压制为颗粒状。

所述s3中,酸性阳离子是以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为基体加入交换。

所述s7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r/min。

所述s8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

实施例3: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成分组成:吡咯烷酮:5.8-6.2、碱液:2.8-3.2、褪黑素:6-7、nmn:0.8-1、羟丙甲纤维素3.5-5.5、硬脂酸镁:5.2-5.8、nad:0.8-1.2、二氧化硅:0.8-1.2、蔗糖:0.45-0.55、乳糖:0.45-0.55、淀粉浆:0.9-1.1。

所述碱液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泵将吡咯烷酮泵入反应釜中,将已用液压泵泵入高位釜中的液碱在开动搅,拌的前提下滴入有吡咯烷酮的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55-65℃,保温1-2个小时;

s2:用冷液冷却至10℃放料,过滤得γ-氨基丁酸钠滤液;

s3: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进行转化:γ-氨基丁酸钠透析液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装置,进行连续酸性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将γ-氨基丁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溶液;

s4:反渗透浓缩,从连续流体分离装置中出来的γ-氨基丁酸溶液在经过反渗透系统浓缩,得到γ-氨基丁酸浓缩液;

s5:引入结晶,往γ-氨基丁酸浓缩溶液中加入γ-氨基丁酸晶种,即可得到γ-氨基丁酸;

s6:将γ-氨基丁酸过滤干燥后得到洁净的γ-氨基丁酸;

s7:随后将γ-氨基丁酸、褪黑素、nmn、nad、蔗糖和乳糖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并开启搅拌机搅拌;

s8:随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淀粉浆,持续搅拌至粘稠状;

s9:随后进行加热干燥,并不断搅拌至固体,随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为目数80-100的粉末状;

s10:随后将粉末中加入粘合剂,使用模具压制为颗粒状。

所述s3中,酸性阳离子是以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为基体加入交换。

所述s7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r/min。

所述s8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

实施例4: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成分组成:吡咯烷酮:5、碱液:3、褪黑素:6.5、nmn:0.9、羟丙甲纤维素4.5、硬脂酸镁:5.5、nad:1、二氧化硅:1、蔗糖:0.5、乳糖:0.5、淀粉浆:1。

所述碱液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为20%-25%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一种γ-氨基丁酸助服功能性食品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泵将吡咯烷酮泵入反应釜中,将已用液压泵泵入高位釜中的液碱在开动搅,拌的前提下滴入有吡咯烷酮的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55-65℃,保温1-2个小时;

s2:用冷液冷却至10℃放料,过滤得γ-氨基丁酸钠滤液;

s3: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进行转化:γ-氨基丁酸钠透析液进入连续流体分离装置,进行连续酸性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将γ-氨基丁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溶液;

s4:反渗透浓缩,从连续流体分离装置中出来的γ-氨基丁酸溶液在经过反渗透系统浓缩,得到γ-氨基丁酸浓缩液;

s5:引入结晶,往γ-氨基丁酸浓缩溶液中加入γ-氨基丁酸晶种,即可得到γ-氨基丁酸;

s6:将γ-氨基丁酸过滤干燥后得到洁净的γ-氨基丁酸;

s7:随后将γ-氨基丁酸、褪黑素、nmn、nad、蔗糖和乳糖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并开启搅拌机搅拌;

s8:随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淀粉浆,持续搅拌至粘稠状;

s9:随后进行加热干燥,并不断搅拌至固体,随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为目数80-100的粉末状;

s10:随后将粉末中加入粘合剂,使用模具压制为颗粒状。

所述s3中,酸性阳离子是以浓度为20-25%的氯化钠溶液为基体加入交换。

所述s7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r/min。

所述s8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