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6195发布日期:2021-01-08 14:1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米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米粉,中国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和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传统的米粉生产是采用手工或半机械生产,生产效率低,操作人员需求量大,而且传统的碾磨机通常只有一个料斗送料到碾磨装置内集中碾磨,米粒粗糙口感差,且工艺参数通过人为控制不稳定,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因此,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生产产品质量好的成套米粉生产设备已经成为必要。

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981387.7)公开了一种大型多功能成套米粉生产设备。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大米提升机下料口、大米提升机、发酵罐、大米喂料机、米粉出料口、辅料机、连续和料输送机、出料口、自熟成型机输送带、热水循环槽、喂面机、挤压机、老化机输送带、风机、老化机、一次松丝机、蒸粉机、出料槽、二次松丝机、输送带、进料口、内包机、传送带ⅰ、称重仪、金属检测仪、传送带ⅱ、灭菌机和捡粉机,大米在大米提升机下料口通过提升机进入发酵罐,发酵或直接浸泡清洗后再通过大米提升机进入大米喂料机,再从米粉出料口进入辅料机与辅料混合,混合后通过连续和料输送机再通过出料口到自熟成型机输送带上,输送到喂面机,喂面机与挤压机相连,喂面机与挤压机周围有热水循环槽对物料进行加热,从挤压机里出来的米粉被风机快速吹凉,通过老化机输送带进入老化机中老化,米粉经过一次松丝机松散开后进入蒸粉机,经过出料槽进入二次松丝机将米粉松散,二次松丝后的米粉通过输送带进入内包机进行米粉切断包装,包装后米粉通过传送带ⅰ依次经过称重仪、金属检测仪、传送带ⅱ、灭菌机、捡粉机,得到最终合格产品。

以上发明实现了米粉自动生产的流水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米粉生产效率,但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例如其使用大米喂料机对大米一次性集中碾磨,这样不仅碾磨后的米粉较粗糙,还经常因卡机或粉料凝固造成大米喂料机故障导致全线停产维修,而且该发明未设置蒸汽排出管导致车间内温度过高,影响米粉口感及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米粉生产效率和改善米粉口感的成套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米粉自动化生产效率和成品米粉的口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其通过采用带式输送物料、多装置均匀分散碾磨米粒以及合理布置蒸汽外排装置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辅料罐、大米提升机、发酵罐、米浆喂料机、辅料搅碎机、连续和料输送机、筛孔料斗、碾磨机、集中槽、供料泵、自熟成型机输送带、风机、一次喂面机、挤压机、二次喂面机、成型机、老化机输送带、老化机,所述筛孔料斗与碾磨机之间设置有输送带,用于将从筛孔料斗出来的发酵后的大米与辅料送入碾磨机,所述碾磨机包括从上到下排列设置的料斗、若干并列的供料通道、若干并列的碾磨装置和若干并列的导料槽,所述料斗开口朝上,其下端连通所有的供料通道,所述碾磨装置位于供料通道下方,所述碾磨装置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每个碾磨装置的物料进口对应接收一个供料通道所出物料,所述导料槽设置在每个碾磨装置的物料出口处下方,可轻易拆卸。所述自熟成型机输送带包括输送带、覆盖在输送带上方的倒“v”字形密封盖及设置在密封盖上方的蒸汽管,所述输送带、密封盖与蒸汽管形成隧道式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两端供物料进出的开口处设置有垂直于输送带的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下端为吸收蒸汽的漏斗形敞口,可以避免蒸汽散溢在车间空气中。

优选的,所述进料部内设置有一根水平并与进料部的长槽边平行的分料螺旋杆,所述分料螺旋杆包括长轴主体和螺旋叶,所述长轴主体两端通过轴承与进料部连接,外部通过电机驱动绕轴心线旋转,所述螺旋叶呈片状间隔分布在长轴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不完全覆盖所述长轴主体,长轴主体的中部和两端无螺旋叶。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相对长轴主体的中心呈镜像对称分布,即以中心分隔开的一边为顺时针方向,一边为逆时针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老化机输送带出口端设置有垂直于输送方向并平行于输送带的水封管,水封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水泵,水封管管面沿轴向设有一排朝向输送带的密集小孔,冷水从密集小孔内喷出形成水封阻挡蒸汽外泄,同时冷却米粉。

大米通过提升机进入发酵罐,大米在内发酵或直接浸泡清洗后到一定时间后打开发酵罐下部的阀门,发酵后的大米和水混合物料进入米浆喂料机,再用泵抽起进入连续和料输送机,同时辅料罐内的辅料经辅料搅碎机搅碎后也进入连续和料输送机,米浆和辅料混合后通过筛孔料斗过滤再由输送带送向碾磨机经过分散精细碾磨后,用供料泵抽起送到自熟成型机输送带上蒸熟,风机冷却输送到一次喂面机,一次喂面机与挤压机相连,从挤压机里出来的米粉被风机快速吹凉,通过输送带进入二次喂面机再从成型机里出来,通过老化机输送带进入老化机中老化,然后按制作的长度进行切断,再用水洗净,并裁剪成型,最后进行烘干就可以包装入库得到最终合格产品。

(三)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筛孔料斗到碾磨机采用输送带输送物料,与传统的螺旋杆式输送相比,避免了面浆类物料沉淀聚合在螺旋杆上很难清洗、变质造成设备淤堵故障;2.多组并列运行的供料通道、碾磨装置、导料槽组成了多个碾磨输送路径,当某一个路径故障时仅需取下导料槽即可对此单个路径进行维修,不影响其他路径正常生产,而且相比传统的集中大批量碾磨装置,多个小型碾磨装置做到分散物料精细碾磨,碾磨效果更好;3.合理布置蒸汽外排装置,降低了环境温度对米粉成型的影响,使成品米粉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碾磨机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3为水封管示意图

图4为自熟成型机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料螺旋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料罐、2大米提升机、3发酵罐、4米浆喂料机、5辅料搅碎机、6连续和料输送机、7筛孔料斗、8输送带、9碾磨机、10集中槽、11供料泵、12自熟成型机输送带、13蒸汽排出管、14风机、15一次喂面机、16挤压机、17二次喂面机、18成型机、19老化机输送带、20水封管、21老化机、22蒸汽管、23料斗、24供料通道、25碾磨装置、26导料槽、27分料螺旋杆、28长轴主体、29螺旋叶、30密封盖、31输送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专利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的宗旨下做出各种变化。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4,本实施例例举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辅料罐1、大米提升机2、发酵罐3、米浆喂料机4、辅料搅碎机5、连续和料输送机6、筛孔料斗7、碾磨机9、集中槽10、供料泵11、自熟成型机输送带12、蒸汽排出管13、风机14、一次喂面机15、挤压机16、二次喂面机17、成型机18、老化机输送带19、水封管20、老化机21,大米通过提升机2进入发酵罐3,发酵或直接浸泡清洗后进入米浆喂料机4,辅料从辅料罐1进入辅料搅碎机5,发酵后的大米和搅碎后的辅料通过连续和料输送机6混合后再通过筛孔料斗7,由输送带8输送到碾磨机9的料斗23内,料斗23内的分料螺旋杆28旋转把物料分向分料料斗23两边再均匀地流向多个供料通道24下端的碾磨装置25,碾磨装置25将物料精细碾磨后送入导料槽26再汇集到集中槽10,供料泵11把集中槽10内的物料抽起送入到自熟成型机输送带12上蒸熟,蒸汽排出管13排出多余蒸汽,蒸熟后的米粉物料由风机14冷却后输送到一次喂面机15,一次喂面机15与挤压机16相连,从挤压机16里出来的米粉再被风机快速吹凉,输送到二次喂面机17,二次喂面机17与成型机18相连,从挤压机18里出来的米粉通过老化机输送带19进入老化机21中老化,多余蒸汽被水封管20封住防止外泄,然后按制作需求的长度进行切断,再用水洗净,并裁减成型,最后灭菌进行烘干就可以包装入库得到最终合格产品。当发现某一个碾磨装置25出现故障或者其碾磨后的米质不达标时,维修员仅需拆下导料槽26避免不达标的米浆流入集中槽10,调节好供料泵11的流量,再针对该碾磨装置26进行调整或维修,此过程不影响其余碾磨装置正常生产,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附图5,本实施例中的分料螺旋杆设置的分料螺旋杆27上的螺旋叶29不完全覆盖所述长轴主体28,长轴主体28的中部和两端无螺旋叶,螺旋叶29相对长轴主体的中心呈镜像对称分布,即以中心分隔开的一边为顺时针方向,一边为逆时针方向。相比实施例一,这样的螺旋结构可以将物料分配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碾磨后的米粉精细度。

使用实施例中的一种生产米粉的成套设备制备米粉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发酵,大米通过提升机2进入发酵罐3,在发酵罐3里经过浸泡发酵,环境温度:10℃以下,浸泡初始水温45-50℃;环境温度:10-30℃;浸泡初始水温40-45℃;环境温度30度以上,浸泡初始水温35-40℃,发酵罐2里ph值4.0±0.5,浸泡水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例是:1-1.4:1。或者添加乳酸菌或酵母菌发酵,浸泡时间20-30小时,因故不能正常生产可延长浸泡时间;

步骤二:辅料混合,大米与辅料电机频率要匹配,若大米喂料频率有变动,相应的要测量每分钟淀粉添加量并调节辅料添加电机频率,使辅料添加比例达到标准,加水搅拌:按每分钟320克(参考)的流量添加清水使预拌粉水分达到30%-37%。根据沥米情况酌情调节加水流量,并搅拌均匀,发酵后的大米通过连续和料输送机6与辅料混合后从筛孔料斗7经输送带8送入碾磨机9;

步骤三:磨浆,物料从碾磨机9上分料漏斗22的中部流入,由于分料螺旋杆21的中部为光杆,两边有两段对称的反向螺旋叶,分料螺旋杆21旋转时螺旋叶仅把两侧物料分向分料漏斗22两边,所以物料可以均匀地流向多个供料通道下端的碾磨装置23,碾磨装置23将物料精细碾磨后送入导料槽24再汇集到集中槽10,当某个碾磨装置故障或需调整产量时,仅需调整供料泵11流速,移开该碾磨装置所对应导料槽或封闭供料通道即可对故障处维修,不影响其余碾磨装置生产;

步骤四:蒸粉,碾磨后的米浆由自熟成型机输送带12输送向喂面机15,途中被送入自熟成型机输送带12中的循环蒸汽蒸熟,调节蒸汽流量控制好内部温度保证米粉的熟化度,目标温度控制在100-120℃;

步骤五:压片挤丝成型,通过一次喂面机15进入挤压机16,通过二次喂面机17进入成型机18,调节好喂面机15频率与挤压频率保持出粉均匀。一级挤压频率控制在40-45hz,二级挤压频率控制在30-35hz,网带频率30-35hz;

步骤六:复蒸,蒸粉时间3-8分钟,蒸粉机频率控制在15-30hz,蒸汽压力0.02mpa-0.021mpa,蒸箱温度85-95度;

步骤七:老化,老化温度:温度表一30-35℃;温度表二40-45℃;温度表三50-55℃,湿度≥90%;

步骤八:灭菌包装,用于灭菌的蒸汽压力0.2mpa以上,灭菌温度91-93℃,灭菌时间≥31分钟,米粉包冷却至42℃以下。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