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素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5872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生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化学领域光生素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天然易得益生菌、以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Molisch)Van Niel为主,及Rhodopseudomonas SPP微生物活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近年来光合细菌及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在畜牧,水产、农业、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倍受国内外实业界的重视。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养殖业、种植业提高生产潜力的发展趋势。如日本的比嘉照夫的EM风蘼日本国,它是一种由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随不同目的而组合的微生物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果树、鲜花、水稻等)种植、畜禽养殖、环保等各个领域,被誉为“改造地球的EM”。
美国研制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保护动物肠道微生物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减少致病菌,可有效地保证畜禽健康生长。从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中国等纷纷将光合细菌、双歧杆菌等的开发利用引入到人类的保健食品领域。据美国商务部透露,美国保健食品中约5.5-6.5%加有不同比例的光合菌菌液。
1995年日本一家公司来四川成都推广EM产品在蔬菜种植的应用,收到很好的成效。中国已有几家公司在推广EM产品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据日本资料介绍,每吨EM的售价高达230~250万日元。
美国类似产品的价格也相当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一种质量可靠,工艺简便,易于控制,安全无毒,效果良好而价格又便宜的光生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磷酸氢二钾(K2HPO4)、硫酸镁(MgSO4)、氯化铵(NH4Cl)、氯化钠(NaCl)、蛋白胨(PEPTONE)等,配制成发酵基质;二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调整PH值,接种试管菌种后,在阳光、白炽灯或日光灯照射条件下发酵,待菌浓度达到适当程度后,再加入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装入容器,即为产品。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按比例提取发酵基质的六种原料——灭菌冷却——调整PH值——接种试管菌种——白炽灯或日光灯照射条件下发酵——加入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素)——装入容器。
根据上述制备方案,发酵基质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4-5克/升、磷酸氢二钾(K2HPO4)0.4-0.6克/升、硫酸镁(MgSO4)0.1-0.3克/升、氯化铵(NH4Cl)0.8-1.2克/升、氯化钠(NaCl)0.1-0.3克/升、蛋白胨1.5-2.5克/升等,混合配制成发酵基质。
根据上述制备方案,发酵工艺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至30℃,调整PH值为6.8~7.0,接种10~15%由数株微生物活菌混合后的试管菌种,在30℃~35℃和白炽灯或日光灯(光照强度2000~6000Lux)条件下厌氧或兼氧发酵3~5天,待发酵的菌细胞浓度达到3~5×109个/ml即为成品,装入避光的容器里。
根据上述制备方案,配制成接种用的试管菌种是本发明分离和优选出了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Molisch)Van Niel为主要的,以及Rhcdopseudomonas SP-1、SP-2、SP-3、SP-4等复合菌株。
根据上述制备方案,加入微量添加剂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在发酵结束后,加入1~10/10000000微量生物素(biot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作为新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高效的生物活性,具有调节动物新陈代谢平衡,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等生物学功能。从对本发明已经完成的样品试验来看,能够有效地提高鱼苗、仔猪、鸡、鸭、虾成活率及产品质量。
2、本发明可以净化水质,如果施加于水体之中,可以抑制有害菌类生长,吸收分解水体中的有机酸、氨态氮、硫化氢等物质,形成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产品的栖息与繁殖。
3、本发明可以作为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在各种动物饲料中按饲料干重0.5~1%加入本发明产品,可以使牲畜提高10~15%的成活率。全国现有水面5800万亩,若其中1%的水面应用光生素,每亩养鱼产量为300公斤,以提高成活率10%计算,可以多产鱼1740万公斤,按每斤6元市价算,可增产值一亿多。
4、本发明生产成本约1500~2000元/吨,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可以卖到5000~10000元,其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5、本发明生产无废渣、废气、废水排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将光生素的生产工艺与污水处理工程结合起来,具有成本低,回报率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实施例1发酵基质的制备是称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4克/升、磷酸氢二钾(K2HPO4)0.4克/升、硫酸镁(MgSO4)0.1克/升、氯化铵(NH4Cl)0.8克/升、氯化钠(NaCl)0.1克/升、蛋白胨1.5克/升等,混合配制成发酵基质。
发酵工艺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至30℃,调整PH值为6.8,接种10%由数株微生物活菌混合后的试管菌种,在30℃和白炽灯(光照强度2000Lux)条件下发酵3天,待发酵的菌细胞浓度达到3~5×109个/ml后,装入避光的容器里。
配制成接种用的数株微生物活菌试管菌种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Molisch)VanNiel为主要的,以及Rhcdopseudomonas SP-1 SP-2 SP-3 SP-4等复合菌株。
加入1/10000000微量生物素(blotin)。
实施例2发酵基质的制备是称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5克/升、磷酸氢二钾(K2HPO4)0.6克/升、硫酸镁(MgSO4)0.3克/升、氯化铵(NH4Cl)1.2克/升、氯化钠(NaCl)0.3克/升、蛋白胨2.5克/升等,混合配制成发酵基质。
发酵工艺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至30℃,调整PH值为7,接种12.5%由数株微生物活菌混合后的试管菌种,温度在32.5℃和阳光(光照强度6000Lux)条件下发酵4天,待发酵的菌细胞浓度达到3~5×109个/ml后,装入避光的容器里。
配制成接种用的数株微生物活菌试管菌种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Molisch)VanNiel为主要的,以及Rhcdopseudomonas SP-1 SP-2 SP-3 SP-4等复合菌株。
加入5/10000000微量生物素(blotin)。
实施例3发酵基质的制备是称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4.5克/升、磷酸氢二钾(K2HPO4)0.5克/升、硫酸镁(MgSO4)0.15克/升、氯化铵(NH4Cl)1克/升、氯化钠(NaCl)0.2克/升、蛋白胨2克/升等,混合配制成发酵基质。
发酵工艺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至30℃,调整PH值为6.9,接种15%由数株微生物活菌混合后的试管菌种,在35℃和日光灯(光照强度4000Lux)条件下发酵5天,待发酵的菌细胞浓度达到3~5×109个/ml后,装入避光的容器里。
配制成接种用的数株微生物活菌试管菌种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Molish)Van Niel为主要的,以及Rhcdopseudomonas SP-1 SP-2 SP-3 SP-4等复合菌株。
加入10/10000000微量生物素(biotin)。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生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4-5克/升、磷酸氢二钾(K2HPO4)0.4-0.6克/升、硫酸镁(MgSO4)0.1-0.3克/升、氯化铵(NH4Cl)0.8-1.2克/升、氯化钠(NaCl)0.1-0.3克/升、蛋白胨(PEPTONE)1.5-2.5克/升等,混合配制成发酵基质,然后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调整PH值,接种试管菌种后,在光照条件下发酵,待菌浓度达到适当程度后,再加入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装入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生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为按比例称取发酵基质的六种原料——灭菌冷却——调整PH值——接种试管菌种——白炽灯或日光灯、阳光照射条件下发酵——加入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装入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生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工艺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至30℃,调整PH值为6.8~7.0,接种10~15%由数株微生物活菌混合后的试管菌种,在30℃~35℃和白炽灯、日光灯、太阳光(光照强度2000~6000Lux)条件下厌氧或兼氧发酵3~5天,待发酵的菌细胞浓度达到3~5×109个/ml后,装入避光的容器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生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成接种用的试管菌种是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Molisch)Van Niel为主要的,以及RhcdopseudomonasSP-1 SP-2 SP-3 SP-4等复合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生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微量添加剂是在发酵结束后,加入1~10/10000000微量生物素(biotin)。
全文摘要
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光生素的制备方法,一是用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铵、氯化钠、蛋白胨等,配制成发酵基质;二是将发酵基质灭菌冷却,接种试管菌种后发酵,待菌浓度达到适当程度后即为成品。本发明作为新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高效的生物活性,具有调节动物新陈代谢平衡,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等生物学功能。从已经完成的样品试验来看,能够有效地提高鱼苗、仔猪、鸡、鸭、虾成活率及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C12N1/20GK1228473SQ98121880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之慧 申请人:刘之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