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淡水鱼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956960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味淡水鱼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味淡水鱼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水产品而言,人们不仅喜欢食用鱼类的鱼肉部分,对像鱼头、鱼肚等部位也越来越感兴趣。斑点叉尾鮰含肉率为75.71% ;肌肉中粗蛋白占19.42%,脂肪占1.01%,水分占77.58% ,灰分占1.12%,碳水化合物占0.87%;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18.72%,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26%。矿物质含量中Fe、Zn的含量较高,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Pb、As等的含量很低。肉质肥厚爽脆,营养丰富,并且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0003]目前市场上对鮰鱼进行开发利用的报道还较少,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味独特、口感鲜嫩、无土腥味、工艺简单、成本低、食用方便、保质期较长,可用于炭烤、油炸、水煮等多种烹饪方法的调味淡水鱼。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调味淡水鱼,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斑点叉尾鮰70-90份、水40-80份、大葱1.5-2份、生姜1.25-1.5份、二锅头酒1.25-1.5份、洋葱1.5-2份、香菜0.5-1份、西芹0.5-1份、干辣椒0.2-0.5份、大蒜0.2-0.5份、干花椒0.1-0.2份、胡椒0.1-0.2份、肉桂0.1-0.2份、丁香0.1-0.2份、白芷0.1-0.2份、甘草0.1-0.2份、紫苏0.1-0.2份、桃花
0.1-0.2份、百合0.1-0.2份、辣椒叶0.1-0.2份、桔梗0.1-0.2份、枣核0.1-0.2份、秋葵籽0.1-0.2份、杨梅干0.1-0.2份、山药0.1-0.2份、党参0.1-0.2份、当归0.1-0.2份、绞股蓝0.1-0.2份、番泻叶0.1-0.2份;
[0007]—种调味斑点叉尾鮰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0008]一、活鱼暂养
[0009]1.选择符合养殖环境条件和规格符合要求,无农残药残的生猛活斑点叉尾鮰入暂养池暂养待用;
[0010]2.在水温15°C -18°C的循环水暂养半天吐尽泥腥味,暂养密度不超过60条/m3;
[0011]二、活鱼放血
[0012]1.将暂养的生猛活鱼,在鱼头两腮软韧带处深切一刀;
[0013]2.在水温15°C的冲氧放血池中进行30分钟自由游动直到血流干净鱼肉洁白为止;
[0014]三、鱼材开背
[0015]1.每条鱼的表面每边开三条柳叶小花刀,深度1.0-1.5cm ;(鱼排部位1刀深度
1.3-1.5cm,鱼中部1刀深度1.2-1.5cm,鱼尾部1刀深度1.0-1.3cm);
[0016]2.尾部2-3厘米左右斜着切入沿脊骨处一刀切至头部开背完成,腹部要连着不能切破,或者用电动开背机开背;(注意,苦胆的位置,防止切破,尽量一刀完成,不要补刀;鱼尾改刀离尾2-3cm处,45°角斜切下刀,鱼排下刀离鱼尾4-5cm处左右45°斜切下刀);
[0017]3.在鱼脊骨离尾部4一5cm和鱼头处各轻砍一刀并不能砍断,然后平刀片出鱼脊骨并且和鱼肉相连不分开,鱼头腮壳处、鱼头鱼身相连处中间对应各砍1刀,在保证鱼体完整不断,并保证鱼的平整;
[0018]四、鱼清洗
[0019]1.去掉内脏,鱼腮,牙齿,用流水刷洗黑膜洗净血膜;
[0020]2.保留鱼泡和鱼肚;注意:黑膜一定要刷洗干净;
[0021]3.将洗净的鱼体放入调冰水(冰+水)中,温度在13°C内冰水内浸泡至鱼肉雪白后捞出;
[0022]五、调味
[0023]1.将大葱、生姜、洋葱、香菜、西芹、干辣椒份、大蒜、干花椒、胡椒、肉桂、丁香、白芷、甘草、紫苏、桃花、百合、辣椒叶、桔梗、膨化小麦、粳米、芝麻叶、枣核、秋葵籽、白蘑菇、杨梅干、山药、党参、当归、绞股蓝和番泻叶打成渣,用纱布包好和鱼、二锅头酒一起放入水中进行滚揉调制,使鱼入味;
[0024]2.轻度滚揉调制时间在30分钟,水温控制在15°C ;
[0025]六、速冻、包装、冷藏
[0026]将合格产品在-40°C以下螺旋式冷冻库中50— 60分钟内过完速冻;包装、放入-18°C以下冷库贮藏。可用于煮、烤等均可。
[0027]本方法制备的调味淡水鱼风味独特、口感鲜嫩、无土腥味、工艺简单、成本低、食用方便、保质期较长,可用于炭烤、油炸、水煮等多种烹饪方法。
[00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得到一款全新的鮰鱼产品。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满足了大众对鱼类食品的喜好。本发明原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且极大提高了鱼产品的附加值,市场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调味淡水鱼,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斑点叉尾鮰70份、水80份、大葱1.5份、生姜1.5份、二锅头酒1.25份、洋葱2份、香菜0.5份、西芹1份、干辣椒0.2份、大蒜0.5份、干花椒0.1份、胡椒0.2份、肉桂0.1份、丁香0.2份、白芷0.1份、甘草0.2份、紫苏0.1份、桃花0.2份、百合0.1份、辣椒叶0.2份、桔梗0.1份、枣核0.1份、秋葵籽0.2份、杨梅干0.2份、山药0.1份、党参0.2份、当归0.1份、绞股蓝0.2份、番泻叶0.1份;
[0032]—种调味斑点叉尾鮰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0033]一、活鱼暂养
[0034]1.选择符合养殖环境条件和规格符合要求,无农残药残的生猛活斑点叉尾鮰入暂养池暂养待用;
[0035]2.在水温15°C -18°C的循环水暂养半天吐尽泥腥味,暂养密度不超过60条/m3;
[0036]二、活鱼放血
[0037]1.将暂养的生猛活鱼,在鱼头两腮软韧带处深切一刀;
[0038]2.在水温15°C的冲氧放血池中进行30分钟自由游动直到血流干净鱼肉洁白为止;
[0039]三、鱼材开背
[0040]1.每条鱼的表面每边开三条柳叶小花刀,深度1.0-1.5cm ;(鱼排部位1刀深度
1.3-1.5cm,鱼中部1刀深度1.2-1.5cm,鱼尾部1刀深度1.0-1.3cm);
[0041]2.尾部2-3厘米左右斜着切入沿脊骨处一刀切至头部开背完成,腹部要连着不能切破,或者用电动开背机开背;(注意,苦胆的位置,防止切破,尽量一刀完成,不要补刀;鱼尾改刀离尾2-3cm处,45°角斜切下刀,鱼排下刀离鱼尾4-5cm处左右45°斜切下刀);
[0042]3.在鱼脊骨离尾部4一5cm和鱼头处各轻砍一刀并不能砍断,然后平刀片出鱼脊骨并且和鱼肉相连不分开,鱼头腮壳处、鱼头鱼身相连处中间对应各砍1刀,在保证鱼体完整不断,并保证鱼的平整;
[0043]四、鱼清洗
[0044]1.去掉内脏,鱼腮,牙齿,用流水刷洗黑膜洗净血膜;
[0045]2.保留鱼泡和鱼肚;注意:黑膜一定要刷洗干净;
[0046]3.将洗净的鱼体放入调冰水(冰+水)中,温度在13 °C内冰水内浸泡至鱼肉雪白后捞出;
[0047]五、调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