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淫羊藿、五味子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图_3

文档序号:97717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剂进行比较,取9 和7倍配方量药材浸泡Ih后加热煎煮1.化和化,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200ml,分 别取Iml提取液测定总多糖和总黄酬的吸光度,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采用高浓度乙醇时多 糖的提取率很低,W水为溶剂可W兼顾总黄酬和总多糖的提取率,故初步确定W水或低浓 度的乙醇为提取溶剂。
[0051 ]表3溶剂选择结果
4.2提取次数的选择 在很多提取工艺研究中常将提取次数也作为考察的因素,由于提取次数越多,消耗资 源、时间和人力就越多,而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急剧减少。通过研究表明,在植物药材 中经过两次充分的提取后,植物药材的转移率可W达到80%左右。一般只有贵重药材,才提 取=次,由于本配方无贵重药材,所W本实验采用两次提取,并不把提取次数作为考察指 标。
[0052] 4.3浸泡时间与溶剂吸收率的考察 精密称取配方量药材,洗净,加水浸泡,每隔15min称量药渣重,至重量增加幅度不大为 止,结果表明药材在经过90min的浸泡后,水分吸收几乎达到饱和,吸水率为87.89%。
[0053] 5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 5.1正交实验设计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W供试品中总黄酬化)和总多糖(D)提取量(W吸光度值表示)的综 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的最佳工艺。在提取工艺中,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时 间、溶剂用量及溶剂的浓度。由于W水为提取溶剂时黄酬的提取量少于醇提取,因此,选用 水、20%、40%乙醇为考察因素。选用L9(33)正交设计安排实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4,正交实验顺序及结果见表5。
[0054] 总黄酬与总多糖均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在提取时应同等考虑,故设计权重值 均为50%,综合评分公式为:
表4正交试验设计
表5正交试验结果表
5.2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W各实验组中综合评分值进行结果分析,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分析结果表 明,因素 A与B对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因素 C对有效成分的提取量有显著性影响。
[0055] 进一步分析多水平均值检验,结果见表7。表7结果表明,对有效成分提取量的影响 A3〉A2〉A 1,A2与A3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选择A3,即提取时间为化,1.化;B因素对有 效成分提取量的影响B3〉B2〉BI,但B2与B3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考虑到B因素为溶剂用量, 为节省资源,故选择B3,即溶剂用量为8,6倍量水;C因素对有效成分提取量的影响C1〉C2> C3,选择Cl,即溶剂为水。最佳工艺为A3B3C1,提取时间为化,1.5 h,用量为8,6倍的水。
[0056] 表6总多糖方差分析结果
表7总多糖各因素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
6验证性实验 称取配方量药材,按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提取。做3次平行试验,测得样 品中总黄酬总量为(21.64±0.12)111旨.11〇^-1;总多糖的含量(22.46±0.15)111旨.血-1与正交 实验最大值21.68 mg.mkl、22.32 mg.mkl接近,表明工艺优化成功,该工艺合理、稳定、 可行。
[0057]实验例2本发明保健食品组合物提取液的精制工艺研究 为了去除无效成分,提高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相对含量,应对提取液进行精制,根据有 效成分性质和实际生产的可行性,采用吸附澄清法进行精制。
[005引 1提取 称取3倍量配方加入8倍量的蒸馈水,浸泡1.化,水煎煮提取化,滤过,药渣继续加入6倍 量的水煎煮提取1.化,滤过,合并滤液,得提取液。
[0059] 2精制工艺研究 由于ZTCl+ 1天然吸附澄清剂主要可W用于去除中药提取液中较质、蛋白质、等胶体不 稳定成分,对黄酬、生物碱、多糖、皂巧类、祗类、维生素等中药有效成分无影响。可显著降低 出膏率,为后续工艺提供了方便,且具有安全无毒、无异味、不残留、经济实用等优点,故本 实验选用ZTC1+1天然吸附澄清剂对药材提取液进行精制处理。
[0060] 2.1澄清剂的配制 A组分:称取A组份IOg,加入少量蒸馈水,不断揽拌成糊状,然后加蒸馈水至1000 ml,静 止2地,揽拌,配制成1 %粘胶液。
[0061] B组分:称取B组份IOg备用,再配制1%醋酸1000 ml,向B组份中加少量的浓度为1% 醋酸,不断揽拌成糊状,加入剩余的1%醋酸,静止2地,揽拌,配制成1%粘胶液。
[0062] 2.2吸附澄清法试验方案设计 影响吸附澄清工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药液浓缩程度、药液溫度、吸附澄清剂的用量、 澄清时药液的揽拌速度对吸附澄清的影响较大。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药液的溫度一般都控制 在50°C~80°C;吸附澄清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药液总体积的8%,具体用量需要通过药液在澄 清过程中出现絮状沉淀和药液的澄明度而确定。本实验主要对吸附澄清效果影响较大且易 于控制的因素进行考察:药液不同浓缩比例、澄清剂的用法用量、药液溫度,通过对精制后 药液的澄明度来确定最佳方案。
[0063] 取3倍配方量药材,分别按最优工艺提取,滤过,滤液平均分成9份(平行试验:每组 3份),加入吸附澄清剂,静置24h,过滤,观察精制前后药液澄明度的变化。
[0064] 2.3药液浓度程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 表8药液浓缩程度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注:+++严重浑浊++浑浊+轻微浑浊一澄明 结果: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药液浓缩至料液比为1:1时候澄清效果最佳;A组分对澄 清效果无明显效果,故澄清工艺中无需加 ZTC1+1天然吸附澄清剂A组分。
[0065] 2.4溫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 表9溫度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结果: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药液溫度在70°C对澄清效果最佳。
[0066] 2.5初步考察澄清剂用量对澄清工艺的影响 表10澄清剂B组分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结果:ZTC1+1天然吸附澄清剂B组分用量为4%时澄清效果最佳,故选定ZTC1+1天然吸附 澄清剂B组分用量为4%。
[0067] 2.6澄清剂的用量趋势考察: 为放大实际生产规模化,对澄清剂的用量趋势做了初步考察。取配方量药材,分别按最 佳提取工艺进行提取,滤过,分别取滤液5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1000 ml, 溫度控制在70°C,加入吸附澄清剂B至药液澄清,考察澄清剂用量。
[006引表11澄清剂用量
结果表明,澄清剂的用量百分比随着药液量的增加而减少,吸附澄清剂B组分用量为 6.4%~3%。从实际生产角度考虑,吸附澄清剂的用量为3%~6%。
[0069] 3精制前后有效成分的考察 W上述最佳优化工艺来澄清药液,得澄清前后药液的出膏率、黄酬含量、多糖含量见表 12。结果表明,精制前后药液的出膏率显著下降,有效成分黄酬和多糖含量无显著变化。
[0070] 表12澄清前后药液的出膏率、黄酬含量、多糖含量(±±:*,n=6)
实验例3本发明保健食品组合物制备巧嚼片的成型工艺研究 巧嚼片是先经口腔巧嚼后咽下的片剂,经巧嚼后可促进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溶解和 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制备巧嚼片可选择增加粘合性和矫正片剂的口味,糖粉的量会比较 大,水果粉可W增加片剂的香味,甘露醇的目的是口味较清凉、细腻,用量可W随机控制。巧 嚼片的辅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满足口感要求前提下,选择适宜、安全的辅料即可。
[0071] 1工艺流程 药材^水煎煮^精制^浓缩^浸膏^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压片^灭菌^包装 2制备方法 2.1浸膏的制备 称取配方量的药材,蒸馈水润洗,加入8倍量的水,浸泡1.化,水煎煮提取化,滤过,药渣 继续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1.化,滤过,合并滤液,得提取液。提取液在70°C下,边揽拌边 加入ZTC1+1天然吸附澄清剂组分B,静置24h滤过,将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液在水浴锅上蒸 干(80。〇。
[0072] 2.2出膏率的计算 取配方量药材,提取,精制,减压浓缩后水浴蒸干至浸膏,烘箱中80°C下干燥至恒重,计 算出膏率,结果如表20,该配方的平均出膏率为26.26%。
[0073] 2.3制粒、压片 本实验采用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如下:将浸膏研成粉末,与辅料均匀混合,过100 目筛,W6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挤压法过14、16目筛制粒,置干燥箱内干燥化,每隔半小 时翻动1次,将干燥过的颗粒过16目筛进行整粒,得干颗粒。用压片机((620 mm圆形冲模)压 片,即得巧嚼片。
[0074] 3巧嚼片制剂处方的筛选 根据巧嚼片的外观、色泽、口感、硬度等感官指标为主要依据对巧嚼片的配方进行筛 选。
[0075] 3.1填充剂和矫味剂的筛选 本品压片用原料可压性较好,故W片剂常用辅料糊精为主要填充剂即可。因本品压片 用原料的苦涩味极重且略带酸味,故矫味剂拟选用蛋白糖为主,乳糖和甘露醇为辅助填充 剂和矫味剂。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