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冷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91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冷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物料、尤其是烟丝进行流动冷却、定型并剔除杂物的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烟草制丝工艺中,烟丝经过燃油(气)管式烘丝机后出料的水份通常在11.5%~13.5%,温度在60℃~80℃,且夹带着水蒸汽,因此在燃油(气)管式烘丝机后均设有冷却和除杂工序,以对烟丝冷却、定形,并将烟丝中的梗签等杂物剔除。现有技术是采取先对烟丝进行流冷而后将烟丝抛起进行风选除杂,大大增加烟丝的造碎,损耗高并降低烟丝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采用抛料风选除杂,烟丝在流冷的过程中杂物即被剔除,烟丝造碎低,损耗少的流冷除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流冷除杂装置,包括带进风口的流冷振槽、设置于流冷振槽尾部下方的风选装置、与流冷振槽进风口连接的送风装置,设置于流冷振槽上部的负压输送装置、与负压输送装置连接的落料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的流冷振槽是由两个以上纵向的导流体组成的冷却风槽结构,导流体为横截面的上表面呈波形并开设有出风孔的壳体,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的风选装置包括螺旋输送装置和与螺旋输送装置连接的风选箱;在风选箱上设置有调风门;所述的负压输送装置包括一个罩在流冷振槽上的护罩;在流冷振槽内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之间的间隙最窄处尺寸为6mm~10mm,每个导流体的横截面最宽处尺寸为40mm~80mm,导流体总高为200mm~240m,波峰高度为100m~140mm;所述的流冷振槽两端各设有一振动电机,四周通过弹簧与支架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烟丝物料在流冷振槽中流动的过程中,从进风口进入流冷振槽导流体壳体内的冷却风通过开设在导流体波峰上的出风孔吹出,将物料冷却,在冷却的同时,通过流冷振槽的振动,物料中的梗签等杂物和一些碎烟丝通过导流体之间的空隙落入流冷振槽底部,然后进入风选装置,进一步将杂物和碎烟丝分离,碎烟丝被回收利用,杂物被剔除。由于整个装置的冷却除杂过程不抛摔物料,大大降低了烟丝的造碎,减少了损耗,提高了烟丝品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风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流冷振槽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I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烟草制丝线处理烟丝的一种空气流动冷却、风选梗签剔除、全除尘的流冷除杂装置。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进风口16的流冷振槽1、设置于流冷振槽1尾部下方的风选装置2、与流冷振槽1进风口连接的送风装置4,设置于流冷振槽1上部的负压输送装置5,与负压输送装置5连接的落料装置3和除尘装置6;所述的流冷振槽1是由两个以上纵向的导流体7组成的冷却风槽结构,导流体7为横截面的上表面呈波形并开设有出风孔19的壳体,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7之间设有间隙12。风选装置2包括螺旋输送装置11和与螺旋输送装置连接的风选箱13。在风选箱13上设置有调风门14;负压输送装置5包括有一个罩在流冷振槽上的护罩20。设计流冷振槽1内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7之间的间隙12的最窄处尺寸A为8mm,每个导流体7的横截面最宽处尺寸B为60mm,导流体总高D为220mm,波峰高度C为120mm。在流冷振槽1两端各设一振动电机8,四周通过弹簧10与支架9连接,以实现振动。
其工作过程如下烟丝物料经燃油(气)管式烘丝机处理后,经输送振槽17送进流冷振槽1,送风装置4通过风机18将空气送入进风口16,吹进流冷振槽1,在每个进风口都设置有调节阀,可调节风量。冷风吹进流冷振槽后从出风孔19吹出对烟丝进行冷却和定形,并将烟丝中的热量、水蒸汽、粉末吹起,吹起后被负压输送装置5吸进护罩20。烟丝中的梗签和部分碎烟丝在流冷振槽振动输送过程中从导流体之间的空隙落下,经流冷振槽的下层送进风选装置2,梗签和碎烟丝经螺旋输送装置11被送进风选箱13,利用碎烟丝与梗签的比重不同的特性,进行风选,风选的程度通过调节调风门14和负压输送系统中的调节阀来调节。碎烟丝经风选后,从上出口15进入负压输送装置5,梗签经风选下落被剔除送出。负压输送装置5将碎烟丝及烟丝中的热量、水蒸汽、粉末送进落料装置3,碎烟丝经落料装置处理后,再经出料装置24输送掺入成品烟丝中。烟丝中的热量、水蒸汽、粉末被除尘风机21吸进落料装置的筛鼓后被吸进除尘器22,经除尘器除粉尘后排向大气。冷却、定形后的成品烟丝被流冷振槽1送到出料输送带23。
权利要求1.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带进风口(16)的流冷振槽(1)、设置于流冷振槽(1)尾部下方的风选装置(2)、与流冷振槽(1)进风口连接的送风装置(4),设置于流冷振槽(1)上部的负压输送装置(5)、与负压输送装置(5)连接的落料装置(3)和除尘装置(6);所述的流冷振槽(1)是由两个以上纵向的导流体(7)组成的冷却风槽结构,导流体(7)为横截面的上表面呈波形并开设有出风孔(19)的壳体,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7)之间设有间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选装置(2)包括螺旋输送装置(11)和与螺旋输送装置连接的风选箱(13)。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风选箱(13)上设置有调风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输送装置(5)包括一个罩在流冷振槽(1)上的护罩(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冷振槽(1)内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7)之间的间隙最窄处尺寸(A)为6mm~10mm,每个导流体(7)的横截面最宽处尺寸(B)为40mm~80mm,导流体总高(D)为200mm~240mm,波峰高度(C)为100mm~1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冷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冷振槽(1)两端各设有一振动电机(8),四周通过弹簧(10)与支架(9)连接。
专利摘要流冷除杂装置,包括带进风口(16)的流冷振槽(1)、设置于流冷振槽(1)尾部下方的风选装置(2)、与流冷振槽(1)进风口连接的送风装置(4),设置于流冷振槽(1)上部的负压输送装置(5)、与负压输送装置(5)连接的落料装置(3)和除尘装置(6);所述的流冷振槽(1)是由两个以上纵向的导流体(7)组成的冷却风槽结构,导流体(7)为横截面的上表面呈波形并开设有出风孔(19)的壳体,每相邻的两个导流体(7)之间设有间隙(12)。本装置在整个冷却除杂过程不抛摔物料,大大降低了烟丝的造碎,减少了损耗,提高了烟丝品质。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文档编号A24B1/04GK2777991SQ20052002221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张俊荣, 彭忠华, 徐源宏, 王吉军, 赵银, 赵华现 申请人: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