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梳齿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69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封装形式为椭球灯、草帽灯或者食人鱼灯。
[0040]优选的,所述本体内部还设置第一发光体与若干导光体;所述本体凸出设置若干第一梳齿部;每一所述第一梳齿部设置透光部,并且,每一所述透光部连通一所述导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第一 LED灯,其光线通过各所述导光体以及各所述透光部照射到外部。这样,通过透光部的设计,可以实现将第一发光体和/或第一 LED灯设置于本体内部,经导光后从第一梳齿部的端部透出,也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优选的,所述梳齿部,包括第一梳齿部和/或第二梳齿部,具有弹性结构。例如,所述梳齿部整体具有弹性结构;又如,所述梳齿部具有部分弹性结构。这样,在受力过大时,所述梳齿部能够发生形变,以保护梳齿部以及所述本体的内部结构。
[0041]优选的,所述第一梳齿部具有圆柱形主体,其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若干分支体,所述分支体设置部分球面形状的端部,以增强照射效果。
[0042]优选的,相邻第二梳齿部的间距小于5毫米;和/或,相邻第一梳齿部的间距小于5毫米。优选的,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间隔设置,即第二梳齿部相邻接的各梳齿部均为第一梳齿部,第一梳齿部相邻接的各梳齿部均为第二梳齿部。
[0043]优选的,还设置第三发光体,其设置于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梳齿部;所述控制器设置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发光体和/或所述第三发光体发光,或者,切换所述第一发光体和/或所述第三发光体发光,或者,切换所述第一发光体和/或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光和/或所述第三发光体发光,优选的,第三发光体设置第三LED灯,其设置具有与所述第二 LED灯及所述第一 LED灯均相异波长的LED芯片,这样,可以调整输出的光线。
[0044]优选的,所述第二 LED灯设置波长为660纳米的红光LED芯片。和/或,优选的,所述第一 LED灯设置波长为660纳米的红光LED芯片。优选的,所述第一 LED灯和/或所述第二 LED灯的功率小于5毫瓦;优选的,所述第一 LED灯和/或所述第二 LED灯的功率为4.2至4.6毫瓦,这样可以具有一定的生发作用。1967年激光能够刺激毛发生长的现象被发现,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宄,证实了低能量软激光的生发作用,并阐释其作用原理和机制。主要理论包括毛囊中的毛乳头含有丰富的黑色素,能够特异性的吸收软激光的能量,是毛囊被激活的物理基础;经过软激光照射后的头皮组织中,头皮血流量增加超过50%,摄入氧气量增加,呈现代谢加快的现象;与头发生长相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肝素酶的活动增加,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生长强度增加5倍,使毛囊快速转变到生长期;分子生物学的研宄也证实,软激光使得头皮组织中与头发生长有关的诸多蛋白酶的基因组表达增强;虽然低能量软激光无法改变基因序列,但可以使与头发生长有关的基因组特异性表达,促进头发生长。迄今为止,许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已证实低能量软激光对头发生长的改善作用,并已有相关产品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销售用以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申请人经多次试验,发现采用波长660nm的可见红光,且能量小于5毫瓦时,具有较好的促进头发生长作用,并且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构属于硬件装置,并且其不属于为使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恢复或获得健康或减少痛苦,进行阻断、缓解或者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本质上属于不介入人体或不产生创伤的美容方法,主要是在皮肤外部可为人们所视的部位局部实施的、非治疗目的的身体修饰方法。
[0045]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帽子或者头盔形状,用于佩戴在头上,此时所述第一 LED灯和/或所述第二 LED灯的光线直接照射在头皮上,适合长久使用,效果更好。并且,手持部为帽沿或者帽舌。这样,实际上的产品是一种带有梳齿的帽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具有梳齿部装置,其适合日常使用,效果甚好;这样的设计,解决了秃头的人不爱梳头的问题,只需要简单的佩戴帽子,即可以无需操心,随时随地进行生发照射,实用性强。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凸出设置若干第二梳齿部和/或若干第一梳齿部;优选的,第一梳齿部和/或第二梳齿部抵触头皮设置。优选的,第一梳齿部和/或第二梳齿部的高度为I至3厘米;优选的,第一梳齿部和/或第二梳齿部的高度为1.5至2厘米;这样,佩戴在头上时,第一梳齿部和/或第二梳齿部抵触头皮,光线直接照射在头皮上,效果尤佳。
[004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设置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发生震动或者移动,从而实现各梳齿部发生轻微位移,以达到对于用户头部的按摩功能,非常实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设置平衡感应器,例如陀螺仪或者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本体处于预设状态时,自动停止所述驱动电路,例如,在用户躺下休息时,自动停止所述驱动电路,以免造成伤害。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本体分离设置,其与控制器通过充电端子连接,以减轻所述本体的重量;这样,可以获得长期供电效果;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采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若干太阳能电池,各太阳能电池串联设置,经过一升压充电装置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至少一套件,其设置若干太阳能电池,各太阳能电池串联设置,并且连接所述升压充电装置,通过所述升压充电装置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可以增强所述本体的电池性能,使得其蓄电池长期有效,从而避免由于蓄电池没电导致不发光。
[0047]例如,所述本体设置一对连接插孔,所述蓄电池设置一对连接端子,一对连接端子分别对应插入到一对连接插孔,实现电源的导通;这样,蓄电池可以揣在兜里,方便实用;还可以采用大容量蓄电池;优选的,一对连接端子集成设置为一扁平连接端,其两侧分别设置凹部,其一侧的凹部电连接蓄电池的阳极,另一侧的凹部电连接蓄电池的阴极,一对连接插孔集成为一个整合插孔,其两侧分别设置弹性凸部,一弹性凸部电连接所述本体上的正极电路,另一弹性凸部电连接所述本体上的负极电路,这样,当插入扁平连接端到整合插孔时,弹性凸部发生形变,卡住凹部,使得电路导通及固定扁平连接端,从而实现在非受极限力作用下,有效保持电路导通,直到用户用手拔下扁平连接端为止,使用安全、有效。
[004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调整电路,例如其包括一滑动变阻器等,所述调整电路用于调整各所述LED芯片的输入电流以控制其输出亮度。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两个开关,一个开关用于导通或切断供电电路,使得所述LED芯片发光或关闭,另一个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流调整电路,增强LED芯片的输入电流,使得其亮度更高。这样,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在特殊环境下,启动高亮度,或者采用普通亮度,特别适合针对不同用户使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04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调节模块,其分别连接各所述发光体,用于调节输出电流以及输出时间,从而调整各LED灯的亮度。优选的,所述调节模块设置动态变换单元,用于按预设方式动态变换输出电流以及输出时间,经实验发现,这样有利于头发的再生。例如,所述预设方式包括按正弦波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性地调节输出电流以及输出时间。
[005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设置闪烁电路,例如其包括一个继电器、PWM控制电路或者开关电路等,用于控制各所述LED芯片的输入电流的中断与导通时间,从而实现闪烁效果。其中,所述LED芯片包括第一 LED芯片、第二 LED芯片和/或第三LED芯片。
[0051 ]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具有梳齿部装置,可作为梳子使用,也可作为其它具有梳齿部的装置使用。
[005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与手持部; 所述本体设置内腔,其中容置蓄电池、控制器、第一发光体与若干导光体; 所述本体凸出设置若干第一梳齿部; 每一所述第一梳齿部设置透光部,并且,每一所述透光部连通一所述导光体; 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第一 LED灯,其光线通过各所述导光体以及各所述透光部照射到外部; 所述手持部上设置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开关连接所述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为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具有部分球体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中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具有圆环形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内壁设置反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端部具有弧形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设置波长为660纳米的红光LED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梳齿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若干所述第一 LED灯。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梳齿部装置,其包括本体与手持部;所述本体设置内腔,其中容置蓄电池、控制器、第一发光体与若干导光体;所述本体凸出设置若干第一梳齿部;每一所述第一梳齿部设置透光部,并且,每一所述透光部连通一所述导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第一LED灯,其光线通过各所述导光体以及各所述透光部照射到外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开关连接所述蓄电池。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具有梳齿部的装置内部设置第一LED灯,并在梳齿部透出光线,使其能够发光,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IPC分类】A45D24-10
【公开号】CN104687714
【申请号】CN201510075219
【发明人】潘小和
【申请人】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