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粘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22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栗部7包括供给通路、齿轮栗和第一马达91 (参照图6)等。供给通路自储藏部8向齿轮栗引导粘接剂6。齿轮栗将适量的粘接剂6高精度地供给到喷嘴
17。第一马达91设于机臂部4的内部。第一马达91驱动齿轮栗。
[0042]储藏部8设于栗部7的后方。储藏部8呈大致长方体状,且自头部5的上表面中央朝上方延伸。储藏部8包括主体部8A和盖部8B。主体部8A包括罩8C(参照图1)和储藏室8D。罩8C呈方筒状,覆盖储藏室8D的周围。储藏室8D呈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储藏室8D在内部的收纳部中储藏有粘接剂6 (参照图9)。储藏室8D根据需要利用齿轮栗向喷嘴17供给储藏于收纳部的粘接剂6。粘接剂6具有热熔性,在被加热到规定温度时会成为液体状态,在低于规定温度的温度下会成为固体状态。储藏室8D在收纳部的左右两侧具有加热器24、25。加热器24、25用于对收纳部进行加热。因此,粘接剂6能够熔化而成为液体状态。
[0043]盖部8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于储藏室8D的上部。盖部8B开闭储藏室8D的上部开口。操作者通过转动操作而旋紧盖部8B时,能够将盖部8B固定于储藏室8D的上部。操作者通过转动操作而旋松盖部8B时,能够自储藏室8D的上部拆下盖部8B。盖部8B的形状、储藏室8D的上部开口的开闭构造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储藏部8也可以在上部开口的端部设置轴部,轴部以板状的盖部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该盖部。
[0044]上输送机构部9设于头部5的内部和头部5的下侧。上输送机构部9包括支承部37、气缸38、上辊18和第二马达92 (参照图6)等。支承部37在头部5的下方以上辊18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辊18。支承部37以前侧部分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头部5的下部以支承部37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该支承部37的后端。气缸38设于头部5的内部。气缸38具有空气注入口 38A。进气排气用软管与空气注入口 38A相连接。布料粘接装置I控制自进气排气用软管向空气注入口 38A对压缩空气的吸入和自空气注入口 38A向进气排气用软管对压缩空气的排出。处于气缸38内部的活塞在进气和排气的控制下移动。活塞在下端部具有可动部。可动部与支承部37的上部相连接。当活塞移动时,支承部37的前端借助可动部向下方摆动,使得上辊18和带27维持抵接的状态。第二马达92(参照图6)设于储藏室8D右方的机臂部4内部。第二马达92位于第一马达91 (参照图6)的后方。第二马达92借助设于支承部37内部的带和多个带轮等使上辊18旋转。
[0045]喷嘴摆动机构部10设于头部5的上部左侧且设于头部5的前部左侧。喷嘴摆动机构部10包括喷嘴杆15、喷嘴17和气缸20等。喷嘴杆15在头部5的前部左侧自上方向下方延伸。喷嘴杆15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旋转轴设于比喷嘴杆15的上端部稍靠下方的位置。喷嘴杆15在内部具有供给通路。供给通路自栗部7向喷嘴17引导粘接剂6。喷嘴杆15在供给通路附近设有加热器66。喷嘴17设于喷嘴杆15的下端部。喷嘴17自喷嘴杆15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然后弯折并以沿着布料的方式向右侧延伸。
[0046]气缸20设于处在头部5的上部左侧且比喷嘴杆15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气缸20具有空气注入口 23。进气排气用软管与空气注入口 23相连接。布料粘接装置I控制自进气排气用软管向空气注入口 23对压缩空气的吸入和自空气注入口 23向进气排气用软管对压缩空气的排出。处于气缸20内部的活塞在进气和排气的控制下移动。棒状的可动部21沿如后方向延伸并与活塞相连接。当活塞移动时,可动部21沿如后方向移动。可动部21的顶端部与喷嘴杆15的上端部相连接。
[0047]当可动部21在气缸20的驱动下向前方移动时,喷嘴杆15以旋转轴为中心大幅摆动,喷嘴17移动到接近位置(参照图3)。接近位置是喷嘴17自上方接近机座部2的位置。在操作者进行布料的粘接作业时,喷嘴17处于接近位置。当可动部21在气缸20的驱动下向后方移动时,喷嘴杆15以旋转轴为中心大幅摆动,喷嘴17移动到退避位置。退避位置是喷嘴17向上方大幅远离机座部2的位置。在操作者进行对喷嘴17的保养等时,喷嘴17处于退避位置。
[0048]喷嘴17呈大致棒状。喷嘴17在下侧具有多个排出口 17A(参照图5)。排出口 17A是用于排出粘接剂6的孔。如图9所示,在操作者进行上侧布料31和下侧布料32的粘接作业时,布料粘接装置I使喷嘴杆15摆动,从而喷嘴17移动到接近位置。排出口 17A与带27相对。操作者将下侧布料32配置于喷嘴17和带27之间,并将上侧布料31配置于喷嘴17的上表面。栗部7借助喷嘴杆15内部的供给通路向喷嘴17供给粘接剂6。喷嘴17自排出口 17A向下侧布料32的上表面排出粘接剂6。
[0049]参照图4说明机座部2内部的下输送机构部12。下输送机构部12包括架体40、传感器43、第三马达93 (参照图6)、凸轮65、第四马达94 (参照图6)、带27和支承臂160等。
[0050]架体40设于机座部2内部的左侧部。架体40呈具有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面的板状。架体40在右表面上部具有装配部42。装配部42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
[0051]第三马达93固定于架体40的左表面。第三马达93的输出轴贯通架体40而向右方突出。凸轮65固定于第三马达93的输出轴的顶端部。凸轮65呈大致圆筒状,能够与第三马达93的输出轴一同旋转。凸轮65包括滑动部65A和检测板61。滑动部65A形成于凸轮65的外周部。滑动部65A以距凸轮65的旋转中心的距离随着沿自右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去而渐增的方式延伸。检测板61形成于滑动部65A中的距凸轮65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最大的部分。
[0052]传感器43设于架体40的右表面下部。传感器43能够检测检测板61。在传感器43检测到检测板61时,第三马达93的输出轴处于原点位置。第四马达94设于机座部2内部的右后方。第四马达94借助带轮、带与旋转轴141相连结。旋转轴141在架体40的后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旋转轴141在第四马达94的驱动下旋转。旋转轴141贯穿于两个轴承171的贯穿孔中。两个轴承171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图4仅示出了两个轴承171中的右方的轴承171。
[0053]支承臂160保持轴承171的外周部。支承臂160能够相对旋转轴141的旋转独立地以旋转轴141为中心进行摆动。支承臂160包括支承板部161和抵接部162。支承板部161以旋转轴142、14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142、143。旋转轴142、143分别在比旋转轴141靠前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旋转轴143位于旋转轴142的前方。
[0054]旋转轴141支承第一带轮121,旋转轴142支承第二带轮122,旋转轴143支承第三带轮123。第一带轮121的上部和第二带轮122的上部位于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
[0055]带27张设于第一带轮121、第二带轮122和第三带轮123。带27中的张设于第一带轮121的上部及第二带轮122的上部的部分(以下称为带27的上部)自带开口部2A向上方露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带27的上部与喷嘴17相对。带27的上部前侧自下方接触处于接近位置的喷嘴17。带27的上部后侧自下方接触上辊18。第四马达94使旋转轴141旋转,从而带27借助第一带轮121、第二带轮122和第三带轮123动作起来。
[0056]抵接部162自支承板部161向下方延伸。抵接部162具有装配部165。装配部165位于比装配部42靠下方的位置。装配部165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弹簧166装配于装配部165和架体40的装配部42。弹簧166例如为拉簧。弹簧166朝向使支承臂160以旋转轴141为中心向自右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摆动的方向对该支承臂160施力。抵接部162与滑动部65A抵接。
[0057]说明支承臂160的摆动位置。第三马达93进行驱动,凸轮65旋转,由此,滑动部65A相对于抵接部162滑动。滑动部65A中的与抵接部162接触的部分改变,由此,抵接部162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支承臂160与第二带轮122、第三带轮123 —同以旋转轴141为中心摆动。因此,带27以与上辊18接触的状态与支承臂160 —同摆动。
[0058]支承臂160能够在第一位置(参照图9)和第二位置(参照图11)之间摆动。第一位置是带27的上部将下侧布料32 (参照图9)夹在带27和喷嘴17之间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带27的上部向下方离开喷嘴17的位置。以下,将支承臂16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带27的位置称为夹持位置,将支承臂16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带27的位置称为离开位置。夹持位置和离开位置是第三马达93的输出轴自原点位置分别旋转规定量时的带27的摆动位置。
[0059]参照图1、图3?图5说明空气排出机构100。空气排出机构100包括阀80、加热器67 (参照图6)、支承构件110和两个管状构件115等。空气排出机构100是用于自两个管状构件115向下侧布料32 (参照图9)排出空气的机构。
[0060]阀80设于机臂部4的后表面上部。阀80例如为电磁阀。阀80包括流入口 81、流出口 82和内部流路。流入口 81借助配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空气压缩机能够借助配管向阀80送出空气。空气压缩机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向阀80送出空气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气缸来代替空气压缩机。流出口 82借助供给管分别与两个管状构件115相连接。
[0061]内部流路与流入口 81及流出口 82连通。阀80接收CPU200 (参照图6)的指令而切换内部流路的连通和切断。阀80打开时连通内部流路,阀80关闭时切断内部流路。
[0062]加热器67设于头部5的后表面侧。加热器67通过发热,从而能够对在供给管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0063]支承构件110以两条管状构件115能够在喷嘴17周边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两条管状构件115。支承构件110左视状态下呈大致矩形形状。支承构件110包括延伸设置部111、前侧支承部112和后侧支承部113。延伸设置部111是自喷嘴杆15的下端部的左部向下方延伸的板状部位。前侧支承部112和后侧支承部113是自延伸设置部111的下端部进一步向下方突出的部位。前侧支承部112和后侧支承部113分别支承两条管状构件115。前侧支承部112位于喷嘴17的前侧。后侧支承部113位于喷嘴17的后侧。前侧支承部112和后侧支承部113呈大致长方体状。前侧支承部112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2A。后侧支承部113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3A。贯通孔112A、113A呈圆形形状。两条管状构件115分别插入贯通孔112A、113A中。两条管状构件115分别自喷嘴杆15的左侧朝向喷嘴17往斜下方延伸,然后在支承构件110的左方弯折而分别插入贯通孔112A、113A,再向右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两条管状构件115各自在内侧具有流路115A。空气压缩机所供给的空气流入流路115A。管状构件115具有排出部116。排出部116是管状构件115在支承构件110的右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部位。自贯通孔112A向右方延伸的排出部116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自贯通孔113A向右方延伸的排出部116位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和上辊18之间,即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
[0064]排出部116的周壁部在下部具有空气排出口 118。空气排出口 118位于喷嘴17附近。空气排出口 118在仰视状态下呈左右方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空气排出口 118与管状构件115的流路115A连通。空气压缩机借助阀80、供给管向管状构件115供给空气。空气排出口 118向下侧布料32 (参照图9)排出空气压缩机所供给的空气。空气排出口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