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粘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22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排出部116也可以不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分别配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和输送方向下游侧。排出部116也可以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仅设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和输送方向下游侧中的任意一侧。图14示出了变形例的空气排出机构101。空气排出机构101的管状构件115插入于贯通孔113A,并向右方大致水平地延伸。排出部116自贯通孔113A向右方延伸。排出部116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通过管状构件115向前下方排出空气,从而能够使停止输送后的下侧布料32离开喷嘴17。当仅在相对于喷嘴17的排出口 17A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排出部116来排出空气而向带27所处的那一侧对布料32施力时,下侧布料32的扭曲不易位于喷嘴17和上辊18之间。空气排出机构101相当于本发明的排出机构。
[0108]管状构件115的空气排出口 118也可以不是沿着管状构件115的轴线方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图15示出了变形例的空气排出机构102。空气排出机构102具有管状构件215来代替管状构件115。两个管状构件215各自具有多个空气排出口 218。多个空气排出口 218各自呈沿着管状构件215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圆形形状。多个空气排出口 218各自与管状构件215的内部连通。管状构件215的内部的右侧为空气流路的下游侧。在多个空气排出口 218排出空气时,管状构件215的内部的右侧的压力不易下降。管状构件215的内部的压力容易在左右方向上变得均等。多个空气排出口 218所排出的空气的流量容易在管状构件215的整个轴线方向上变得大致均等。空气排出机构102相当于本发明的排出机构。
[0109]空气排出机构100也可以不具有管状构件115。图16示出了变形例的空气排出机构103。空气排出机构103具有两个流路部214和两个空气排出口 318来代替支承构件110和两个管状构件115。两个流路部214和两个空气排出口 318形成于喷嘴117。两个流路部214形成于喷嘴117的内部。两个流路部214相对于喷嘴117的多个排出口 17A位于前后两侧。流路部214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空气压缩机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空气排出口 318形成于喷嘴117的下表面,仰视状态下呈大致矩形形状。空气排出口 318与流路部214连通。空气排出口 318能够向下侧布料32 (参照图9)排出在流路部214中流动的空气。空气排出口 318的左右方向长度是空气排出口 318在喷嘴117上开口的开口宽度。此时,由于不需要排出空气的管状构件115,因此下侧布料32不与管状构件115接触。上辊18(参照图3)和带27(参照图3)能够顺畅地输送下侧布料32。空气排出机构103相当于本发明的排出机构。
[0110]图17示出了变形例的空气排出机构104。喷嘴217为喷嘴117的变形例。空气排出机构104也可以仅在相对于喷嘴217所具有的多个排出口 17A靠后侧的位置具有流路部214。流路部214也可以仅设在相对于多个排出口 17A靠前侧的位置。空气排出机构104相当于本发明的排出机构。空气排出口 318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排出口。
[0111]布料粘接装置1可以不用为了使下侧布料32离开喷嘴17而排出空气。图18所示的变形例的布料粘接装置11具有喷嘴317来代替喷嘴17。布料粘接装置11具有抵接构件300来代替空气排出机构100。喷嘴317与喷嘴17同样设于喷嘴杆15 (参照图1)的下端部。抵接构件300设于支承臂160(参照图4)。抵接构件300自支承臂160(参照图4)通过带开口部2A并延伸到机座部2的上侧,然后向左方弯折。抵接构件300能够与带27一同移动。抵接构件300具有接触部302。接触部302是抵接构件300中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接触部302位于相对于下侧布料32而言与带27所处侧相反的一侧,且相对于喷嘴317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
[0112]如图19所示,在CPU200结束粘接剂排出处理(参照图8),且上辊18和带27停止输送上侧布料31和下侧布料32时,带27自夹持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S33)。此时,接触部302伴随带27的移动而自上方接触下侧布料32,并向下方按压下侧布料32 (箭头E方向)。下侧布料32向下方离开喷嘴317。布料粘接装置11能够使停止输送后的下侧布料32离开喷嘴317。图19仅示出了抵接构件300中的接触部302。接触部302相当于本发明的可动构件。
【主权项】
1.一种布料粘接装置,其包括: 喷嘴(17、117、217),其具有排出口(17A),用于向下侧布料(32)排出粘接剂(6); 第一输送机构(18),其相对于上述喷嘴设于上述下侧布料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输送上述下侧布料; 第二输送机构(27),其隔着上述下侧布料与上述喷嘴及上述第一输送机构相对地设置,该第二输送机构与上述第一输送机构协同动作而按压并输送上侧布料和粘附有上述粘接剂的下侧布料;以及 输送控制部(200),其控制利用上述第一输送机构和上述第二输送机构对上侧布料和下侧布料进行的输送;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I)具有排出机构(100、101、102、103、104),该排出机构与供给气体的供给部连结,设于相对于上述下侧布料而言与上述第二输送机构所处侧相反的一侧,用于向上述下侧布料排出上述供给部所供给的上述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管状构件(115、215),该管状构件相对于上述喷嘴的排出口设于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和上游侧中的至少一侧,且该管状构件包括流路(115A)和第一排出口(I 18、218),上述流路供上述供给部所供给的气体流动,上述第一排出口与上述流路相连接,向上述下侧布料排出上述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出口形成于上述管状构件的周壁部;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支承部(110),该支承部以上述管状构件能够绕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管状构件; 通过使上述管状构件绕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旋转,从而上述第一排出口的开口朝向发生改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沿着与上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上述支承部以上述管状构件能够与上述喷嘴的延伸设置方向平行地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管状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状构件相对于上述喷嘴的排出口设于上述输送方向的上述下游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状构件相对于上述喷嘴的排出口分别设于上述输送方向的上述下游侧和上述上游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出口是沿着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方向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出口是沿着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方向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出口开口成圆形形状,且在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上述第一排出口。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出口开口成圆形形状,且在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上述第一排出口。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包括: 流路部(214),其设于上述喷嘴内部,供上述供给部所供给的气体流动;以及 第二排出口(318),其设于上述喷嘴,向上述下侧布料排出在上述流路部中流动的气体。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包括: 移动部(93),其使上述第二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二输送机构与上述喷嘴一同夹持上述上侧布料和上述下侧布料的位置也就是夹持位置和上述第二输送机构离开上述喷嘴的位置也就是离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排出控制部(200),该排出控制部在上述输送控制部停止对上述上侧布料和上述下侧布料的输送之后,控制上述排出机构向上述下侧布料排出上述气体; 上述排出控制部在上述移动部使上述第二输送机构自上述夹持位置移动到上述离开位置时控制上述排出机构向上述下侧布料排出上述气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包括时间设定部(200),该时间设定部设定排出开始时间和排出时间,该排出开始时间是从上述移动部使上述第二输送机构自上述夹持位置移动到上述离开位置时起到利用上述排出控制部使上述排出机构开始排出上述气体时为止的时间,该排出时间是从上述排出机构开始排出上述气体到结束排出上述气体时为止的时间。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对排出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部(180)。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对排出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部(180)。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对排出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部(180)。17.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具有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7)。23.—种布料粘接装置,其包括: 喷嘴(317),其用于向下侧布料(32)排出粘接剂(6);第一输送机构(18),其相对于上述喷嘴设于上述下侧布料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第二输送机构(27),其隔着上述下侧布料与上述喷嘴及上述第一输送机构相对地设置,该第二输送机构与上述第一输送机构协同动作而输送上侧布料和上述下侧布料;以及移动部(93),其使上述第二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二输送机构与上述喷嘴一同夹持上述上侧布料和上述下侧布料的位置也就是夹持位置和上述第二输送机构离开上述喷嘴的位置也就是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11)具有可动构件(302),该可动构件设于相对于上述下侧布料而言与上述第二输送机构所处侧相反的一侧,能够在上述移动部的作用下与上述第二输送机构一同移动; 在上述第二输送机构自上述夹持位置移动到了上述离开位置时,上述下侧布料在上述可动构件的作用下离开上述喷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能够可靠地使布料离开喷嘴的布料粘接装置。布料粘接装置包括喷嘴、上辊、带和两个管状构件。喷嘴向下侧布料排出粘接剂。上辊和带按压并输送上侧布料和下侧布料。上侧布料和下侧布料的输送结束之后,带自夹持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夹持位置是带的上部自相对于下侧布料而言与喷嘴所处侧相反的一侧按压下侧布料,并将下侧布料夹在带和喷嘴之间的位置。离开位置是带的上部向下方离开喷嘴的位置。在带移动到离开位置之后,两个管状构件排出空气,并朝向带所处的那一侧对下侧布料施力。
【IPC分类】A41H43/04
【公开号】CN105380329
【申请号】CN201510536371
【发明人】皆川裕一朗, 梅田和俊, 岩越弘恭, 佐野利幸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公告号】EP2990184A2, EP2990184A3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